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氯化钴(CoCl2)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分化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讨合理的体外化学模拟缺氧模式。方法应用不同浓度CoCl2作用于PC12分化细胞不同时间,建立化学性缺氧诱导细胞凋亡的实验模型;将PC1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CoCl2处理组;应用细胞计数、MTT、Hoechst33342/PI双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CoCl2对PC12分化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影响。结果①CoCl2(≤200μmol/L)在6h内使PC12细胞存活率轻度增加,12h后开始出现细胞存活率降低,并呈现比较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CoCl2(≥300μmol/L)诱导PC12分化细胞6h即开始出现存活率降低(P<0.01);②150μmol/L CoCl2诱导PC12分化细胞24h后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1);③通过荧光显微镜可见150μmol/L CoCl2诱导PC12分化细胞24h内受损细胞多为早期凋亡,48h后开始出现晚期凋亡和坏死细胞增多。结论 CoCl2对PC12分化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进行化学模拟缺氧要考虑CoCl2的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姜酚肟对谷氨酸(glutamate,Glu)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PCI2细胞,建立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 33258 DNA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经5mmol/L的谷氨酸处理24h后,PC12细胞活力比对照组降低,仅为对照组的58.3%。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姜酚肟能保护PC12细胞免受谷氨酸(5mmol/L)的影响,但较高浓度时对细胞有一定的毒性。经不同浓度姜酚肟(3.125、6.25、12.5、25μg/mL)预处理后,细胞活力明显提高,其保护作用随浓度降低而升高,当浓度为6.25μg/mL时效果最好,使PC12细胞的存活率达到75.2%(P〈0.01),浓度为3.125μg/mL时,细胞存活率降为70.2%(P〈0.01)。谷氨酸(5mmol/L)能诱导PCI2细胞凋亡,处理24h后细胞凋亡率为20.1%,经姜酚肟(3.125、6.25、12.5、25μg/mL)预处理后,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分别为3.5%(P〈0.01),2.8%(P〈O.01),9.6%(P〈0.01),17.7%(P〈0.05)。【结论】谷氨酸能诱导PCI2细胞凋亡,较低浓度的姜酚肟能有效保护PC12细胞免受谷氨酸诱导的细胞损伤。其中6.25μg/mL的姜酚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缺氧缺糖(OGD)损伤后细胞存活率及神经突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缺氧缺糖2、4、6h及8h建立PC12细胞OGD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OGD组和不同浓度的(0.1、1.0μM和10.0μM)米诺环素治疗组,在缺氧缺糖/复氧24h后,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免疫荧光法标记MAP‐2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神经突的生长,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GAP‐4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OGD组比较,米诺环素能显著提OGD后PC12细胞的存活率[(46.1±2.9)%vs.(77.0±2.5)%,P<0.01],促进PC12细胞OGD损伤后神经突的生长,同时上调轴突再生蛋白GAP‐43的表达[(0.34±0.04)vs.(2.11±0.10),P<0.01]。结论米诺环素能减轻OGD损伤所致PC12细胞的死亡,并促进细胞神经突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Genisteint(GST)对APP695转染PCI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APP695转染组、GST干预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C12细胞凋亡率。结果APP695转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C12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GST干预组与APP695转染组比较,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凋亡率显著降低,其中1μmol/LGST组与APP695转染纽此较,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5μmol/LGST组较APP695转染组细胞凋亡率则明显降低(P〈0.01)。结论GST对APP695基因转染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凋亡率和坏死率。将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组、缺氧+EPO组。采用North-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中的Bcl-2、Bax、Caspase-3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中的CytC、STAT-3、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3组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凋亡率和坏死率差异显著(92.1%w70.9%vs89.0%,2.3%vs18.73%Fs6.0%,3.5%US8.0%傩3.5%,P〈0.01)。IU/mL EPO开始发挥对缺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5U/mL、25U/mL和125U/mL的保护作用相似。与缺氧组相比:EPO组Bcl-2mRNA和STAT-3蛋白表达增加(P〈0.01),Bax、Caspase-3mRNA和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P〈0.01)。结论:5U/mL的EPO是其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最佳浓度。缺氧心肌细胞中,EPO可能通过JAK-STAT途径发挥抗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固醇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活性氧生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用12.5,25,50,100 mg/L 的胆固醇与 HUVECs 作用24 h,用50 mg/L 胆固醇与 HUVECs 分别作用6,12,24,48 h,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生成量。