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探讨铁离子对成骨细胞株(hFOB1.19)生物活性,包括碱性磷酸酶活性(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APA)、细胞凋亡、钙结节、Ⅰ型胶原(type 1 collagen,COL 1)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的影响。方法成骨细胞(hFOB1.19)于5%CO234℃培养箱内培养,将不同浓度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50、100、200μmol/L和去铁胺(deferoxamine,DFO)5、10、20μmol/L分别加入细胞培养基中,MTT法检测成骨细胞增生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试剂盒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Von kossa染色法行钙结节染色;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COL1和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 (1)48 h后增生活性:FAC组细胞增生活性随FAC干预浓度的增加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DFO组在5μmol/L浓度组时促进成骨细胞增生,在10、20μmol/L浓度组时抑制成骨细胞增生。(2)10 d时碱性磷酸酶活性:FAC组碱性磷酸酶活性随FAC干预浓度的增加而降低,DFO组碱性磷酸酶活性随DFO干预浓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3)48 h时凋亡:FAC组细胞凋亡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DFO组在5、10μmol/L浓度时抑制细胞凋亡(P0.05),在20μmol/L则促进成骨细胞凋亡(P0.05);(4)21 d时钙结节染色:FAC组随铁离子干预浓度增加,成骨细胞矿化面积、钙结节形成数量均减少,DFO组在5、10μmol/L浓度时促进成骨细胞矿化功能,而20μmol/L浓度时对成骨细胞矿化有抑制效应;(5)3 d时基因及蛋白表达:FAC组COL1、BG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下调(P0.05);DFO组COLⅠ、BGP基因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上调(P0.05),DFO在5、10μmol/L浓度时促进COL1、BGP蛋白表达,在20μmol/L浓度时抑制COL1、BGP蛋白表达。结论不同浓度枸橼酸铁铵均抑制成骨细胞功能活性,提示高铁环境不利于成骨细胞的成骨功能。低铁环境对成骨细胞有双重效应,低剂量去铁胺对成骨细胞活性有促进作用,而高剂量去铁胺则对成骨细胞活性有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铁过载对成骨细胞铁稳态及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 34℃条件下体外培养人成骨细胞(hFOB1.19),以不同浓度(50、100、200μmol/L)枸橼酸铁铵(FAC)干预,用RT-PCR检测成骨细胞铁调节基因膜转铁蛋白(FPN1)、转铁蛋白受体(TfR)和二价金属转运蛋白1(DMT1)表达的变化;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成骨细胞铁离子荧光强度;流式细胞仪检测成骨细胞活性氧(ROS)水平;碱性磷酸酶活性试剂盒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Vonkossa染色法行钙结节染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FAC干预48h后FPN1mRNA的表达随FAC干预浓度增加呈剂量依赖性上调,TfR、DMT1mRNA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下调(P0.05);FAC干预48h后成骨细胞铁离子荧光强度剂量依赖性减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后成骨细胞ROS水平随FAC干预浓度增加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FAC干预10d后各组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随FAC浓度增高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FAC干预17d后成骨细胞钙结节染色显示矿化面积和钙结节形成随FAC浓度增加而减少。结论铁过载对成骨细胞生物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内铁离子浓度增加及活性氧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高铁环境对人成骨细胞(hFOB1.1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观察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34℃条件下体外培养hFOB1.19,以不同浓度(50、100、200μmol/L)枸橼酸铁铵(FAC)干预48h后,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成骨细胞凋亡情况;分别用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试剂盒检测成骨细胞MDA含量及SOD、GSH-PX活性。结果用不同浓度FAC干预成骨细胞48h后,FAC50、100和200μmol/L干预组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0.63±0.02)、(0.55±0.03)和(0.46±0.0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69±0.04),呈剂量依赖性;FAC50、100和200μmol/L干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98±0.84)%、(11.82±0.66)%和(15.78±0.9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71±0.43)%],呈剂量依赖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细胞脂质过氧化物MDA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升高,成骨细胞抗氧化物酶SOD及GSH-PX活性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铁环境可抑制成骨细胞增殖,促进成骨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氧化应激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细胞培养液中加入铁离子或铁离子螯合剂后成骨细胞(hFOB1.19)膜铁转运蛋白1(FPN1)表达的变化,探讨铁离子浓度对成骨细胞FPN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枸橼酸铁铵(FAC,50、100、200μmol/L)和去铁胺(DFO,5、10、20μmol/L)分别加入人hFOB1.19培养基,24h后用共聚焦显微镜(CLSM)测定细胞内铁离子浓度,用定量PCR、Westernblotting和免疫荧光法测定不同组别成骨细胞FPN1的表达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用不同浓度的FAC和DFO干预20h后,成骨细胞内铁离子浓度随FAC浓度增加而增加,随DFO浓度增加而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N1基因和蛋白表达随FAC浓度增加而增加,随DFO浓度增加而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铁环境可上调FPN1表达,低铁环境可下调FPN1表达。