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中下游江滩湖洲地区为目前国内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由于江滩水位不易控制,消灭钉螺难度大。为研究江滩灭螺新技术,1972年9月10日选择九江市浔阳区江滩钉螺分布区,采取抽吸江沙进行淤沙灭螺现场试验,并作了远期效果纵向观察。 一、灭螺现场概况 浔阳区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滨临长江,江滩面积975万m~2,其中有螺面积160.21万m~2。江滩螺区系沼泽地,间有水沟、洼地,杂草、芦苇丛生。1971年4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扬州市所辖的邗江县,共有3333.6万m~2江滩,已围垦2000万m~2,余下1333余万m~2江滩年年查到钉螺,年年灭螺,屡灭不净,其中易感地带面积6.7万m~2(有阳性钉螺),1992年还发生2例“急感”病人。为探讨有螺江滩灭螺结合综合开发新路子,该县在省、市血防部门的支持下,从1990年起选择沙头、六圩两乡之间的一块螺情复杂的江滩作为科学防治、综合治理试点,亦是省江滩试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1 赤壁江滩钉螺再现的调查 螺情 赤壁镇下江洲(滩)原有面积170.0万m~2,至1979年增加为236.8万m~2。历史钉螺面积103.4万m~2,到1979年降为40.0万m~2,在红(厂朝)一带(与嘉鱼县交界)。而东风二村江滩面积为26.8万m~2,离居民点约100余m,常为人群活动之地。1970年以来,由于坚持年年翻耕种植(麦、油菜等),15年来,江滩一直未发现钉螺。1985年,该村改种芦苇46.7万m~2,当年即发现钉螺,1987年以后,钉螺密度逐年上升。1990年调查,有螺面积26.8万m~2,活螺框出现率17.97%,活螺平均密度0.711只/0.11m~2,近2年,钉螺感染率分别为0.055%及0.152%。  相似文献   

4.
一、概况 我区位于长江下游,下辖5乡4镇1个农场,人口13万人,是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解放后30多年来,累计消灭钉螺面积0.5亿m~2,查病418 111人次,治疗54 100余人,到 1976年已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1980年以来,疫情开始有所回升,有螺面积每年以42.0%的速度增长,1990年调查有螺面积400万m~2(其中:江滩398万m~2,内陆、山区2万m~2),查出病人320人,部分地区发现了阳性耕牛和羊。  相似文献   

5.
繁昌县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江岸线长43.5km,沿江有7个乡镇43个村流行血吸虫病,疫区人口约为8.3万人。县内江滩总面积为1932.6万m~2,江滩历史累计有螺面积为645.7万m~2。为了解本县江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疫情动态,以指导进一步开展防治工作,现将1995~1999年江滩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江口乡永兴村属湖沼型洲滩亚型为主的江滩、内陆混合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圩外江滩植被芦苇、杂草等;圩内有一条主河道经电排站通长江,沿河两岸有部分低洼处未耕种,适宜钉螺孳生。有螺面积95万 m~2,其中江滩60万 m~2,内陆35万 m~2。30多年来,通过调整水系,建电排站等措施,排除了积水,根治了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血吸虫病情和螺情有较大的回升,特别是长江中,下游相继发现了新的江滩螺区。鉴于上述情况,我们从1985年起,对江滩螺情进行监测。 监测方法 1 查螺时间与方法 每年5~9月,对江滩采取棋盘式系统抽样与环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查螺。对1987年新发现螺区,取钉螺密度为45只/0.11m~2处深5cm的土层过筛查螺,并以同样密度地点连续3d作土表检螺。 2 螺口分析及附性率 根据方天起方法  相似文献   

8.
铜陵县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历史累计江湖洲滩钉螺面积5049.9万m~2,其中江滩有螺环境4块,钉螺面积99.8万m~2(占2.0%),分布在4个乡镇10个行政村;内湖(与长江不通)湖滩4个,钉螺面积2436.3万m~2(占 48.2%),分布在7个乡镇28个行政村;江心洲滩9块,钉螺面积2513.8万m~2(占49.8%),分布在4个乡镇32个行政村.60—70年代通过围垦种植、堵湖汉养殖及药物灭螺,累计消灭钉螺面积1359万m~2,占总有螺面积的26.9%.但从1981年以来洲滩钉螺面积逐渐回升,扩大了1274万m~2,较原洲滩钉螺面积增加50.7%.现对洲滩钉螺面积增长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望江县于1983年基本消灭内陆钉螺后,发现有两处内陆新螺点,均由堆放垸外芦苇造成。一处位于雷池江滩长江修防段垸内的一口水塘,1987年4月,发现钉螺,面积200m~2,活螺平均密度2只/0.11m~2,最高密度12只/0.11m~2。该水塘边长期堆放从雷池江外滩运来的防汛备用芦苇。外滩钉螺面积60万m~2,活螺框出现率50.11%,活螺平均密度3.21只/0.11m~2,最高密度61只0.11m~2。另一处为泊湖滩垸内一条水沟,1991年4月发现钉螺,面积2500m~2,活  相似文献   

