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究艾迪注射液对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NK细胞和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乳腺癌患者75例与正常人对照组46例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乳腺癌组治疗前NK细胞百分比与NK细胞活性降低(P〈0.05),CD3+、CD4+及CD4+/CD8+减少较为明显(P〈0.05或P〈0.01),CD8+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使用艾迪注射液后,乳腺癌组CD8+百分比明显减少(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艾迪注射液能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健康人及慢性HBV感染者T细胞亚群特点,探讨宿主细胞免疫功能与慢性HBV感染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名健康人及137例各型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1.对照组与各型HBV感染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较:从慢性HBV携带(CHBVC)组、慢性乙型肝炎(CHB)组到肝炎后肝硬化(PHBC)组,患者外周血CD3^+T、CD4^+T和CD8^+T绝对值呈逐渐下降趋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HBC组CD4^+T/CD8^+T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CHBVC组(尸〈0.05)。2.不同程度CHB组间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较:从CHB(轻度)组、CHB(重度)组到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UB)组,患者CD3^+F、CD4^+T、CD8^+T绝对值和CD4^+T/CD8^+T比值逐渐下降。CSHB组CD3^+T、CD4^+T和CD8^+T绝对值显著低于CHB(轻度)组(P〈0.05)。结论HBV慢性感染机制复杂,不同的临床转归患者T细胞亚群状态不同。慢性HBV感染后,肝脏损害程度严重的患者T细胞亚群功能低下及紊乱程度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IL-7含量与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的关系,探究IL-7对慢性乙型肝炎细胞免疫作用的影响。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组、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IL-7含量,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结果 CHB组、HBV携带组、健康对照组外周血IL-7含量分别为(1.68±0.58)ng/mL、(3.83±0.62)ng/mL和(6.25±0.32)ng/mL,3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HB组、HBV携带组、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T淋巴细胞分别为(31.3±3.3)%、(38.1±6.8)%、(43.2±9.4)%,CD8+T淋巴细胞分别为(24.8±5.2)%、(28.1±3.4)%、(30.5±8.6)%;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别为(10.9±1.3)%、(7.4±1.0)%、(4.2±1.1)%。CHB组外周血IL-7明显低于HBV携带组及健康对照组,且与CD4+T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r1=-0.58,P0.05),与CD8+T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2=0.63,P0.05),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r3=-0.43,P0.05)。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IL-7负调控调节性T细胞,对CD8+T细胞的细胞免疫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晚期肿瘤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晚期肿瘤病人及正常成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亚群。结果 与正常人比较,晚期肿瘤病人外周血中的CD3+T细胞降低(P〈0.05),CD4+T细胞明显降低(P〈0.01),CD8+T细胞升高(P〈0.05),CD4+/CD8+比值无明显差异(P〉0.05),NK细胞升高(P〈0.05);临终病人CD3+T细胞、CD4+T细胞下降更明显(P〈0.01),NK细胞升高(P〈0.05);其中化疗结束3周后病人较未化疗病人,其CD3+T细胞升高(P〈0.05)、CD4+T细胞数,CD8+T细胞,CD4+/CD8+比值,NK细胞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晚期肿瘤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化疗能改善细胞免疫,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亚群表达对评估晚期病人及其化疗后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0LP)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百分比.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OLP组外周血中除CD8^+细胞外,余CD3^+、CD4^+和CD56^+细胞(NK细胞)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1),OLP组血清中IL-12产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IL-10的产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OLP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临床治疗须掳高OLP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I)8-(I)NT)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43例胃癌、36例健康人外周血中的DNT细胞及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两者的差异。结果胃癌患者DNT细胞百分比(9.11±5.56)%明显高于止常对照组(4184±1.43)%(P〈O.01),胃癌患者CD4+%、CD4±/CD8+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CD8+%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胃癌患者DNT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及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改变,提示胃癌患者免疫功能异常,为胃癌发病机制研究及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18例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CD3+细胞、CD4+细胞含量和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人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26例完全缓解者CD3+细胞、CD4+细胞含量及CD4++/CD8+比值水平回升,接近正常人对照组(P〉0.05),与化疗前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受到抑制,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监测以及疗效、预后判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0例AA患者(AA组)及4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A组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及CD16+/56+自然杀伤(NK)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CD3+T淋巴细胞与CD19+B细胞百分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A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和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AA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异常,调节性T细胞减少可能与AA免疫发病机制有关.