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壳聚糖生物敷料治疗难治性创面的护理效果和方法,使患者创面愈后良好。方法:本护理单元对30例难治性创面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使用壳聚糖生物敷料湿敷包扎创面,每日换药一次。结果:患者创面愈后时间缩短,平均为13.2d,疤痕形成减少。结论:壳聚糖应用于治疗难治性创面,能促进患者愈后,并减少疤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伤安素碳纤维敷料对大面积深度烧伤切痂微粒皮移植异种皮覆盖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50%TBSA以上深度烧伤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碘伏纱布,棉垫包扎)和治疗组(伤安素碳纤维敷料,棉垫包扎),创面深度均为Ⅲ度切痂创面,观察面积为30%~51%[(31±4.6)%];创面处理时间:手术部位24 h内0.5%碘伏包扎,每日换药1次。手术切痂时间:治疗组伤后5~7 d[(5.80±0.14)d],对照组伤后5~7 d[(5.71±0.21)d],非手术部位全部用SD-Ag暴露和烤架促进成痂,观察渗出情况、异种皮排异时间、残余创面炎症反应、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质量。结果治疗组吸收容量大,异种皮排异时间较对照组平均延长4.76 d,残余创面炎症反应轻,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平均缩短5.80 d。结论伤安素碳纤维敷料具有吸水性强、可抑制细菌生长、延长异种皮排异时间、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伤安素碳纤维敷料对大面积深度烧伤切痂微粒皮移植异种皮覆盖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50%TBSA以上深度烧伤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碘伏纱布,棉垫包扎)和治疗组(伤安素碳纤维敷料,棉垫包扎),创面深度均为Ⅲ度切痂创面,观察面积为30%~51%[(31±4.6)%];创面处理时间:手术部位24 h内0.5%碘伏包扎,每日换药1次.手术切痂时间:治疗组伤后5~7 d[(5.80±0.14)d],对照组伤后5~7 d[(5.71±0.21)d],非手术部位全部用SD-Ag暴露和烤架促进成痂,观察渗出情况、异种皮排异时间、残余创面炎症反应、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质量.结果治疗组吸收容量大,异种皮排异时间较对照组平均延长4.76 d,残余创面炎症反应轻,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平均缩短5.80 d.结论 伤安素碳纤维敷料具有吸水性强、可抑制细菌生长、延长异种皮排异时间、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创面运用中药烧伤敷料治疗烧伤435例,探讨该制剂的疗效。方法运用中药烧伤敷料对435例烧伤包扎治疗,观察其止痛效果、渗出水肿情况、愈合时间以及愈后瘢痕情况。结果运用本敷料后止痛效果好,减少渗出,减轻组织水肿,平均愈合时间比理论愈合时间提前。结论该中药烧伤敷料具有抗感染、镇静止痛、保护创面、减少渗出、减轻组织水肿、促进组织再生、加快创面愈合和预防瘢痕形成等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及评价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康合素)联合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在面部Ⅱ度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科收治的成人面部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患者各30例。以面部左侧为治疗组,右侧为对照组。伤后第3天,治疗组将康合素联合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直接湿敷于创面上半暴露治疗,隔日换药1次,至创面愈合;对照组创面单用等量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半暴露,隔日换药1次,至创面愈合。治疗7,14d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及瘢痕情况及不良反应。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估疼痛情况;采用改良温哥华瘢痕测量法测定深Ⅱ度创面瘢痕增生情况。结果:浅Ⅱ度烧伤患者中,治疗组7d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72.08±7.36)%VS(55.27±6.73)%,(P<0.05)],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9.03±2.65)d VS(13.14±3.21)d,(P<0.05)];深Ⅱ度烧伤患者中,治疗组14d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83.78±9.05)%VS(62.24±7.97)%,(P<0.05)],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6.15±3.63)d VS(22.89±5.17)d,(P<0.05)];瘢痕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7.17±1.45)VS(9.19±2.32),(P<0.05)];两组患者两种创面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治疗过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康合素联合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能显著加快面部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速度,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体皮片游离植皮术在难愈性创面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择难愈性创面患者352例,经创面处理,基础病治疗,全身支持治疗,创面肉芽新鲜后,视创面部位行自体表层皮片联合中厚皮片游离植皮术,用烧伤敷料加压包扎。结果:352例患者,322例行一期清创植皮,30例行一期清创、二期植皮,其中340例植皮后超过90%皮片存活,创面愈合或接近愈合后出院,12例植皮后有小于1/3~1/2皮片未成活,经换药或补植后,创面愈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6±2) d,术后平均愈合时间(19±3) d。结论:自体皮片游离植皮术有助于难愈性创面愈合或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6,(9):1154-1155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在小儿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10例小儿烧伤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65例采取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治疗的烧伤创面,对照组145例仅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创面愈合情况及换药次数等。结果:观察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为18.30±3.10d、瘢痕发生率为6.24%(12/165)、患儿创面植皮8例,占4.8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25.10±5.53d、瘢痕发生率为25.80%(40/145)、患儿创面植皮21例,占13.55%]。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在小儿烧伤治疗中能有效减轻创面愈合时间、瘢痕发生率、患儿创面植皮例数及创面换药的频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海藻酸盐敷料在浅表手术缝合中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间于本院门诊行小手术(包括指缝、腋下、颈部浅表手术)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术后使用采用传统医用敷料进行包扎和换药,换药时将敷料取下,并用生理盐水对伤口进行清洗;研究组患者在术后使用海藻酸盐敷料进行包扎和换药,换药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两组患者均每3d换一次药。