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Marie共济失调又称遗传性痉挛性共济失调,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一种少见的家族性遗传性疾病。本文报告一家系12例调查结果。先证者男,33岁,因走路不稳、言语不清2年,加重1年入院。迫问病史,发现其家族中有12人患病(见家系图)。  相似文献   

2.
瘢痕疙瘩的病因至今不明。有人认为与局部因素、家族遗传以及内分泌因素有关,而伴发甲亢且呈明显的家族遗传性者颇属罕见。作者遇到一个23人家系中,有瘢痕疙瘩患者9例,其中3例尚伴发甲亢(见图1)。 临床及家系调查资料 例1,女性、49岁、先证者,系谱号重Ⅲ_7,(见图2)。患者出生  相似文献   

3.
家族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临床上较为少见,病情凶险,若不及时处理易致死亡。本文调查1家系4代76个成员中罹患本病者有12例。结果发现。(1)本家族具有遗传性连续传导,在连续4代中都有患者。在其同胞中,男女均有发病,可能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致病原因为扩张型心肌病,其症状的个体差异较大,后代出现症状与死亡的年龄早于前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家族性及临床特点。方法对一个预激综合征合并PSVT的家系进行调查,并对其中3例患者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同时观察其临床特点。结果该家系4代30例家系成员中有2代成员4人患病,均为女性,3例为左侧旁道,临床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效果与散发性一致。结论家族性预激综合征合并PSVT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可外显不全或延迟外显。临床及心电图表现和治疗效果与散发性相同。  相似文献   

5.
家族性多发性大肠息肉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也是一种癌前期状态。本文报告两个家族系6例患者,并扼要分析讨论。家系调查一、先证者(一)家系A 先证者(AⅢ-1)患者男性,56岁,大便带血40年。以大量便血3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一家族的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其可能的致病基因。方法:对一家族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家族的所有成员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分析其临床特点,制作家系图谱,采用外显子组测序及突变分析寻找可能的致病基因。结果:此家系含有22名成员,其中有6例(27.3%)发病,均表现为40岁左右开始出现心动过缓,逐渐演变为II度房室传导阻滞、最终发展成为III度房室传导阻滞,这6例患者均已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根据遗传家系图谱提示此家族患者可能为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与亚洲健康人群进行基因比对发现,此家族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有24个差异基因。结论:该家族性房室传导阻滞系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可能由一个或多个基因突变引起。  相似文献   

7.
家族性心脏传导阻滞是~种较少见的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现将我们遇到的一家三代20人中6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例临床资料见附表。例1心电图见图1,家系图谱见图2。2讨论家族性心脏传导阻滞临床分两型,先天起病型和成人起病型,后者已被确定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我们所调查的系谱具有以下特点:患者双亲中有一人患病,患者同胞或子女有发病,疾病在一家几代中连续传递,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该家族目前已有6例。均是在40岁以后发病,所描记到的ECG有房速伴Ⅲ度AVB、房颤伴Ⅲ度AVB及Ⅲ度AVB。第4代子女中年龄均未达40岁(最大34岁),…  相似文献   

