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晨昕  夏于芳 《河北中医》2001,23(5):399-400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由于受其解剖位置及前列腺脂膜的影响 ,使得口服药物治疗难以奏效 ,运用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以其特有的作用机制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兹就其临床及实验研究近况综述如下。1 临床研究1 1 毫针针刺疗法 夏晓菊[1] 以双侧环跳、次为主穴 ,隔日针刺 1次 ,10次为 1个疗程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2 8例。结果痊愈 18例 ,有效 9例 ,无效 1例。针刺要求针感传至前阴部位。孙伯仁[2 ]取主穴居前 (经验穴 ,居前 1.5寸 ) ,配穴 :太冲、关元、三阴交、次、中、下、会阳。主、配穴均取双侧 ,每日 1次 ,…  相似文献   

2.
笔者于1988年1月~1996年9月,采用针灸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病88例,收到满意疗效,兹述于下。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门诊患者,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一书中颈椎病的诊断标准。男48例,女40例;年龄30~39岁6例,40~49岁21例,50~59岁36例,60岁以上25例;病程最短者3周,最长者30余年。5 治疗方法主穴为颈3~7夹脊穴,配穴为风池、肩、外关、合谷、后溪。针刺颈夹脊穴时用26号2寸毫针,针尖向脊柱方向与脊柱呈25~30℃夹角进针,进针深度为1.5~1.8寸左右,手法为平补平泻法,待有酸、麻、胀、沉的针感后停止运针。伴手臂麻木者要求针感至…  相似文献   

3.
<正> 1.选穴:主穴:秩边、华陀15—17。配穴: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耳针:坐骨神经区敏感点、穴位压痛点(次髎、殷门、跗阳等穴周围)。 2.病人体位:取俯卧位,均针刺患侧穴位。 3.针的选择:一般2—4寸的28号不锈钢针为宜。 4.针刺顺序:先刺耳针坐骨神经区敏感点,以达快速止痛。再针刺穴位压痛点,以通调经络,最后针刺主穴与配穴,以达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疚之、寒则留之的目的。留针30~4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 5.针刺手法及针感:采取提插与捻转两种手法,互相结合运用,针感必须达到酸、麻、沉、胀的“得气”要求。尤其主穴的针感,必须准确。秩边穴直刺3—4寸,有麻电感,向下肢放射。华陀15—17,直刺1—2寸  相似文献   

4.
笔者自1985年以来采用针刺治疗哮喘54例,疗效甚佳,现小结如下:一般资料:54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8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者三个月.最长者30年均为门诊病人,无原发性心脏病,无中、重度肺气肿;多数经各医院多种方法治疗欠佳而来诊治,其中属实证者25例,虚证者29例治疗方法:主穴:肺俞,配穴:大椎、风门 肺俞坐位取穴,针刺采用1.5寸长毫针向脊椎斜刺时可针五分至一寸,胀麻并向下外方放散 风门向脊椎方向斜刺时可针五分至一寸。大椎以局部酸胀或热或凉感向下,向上及向两肩部放散,肺…  相似文献   

5.
近15年来笔者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急性膀胱炎46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46例,其中男7例,女39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55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8天。血尿常规正常者16例,血常规正常、尿常规异常者28例,血尿常规均异常者2例。46例均有轻重不同的膀胱刺激征。2 治疗方法2.1 选穴 第一组:主穴取秩边,配穴取三阴交。第二组:主穴取关元,配穴取太溪。2.2 操作 患者俯卧位,先针秩边穴,用28号4寸毫针,针尖方向与骶椎正中线呈60度角进针3~3.5寸。有酸麻胀或触电感传至前阴部或小腹,再行震颤手法2分钟,然后行滞针术(即…  相似文献   

6.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组74例,治疗3—30次;药物治疗对照组65例,治疗30天。温针组:患者俯卧或侧卧,取腰部压痛点及相应夹脊穴,腰阳关、委中、昆仑。急性扭伤加人中,疼痛放射下肢加环跳,下肢麻木加阳陵泉。手法:腰部夹脊穴直刺0.8-1.5寸,根据病情也可针尖斜向椎体斜刺1-2寸,针感酸胀重麻,温灸30分钟;腰阳关直刺1.52寸,捻转补泻法,酸胀感,温针灸20分钟;委中直刺0.8至1寸,不灸;人中针尖向上15°角斜刺,捻转手法,1分钟,频率为每分钟120次;环跳强刺2.5-3.5寸,提插捻转手法,针感酸麻胀达足底部,…  相似文献   

7.
耳针体针结合治疗肩周炎35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男性,年龄在25~30岁者23例,31~40岁者78例,41~50岁者206例;51岁以上者51例。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4年。2 治疗方法(1)体针:常用穴:肩、天宗、会、肩贞、臂、曲池、外关等。对上举疼痛针刺肩透臂;前伸与外展疼痛针刺肩透会;后伸疼痛针刺肩贞透天宗(2)对因疼痛引起肩关节功能障碍,但尚未导致严重粘连的病例,可选用肩痛穴(该穴位于足三里下1寸,腓骨边1寸处),交叉取穴,双肩疼痛针刺双侧穴位。每2天针刺1次,4次为1个疗程。(3)耳针:取肩、肩关节、锁骨、压痛点等穴。每次针刺2~3个穴位,每天针刺1次,8…  相似文献   

