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过程中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常频机械通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差异,从而为相关的临床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本文选取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入院治疗的128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均分成2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64),治疗组给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与常频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儿实施不同临床治疗过程后的血气分析情况。结果 2组患儿实施不同临床治疗过程后,治疗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均显著的优于对照组患儿的指标水平,说明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实践过程中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是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治疗中常频机械通气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32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根据通气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各阶段血气分析、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6 h和24 h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观察组为9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起效迅速,有效促进患儿自主呼吸,改善血气分析,短期疗效优于常频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病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杨俊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2,(28):3721-3722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氧血症应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新生儿低氧血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眯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呼吸机治疗),每组各35例,观察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24h后的动脉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pH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5.71%)治疗后并发肺炎;对照组6例并发肺炎,2例并发肺出血,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应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低氧血症具有无创、安全有效的优点,可取得与传统呼吸机治疗同样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呼吸衰竭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照组于气管插管后给予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结果、合并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肺出血)的发生率、使用呼吸机时间。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的PO2小于对照组(P>0.05),PCO2大于对照组(P<0.05),pH值小于对照组(P<0.05),但上机后合并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上机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能够有效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减少上机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庄姞  姚碧红 《右江医学》2014,42(4):460-463
目的比较Insure技术(Ps气管内滴入+鼻塞持续正压通气)与有创机械通气+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nr)s)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新生儿科治疗的56例NRDS新生儿。其中31例应用Insure技术(PS气管内滴人+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设为观察组,25例应用有创机械通气+PS治疗设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于出生后6h内气管内滴人PS,比较出生后12h胸片的改善、出生后12h、24h、48h的血气变化、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及治愈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出生12h胸片改善总有效率为8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93.5%,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9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12h、24h及48hPO,、PC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为19.4%,对照组发生率为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为(17.9±4.6)天,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为(23.7±4.9)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中应用Insure技术(PS气管内滴人+鼻塞持续正压通气)与有创机械通气+PS治疗疗效无明显区别,但能明显降低肺部感染。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 HFOV)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04~2014-05间我院收治的80例NRDS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 CMV)治疗,观察组采用HFO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24 h后呼吸机参数FiO2、MAP、OI值均低于对照组,血气分析中PCO2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吸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改善患儿通气,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高频振荡通气叠加常频机械通气(HFOV+CMV)与常频机械通气(CMV)Of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治愈率等的差异。方法:治疗组15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采用HFOV+CMV治疗,对照组19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惠儿采用CMV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用氧浓度、上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愈率。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1例,对照组治愈1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6例。与机械通气前相比治疗组2h后PC02即明显下降(P〈0.05),与CMV组比较差异极为显著(P〈0.01),8h后下降极为显著(P〈0.01),与CMV组比较有显著意义(氏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治疗8h后氧舍功能即明显改善,表现为FiO2、OI、MAP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5),24h~48h后氧舍功能进一步改善,FiO2、OI、MAP均进一步下降,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愈率高、机械通气时间缩短,气胸及VAP发生率下降(P值均〈0.05),但Ⅲ级以上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明显(P〉0.05)。结论:HFOv+CM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优于传统机械通气,并发症低,可作为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首选模式。  相似文献   

8.