分别用12.5,25,50,100 mg/L 的胆固醇以及50 mg/L 胆固醇+N-乙酰半胱氨酸(NAC)与 HUVECs 孵育24 h,MTT 法测定细胞活力,FCM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12.5,25,50,100 mg/L 胆固醇作用 HUVECs 24 h 后,均可诱导 HUVECs 中 ROS 升高,与对照组(不加胆固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50 mg/L 范围内组间差异明显(P <0.01),呈剂量依赖性。50 mg/L 胆固醇作用 HUVECs 6,12,24,48 h 后细胞内 ROS 生成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24 h 内组间差异明显(P <0.01),呈时间依赖性。MTT 结果显示,12.5,25,50,100 mg/L 胆固醇作用 HUVECs 24 h 后均能降低细胞的存活率,加入抗氧化剂 NAC 后,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 <0.01)。凋亡率分析结果表明,50,100 mg/L 胆固醇作用 HUVECs 24 h 后,凋亡率比对照组明显上升(P <0.01),加入抗氧化剂 NAC 后凋亡率明显下降(P <0.01)。结论:胆固醇可通过诱导 HUVECs 中 ROS 的升高,促进 HUVECs 的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对肠道L细胞株GLUTag细胞凋亡及胰高血糖素肽-1( GLP-1)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200μg/mL AGEs分别作用GLUTag细胞0、12、24、48 h,采用AnnexinⅤ-FITC/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利用ELISA检测GLUTag细胞GLP-1分泌水平。实验分5组:空白对照组不加入干预因素,仅培养于DMEM低糖培养基中;BSA对照组培养于加入BSA的DMEM低糖培养基中;AGEs 100μg/mL组培养于100μg/mL AGEs浓度的DMEM低糖培养基中;AGEs 200μg/mL组培养于200μg/mL AGEs浓度的DMEM低糖培养基中;AGEs 300μg/mL组培养于300μg/mL AGEs浓度的DMEM低糖培养基中,分别作用细胞24 h。采用AnnexinⅤ-FITC/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利用ELISA检测GLUTag细胞GLP-1分泌水平。结果各组细胞经药物干预24 h后,100、200、300μg/mL AGEs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BSA对照组( P=0.000);且300μg/mL AGEs组的细胞凋亡率最高(P<0.05),100、200、300μg/mL AGEs组的细胞分泌GLP-1浓度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BSA对照组(P=0.000),且300μg/mL AGEs组最低(P<0.05)。200μg/mL AGEs作用12、24、48 h后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BSA对照组(P=0.000),且作用48 h组凋亡率最高(P=0.000);200μg/mL AGEs作用12、24、48 h后的细胞分泌GLP-1浓度均显著低于BSA对照组(P=0.000);且作用48 h最低(P<0.05)。结论肠道L细胞株GLUTag细胞的凋亡在相同作用时间下随着AGEs的浓度升高而增多,且在相同剂量下随着AGEs的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多。 AGEs可呈剂量、时间依赖性诱导肠道L细胞凋亡,并显著降低L细胞分泌GLP-1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N-硬脂酰酪氨酸(NsTyr)预处理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传代的PC1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H2O2损伤组(不同浓度H2O2诱导16h)和NsTyr预处理组(不同浓度NsTy预处理30min后加入100μmol/LH2O2诱导16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活性氧类(ROS)生成,Westernblotting检测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与H2O2(100μmol/L)损伤组比较,5、10μmol/LNsTyr预处理组PC12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1),凋亡细胞率降低(P〈0.05),细胞内ROS生成减少(P〈0.05,P〈0.01),Bcl-2/Bax比值升高(P〈0.05)。结论NsTyr能提高PC12细胞的抗氧化应激损伤能力,上调Bcl-2表达和下调Bax表达,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PC12细胞缺氧培养后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PC12细胞缺氧后细胞凋亡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末端标记法 ,结合流式细胞术观察PC12细胞缺氧培养不同时间点细胞凋亡现象 ,以及DNA损伤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 在缺氧 0 .5h开始出现凋亡细胞 ,p5 3、p2 1wafl/cipl蛋白表达也开始增高。至缺氧 1h凋亡细胞达高峰 ,p5 3、p2 1蛋白表达亦最高 (P <0 .0 1) ,缺氧 6~ 12h ,则以坏死为主 ,以上基因的表达均减弱。结论 缺氧后PC12细胞凋亡部分是由于DNA损伤严重、损伤不能及时得到修复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联合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EBV阳性的人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TRAIL(1、10、100ng/mL)及TRAIL(1、10、100ng/mL)+100μmol/mLPDTC时Raji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原位末端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Raji凋亡细胞。结果①TRAIL 1、10ng/mL组12hRaji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5.52%及-15.07%;TRAIL 100ng/mL组12hRaji细胞生长抑制率为6.68%,并且呈时间依赖性(P〈0.05)。②TRAIL(1、10、100ng/mL)加入PDTC后,12hRaji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18%、4.96%、14.63%,均显著高于TRAIL单用组(均P〈0.01)。③TRAIL(100ng/mL)联合PDTC时Raji细胞凋亡指数最高为79.49%,较TRAIL 100ng/mL(28.84%)有显著性升高,1、10ng/mL TRAIL联合PDTC后Rail凋亡细胞也均显著高于TRAIL单用组(均P〈0.01)。与MTT法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TRAIL能诱导Raji细胞凋亡但作用不敏感。PDTC能显著增强TRAIL对Raji细胞的诱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1.