8.
针下关为主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组共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3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8年。其中眼支分布区疼痛5例,上颌支分布区疼痛6例,下颌支分布区疼痛3例,上、下颌支分布区并痛7例,3支分布区均痛1例。主穴为病侧下关穴、丝竹空、迎香、地仓,配穴:眼支痛配阳白、攒竹、太阳、合谷,上颌支痛配四白、巨、合谷,下颌支痛配颊车、合谷。取28号2寸毫针,快速直刺下关穴约1寸,小幅度捻转,使酸麻胀感向面部放射,将针提至皮下,向迎香穴透刺;再取同样毫针2支,于下关穴距前针上下约2mm处分别刺入,小幅度捻转后,将针提至皮下分别向丝竹空及地仓透刺,三针呈“合谷刺”…  相似文献   

9.
<正> 采用中脘穴四周透刺法治疗胃病51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取穴操作主穴:中脘;配穴:胃俞、内关、足三里。操作:中脘穴常规消毒,用2—2.5寸毫针,垂直刺入,进针约1—1.5寸深,感觉酸、麻、胀、沉困为度。若针感不满意,继续捻针调整针芒的角度,针感满意即留针3—5分钟。然后将针退至皮下,扳倒针体用横刺的角度向上脘透刺,针深约1—1.5寸,针感向剑突、胸部放散。复将毫针再退至皮下,翻转针体,直透建里穴,针感向肚脐周围传导,留  相似文献   

10.
白塞氏综合症是全身性多系统损害的慢性复杂性疾病,类似中医“狐惑病”。主要症状为复发性口疮、外生殖器溃疡、眼结膜溃疡,是临床上不常见的疾病。目前,国内尚无理想的药物治疗本病。我们采用“赤医针”对白塞氏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此将结果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在我们观察治疗的19个病例中,男11例,女8例;年龄30-41岁的13例,42-50岁的6例;病程二个月——1年的5例,不足2年的7例,三年以上的有7例。二、治疗方法针具:选用牙科不锈合金钢丝。主穴针全长2寸5分,针长2寸,直径1.2毫米;赤针Ⅰ、Ⅱ穴用针全长2寸,针长1.5寸,直径1.0毫米;配穴Ⅰ用针,全长4.5寸,针长4寸,直径0.6毫米;配穴Ⅱ用针,全长2.5寸,针长2寸,直径0.4毫米。  相似文献   

11.
升降刺法治疗痔瘘术后尿潴留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 1984年以来采用针刺中极、百会穴治疗痔瘘术后尿潴留病人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 2例皆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性 36例 ,女性 2 6例 ;内痔 15例 ,外痔 12例 ,混合痔 2 4例 ,瘘管 11例 ;年龄 30~ 4 0岁 19例 ,4 1~ 50岁 2 2例 ,51~ 6 0岁13例 ,6 0岁以上 8例。2 治疗方法 取穴 :中极、百会。病人取仰卧位 ,头稍抬高。先取中极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 ,用 1.5寸毫针呈4 5°角向尿道口方向针刺 ,以泻法强刺激 ,使病人感到酸、麻、胀且向尿道口方向放射 ,不留针。深度一般以0 .5~ 1寸为宜 ,以免伤及膀胱。再用 1寸毫…  相似文献   

12.
几年来,笔者采用针刺承山穴透天凉手法治疗顽固性肛周瘙痒症多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治疗方法 1、取穴:主穴为双侧承山穴,配穴取长强。一般只取主穴,病程长而顽固者加配穴。 2、针法:患者俯卧位,双腿伸直,找准穴位后常规消毒。用28号或30号3寸毫针垂直刺入2.5寸左右,得气后行透天凉手法。加刺长强穴时可取胸膝位或侧卧位,长强穴刺1.5寸,用泻法。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10  相似文献   

13.
三阴交配合次髎深刺治疗痛经35例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应用次髎穴深刺配合三阴交穴治疗痛经,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5例均为我校14~18岁的在校学生,轻者小腹坠胀、疼痛,腰骶不适;重者小腹剧痛,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手足厥冷,无法正常上课。2治疗方法2.1取穴主穴:次髎;配穴:三阴交。2.2操作取28号1.5寸毫针垂直刺入次髎穴,进入骶后孔后,行捻转,提插手法,使酸胀得气感进入盆腔部,留针40分钟,间隔行针4次,三阴交用泻法常规针刺。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治疗3个月经周期疼痛消失为痊愈;治疗4~5个月经周期疼痛消失或减轻为有效;治疗6个月经周期以上无明…  相似文献   