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检测在评价AA疗效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变化的规律,以指导临床免疫治疗。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6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及术后7d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结果:食管癌患者术前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CD3+T细胞下降,CD4+T细胞下降,CD8+T细胞增加,CD3+CD4+/CD3+CD8+比值下降(P〈0.05);术后7d与术前比较,CD3+T细胞增加,CD4+T细胞增加,CD8+T细胞下降,CD3+CD4+/CD3+CD8+比值上升(P〈0.05),但仍低于健康体检者。结论:食管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存在紊乱,检测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以及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晚期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点,探讨其免疫功能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6例晚期肿瘤患者(肿瘤组)及42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并对其作比较。结果:肿瘤组较健康组T细胞亚群CD8+比值上升,CD4+、CD4+/CD8+比值下降,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比值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细胞亚群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K比值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均低于健康人,其中体液免疫下降较明显,对临床应用提高免疫力药物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点.方法 对我院2013年6-11月门诊及住院的200例乙肝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45+)、T淋巴细胞(CD45+CD3+、CD45+CD3+CD4+、CD45+CD3+CD8+)、B淋巴细胞(CD45+CD3-CD19+)、NK淋巴细胞(CD45+CD3-CD16+56+)百分比和细胞绝对计数.结果 急性乙型肝炎组T淋巴细胞总数、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衰竭组:T淋巴细胞总数、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CD4+/CD8+比值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其中肝衰竭组<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慢性乙型肝炎组CD4+淋巴细胞百分比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肝硬化组CD4+淋巴细胞百分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显著降低(P<0.01),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肝衰竭组T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较肝硬化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CD4+T淋巴细胞持续降低,与疾病病程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消化道肿瘤患者在化疗前后T细胞亚群总T细胞(CD3+)、T辅助淋巴细胞(CD4+)、T抑制淋巴细胞(CD8+)、CD4+/CD8+比值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类型消化道肿瘤患者在化疗前后及对照组CD3+、CD4+、CD8+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结果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前CD3+、CD4+、CD4+/CD8+比例均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和胃癌患者化疗后CD3+、CD4+百分比较化疗前均增高,CD8+百分比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癌患者化疗后CD3+百分比较化疗前增高,CD8+百分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消化道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化疗前后的变化,对了解机体的免疫动态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加针刺四缝穴疗法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108例经穴位贴敷加针刺四缝穴治疗的RRTI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ELISA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IGF—l水平。结果RRTI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免疫球蛋白和IGF一1水平均低于正常健康对照儿童。穴位贴敷加针刺四缝穴治疗后,RRTI患儿总T淋巴细胞、CD4T细胞和CD4/CD8比值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gG、IgA水平和IGF—l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RTI患儿免疫功能低下,穴位贴敷加针刺四缝穴可提高患儿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检测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M患儿急性期、恢复期(更昔洛韦治疗后2周)、随访期(治疗后4周)以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IM患儿急性期以及恢复期较对照组外周血中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均明显下降(P<0.05),CD8+T细胞百分比则明显升高(P<0.05)。恢复期(更昔洛韦治疗后2周)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CD8+T细胞百分比则较治疗前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对评估IM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状况、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凋亡调节蛋白受体Fas及共刺激分子CD40L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调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SLE患者和正常人血清sFas和sCD40L的水平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分离10例SLE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的外周血淋巴细胞:①将细胞培养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表面Fas及CD40L的表达情况;②在培养过程中分别加入抗FasL抗体阻断Fas信号及抗CD40L抗体阻断CD40L信号后,观察T细胞亚群表面CD40L及Fas的表达。