凝血酶对大鼠尾状核区神经细胞DNA损伤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研究脑出血血液凝固释放的凝血酶对神经细胞DNA的损伤 ,探讨脑出血神经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立体定位技术 ,将 15U凝血酶注入大鼠右侧尾状核 ,并用凝血酶的特异抑制剂水蛭素进行干预 ,于不同时相点测定TUNEL阳性细胞及caspase 3免疫反应性 (Immunoreactivity ,IR)细胞的表达。结果 凝血酶组TUNEL阳性细胞于造模后 12h出现 ,3d达到高峰 ,1周仍有较多表达 (P <0 0 1) ;caspase 3IR 6h开始表达 ,1d达高峰 ,1周仍有少量表达。水蛭素干预组TUNEL阳性细胞较凝血酶组明显减少 (12h ,1d ,3d ,1周 ,P <0 0 1) ;caspase 3IR较凝血酶组明显降低 (6h ,12h ,1d ,3d ,P <0 0 1;1周 ,P <0 0 5 )。结论  15U的凝血酶可导致大鼠尾状核区神经细胞DNA损伤 ,损伤持续时间 1周以上 ;凝血酶释放很可能是脑出血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凝血酶对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凝血酶对培养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探讨脑出血凝血酶致神经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新生1~2 d大鼠皮层神经元进行原代分散培养,分别在含150 U/ml凝血酶、150 U/ml凝血酶 150 U/ml重组水蛭素以及正常的培养液中孵育3 d后测定下列指标:①甲苯胺蓝染色法测定残存细胞数并计算神经细胞丧失率;②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TUNEL阳性细胞的表达;③免疫组化二步法测caspase-3免疫反应性(Immune Reactivity,IR)细胞的表达;④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凝血酶组较水蛭素干预组及对照组神经细胞明显减少(P<0.05);凝血酶组有较多的TUNEL阳性细胞及caspase-3 IR细胞表达,并明显多于对照组及水蛭素干预组(P<0.05),凝血酶组TUNEL阳性细胞比率及caspase-3 IR细胞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水蛭素干预组(P<0.01或P<0.05);与实验前相比,实验三组各组LDH活性均升高(P<0.05),三组间两两比较LDH活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50 U/ml的凝血酶可导致培养的神经细胞死亡,并可被凝血酶的特异抑制剂水蛭素阻断,细胞死亡的原因可能为细胞凋亡而非坏死,脑出血后凝血酶的释放是脑出血神经细胞凋亡性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The effects of stromal-derived factor 1 preconditioning (PC) on apoptosis of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treated with hypoxia plus serum depriv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ere cultured with the whole marrow-adherence technique. RT-PCR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CXCR4. BMSCs were incubated in medium for 24 h with 10 ng/mL and 100 ng/mL SDF-1 respectively, and then they were treated with hypoxia plus serum deprivation for 6 h. Apoptosis rate was determin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TUNEL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MSCs had CXCR4 expression. The number of apoptotic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SDF-1 PC group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nd 100 ng/mL SDF-1 PC group had the lowest level of apoptosis. It was concluded that SDF-1 preconditioning suppresses the apoptosis of BMSCs treated with hypoxia plus serum deprivation.  相似文献   

14.