8.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是一种稀少的家族性遗传性疾病。现将我科收治的同一家系中3代4人发病,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家系患者,男女各2例,年龄为2、8、35、70岁各1例,发病年龄:2岁2例,8岁及30岁各1例。本文例除有双下肢截瘫外,尚有双下肢腱反射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遗传性肺动脉高压合并疑似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遗传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收治的遗传性肺动脉高压家系合并疑似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及患者家系外周血基因进行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并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突变位点, 后进一步验证该突变所导致的mRNA缺失情况。以"HHT""FPAH""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2(BMPR2)基因突变"为关键词, 检索自2000年1月至2021年11月的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献并进行复习。结果我们发现来自湖南益阳的一个家系中的2例患者, 以咯血或肺动脉高压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无鼻出血等HHT临床特征, 然而2例患者肺部均出现肺血管异常、肺动脉高压, WES发现BMPR2基因突变(NM001204.7:c.1128+1G>T)阳性而ENG、ACVRL1、SMAD4基因阴性, 对家族4代16人进行调查家系分析和sanger验证(发现其中7人携带该突变基因), 然后转录水平mRNA测序进一步证实该突变导致8号9号外显子缺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遗传性肾脏疾病家系调查和总结,探讨遗传性肾脏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就诊的肾脏病患者进行家族史调查,同时对家系成员进行筛查和随访,必要时行肾活检、皮肤和肾组织不同类型Ⅳ胶原、α半乳糖苷酶A活性及肾小管功能特殊检查,明确遗传性肾脏疾病类型,总结遗传性肾脏疾病特点。结果 3年间符合家族性肾脏疾病的新发家系共536个,平均每年178.7个;其中明确诊断最多的疾病为家族性IgA肾病、Alport综合征、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Gitelman综合征和Fabry病,另外未分型家系269个,占50.2%。受累成员1416例,平均每家2.6例;发生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家系154个,占28.7%。结论遗传性肾脏疾病并不少见,科室团队协作、重视家族史的调查、对正常家庭成员筛查并长期随访是遗传性肾脏疾病调查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国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分析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利用目标区域重测序技术,对一个中国肥厚型心肌病家系先证者的64个与遗传性心肌病相关的基因进行筛查。Sanger测序验证可疑突变位点并筛查家系成员8例和正常个体100例,同时分析家系突变携带者4例的临床表型特点。结果本家系中包括先证者在内的4例存活家系成员携带MYBPC3基因c.1377del C突变,在100例正常对照中未发现此突变。携带者中有2例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均表现为室间隔肥厚,另外2例为无症状携带者,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均未见异常。家系中有3例猝死,4例有晕厥史,3例发病年龄小于40岁,2例在40岁后发病。结论基因检测在肥厚型心肌病鉴别诊断和家系筛查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家族性以帕金森样临床表现的老年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对9个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包括2例患者(2例均经过治疗), 并允许进行相应的治疗和预测。从外周血样中提取DNA, 然后进行二代测序突变筛查。结果在家系中两例先证者经奥卡西平治疗震颤完全控制, 在5例家族成员中发现PRRT2基因16号染色体29824741位置2号外显子c.G366C号:P.QCon122H发生碱基G>C杂合突变, 导致编码的122号氨基酸由谷氨酸变异为组胺酸, 经SIFT和M-CAP等预测有害。家系样本Sanger测序显示先证者之妹妹、弟弟及侄子为杂合型变异, 其侄女为野生型。结论 PRRT2蛋白的Q122可引起帕金森样肢体震颤表型, 抗癫痫药物对老年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也有效。  相似文献   

