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122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运用针刺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效途径及其机理。方法采用颈项部穴位与体穴配合使用,注重针感,联合运用电针,治疗8周后统计疗效。结果 122例,基本治愈45例,占36.9%,治疗总有效率达95.9%。结论本方法局部与循经取穴相结合,通过相互联系的经络,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有效地使病变部位和支配区域同时得到刺激,从而改善肢体运动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4,(8):1061-1062
目的:观察中风后遗症采取针刺联合电针共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中风后遗症的病人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对病人单一针刺治疗模式,治疗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之上加入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总体有效率为88.5%;明显优于对照组(65.7%),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风后遗症采用针刺联合电针共同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极少,具有安全稳定性,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3.
透穴针刺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75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的疗效。方法:75例分为气虚血滞型40例,肝阳上亢型35例。取透穴针刺法,取风池透风府,臂臑透肩骨禺,外关透内关,环跳透风市等。结果:气虚血滞型40例,总有效率97.5%,肝阳上亢型35例,有效率为94.3%。提示:透穴针刺法能够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  相似文献   

4.
温针灸加电针治疗中风后遗症7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森亭  黄丽萍  刘国强 《陕西中医》2005,26(11):1221-1221
目的观察温针灸加电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温针灸加电针,取运动区、地仓、颧等穴。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87%。提示温针灸加电针具有温经通络、舒筋活血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针刺为主治疗中风后遗症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从2002年起以针刺为主治疗中风后遗症4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内庭穴在中风后遗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内庭穴为足阳明胃经穴。位于第二跖趾关节前方 ,二三趾缝间纹头处 ,临床以治疗胃经病症及足背局部病症为主。近年来我们在临床治疗中 ,选择内庭穴为主穴 ,治疗中风后遗肢体瘫痪时 ,发现针刺内庭穴 ,促进瘫痪下肢功能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自 1 997年 1 0月至 1 999年 1 0月 ,选择 78例脑血管意外患者经抢救治疗 ,病情稳定者接受针灸治疗。其中男 36例 ,女 42例 ,年龄 40~ 49岁1 0例 ,5 0~ 5 9岁 1 6例 ,60~ 69岁 38例 ,70~ 79岁 1 4例。经CT诊断为脑溢血者 37例 ,脑血栓形成者 2 8例 ,脑梗塞…  相似文献   

7.
唐卫华 《光明中医》2000,15(6):24-26
肝风风动证是对内生之风的病机、病状的概括。《素问·至真要大论》曰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肝风内动证泛指患者发现眩晕欲仆、抽搐、震颤等具有“动摇”特点为主的一类证候。笔者在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 ,以风池、风府两穴为主治疗肝风内动证 ,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于下 :1 舞蹈病王某 ,男 ,84岁 ,农民 ,1 996年 6月 1 4日初诊。主诉 :右侧肢体不自主舞动 1周。患者一周前无明显诱因突见右侧肢体不自主舞动 ,曾经中西医治疗 ,收效不显。现症 :右上肢无间断地做不规则上举、抬肩、旋转等动作 ,右下肢不停地屈伸、辗转 ;胫骨中下段约 1 /…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6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凯 《陕西中医》2002,23(8):735-736
目的 :探索运用针刺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效途径及部分机理。方法 :采用颈项部穴位与体穴配合使用 ,注重针感 ,使用电针。结果 :总有效率达 97%。提示 :本方法局部与循经取穴相结合 ,有效地使病变部位和支配区域同时得到刺激。  相似文献   

9.
10.
外伤性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因颅脑血管受外伤引起破裂出血所致,发生率高后果严重,如不及时处理往往会导致脑疝而危及生命,同时还遗留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笔者近几年来用针刺风府、风池为主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后遗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风池、风府穴配合常规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风池、风府穴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ET-1含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积分(ADL)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ET-1含量、ADL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但治疗组对血浆ET-1、ADL等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针刺风池、风府穴配合常规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浆中ET-1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浅述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10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是一种临床的常见病,应用针灸治疗该病疗效肯定。现将我科从1989年5月至1998年10月中所治100例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中男76例,女24例。发病年龄最小的33岁,最大的76岁;病程最短的2周,最长的1年以上;病程在3个月以内的92例,3个月以上者8例。按病灶分脑溢?..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它是以卒然昏仆 ,不省人事 ,伴口眼歪斜 ,半身不遂 ,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主要由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 ,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 ,加之忧思恼怒 ,房室劳累 ,或外邪侵袭 ,致使气血运行受阻 ,肌肤筋脉失养 ,或阴亏于下 ,肝阳暴张 ,阳化风动 ,血随气逆 ,挟瘀挟火 ,横穿经隧 ,蒙蔽清窍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的危急证候。笔者于 1986年 3月~ 1996年 3月采用眼针加体针治疗中风病所致的肢体瘫痪后遗症 34例 ,疗效满意 ,并与单纯体针治疗的2 9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道如…  相似文献   

16.
周国荣  刘正 《新中医》2000,32(6):21-21
我们采用一穴多针法治疗中风后遗症 58例 ,收到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 85例 ,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58例 ,男 35例 ,女 2 3例 ;年龄 38~ 72岁 ,平均 54 6岁 ;病程 4天~ 6个月 ;其中脑栓塞 9例 ,脑血栓形成 2 5例 ,脑出血 1 6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8例。对照组 2 7例 ,男 1 5例 ,女 1 2例 ;平均年龄 56岁 ;平均病程 2 4天 ;其中脑栓塞 4例 ,脑血栓形成 1 3例 ,脑出血 9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1例。1 2 瘫痪分级 根据杨仲昆《临床体检图解》中肌张力分为 6级。 0级 :完全麻痹 ,患侧肢体肌肉无任何收…  相似文献   

17.
18.
关于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观念都认为针灸对中风后遗症有较好的疗效 ,中风患者大都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针灸治疗 ,从目前的临床实际看 ,中风后遗症患者占针灸科就诊人数的相当大比重 ,这是不争之实。但是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兴起与普及 ,“大脑细胞功能重组”、“轻肌力增强重正常运动模式”等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与接受 ,新旧观念的交替与磨合 ,突出表现在对针灸治疗本病的疗效的质疑。中西医二者在本病认识上的差异 ,引发了这种疑问 ,而这种疑问的存在 ,势将对针灸治疗本病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试图就此做一粗浅的探讨。1 疾…  相似文献   

19.
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遗症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  吴得志 《陕西中医》1998,19(5):225-225
采用针灸(取风池、风府及患侧上下肢穴)、中药补阳还五汤及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80例,总显效率75%。提示针药并用有醒脑开窍祛瘀通络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刺治疗中风及后遗症68例临床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中医》1991,12(4):27-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