FPN1表达量的改变可有效维持成骨细胞内铁离子浓度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人成骨细胞(hFOB1.19)在不同铁离子状态下RANKL/OPG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方法成骨细胞株(hFOB1.19)在DMEM/F-12培养基培养传代至第3代后,用不同终浓度枸橼酸铁铵(50、100、200μmol/L)加入细胞培养基中干预24h,用RT-PCR方法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干预后成骨细胞的RANKL、OPGmRNA和蛋白表达并计算RANKL/OPG比率。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50、100、200μmol/L组RANKL/OPGmRNA表达比分别为0.56±0.13、0.58±0.01、0.69±0.01、1.84±0.92;Westernblot结果显示,对照组、50、100、200μmol/L组RANKL/OPG蛋白表达比分别为0.82±0.66、0.82±0.64、1.09±0.11、1.25±0.14。统计学分析显示,在mRNA和蛋白水平,100和200μmol/L浓度的枸橼酸铁铵干预后RANKL/OPG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0μmol/L枸橼酸铁干预后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浓度枸橼酸铁铵可以影响人成骨细胞RANKL/OPG基因及蛋白的表达,进而可能影响骨形成和骨吸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铁调素(Hepcidin)对人成骨细胞hFOB1.19的增殖、凋亡和钙化等成骨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取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的人成骨细胞hFOB1.19细胞株进行体外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100 nmol/L铁调素组、200 nmol/L铁调素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观察铁调素作用48 h对成骨细胞的增殖的影响,Annexin V/PI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铁调素作用48 h对成骨细胞凋亡变化的影响,von Kossa 钙化染色法检测铁调素作用15 d对成骨细胞矿化能力的影响.结果 MTT显示铁调素干预对成骨细胞的增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在实验剂量范围内,铁调素对成骨细胞具有显著的抗凋亡作用(P<0.01),钙结节的产生数量可随铁调素剂量增加而增加(P<0.01).结论 铁调素对成骨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降低成骨细胞hFOB1.19的凋亡率,增强成骨细胞的钙化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铁环境下,小鼠原代成骨细胞活性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改变。方法提取新生ICR小鼠颅骨原代成骨细胞,分化提纯传代后分为两组:对照组(Con)及高铁组(Fe),高铁组采用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干预,对照组以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3 d后各组进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并以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酯探针检测细胞内ROS水平,Q-PCR检测两组细胞成骨相关基因(Runx2)表达差异,21 d后采用茜素红染色观察两组骨体外矿化水平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铁组ALP染色明显较浅,ALP蓝染细胞数少;PCR结果显示:高铁组Runx2基因表达水平仅为对照组0.3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S水平:镜下可见高铁组ROS荧光数较对照组更多,更亮;茜素红钙结节染色:大体观察,对照组茜素红染色较高铁组更红,钙结节数量更多。结论铁可能通过上调ROS水平,进而抑制成骨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乳铁蛋白(LF)对体外培养原代大鼠成骨细胞增生与分化的影响,观察LF是否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促进成骨细胞的增生与分化。方法用混合酶消化法分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分别用不同浓度LF(0、0.1、1、10、100、1000μg/mL)干预成骨细胞1、3、5、7d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生,采用PNPP法测定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除0.1μg/mL组外,各时段不同LF干预组均可促进成骨细胞增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10、100μg/mLLF组干预第7天时细胞增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0μg/mLLF组干预第5天及第7天时细胞增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显示,0.1μg/mLLF对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明显影响。