13.
家族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一家系临床与基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一个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家系的临床特征,并对已知致病基因进行筛查。方法:调查1个中国汉族人FSGS家系,筛查其中78名成员后对可疑成员进行仔细临床检查。采集家系中67名成员的外周血样抽提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先证者NPHS2,ACTN4和TRPC6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寻找突变的方法对已知的家族性FSGS致病基因进行筛查。结果:该家系共有4代,103名成员,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78名被调查家系成员中有11例患者和3例疑似患者迟发起病,平均发病年龄35.9岁。两例患者经肾活检证实为FSGS,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蛋白尿,部分伴镜下血尿。家系先证者基因组DNA进行PCR逐个外显子扩增测序,未发现NPHS2、ACTN4、TRPC6三个已知的致病基因存在突变,发现SNP7个。结论:本家系是已报道最大的一个中国汉族人FSGS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迟发起病型,家系内患者间临床表现存在明显差异。已知基因NPHS2、ACTN4、TRPC6不是该家系的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的临床特征,提高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6个HNPCC家系进行调查,记录患者性别、发病年龄、肿瘤部位等。结果6个家系有大肠癌患者19例,占同期所有大肠癌的2.7%。其中男性10例,女性9例;发病年龄为26~74岁,中位年龄为53.4岁;共有大肠癌病灶23处,60.9%位于右半结肠,多原发大肠癌有4例。另有大肠腺瘤患者2例,白血病患者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1例。结论HNPCC有明显的临床特征,利用这些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HCM)常见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并对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利用靶向外显子捕获测序方法对9例家族性HCM家系先证者进行MYH7、MYBPC3、TNNT2及TNNI3基因全外显子扩增和高通量测序,使用Sanger测序法在家系内进行验证。对阳性结果患者进行家系调查研究,调查资料包括一般临床症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以及3.0T心脏磁共振。进行门诊或电话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1年或至患者死亡。结果:在其中1个家系中发现TNNI3基因第8号外显子Arg186Gln突变,该突变使遗传密码发生G→A转变,从而使其所编码的186位氨基酸由精氨酸(Arg)变为谷氨酰胺(Gln)。该家系中除先证者外还存在2例HCM患者,先证者为体检时发现心电图异常前来就诊,无临床症状,其父时有胸闷,在研究调查过程中猝死,其祖母胸闷气促症状明显。健康对照组中未发现上述基因突变。结论:家族性HCM患者TNNI3基因突变位点为Arg186Gln,携带该突变基因型的HCM患者呈现的临床表型不同,具有明显的临床异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道1个家族性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家系的临床特征及全基因测序检测结果。方法采集1个ET家系(共3代,4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对先证者、先证者父亲和其儿子提取全基因组DNA,根据与ET相关遗传病基因(共7种)的基因组外显子区域定制罗氏NimbleGen捕获探针,进行目标基因全外显子捕获分析。结果家族性ET可能合并脑萎缩表型。该家系3例患者的基因测序,均未发现疾病相关性较高的变异。结论家族性ET的临床表型可能存在合并脑萎缩表型,其遗传学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19例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对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家系调查和总结,探讨家族性FSGS特点. 方法:前瞻性对2006-01至2007-12入住我科并经肾活检确诊的非继发性FSGS患者进行家系调查,对其中有家族史的FSGS患者进行家系成员筛查,同时行IV型胶原和α半乳糖酐酶活性检查排除Alport综合征和Fabry病,比较家族性FSGS和散发性FSGS患者临床特点. 结果: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经肾活检确诊的非继发性FSGS共213例,其中家族性FSGS共19例,占非继发性FSGS总病例的8.9%.19例家族性FSGS中男性10例,女性9例,和散发性FSGS性别相比(男∶女=100∶94)无显著差异(P>0.05);家族性FSGS患者平均24h尿蛋白水平(1.6±1.6)g,与散发性FSGS患者(1.8±1.7)g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家族性FSGS先证者中血肌酐(167.5±166.6) μmol/L,与散发性FSGS (198.4±190.6) μmol/L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19个家系中有5个家系各有2例患者经肾活检确诊为FSGS,7个家系为1例肾活检证实FSGS伴1例或1例以上ESRF,7个家系为1例肾活检证实FSGS伴有1例或1例以上亲属蛋白尿,或不明原因的肾功能不全. 结论:家族性FSGS发生率较高,达非继发性FSGS总数的8.9%,临床表现方面家族性和散发性FSGS相比无明显差异,较易漏误诊,通过家系调查可以明显提高家族性FSGS诊断率.重视家族性FSGS的筛查,也将有助于遗传性肾脏疾病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1,37(6):557-560
目的:分析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M)患者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3(MYBPC3)基因变异及其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2018年于福建省立医院就诊的肥厚型心肌病(HCM)10个家系,通过二代测序筛选出携带MYBPC3基因变异的3个家系,收集家系中携带MYBPC3基因变异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家族史、临床表现、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以进行基因型-表型关联分析。结果:3个家系共有19名家系成员,有2名家系成员猝死,8名家系成员携带有MYBPC3基因变异。其中两个家系携带MYBPC3基因c.3624delC杂合缺失变异;1个家系携带MYBPC3基因c.3369_3370insC变异,该家系其他家系成员携带ACTN2、CACNA1C、DTNA、TTN基因变异。在这3个家系中,4例患者在40岁以前发病,其中1例患者23岁时猝死;3例患者以室间隔增厚为主,合并左室流出道梗阻,4例患者室间隔及左室壁均有增厚但程度较轻,无左室流出道梗阻;1例患者合并心房颤动,2例患者有室性期前收缩。结论:MYBPC3基因不同位点的突变可导致FHCM,同一家族的HCM患者可能有不同的基因变异位点。MYBPC3基因c.3369_3370insC变异为首次发现的致病基因变异。与以前的报道不同,本研究发现有MYBPC3基因变异的HCM患者发病早,病情进展快,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1例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筛查,分析其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1例DCM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另选取体检中心健康成年人为对照。收集先证者家系的临床资料,对先证者及发病家系成员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筛选可疑致病基因,并通过Sanger测序法进行验证。对其他家系成员及对照组进行相关基因筛查。结果:对该家系筛查发现包括先证者在内的5例DCM患者,且基因检测发现均存在JPH2基因的c.1846C>T(p.Arg616Cys)突变,另有1例无临床表型的突变基因携带者。余家系成员及对照组相同位点未见异常。在随访过程中先证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结论:本研究发现JPH2基因的p.R616C突变可能导致家族性DCM,且该基因突变可能为恶性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HCM)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联系。方法利用靶向捕获加二代测序,对1个HCM家系的先证者进行26个致病基因的筛查。二代测序发现的突变,利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进行验证,并对家族中其他成员进行该突变位点的筛查,并分析其临床表型特点。结果遗传筛查发现先证者携带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YH7).c.1172A〉C(Asn391Thr)突变,该突变位于MYH7基因第12号外显子,导致β肌球蛋白重链的第391位氨基酸残基由天冬酰胺变为苏氨酸。该家系中接受调查的22例对象中8例携带MYH7基因Asn391Thr突变,其中6例患者均携带该突变,突变与疾病呈共分离,且在307名对照者中没有检出。携带者中有3例出现呼吸困难、心悸、胸痛、黑噱等心功能不全表现,所有患者发病年龄均小于40岁,其中Ⅱ9小于8岁(见图1)。家系中有4人早逝(〈50岁),其中3人确诊为HCM。结论MYH7基因Asn391Thr错义突变为HCM的一个恶性致病突变,携带该突变的患者应进行较积极的治疗和猝死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