李珍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7):806-807
目的观察双管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90例新生儿重症肺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予鼻塞式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日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24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S值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鼻塞式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毛朝曙 《中外医疗》2012,31(12):86+88-86,88
目的 探讨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于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0年11月至2011年l1月期间我院救治的新生儿科新生儿呼吸衰竭90例,其中45例给予鼻塞式CPAP应用,对照组为45例,由于家长拒绝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采用头罩吸氧及药物来改善呼吸.结果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国产牛肺表面活性剂(珂立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5例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分为对照组38例及治疗组47例,对照组给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组给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珂立苏联合应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5.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小时两组患儿血气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P<0.01),但治疗组患儿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和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肺部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率为23.40%(11/47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74%(17/38例,P<0.05).结论 国产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安全有效,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气指标,缓解临床症状和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序贯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有创无创急性通气序贯治疗,对照组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气分析结果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的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咖啡因在超低出生体重儿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的作用,以缩短撤机时间,提高安全性,降低并发症。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70例超低出生体重儿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机械通气,在撤机观察中对照组予氨茶碱,观察组予咖啡因,观察在相关指标上变化情况。结果:疗效上,对照组显效率40%,总有效率85.71%;观察组显效率80%,总有效率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上,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心率、收缩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心排血量指数、尿量、呼吸频率、氧合指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 H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咖啡因能降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机械通气撤机后并发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汪利华  黄政  瞿长春 《吉林医学》2011,32(16):3180-318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2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同时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结果:观察组切换时间窗PaO2、PaCO2和pH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显著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根据肺泡-动脉氧压差调节呼吸机参数对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108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经确诊立即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常规采用呼吸机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根据肺泡-动脉氧压差调节呼吸机参数。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机械通气后1~24 h内各时间点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观察组患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通气时间、pH和氧合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7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患儿的肺泡-动脉氧压差实时进行调节呼吸机参数,根据患儿病情定位治疗强度,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和优势。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鼻导管吸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血气指标和LVEF数值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并常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比治疗前及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H值、PaO2和LVEF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可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提高血氧含量,缓解呼吸肌疲劳,防止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鼻塞式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先天性喉喘鸣合并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先天性喉喘鸣合并新生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自主呼吸状态下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治疗,观察组给予鼻塞式BiPAP治疗;观察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动脉血pH值、吸入氧浓度(FiO2)、通气时间、氧疗时间、抗感染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FiO2、PaCO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动脉血pH值、Pa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抗感染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76%,低于对照组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式BiPAP通气治疗先天性喉喘鸣合并新生儿肺炎患儿可改善血气...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90例,随机分为间歇组和持续组各45例,分别采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及相关参数、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Pa O2、PH值均显著升高,Pa CO2显著降低(P〈0.05)。治疗1 h间歇组Pa O2、PH值均显著高于持续组(P〈0.05),两组Pa 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h两组Pa O2、Pa CO2、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i O2、MAP均显著降低,OI显著升高(P〈0.05)。治疗1 h、12 h间歇组OI均显著高于持续组(P〈0.05),治疗12 h间歇组Fi O2显著低于持续组(P〈0.05)。间歇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持续组,氧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持续组(P〈0.05)。间歇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持续组(P〈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相较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更迅速改善患儿通气和氧合,降低氧暴露时间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并可能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双水平正压通气(DuoPAP)及鼻塞持续正压通气(NCPAP)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期为HMD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HMD患儿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4).两组均给予固尔苏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NCPAP治疗,而观察组给予DouPAP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12、24h后的动脉血气指标、氧合指数(OI),同时比较其临床疗效、治疗期间的通气、氧疗及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12、24h后的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OI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而观察组治疗1、12、24h后的上述各指标较治疗前也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治疗24h后的pH,治疗12、24h后的PaO2、PaCO2及OI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18%)略高于对照组(85.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其通气、氧疗及住院时间也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4.71%)显著低于对照组(2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鼻塞持续正压通气,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改善患儿动脉血气指标、临床症状方面的效果更为显著,且治疗效率及安全性更高,在HMD的临床治疗上存在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滤过(CVVH)治疗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将84例 ARDS 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病因治疗、机械通气支持、液体管理和炎性反应调控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CVVH ,将对照组和观察组儿童性别、年龄、入院时危重病评分(PICS)、临床表现和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PaO2、SaO2)、氧合指数(OI = PaO2/FiO2),以及治疗过程中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ICU )住院天数及病死率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PICS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5天观察组 PaO2、SaO2、OI 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ICU 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VVH 用于治疗儿童 ARDS ,能有效地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