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BCA)的CT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BC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增强图像。结果 22例均为单发,位于腮腺浅叶19例,同时累及浅、深叶2例,位于深叶1例。类圆形及圆形16例,形态不规则6例,边缘均清晰。肿瘤直径为1.1~4.3 cm,其中3例直径3.0 cm。5例密度均匀,17例伴有囊变,2例伴有钙化。平扫肿瘤实性部分与肌肉软组织密度基本相同,15例增强扫描呈显著强化,增强幅度大于40 HU,静脉期的增强幅度较动脉期略有下降,7例肿块的实性部分表现为轻中度渐进性强化(增强幅度小于40 HU)。结论腮腺浅叶的孤立性结节、体积小、易囊变、动脉期肿瘤实性部分显著强化,静脉期增强幅度略有下降是腮腺BCA典型的CT征象,结合临床特点对于肿瘤的定性诊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6岁,发现左侧腮腺区无痛性肿块2个月。查体:面神经功能无异常。左侧腮腺区轻度隆起,可扪及直径约2cm肿物,无明显压痛。彩超:左侧腮腺内见约1.4cm×2.7cm囊实性肿物,边界清晰,其后缘可见星点状血流信号。CT:平扫示左侧腮腺肿大,密度略不均匀,腮腺深叶界限不清的囊实性病灶(图1A);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实质部分无明显强化,囊壁呈环形轻度不均匀强化(图1B);静脉期病灶实质部分轻度强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及MR诊断腮腺基底细胞腺瘤(BCA)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BCA患者的CT及MRI表现,并与同期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及36例腮腺淋巴乳头状囊腺瘤进行比较。结果 11例腮腺BCA病灶均为单发,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平均最大径(22.36±8.79) mm,多位于浅叶(8/11)。6例接受CT检查,平扫5例病灶密度不均,1例密度均匀;增强扫描病灶均明显强化,边缘强化较明显,1例可见强化壁结节。5例接受MR检查,11例病灶T1WI均呈均匀低或稍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均可见低信号包膜;增强扫描病灶均明显强化,并以边缘环形强化为主,其中1例可见明显强化壁结节。CT或MRI见血管贴边征象10例,静脉回流进同侧下颌后静脉或颈外静脉者7例。结论 腮腺BCA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上皮性肿瘤,常被误诊为其他肿瘤.笔者收集本院2003年-2009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基底细胞腺瘤8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影像学特点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和病理结果,并将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病理检查结果,13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患者中7例为实性型,2例管型,3例小梁型和1例膜型。13例均为单发肿瘤,最大径小于3 cm;9例位于腮腺浅叶,4例位于腮腺深叶,突向浅叶;9例肿瘤为类圆形,3例为椭圆形,1例呈融合结节样。7例实性肿瘤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强化;2例囊性伴壁结节,增强后动脉期壁结节显著强化;3例实性伴囊变,增强后实性部分中等度强化;1例呈多发结节样改变,增强后结节明显强化。结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大多数呈最大径小于3 cm的单发类圆形肿块,其影像学表现与肿瘤的病理特征及分型相关。  相似文献   

6.
