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空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使用或产生各种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 这些气体一旦泄漏就有发生火灾、爆炸或人员急性中毒的可能。针对航空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涉及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种类, 结合GB 50493-2009、GBZ/T 223-2009的要求, 对单一组分和混合组分的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器的选用原则进行分析讨论, 提出航空制造企业可燃有毒气体工作场所气体检测器的设置要求。  相似文献   

2.
有害气体检测报警仪是石油化工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安全设施之一。对于各类不同的生产场合和检测要求,怎样选择合适的有害气体检测报警仪及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是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更好地选用报警仪,对有害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分类、工作原理做了简要介绍,并依据国家相关标准,以某实验室为例,对固定式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报警仪的选型及安装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于车间空气中活性炭管采样及分析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体吸附剂采样是五十年代后期逐渐发展起来的,七十年代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NIOSH)颁布的测定方法中绝大多数有机蒸气毒物和无机气体毒物都是采用固体吸附剂采样,而其中活性炭作为固体吸附剂则占sl%,我国1990年出版的《车间空气监测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崔强  宋景平  刘浏 《职业与健康》2005,21(12):1957-1958
工作场所空气中逸散的一些有毒物质是同时以气体、蒸气和气溶胶3种形式的状态存在.由于气溶胶是1~10 μm的小颗粒,微孔滤膜对它的采样效率比较高,采样阻力也适中.但如果单独用微孔滤膜采集,气态和蒸气态的毒物会穿过滤膜而损失.因此,我们用浸渍过某种化学试剂的微孔滤膜来采集空气中气态、蒸气态和气溶胶3种共存的毒物.空气中的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就是这类毒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当发生有毒气体或挥发性毒物中毒时,抢救者的首要任务是立即将患者转移至新鲜空气环境,为何要这样做呢? 读者也许能很快回答:为了让患者停止继续吸入毒物。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但不完全。这样做还有另一作用,就是让毒物从肺部迅速排出。肺是一个重要的毒物排泄器官。经呼吸道吸收的在体内不分解的气体、麻醉性气体及某些挥发性  相似文献   

6.
接触毒物作业的人员佩戴防毒口罩或面具,可预防有害气体、蒸气和气溶胶经呼吸道进入体内,是保障人体健康的重要措施。防毒口罩适用于毒性小、浓度低的有害气体的作业人员,但当毒物大量逸出空气中时,即不能使用。常用的有简易式和过滤式防毒口罩两种。简易式防毒口罩即将纱布口罩经3%硫代硫酸钠溶液浸  相似文献   

7.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对104种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作了分级。适用于本标准所列入的职业性接触毒物。 2 引用标准 GB 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4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及其行业举例  相似文献   

8.
解决毒物是否需要制订作业地带空气中卫生标准这个问题,迄今缺乏任何客观的定量指标。制订这些指标可为具有慢性中毒危险的毒物制订标准提供依据,并使无需制订卫生标准的物质迅速应用于实际。我们提出下列公式以确定有无必要制订液体毒物蒸气在作业地带空气中的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9.
毒物危害程度的综合分级方法探讨湖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徐新云本文拟就评价毒物危害程度的指标及分级方法进行初步探讨。评价毒物危害程度的指标选择1985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该标准提...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的14例急性中毒性脑病,其中女4例男10例,年龄18~46岁,平均31岁,因吸入有毒蒸气或气体而发病的12例,口服毒物引起发病的2例。  相似文献   

11.
1 编制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1985年国家颁布的“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标准(GB5044-85)”规定以急慢性毒性、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和最高容许浓度等六项指标作为分级的依据,对职业性接触毒物进行分级,并且举出了56种毒物的分级为例。1990年国家又颁发了“有毒作业分级标准(GB12331-90)”,有毒作业分级的依据是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接触的浓度和时间。1992年劳动部、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单独发生呼吸道烧伤比较少见,多在突发事件中吸入大量热空气、高压蒸气、有毒气体、化学物质及燃烧时的火焰烟雾,引起气管、支气管烧伤,同时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颜面皮肤、鼻、咽喉黏膜的烧伤[1].烧伤后早期及时行气管切开术,可降低烧伤患者喉梗塞发生率和死亡率.我科自2001~2003年共收治33例呼吸道烧伤的患者,其中有13例行气管切开术.现将对其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990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以下简称国标-90)。该标准是针对接触工业毒物而定的,并且仅考虑了单一因素的化学毒物,如果生产环境中同时存在多种毒物,或毒物与粉尘、噪声、高温等因素共存时,该标准  相似文献   

14.
制定统一的“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分级标准”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统一的“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分级标准”之探讨徐新云1国内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关于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各国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表1)。如中国工业毒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设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和微毒5级;苏联急性毒性分极标准设剧毒、高毒、中等毒和低...  相似文献   

15.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经常要接触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有的能使人发生中毒。一般来说这些物质可通过以下几个经路进入人体: 1.呼吸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经路。凡是呈气体、蒸气、雾、烟、粉尘形态的毒物,都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而且整个呼吸道都能吸收毒  相似文献   

16.
了解沧州市某家具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护重点.通过现场卫生学调查,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 显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噪声和毒物.粉尘检测14个样本,13个样本符合标准,合格率为93%;噪声检测26个样本.其中19个样本符合标准,合格率为73%;毒物三苯及甲醛共检测36个样本均合格,合格...  相似文献   

17.
在工农业生产中,生产环境经常会发生高温与化学毒物两种职业危害同时存在的情况。加之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炎热且持续时间较长,高温与化学毒物的联合作用就显得更为突出。充分认识二者联合作用的危害性,加强职业病的预防,对于保护职业人群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任何一种化学物质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出现毒作用,其中温度就是一个重要条件。例如:有机氟聚合物在加热时会发生热裂解,而产生多种无机和有机氟的混合物。铅、汞被加热时逸出的蒸气可成倍增加。高温作业可使苯、二甲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细胞角蛋白CK13和CK19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收集84例口腔癌根治标本及12例正常口腔粘膜做对照,按照原发灶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进行分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细胞角蛋白CK13和CK19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结果正常口腔粘膜中CK13全部表达,阳性表达率为100%,CK19阳性表达率为8%;OSCC组织中CK13阳性表达率为15.5%,CK19阳性表达率为56%,其中高、中、低分化OSCC组织中CK1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0%、10.7%、4%,而CK1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6%、60.7%、70.8%。CK13和CK19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明显相关。结论CK13和CK19异常表达在OSCC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CK13的表达减少或缺失及CK19表达增加与口腔鳞癌的组织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联合检测CK13及CK19,在口腔鳞癌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中起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修订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年4月颁布、1991年1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以下简称‘《分级》)是我国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的重要依据。《分级》是基于毒理学研究资料,在总结建国以来劳动安全工作的经验基础上制定的。有毒作业危害分级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毒物危害程度级别、工人劳动时间和作业环境中毒物浓度超标倍数,是针对有毒有害作业环境进行的分级,最终目标是为了保护作业人员健康。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ALOHA软件中化学事故危害分级的标准和软件的操作流程,并分别通过预设甲苯、液氯泄漏,分析了软件对事故后果的计算结果,得出了甲苯在设定条件下的蒸气云爆炸可能性、储罐爆炸(boiled liquid evaporate vapor explosion,BLEVE)的危害范围、毒性危害范围;也表明了液氯在设定条件下、距离泄漏源不同距离处对人体的危险性。表明可以根据ALOHA软件模拟的毒物泄漏危害范围,组织群众撤离危害区域;也可以通过ALOHA软件的计算结果,为应急分队制定化学应急救援预案以及事故现场处置辅助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