在换药后的第3d、第6d、第9d时,对创面情况进行拍照记录,并对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所需的时间进行随访。结果:研究组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2.6±1.6)d;对照组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9.1±2.0)d,经统计学分析,研究组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海藻酸盐敷料应用于浅表手术缝合创面,能够加速创面愈合,值得临床大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对深Ⅱ°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深Ⅱ°烧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清创包扎创面;观察组清创后给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保护创面。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以及瘢痕增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每人平均换药次数和愈合时间分别为(2.7±0.6)次和(14.1±4.3)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2例(3.3%)出现创面感染,2例(3.3%)发烧,1例(1.7%)发生液化,不良反应5例(8.3%),明显优于对照组13例(21.7%),P<0.05;观察组出现瘢痕增生39(65.0%),明显低于对照组57(95.0%),P<0.05。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可进一步保护深Ⅱ°烧伤创面,不仅可缩短愈合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型生物敷料Ⅱ型在治疗二度烧伤创面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0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诊断为二度烧伤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运用新型生物敷料治疗,对照组采用银锌霜皮肤黏膜抗菌剂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换药次数、入院第7天患者发热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换药二次创伤程度、换药舒适度、敷料覆盖舒适度及出院后半年创面瘢痕增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换药次数(4.39±1.14)次,明显少于对照组(10.72±3.39)次;观察组第7天患者发热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50.00%;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5.67±5.05)d及住院时间(17.22±6.46) d明显小于对照组(21.94±5.47) d和(26.06±10.07) d;观察组在创面换药二次创伤程度、换药舒适度、敷料覆盖舒适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半年创面瘢痕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观察组(3.44±0.98)分明显好于对照组(4.94±1.5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新型生物敷料Ⅱ型治疗二度烧伤创面能减少换药次数,加速创面愈合,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创面瘢痕增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明霞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701-1703
目的:观察使用康惠尔敷料治疗皮肤擦挫伤的疗效.方法:将50例皮肤擦挫伤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方法换药,治疗组给予康惠尔系列敷料换药,观察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疼痛及炎性反应程度、色素沉着及瘢痕形成情况.结果:治疗组愈合时间为(10.5±2.3)d,对照组愈合时间为(15.2±2.1)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换药时疼痛反应多为1级以下,对照组多为2级以上,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有1例出现轻度色素沉着,对照组有5例出现明显色素沉着;对照组有2例创面愈合后留有瘢痕,未影响功能;2组均无明显感染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康惠尔系列敷料治疗皮肤擦挫伤时能为创面提供密闭的湿性环境,减轻换药时的疼痛,促进创面结痂、脱落、愈合,缩短病程,减少瘢痕的形成及色素沉着,是治疗皮肤擦挫伤的理想敷料.  相似文献   

12.
徐天燕  王淑娟  徐晓琴  来晓玲 《浙江医学》2021,43(20):2244-2245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美盐敷料治疗腋臭清除术后难愈性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在龙游县人民医院门诊换药室治疗的腋臭清除术后难愈性创面患者5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聚维酮碘由内向外消毒创面周围,清除局部坏死组织和脓性分泌物,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9例患者(观察组)采用康复新液联合美盐敷料换药治疗,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2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布换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治疗效果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第7天,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10例,有效19例;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2例,有效11例,无效16例。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34.5%比6.9%,P<0.05),且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15.44±1.38)d比(21.56±1.21)d,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美盐敷料治疗腋臭清除术后难愈性创面效果良好,治愈率明显提高,愈合时间缩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许腊梅  刘宸 《现代医学》2015,(2):207-210
