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刺和中药对癌症疼痛镇痛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 90例具有不同程度疼痛症状的癌症病人分别进行了针刺镇痛、中药内服外敷镇痛、WHO药物 3级止痛阶梯和针药结合治疗。结果表明 ,针刺组和中药组镇痛效果优于西药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针药组与西药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说明针刺和中药镇痛优于西药止痛 ,针刺和中药结合治疗癌症疼痛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刺对癌症疼痛的镇痛作用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103例不同程度的癌症疼痛患者,随机分成三组,药物组、针刺组、针药结合组进行治疗。结果针刺组有效率为62.5%。药物组为63.3%,治疗有效,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针给结合组有效率为92.1%,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组和单纯针刺组,P〈0.01。提示:针药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可以减少因止痛无效而不断加大药量带来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疼痛与针刺镇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有关痛觉的若干学说,以及疼痛的产生机理、特点和治疗进行概述;并介绍古代文献对针刺镇痛的论述和针刺镇痛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针刺内麻点用于四肢手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内麻点在四肢手术后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取针刺内麻点通电刺激30分钟;对照组口服盐酸曲马多片,观察记录各组24小时内疼痛情况变化.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内麻点用于骨科四肢手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口服曲马多.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针刺镇痛的研究进展,总结针刺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机制。分别从外周和中枢水平阐述了针刺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机制,包括外周敏化与免疫炎性反应、离子通道的改变、中枢敏化、细胞信号通路的调节、脊髓胶质细胞的活化等方面。认为借助多组学技术开展体外试验,检测针刺前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体内相关代谢物质及各级信号通路分子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明确针刺的镇痛机制,应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丁香镇痛贴外敷治疗骨转移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骨转移癌痛阴证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丁香镇痛贴外敷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随访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及随访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变化,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疼痛NR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QOL评分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4 d及随访第7、14 d时,治疗组疼痛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显效率(13.33%)及有效率(76.67%)均高于对照组(0,50.00%,P0.05)。结论丁香镇痛贴外敷可明显缓解骨转移癌痛阴证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效迅速,疗效持久。  相似文献   

7.
疼痛是涉及到感觉、情感、认知等多个方面的一种痛苦体验,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针刺镇痛优势显著,一直是针刺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年来,趋化因子调节疼痛作用的研究受到高度关注,趋化因子及受体参与疼痛调节,为针刺镇痛机制提供新思路。本文通过对趋化因子及受体参与疼痛调节的作用机制以及趋化因子介导针刺镇痛机制现有文献进行综述,总结趋化因子及受体参与疼痛调节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趋化因子参与针刺镇痛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镇痛灵外用治疗癌症疼痛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胃癌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党文  杨介宾 《中医杂志》1995,36(5):277-280
通过对48例胃癌痛患者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针刺(包括毫针组、穴注组)并意守病所法治疗胃癌痛有较好疗效。在治疗2月后,毫针组、穴注组的镇痛长时有效率与西药组相似(均在81%左右),而长时显效率明显优于西药组。各组均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毫针组、穴注组均能对抗化疗所致毒副作用,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示的高粘稠状态,使胃癌患者减低的红细胞CuZnSOD活性升高。根据临床研究结果,我们认为,针刺止胃癌痛与针刺后PLEK升高、细胞免疫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疼痛都是备受全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亟待解决。针刺是良好的镇痛疗法,具有整体调节的优势,针刺并非只改善疼痛患者某一方面的功能障碍,而对疼痛感觉、情绪、认知及社交等维度具有综合性影响。大脑是针刺镇痛过程中的最高级中枢,其中与学习、记忆以及情绪调节有关的海马参与疼痛多维度的形成与调节。随着针刺镇痛的脑机制研究逐步深入,针刺通过多角度调控海马以镇痛的机制值得关注,并有望成为解开针刺镇痛脑机制奥秘的落脚点,因此本研究围绕海马在疼痛中的作用及其介导针刺镇痛的研究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1.
针刺对晚期癌症镇痛作用二例报道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医院(100028)王慧兰关键词针刺止痛,晚期癌症例1、周××,女,34岁,广西人,医院临时工,1993年春起自觉少腹疼痛,漏下较多,发现腹部有一包块。××医院诊断为子宫肌瘤,于当年五月做子宫全切术,经病...  相似文献   