结果①SLE患者血清sFas和sCD40L平均水平分别为4.18μg/L和5.87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27μg/L和2.31μg/L,且SLE患者血清sFas活动期高于稳定期(P〈0.01或P〈0.05);sFas、sCD40L水平与SLEDAI(疾病活动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r=0.688,r=0.253,P均〈0.05),但sFas与sCD40L水平之间未显示明显相关(r=0.201,P〉0.05)。②经细胞培养后,SLE患者CD4(+)和CD8(+)T细胞表面Fas表达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SLE患者CD4(+)和CD8(+)T细胞表面CD40L表达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③SLE患者CD4(+)及CD8(+)T细胞上Fas与CD40L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r=0.311和r=0.517,P均〈0.05)。④加入抗FasL抗体阻断后,CD4(+)和CD8(+)T细胞表面CD40L表达下降,与阻断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加入抗CD40L抗体阻断后,CD4(+)和CD8(+)T细胞表面Fas表达与阻断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sFas和sCD40L水平升高且呈正相关关系;T细胞亚群表面Fas及CD40L高表达且呈正相关关系;T细胞上Fas的表达调控CD40L的表达。说明凋亡调节蛋白Fas及共刺激分子CD40L可能共同参与SLE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6.
李俊龙  阎家骏  陈炜 《浙江医学》2011,33(3):312-315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RS-PL)对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61例,ESWL组31例,URS-PL组30例.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d、术毕30min、术后1d以及术后4d抽取肘静脉血,分析比较其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T细胞亚群及其增殖活性、NK细胞含量以及杀伤活性.结果 URS-PL组患者术后1d CD3、CD4、CD4/CD8较之术前1d及ESWL组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术毕30min及术后1d NK细胞比例及杀伤活性较之术前1d及ESWL组明显下降(P<0.05或0.01),术毕30min及术后1、4d 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肿瘤红细胞花环率较之术前1d及ESWL组亦明显下降(P<0.05或0.01).结论 相对于URS-PL,ESWL对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抑制更细微.免疫因素对于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治疗选择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郑福萍 《中外医疗》2013,(34):35-36
目的 研究HFMD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6例HFMD和53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3+T、CD4+T、CD8+T、CD16+56+NK、CD19+B细胞的百分率;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IgG、IgA及IgM含量.结果 HFM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4+/CD8+比值、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19+B淋巴细胞百分率均明显增高(P 〈0.05);血清IgG水平升高(P〈0.001);CD15+56+NK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2);CD3+T、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及血清IgM、Ig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FMD体内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监测HFMD体内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对于HFMD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CD28、CD152水平变化,为慢性丙肝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4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用荧光抗体CD4-PECY5、CD8-PE标记过的患者CD4+淋巴细胞和CD8+淋巴细胞表面CD28、CD152表达水平,分析其治疗前后变化水平.结果 观察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CD4+ CD28、CD8+ CD2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CD4+ CD28、CD8+CD28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 CD28、CD8+ CD28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CD4+ CD15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CD8+ CD152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CD4+ CD152明显降低(P<0.05),CD8+ CD152+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 CD152+、CD8+ CD152与对照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HCV-RNA阳性率为82.5% (33/40),治疗后为17.5% (7/40),治疗后HCV-RNA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外周血T细胞CD28、CD152水平变化能反映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 RNA复制情况及免疫系统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了解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30例ITP确诊患者为观察组,其中慢性ITP(CITP)组18例,急性ITP(AITP)组12例,以2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试对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用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 ITP组CD3+、CD4+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CD8+细胞百分比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ITP组变化幅度大于AITP组(P<0.05)。结论 ITP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ITP免疫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