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对中厚皮片供皮区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中厚皮片移植患者,随机分成水胶体敷料组(观察组)及凡士林纱布组(对照组),每组30例,各含30处供皮创面。术后第5天打开外敷料,若供皮创面渗液渗透敷料则给予换药,至患者供皮区完全愈合为止,记录两组供皮区创面愈合时间(上皮化平均完成时间);采用数字评分法(NRS)对患者在供皮区愈合过程中平均疼痛强度进行评价;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价愈合后瘢痕情况。结果:水胶体敷料组的平均再上皮化时间较凡士林纱布组明显缩短,分别为(8.5±1.1)d和(10.5±1.9)d,P<0.01。NRS结果显示水胶体敷料组疼痛评分较凡士林纱布组低,分别为(0.3±0.5)分和(3.5±0.9)分,P<0.01。VSS评价结果显示水胶体敷料组瘢痕评分较凡士林纱布组低,分别为(3.9±1.3)分和(5.5±2.4)分,P<0.01。结论:中厚皮片供皮区创面使用水胶体敷料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猪皮生物敷料对大鼠烧伤的促愈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考察我室研制的软膏剂猪皮生物敷料对大鼠深二度烧伤创面的愈合作用。方法利用SPF级SD大鼠制备深二度烧伤动物模型,以灭菌油纱布敷料为对照组,观察利用软膏剂猪皮生物敷料对创面愈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创面覆盖后渗出明显减少,愈合时间平均为213d,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了59d。实验组伤后7、9、12、15、18及21d的创面愈合率较烧伤对照组高(P<001)。结论软膏剂猪皮生物敷料促进烧伤创面愈合,对于临床上需要包扎的创面,这种膏剂猪皮敷料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同种异体富血小板凝胶(allogeneic rich platelet gel,APG)治疗难愈性皮肤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按照难愈性皮肤溃疡的诊断标准,根据研究对象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筛选51例患者入组.实验前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表,按入组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做细菌培养+药敏实验,并根据其结果给予抗感染治疗和局部溃疡面标准处理.试验组将同种异体APG外敷溃疡面或注射入窦道,再用凡士林油纱覆盖并用3M医用透明敷贴封闭创面,外用纱布敷料包扎;对照组患者选用新型敷料(速愈乐)治疗溃疡面,外用纱布敷料包扎.以溃疡愈合率、总有效率、窦道愈合率、愈合时间及安全性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 试验组26例患者溃疡愈合率为77%(20/26),总有效率为100%(26/26),窦道愈合率为100% (4/4),愈合时间为18 ~42 d,平均30.5 d.对照组25例患者溃疡愈合率为52%(13/25),总有效率为68%(17/25),窦道愈合率为20% (1/5),愈合时间为21 ~58 d,平均38.5 d.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输血前ICT(HBV、HCV、HIV、梅毒),T细胞亚群计数(CD4、CD8、CD4/CD8的比值)及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患者均无不适.结论 同种异体APG用于治疗难愈性皮肤溃疡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应用皮瓣修复技术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远期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42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全身治疗、局部清创换药以及封闭负压引流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体皮瓣移植修复技术,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复发率、创面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2.5±3.8)d,短于对照组;随访1年无复发情况,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12例患者创面为甲级愈合,6例为乙级,2例为丙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瓣修复技术在肢体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最大限度地恢复缺损部位的功能与外观,强化创面愈合效果并加快愈合速度,有较大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序贯使用聚维酮碘乳膏与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喷雾型)治疗小面积Ⅱ度烧烫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杏坛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50例小面积Ⅱ度烧烫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序贯使用聚维酮碘乳膏与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聚维酮碘乳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瘢痕情况以及治疗后1、2周的创面愈合率,同时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结果:对照组瘢痕指数为(6.24±1.73),观察组瘢痕指数为(4.18±1.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6.56±2.31)d,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3.29±1.70)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1、2周创面愈合率分别为(33.15±5.89)%、(82.58±7.49)%,均低于观察组的(45.28±4.65)%、(95.63±3.6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小面积Ⅱ度烧烫伤患者序贯使用聚维酮碘乳膏与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喷雾型)治疗,能有效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减少瘢痕,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方 《基层医学论坛》2013,(1):2+78-2,78
目的观察愈伤灵油纱治疗慢性体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糖尿病慢性皮肤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清创后应用愈伤灵油纱,对照组常规换药。观察创面改善状况及时间,远期观察创面愈合的皮肤质量。结果治疗组在减轻创面疼痛、减少创面瘢痕形成、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愈伤灵油纱能促进慢性溃疡创面的愈合速度,提高创面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磨削痂与生物敷料覆盖结合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深Ⅱ度烧伤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烧伤治疗,观察组应用磨削痂与生物敷料覆盖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愈合时间、创面愈合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治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愈率84.38%显著高于对照组56.25%,P0.05。结论:磨削痂与生物敷料覆盖结合治疗深Ⅱ度烧伤可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愈合中的疼痛感,提升愈合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微创性磨削痂手术治疗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对减轻色素沉着及疤痕形成,提高创面愈合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头面部以深Ⅱ度烧伤为主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总面积2%~78%,其中男性46例,女性20例,儿童14例?病例入院后均立即行彻底创面清创,聚维酮碘纱布包扎?于入院后2~4 d内,在全身麻醉下行面部深度创面早期磨削痂术,术后人体生物敷料覆盖,术后10 d换药,去除外覆生物敷料,定期创面换药直至创面愈合?结果:早期微创性磨削痂生物敷料覆盖手术治疗面部深Ⅱ度创面,色素沉着及疤痕增生少,提高了创面愈合质量?结论:早期微创性磨削痂生物敷料覆盖手术是治疗面部深Ⅱ度创面,提高创面愈合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