12.
头针超前镇痛对肠癌患者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头针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需做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头针加硬膜外组(头针组)30例和硬膜外组30例。头针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前20min即行头针刺激,持续刺激至手术结束,手术结束时给予硬膜外镇痛。硬膜外组只在手术结束时给予硬膜外镇痛。通过观察肠癌患者手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布氏舒适评分(BCS)、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探讨头针对肠癌患者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的影响。结果:头针组VAS评分在6h、12h、24h、48h4个时间点均较硬膜外组低,6h、12h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BCS评分在4个时间点比较,头针组均较硬膜外组低,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头针组快,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也以头针组快,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头针具有一定的超前镇痛作用,可减轻患者术后不适,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癌症镇痛散治疗癌性疼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20余味中药组成癌症镇痛散,外敷治疗91例各种癌症疼痛,结果显效42例,良效22例,有效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51%。动物实验表明,小鼠后腿股动脉处敷药后疼痛阈值明显高于未敷药的对照组,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中风后丘脑自发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振亚  李常度 《中医杂志》1997,38(10):599-601
我们选择针刺华佗夹脊穴的方法治疗中风后丘脑自发性疼痛,并与西药卡马西平作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针刺华佗夹脊穴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6.7%,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电针华佗夹脊穴治疗中风后丘脑自发性疼痛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吕振军  翟玉馨 《陕西中医》1996,17(8):365-366
<正> 针刺手法中产生疼痛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临证时往往不被引起重视,从而影响了针灸学的应用和发展。因此,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使更多的患者接受针刺治疗,现将针刺手法过程中产生疼痛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分述如下: 1 进针时引起的疼痛分析 1.1 手法不熟练:针灸医师手法不熟练不可能顺利地将针刺入所需的深度,因而造成进针时产生疼痛。医者应刻苦锻炼指力和技巧,多在自己身上练习,仔细体会针感。以便更好地练好针刺手法,减轻因此而引起的针刺疼痛。  相似文献   

16.
针刺对人工流产镇痛作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对人工流产镇痛作用的疗效观察261400山东省莱州市妇幼保健院郝书江冯菊芳笔者1994年6月~1994年12月,针对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反应,经反复对照筛选应用确实有效而不影手术操作的气海、足三里、合谷作为常用穴,对100例人流患者进行观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心理干预对针刺所致疼痛程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用针刺方法治疗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在实验前均进行耐痛阈、心率(HR)、血压(BP)测定,观察实施心理干预后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所得值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耐痛阈、心率、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所得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针刺前后心率(HR)、血压(BP)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针刺所致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增加舒适感。  相似文献   

18.
急性疼痛及电针镇痛评估系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疼痛和电针镇痛时各项生理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采用生理指标代替生化指标实现即时监测疼痛,调整针刺强度达到最佳针刺镇痛效果的可行性。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疼痛刺激组和针刺镇痛组,疼痛刺激组和针刺镇痛组均分别以10Hz、20Hz、30Hz电刺激模拟不同强度的疼痛,刺激前及每次刺激后即刻记录生理指标并采集外周血检测血清生化指标,针刺镇痛组在模拟疼痛刺激前先采用电针刺足三里穴15min。结果两组在电疼痛刺激前后生理和生化指标都有显著差异,生理指标的变化和生化指标的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并且针刺镇痛组模拟疼痛刺激后的生理和生化指标变化幅度均小于疼痛刺激组。结论生理指标可以代替生化指标即时监测疼痛的程度,据此调节针刺强度,以优化针刺镇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刺镇痛临床研究与应用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闫丽萍  马骋  李守栋  徐恒泽 《中国针灸》2004,24(12):869-871
目的:对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与应用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方法:从理论上就中西医学对痛和镇痛的认识以及当前针刺镇痛基础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以此为基础,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和科研实践,就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与应用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结论:随着针刺镇痛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临床研究和应用的水平必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癌痛患者院外镇痛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26例在家镇痛治疗癌痛患者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169例按WHO三阶梯方案治疗,占74.79%(169/226);57例未按WHO三阶梯方案治疗,占25.22%(57/226)。按WHO三阶梯方案治疗的疼痛缓解率达98.22%,而未按WHO三阶梯方案治疗的疼痛缓解率为47.37%(P<0.01)。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便秘发生率较高,提早预防、及时对症治疗或者改变用药途径可使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或消失,不影响镇痛治疗。结论通过正确、全面地癌痛评估,在经过培训的专业医生指导下,在家严格、规范按照WHO癌症三阶梯用药原则进行治疗,对少数疼痛控制不满意的患者安装PCA泵止痛治疗的方法,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符合我国国情、值得推广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