腮腺基底细胞瘤的CT诊断和文献复习(附1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基底细胞瘤的MSCT影像特征,探讨MSCT在腮腺基底细胞瘤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基底细胞瘤的MSCT检查资料,所有病例术前均进行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评价肿瘤的平扫和增强特征,包括增强程度和方式,并与同期收集的腮腺混合瘤和腺淋巴瘤的CT增强特征进行比较;应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肿瘤CT平扫和增强的CT值定量测量结果。结果:基底细胞瘤平扫呈不均匀的等密度结节,可见比较明显的囊变区;增强动、静脉期均显著强化,动脉期CT值增加幅度与混合瘤有显著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腺淋巴瘤比较没有显著差别(P>0.05),静脉期CT值增加幅度与腺淋巴瘤、混合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腮腺基底细胞瘤CT增强动脉期和静脉期均有较显著的持续性强化,伴有显著的囊变;与混合瘤和腺淋巴瘤两种常见良性肿瘤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腮腺多形性腺瘤与基底细胞腺瘤的MSCT征象,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方法:搜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形性腺瘤51例,基底细胞腺瘤26例病例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灶位置、数目、最大径、密度及血管贴边征等征象,采用ROC曲线分析对比MSCT双期增强对两者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腮腺多形性腺瘤与基底细胞腺瘤患者年龄及病灶最大径、密度及血管贴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扫以41Hu为阈值,敏感度61.5%,特异度74.5%;动脉期以60.5Hu为阈值,敏感度88.5%,特异度72.5%;静脉期以97Hu为阈值,敏感度65.4%,特异度90.2%。MSCT双期增强模式:37例多形性腺瘤呈流入型,14例呈平台型;15例基底细胞腺瘤呈流入型,7例呈平台型,4例呈流出型。结论:MSCT动脉期CT值作为腮腺多形性腺瘤与基底细胞腺瘤的鉴别指标效能优于平扫与静脉期,MSCT双期增强特征结合临床资料,可为二者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腮腺混合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CT对腮腺混合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混合瘤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均表现为边缘清楚的肿块,圆形、卵圆形16例,分叶7例,密度高于腮腺,较均匀14例,不均匀9例。结论:边缘清楚,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是腮腺混合瘤的CT表现特点,CT检查对腮腺混合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64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腮腺常见肿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临床常见的腮腺淋巴瘤、多形性腺瘤及恶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30例腮腺肿瘤共32个病灶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病例于术前均行Siemens Sensation 6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检查,分析评价其CT多期动态增强表现特征(强化方式及强化程度).结果 在32个病灶中包括腺淋巴瘤5例(7个病灶),多形性腺瘤14例,恶性肿瘤11例.腺淋巴瘤表现为典型的"快进快出";多形性腺瘤表现为特征性的渐进性强化;恶性肿瘤在增强早期快速强化,强化峰值在静脉期(90 s);三者中腺淋巴瘤强化程度最高.结论 64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能为腮腺肿瘤的定性诊断提供较多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CT增强扫描特点。方法:经病理证实30例,CT增强扫描早期30 s和延迟期120 s,对肿瘤实质部分行密度测量。结果:30例良性18例,恶性12例。腮腺腺淋巴瘤早期病灶明显强化,延迟期下降,腮腺混合瘤和腮腺癌早期强化不及腮腺腺淋巴瘤,延迟期持续强化。结论:CT增强强化形式有助于辨别肿瘤良恶性和组织学分类。  相似文献   

11.
王晶  白莉  孙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11):2220-2220
肝细胞腺瘤(hepatocellular adenoma,HCA)在肝脏良性肿瘤中发病率仅低于肝血管瘤,临床却远比血管瘤少见[1].HCA易出血、破裂导致急腹症,甚至危及生命,而其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不易与肝脏其他良、恶性肿瘤相鉴别.本文回顾性分析5例HCA的MSCT三期扫描影像表现,结合相关文献,讨论HCA的影像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CT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5例腮腺腺淋巴瘤的CT表现.结果 15例腮腺腺淋巴瘤中,男12例,女3例,其中50岁以上13例(86.7%),有吸烟史13例(86.7%).单发13例,多发2例,共21个病灶,其中17个(81.0%)病灶位于腮腺浅叶下极;病灶呈圆形、椭圆形及分叶状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整,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动脉早期中度强化或明显强化,其中13个(61.9%)病灶内见小血管通过或周围见贴边血管影.结论 根据发病年龄、性别、部位及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提高腮腺腺淋巴瘤的CT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声像罔特点,提高超声对该病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合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并与腮腺多形性腺瘤进行鉴别分析.结果 基底细胞腺瘤内部呈实质低回声,分布均匀,部分实质内可出现液化,后方回声增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硬度中等,彩色多普勒显示肿瘤内部或周边部有血流信号.结论 基底细胞腺瘤的声像图依据其病理基础有一定特征性,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与多形性腺瘤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腮腺腺淋巴瘤(Warthin's瘤)的临床、病理及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4例腮腺Warthin's瘤的临床、病理及CT资料.结果 24例患者,男22例,女2例;单发16例,多发8例,共38个病灶,其中31个(81.6%)病灶位于腮腺后下象限.病灶多呈高密度圆形、椭圆形结节或肿块,边缘光整,密度均匀或欠均匀,增强后34个病灶中2个轻度强化,5个中度强化,27个明显强化;17个均匀强化,17个不均匀强化(直径>2 cm),且10个伴贴边血管征.结论 符合腮腺Warthin's瘤的发病年龄、性别、部位及影像学表现的患者,诊断时应首先考虑Warthin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