1~1000μg/mLLF均可促进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其中1000μg/mLLF在干预第7天时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铁蛋白能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增生与分化,并在一定时间和浓度范围内呈时间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重组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rCTGF)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rCTGF干预体外培养的人成骨细胞,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人成骨细胞增殖率,α-磷酸萘酚法测定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骨钙素含量的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Ⅰ型胶原表达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CTGF埘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rCTGF呈剂量依赖性促进人成骨细胞增殖,200 ng/ml rCTGF达最大效应;rCrrGF干预显著促进人成骨细胞分化,rCTGF旱剂量依赖性增加Ⅰ型胶原、骨钙素表达及碱件磷酸酶活性;rCTGF干预可显著减少成骨细胞凋亡.结论 rCTGF可显著促进人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并抑制人成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二甲双胍干预高糖环境下成骨细胞MG63,应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SFBC速率法检测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RT-PCR法检测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干预后二甲双胍可促进高糖环境中成骨细胞MG63增殖(P<0.01);增加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上调Ⅰ型胶原和骨钙素的表达,同时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2、MMP-3和MMP-8)的表达(P<0.05).结果提示二甲双胍可能通过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抑制成骨细胞外胶原基质的降解,发挥对成骨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雌二醇与铁对小鼠原代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及活性氧(ROS)的作用。方法提取新生小鼠颅骨原代成骨细胞,经差速贴壁法纯化后传代,选取3~4代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枸橼酸铁铵(FAC)组和FAC+17β-雌二醇(FAC+E2)组,分别用2.5μmol/L FAC和10 nmol/L E2干预7 d后收集细胞,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Runx2、osterix、Bglap、IBSP)表达;荧光酶标仪检测各组ROS水平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细胞活性氧水平检测结果显示,FAC组活性氧水平明显高于其余各组,FAC+E2组与FAC组相比ROS水平降低(P0.05);FAC干预后细胞增殖能力及ALP活性明显下降(P0.05),FAC+E2组细胞增殖能力较FAC组上升(P0.05),ALP活性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FAC组Runx2、osteorix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FAC+E2组与FAC组相比,各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 FAC可能通过升高ROS水平抑制成骨细胞生物活性;雌二醇可能通过清除FAC诱导生成的ROS下调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去势骨质疏松模型大鼠在铁过载状况下骨转换和骨密度变化,探讨铁过载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作用.方法 将32只3月龄雌性SD大鼠按完全随机法平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去势组(OVX组)、去势基础上2种剂量枸橼酸铁铵组(FAC)干预组,即低剂量枸橼酸铁铵干预组(FAC1组)、高剂量枸橼酸铁按干预组(FAC2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去势后1周分别用枸橼酸铁铵90(FAC1)和180 mg/kg(FAC2)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9周,OVX组和 Sham组按同样方式和频次注射等量生理盐水.9周后心脏取血,检测血清铁、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骨钙素(BGP)含量.用肝脏Perl's法铁染色,用原子吸收法检测胫骨铁含量,观察股骨病理改变,并对股骨远端Micro-CT行三维分析.结果 与Sham组比较,OVX组去势后血清铁含量、肝脏普鲁士蓝铁染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胫骨铁含量显著下降;与Sham组、OVX组比较,FAC1组、FAC2组血清铁、胫骨铁含量升高,肝脏蓝染铁颗粒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OVX组β-CTX、BGP高于Sham组(P<0.05),FAC1和FAC2组较OVX组β-CTX增高(P<0.05);但BGP水平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组织形态学结果显示,与OVX组比较,铁干预组骨小梁形态结构稀疏,间距增大.Micro-CT分析表明,与OVX组比较,去势后铁干预组骨密度(BMD)、骨小梁厚度(Tb.th)、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量(Tb.N)均显著下降(均P<0.05),骨小梁分离度(Tb.Sp)、结构模型指数(SMI)、各向异性度(DA)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 大鼠去势后合并铁过载促进骨吸收,使骨小梁结构进一步稀疏,骨质密度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1α,25-二羟维生素D3[1α,25-(OH)2D3]对体外培育SD大鼠成骨细胞(OB)增殖分化以及核心结合因子α-1(Cbfa-1)、Ⅰ型胶原(ColⅠ)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消化法从24h内新生SD乳鼠颅盖骨分离得到OB,设置0、1、10、100nmol/L1α,25-(OH)2D3干预组,干预24、48、72h后分别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OB增殖率,采用PNPP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细胞cbfa-1和ColImRNA表达。结果 在1α,25-(OH)2O3干预24、48h和72h后,与0nmol/L组比较,1nmol/L组吸光度(A值)均显著增加(P〈0.05);1α,25-(OH)2D3干预细胞ALP活性、ColⅠ和Cbfa-1基因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增高,且在24h、48h和72h,100nmol/L组与0nmol/L组比较,以上指标差异均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低浓度1d,25-(OH)2D3可促进OB增殖和分化;高剂量对OB增殖无明显作用,但可促进OB分化,提高其ALP活性,增强ColⅠ及Cbfa-1基因mRNA表达而影响骨代谢。