14.
李上 《西部中医药》2003,16(1):32-33
近年来,笔者应用次髎穴深刺配合三阴交穴治疗痛经,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5例均为我校14~18岁的在校学生,轻者小腹坠胀、疼痛,腰骶不适;重者小腹剧痛,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手足厥冷,无法正常上课。2治疗方法2.1取穴主穴:次髎;配穴:三阴交。2.2操作取28号1.5寸毫针垂直刺入次髎穴,进入骶后孔后,行捻转,提插手法,使酸胀得气感进入盆腔部,留针40分钟,间隔行针4次,三阴交用泻法常规针刺。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治疗3个月经周期疼痛消失为痊愈;治疗4~5个月经周期疼痛消失或减轻为有效;治疗6个月经周期以上无明…  相似文献   

15.
笔者 1989~ 1999年用针刺期门穴治疗呃逆 73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共 73例, 69例门诊病人, 4例住院病人;男 57例,女 16例;年龄最小 9岁,最大 83岁;病程最短 1d,最长 7年。本组病例均排除器质性病变和重症、危象中出现的呃逆,并且大部分患者接受过其他治疗,疗效不佳。 2治疗方法 2.1取穴 期门 (在乳头直下 2肋、当第 6肋间隙凹陷处 )。 2.2操作方法 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 30号 1.5~ 2寸毫针,右手持针对期门穴斜刺 0.5~ 1寸,针尖略向下,用提插捻转手法,调节针感,使针下出现酸、麻、胀、重感…  相似文献   

16.
由于股骨粗隆处骨质松脆,老年人骨质疏松,故跌倒后易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西医一般无特殊治疗,以卧床休息为主.笔者采用针刺疗法,以三针对刺的方法治疗二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治疗方法]①取穴:主穴,以骨折髋关节痛点为中心,画一等边正三角形,三角形大小可以根据痛点的范围、大小而定,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为穴位.配穴:患侧髀关、双侧血海、足三里、绝骨.②针法:患者呈平卧位,常规消毒,以28号或30号1.5寸至2寸针,从三角形三个顶点进针,针尖相对,均朝三角形中点对刺,针与皮肤呈45度角度,行捻转手法,以病人感酸胀为度,余穴以常规方法针刺.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1疗程后休息3天.  相似文献   

17.
张美丽  金喜宏 《中国针灸》2001,21(5):293-293
1 临床资料  本组 30例 ,其中男 2 4例 ,女 6例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6 5岁。 30例均为泌尿系结石 (肾结石 7例 ,输尿管结石 2 3例 ) ,为典型肾绞痛发作 ,伴尿路刺激征及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 ,均经过B超或X线摄片确诊。2 治疗方法  取穴 :神门、皮质下、输尿管、肾为主穴。针刺后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加脑、尿道 2穴。方法 :局部消毒后用 30号 0 5寸毫针刺入穴位 ,以酸胀为度 ,不可穿透耳软骨 ,再将电针治疗仪针夹夹在输尿管、神门 2穴上。输出频率用密波 ,量以患者耐受程度而定 ,留针 15分钟 ,取针后加耳压。3 疗效观察  针刺 5…  相似文献   

18.
痛经一证,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以青年女性居多。笔者用针刺大椎、承浆穴治疗此病,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临宋资料 61例患者均为门诊治疗,年龄16至18岁12例,19至26岁41岁,27至45岁8例;病程最短2月,最长3年。治疗方法选穴:承浆穴,大椎穴。操作:承浆穴向下斜刺5分,待有酸、麻、胀、重针感后,快速提插捻转约30秒钟,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提插捻转一次。大椎穴将针刺入皮肤至皮下后,向深部缓慢进针3分深,使针感向背部下方放射。如属寒凝血淤或虚证痛经,可在此穴用一寸长的艾条套在针柄上点燃施灸,每次2壮。上述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本组18例,其中男7例,女11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25岁,病程2d-6年。2 治疗方法 主穴:百会透后顶、听宫。辨证配穴:肝阳上扰加太冲、侠溪,用泻法;痰浊上扰加内关、丰隆,用泻法;肝肾阴虚加太溪,用补法。 穴区皮肤常规消毒后,以28号毫针在百会穴处呈<30°角快速进针,刺达帽状腱膜下,然后透刺后顶穴,进针深度2寸左右,行大幅度捻转手法,使针感扩散至周围。再以2寸毫针直刺听宫穴,进针1.2-1.5寸,使针感扩散至耳内。针刺其他腧穴时,针尖均向上,使针感向上传导。留针30min,每隔5min行针1次,每日针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 2d。  相似文献   

20.
<正> 痔科手术后的急性尿潴留,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患者痛苦较甚,且延长住院时间。我们采用针刺疗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一般资料23例中,女性8例,男性15例;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者62岁,大多在30—50岁之间。治疗方法1、取穴:痔科手术病人因肛门部疼痛,大多取俯卧位,故选用秩边穴为主,三阴交为配穴。2、操作方法:秩边穴位于骶骨裂孔旁侧3寸(即腰俞穴旁3寸)。常规消毒后用30号毫针,先取两侧秩边穴,再刺双侧三阴交。针刺秩边穴要求针尖稍向内斜刺,使酸麻胀感传至前阴部,并有尿意感后为最好。三阴交向上传至膝、大腿内侧或前阴部为佳。待有针感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