鲍金云  段贤春  周安 《安徽医学》2018,39(3):251-255
目的 研究三七提取物抗谷氨酸损伤PC12细胞的活性筛选,并分析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以谷氨酸损伤PC12细胞为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石油醚提取物和超临界CO2萃取物组(6.25、12.50、25、50、100、200 μg/mL).采用MTT比色法对三七石油醚提取和超临界CO2萃取部位进行活性筛选,并利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三七石油醚提取物和超临界CO2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鉴定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25 mmol/L谷氨酸作用PC12细胞24 h,细胞生长抑制率接近50%.不同浓度石油醚提取物组与模型组的细胞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50、100 μg/mL石油醚提取物组间的细胞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超临界CO2萃取物组与模型组的细胞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50、100 μg/mL超临界CO2萃取物组间的细胞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100 μg/mL超临界CO2萃取物组与石油醚提取物组的细胞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GC-MS技术分析得出,超临界CO2萃取物中主要的脂溶性成分人参炔醇含量(13.09%)高于石油醚提取物(4.10%).结论 石油醚提取物与超临CO2萃取物对PC12细胞均有保护作用,但超临界CO2萃取物具有较好的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凝血酶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_2增殖影响及诱导凋亡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凝血酶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_2增殖的影响及其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_2,MTT法观测不同浓度凝血酶在不同时间点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TUENL法检测其诱导凋亡作用.结果 高浓度凝血酶对肝癌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当浓度大于100 U/ml作用时间在48 h后,其抑制率最高可达到(39.08±2.32)%,且不随浓度的提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高浓度凝血酶能够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当浓度大于100 U/ml且作用时间大于48 h后,各组凋亡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浓度凝血酶能够明显抑制体外生长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_2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且存在一定时间(48 h内)及浓度(<100 U/m1)依赖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石榴叶提取物(pomegranate leaves extract, PLE)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PLE(终质量浓度分别为12.5、25、50、100、200 μg/mL)干预作用不同时间(24、48、72 h)对前列腺癌细胞TRAMP-C1、DU145、PC3增殖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验证PLE对DU145、PC3细胞增殖的长期影响。PLE干预PC3细胞48 h后,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内染色质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变化,细胞划痕实验测试细胞迁移运动能力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LE在12.5~200 μg/mL范围内对TRAMP-C1、DU145、PC3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P<0.05);PLE在6.25~100 μg/mL范围内使DU145和PC3集落形成数明显减少(P<0.01)。PLE干预48 h后,PC3出现细胞核断裂、产生凋亡小体的现象,随着PLE质量浓度增大,凋亡率逐渐上升(P<0.05),同时PC3细胞向划痕区域迁移生长的能力比对照组低(P<0.01)。结论 PLE能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同时促进PC3细胞凋亡,减弱其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肽25-35(βamyloid peptide-25-35,Aβ25-35)诱导体外去血清培养的PC12细胞周期变化与凋亡的关系。方法用常规的去血清培养使细胞同步于G0期,采用终浓度为0~45μmol/L Aβ25-35处理PC12细胞24h,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凋亡的形态学改变;DNA电泳观察细胞凋亡时特异性梯状条带(DNA-Ladder);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与凋亡的时间关系。结果随着Aβ25-35剂量的增加,PC12细胞存活率降低(P<0.01);用25μmol/L Aβ25-35处理PC12细胞12、24h,荧光染色结果显示24h出现典型的凋亡,表现为核固缩、核碎裂;DNA电泳结果显示凋亡特异性梯状条带;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去血清培养24h可使约90%PC12细胞停滞于G0/G1期,25μmol/L Aβ25-35诱导组8、16、24h与对照组比较,S期细胞比例增加(P<0.01),16h后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可见明显的亚二倍体峰(Ap峰)。结论Aβ25-35降低去血清培养的PC12细胞存活率,诱导同步化于G0/G1的PC12细胞重新进入细胞周期并随之出现凋亡,提示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可能与细胞周期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慢性间歇性低氧对大鼠认知功能及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的影响。 方法 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0 mL/L间歇低氧组(50 mL/L CIH组)。50 mL/L CIH组采用低氧舱模拟间歇低氧环境制造低氧模型,在间歇低氧7 d、14 d、21 d、28 d时间点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免疫印迹法检测观察前额叶皮层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8(caspase-8)蛋白表达的变化,TdT介导的脱氧核甘酸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50 mL/L CIH组逃避潜伏期在14 d、21 d、28 d时间点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跨越目标象限时间亦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50 mL/L CIH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从14 d起随低氧时间延长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跨越目标象限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50 mL/L CIH组额叶皮层神经元caspase-8的表达在各个时间点均增加,于28 d达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额叶皮层神经元出现明显结构受损、神经元密度明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增高( P<0.05),且神经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具有时间依赖性,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 P<0.05)。 结论 重度慢性间歇性低氧可以引起大鼠前额叶皮层的病理学改变,可能通过促进促凋亡因子caspase-8阳性表达,引起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导致大鼠认知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