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红芪多糖(HPS)对高糖条件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合成和释放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从新鲜脐带中分离HUVEC进行鉴定、培养,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30mmol/L葡萄糖)和HPS干预组。MTT比色法分析HPS对高糖诱导HUVEC增殖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硝酸盐还原酶法检测上清液中NO的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浓度,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ET-1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ET-1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l(JNKl)mRNA的表达水平。组间差异显著性检验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使用LSD法。结果高糖组在6h[(82.4±3.5)%]、24h[(68.2±1.4)%]、48h[(63.0±2.9)%]的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0%,P〈0.05);HPS干预组细胞增殖率随浓度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50mg/L[(85.34-4.6)%]、100mg/L[(89.6±1.1)%]、200mg/L[(88.8±3.6)%]HPS干预组较高糖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糖组NO[(24.84±1.34)μmol/L]、NOS[(0.54±0.06)U/m1]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呈现下降的趋势,iNOS[(0.133±0.015)U/m1]和ET_l[1(0.740±0.070)ng/m1]含量则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HPS干预组升高不同时间点HUVEC内NO[(23.20±0.55)p.mol/L]、NOS[(0.46±0.10)U/m1]、以及降低iNOS[(0.08±0.020)U/m1]和ET-1[(0.710±0.030)μg/L]的变化,P〈0.05,使其趋向正常水平;HPS可提高高糖所致内皮细胞eNOSmRNA的水平[(0.33±0.02)比(0.23±0.04)],降低ET-1mRNA的水平(2.28±0.31比2.79±0.29);高糖组细胞内JNK1mRNA水平表达(2.95±0.05)较正常对照组(1.00±0.00)显著增加(P〈0.05),而HPS干预组(1.45±0.05)则较高糖组(2.95±0.05)明显减少(P〈0.05)。结论HPS对体外高糖诱导HUVEC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抑制JN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姜黄素对炎症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人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高糖组、高脂高糖+姜黄素预处理组(高脂高糖浓度为25mmol/L葡萄糖+500μmol/L棕榈酸),分别给予相应处理24h,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24h,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清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THP-1细胞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表达,同时将上清作用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HUVECs分为空白对照组、空对照条件培养基组、高脂高糖条件培养基组、姜黄素处理条件培养基组,并行噻唑蓝法(MTT)检测HUVECs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Westernblotting分析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及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表达。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高脂高糖组THP-1细胞内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RIPl40)、TNF-α和IL-6mRNA表达及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6浓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t=8.55、9.44、9.73、16.01、19.22,均P〈0.05)。相对于高脂高糖组,姜黄素预处理组THP-1细胞内RIPl40、TNF-α和IL-6mRNA表达及上清中TNF-α和IL-6浓度明显下降(t=3.59、5.96、5.59、6.95、23.91,均P〈0.05);高脂高糖条件培养基组HUVECs细胞活力明显低于空对照条件培养基组(24h,1.22±0.07比1.85±0.14,t=6.58,P〈0.05;48h,1.72±0.02比2.49±0.09,t=10.08,P〈0.05),而姜黄素处理条件培养基组能够改善高脂高糖条件培养基对HUVECs增殖的抑制作用(24h,1.22±0.07比1.72±0.11,t=2.13,P〈0.05;48h,1.72±0.02比2.33±0.11,t=6.92,P〈0.05);与空对照条件培养基组比较,高脂高糖条件培养基组能够明显增加HUVECs凋亡率、p-ERK表达及降低Bcl-2表达(t=9.82、9.69、4.61,均P〈0.05),姜黄素处理条件培养基组与高脂高糖条件培养基组比较,下调RIPl40表达后能明显降低HUVECs凋亡率、p-ERK表达及增加Bcl-2表达(t=6.35、7.17、3.26,均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通过抑制高脂高糖诱导的炎症来调控HUVECs的增殖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铁超载对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向成熟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低铁对照组、高铁干预组3组,用含有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培养基诱导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在此过程中加入去铁胺(DFO)和不同浓度的枸橼酸铁铵(FAC)。对培养第4天和第7天的细胞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对TRAP阳性细胞进行计数,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基中TRAP-Sb的含量。结果(1)高铁干预组的TRAP阳性细胞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和低铁对照组(P〈0.05),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2)高铁干预组的TRAP-Sb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铁超载能促进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吗啡肽(EMs)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培养条件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合成分泌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体外制备AGEs修饰的牛血清白蛋白(AGEs—BSA);分别用AGEs—BSA、EMs(1×10-5、1×10-6、1×10-7、1×10-8mol/LEM1或EM2)+AGEs—BSA及EMs(1×10-5mol/LEMl或EM2)+纳洛酮+AGEs.BSA共同干预HUVEC,同时以只加BSA的HUVEC作为阴性对照。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HUVEC存活率;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NO、eNOS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各组ET-1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eNOS、ET-1mRNA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进行数据统计。结果与AGEs—BSA组相比,1×10-5mol/LEM1干预组HUVEC存活率增加,NO分泌量减少[分别为0.89±0.05VS0.67±0.02和(14.8±1.4)VS(23.0±0.7)μmol/L,t值分别为9.86、13.18,均P〈0.05],ET-1产生及其mRNA表达降低[分别为(0.85±0.01)VS(0.99±0.01)μg/L和10.6±0.7VS25.6±1.6,t值分别为31.36、50.18,均P〈0.05],eNOS活性及其mRNA表达增加[分别为(2.53±0.20)VS(0.61±0.09)U/ml和0.35±0.00VS0.05±0.00,t值分别为21.50、16.80,均P〈0.05],EM1其他浓度组和EM2各浓度组上述各指标与AGEs—BSA组比较结果相似,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24~102.4,均P〈0.05);纳洛酮组上述指标与AGEs—BS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0.56—2.05,均P〉0.05),而与各浓度EM1或EM2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24~64.96,均P〈0.05)。结论EMs可提高AGEs—BSA条件下HUVEC的存活率,降低NO、ET-1浓度,提高eNOS浓度;纳洛酮可阻断EMs的上述作用,提示EMs是通过μ阿片受体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剂型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氧化应激损伤所引起凋亡的抑制作用及人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表达的影响。方法从新鲜脐带中分离培养HUVEC。用高糖诱导HUVEC表达NF-κB P65,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EGCG(12.5、25、50、100、200μmol/L)进行干预,PCR检测NF-κB P65mRNA的表达,AV-PI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高糖可诱导HUVEC凋亡,NF-κB P65表达增高;EGCG可抑制NF-κB P65的表达,降低凋亡指数,具有一定的时效关系、剂量关系。结论EGCG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糖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所致的细胞凋亡。EGCG可能是通过抑制高糖所致的NF-κB增高,从而调控HUVEC细胞凋亡过程,发挥对HUVEC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娇  闫洪超 《山东医药》2014,(42):20-22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抑制剂星形孢菌素对经紫杉醇处理的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蛋白激酶C、P-糖蛋白(P-gp)表达的变化,探讨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宫颈癌细胞紫杉醇耐药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设立星形孢菌素组、紫杉醇组、联合组及对照组。星形孢菌素组加入星形孢菌素0.6μmol/L;紫杉醇组加入紫杉醇0.1μmol/L;联合组先加入星形孢菌素0.6μmol/L,随后加入紫杉醇0.1μmol/L;对照组不加入星形孢菌素及紫杉醇。四组细胞干预后继续培养48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激酶C及P-gp蛋白表达。结果星形孢菌素组、紫杉醇组及联合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8.11%±0.70%、49.96%±1.60%及60.31%±1.80%,联合组增殖抑制率高于星形孢菌素组及紫杉醇组(P均〈0.05),星形孢菌素组增殖抑制率低于紫杉醇组(P〈0.05)。对照组、星形孢菌素组、紫杉醇组及联合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13%±0.56%、17.73%±0.59%、36.51%±0.34%、56.72%±0.68%,星形孢菌素组、紫杉醇组及联合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联合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他三组(P均〈0.05)。星形孢菌素组、联合组蛋白激酶C及P-gp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联合组蛋白激酶C及P-gp蛋白表达均低于星形孢菌素组、紫杉醇组(P均〈0.01)。结论星形孢菌素可抑制经紫杉醇处理后的宫颈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改善宫颈癌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星形孢菌素可能通过减少P-gp蛋白表达改善宫颈癌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