10.
江滩灭螺因受水位、环境、经费、技术诸因素制约,难度很大。为寻求灭螺新路子,我们从1991年起,在南京江浦向阳圩滩进行试点,因地制宜,采取优化方法,实施综合治理,灭螺后连续2年观察,效果较为满意。 概况 向阳圩位于江浦县西南,长江北岸,面积55.66万m~2,高程6—8.1m,植被有芦苇、杂草、树木、麦菜等。因早期灭螺留有土垄、矮堤,按自然环境可分隔多个小滩块。1991—1992年调查,滩面普遍有螺,活螺密度4.47只/0.11m~2,钉螺阳性率2.04%—0.11%。近村1991年发生“急感”39例,1992年普查居民、耕牛粪检阳性率分别为2.5%和9.0%,属江苏省当年高危易感江滩之一。  相似文献   

11.
扬中市地处长江下游 ,四面环江 ,地理位置特殊 ,近年来受长江洪水的影响 ,螺情一度呈上升趋势。 1999年全市共发现有螺面积 2 6 7.0 7万 m2 ,占历史江滩有螺面积的 2 3.5 8% ,占现有江滩面积的 15 .77% ,是 1973年以来最为严重的 1年 ,且江滩螺情分布范围广 ,沿线长 ,环境复杂 ,受制约因素多 ,灭螺难度较大。面临严峻的螺情形势 ,为有效地遏制钉螺的蔓延扩散 ,控制有螺面积 ,我们坚持“科学防治、综合治理”的血防工作方针 ,制订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把血防工作与发展经济紧密结合起来 ,围绕农副业综合开发和水利工程建设 ,因地制宜地开展…  相似文献   

12.
繁昌县21个乡(镇)流行血吸虫病,受威胁人口22万,累计有螺面积1400余万m~2,累计病人25000人,占人口总数11.6%。是江滩、内陆二型共存的疫区。经过几十年反复斗争,现在病情已经大幅度下降,但沿江6个乡(镇)仍有大面积有螺江滩,病情较重,防治工作仍然很艰巨。  相似文献   

13.
仪征市地处长江北岸,沿江6个乡(镇)为血吸虫病流行区,历史有螺面积1680.39万m2,流行区总人口11.80万余人,历史查出血吸虫病患者21209人。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于1974年基本消灭血吸虫病。但1980年后,由于长江大水,灭螺工程大都被冲毁,江滩有螺面积不断增加,至1993年已达170多万m2,急性感染时有发生,血吸虫病疫情回升[1],如继续采取以灭螺为主的防治对策,将会直接影响长江的蓄洪、防洪和生态平衡[2]。因此,为了寻找适合现阶段江滩地区防治血吸虫病的对策和措施,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从1993年起,按分类指导原则,因地制宜,先后对4个有螺江滩实施…  相似文献   

14.
丹徒区世业镇北滩综合治理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江市丹徒区是血吸虫病流行较严重的地区,全区有螺面积及感染性钉螺面积90%分布在未治理的江滩。多年来由于灭螺经费投入不足和长江洪水频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灭螺效果难以控制和巩固[1]。从2001年起,我们对世业镇北滩进行了综合治理,并进行了5年的效果观察。1内容与方法1.1基本情况世业镇属长江洲滩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辖18个村民小组,人口2316人。居民沿大堤居住,主要经济来源以农业、畜牧、渔业和外出劳务为主。北滩全长7365m,面积为273.97hm2,江滩植被以芦苇、杂草为主。2000年,江滩有螺面积56.33hm2,其中感染性钉螺面积38.96hm2,居民…  相似文献   

15.
青阳县历史有螺面积共2780.0万m~2,经过40年的积极防治,1995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时,尚有钉螺面积48.4万m~2。1997年春季对全县历史有螺区采取机械抽样和环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查螺,共调查10个流行乡(镇),73个行政村,查螺面积442.7万m~2。53826框。其中活螺523框,活螺框出现率0.97%,捕获活螺1961只,平均活螺密度3.75只/0.11m~2。查出有螺面积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铜陵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沿线长55.5 km。至2000年底,沿江有8乡镇49村流行血吸虫病,人口12.7万,耕牛4 107头,全县有螺面积3 117.08万 m~2,其中江洲滩2 389.21万m~2,占76.7%。现对1996~2000年江滩地区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江浦县地处长江北岸,全县有11个乡(镇)、农(林)场流行血吸虫病,流行区人口17万余人,历史累计钉螺面积3734.1万m~2,病人9250例。经积极防治,1978年,血吸虫病已得到了基本控制,并有3乡(镇)、1场达到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 当前我县有螺面积仍有817.8万m~2,其中江滩808.8万m~2,占全县总数的98.9%,控制和消灭江滩钉螺就成为我县血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对江浦新滩实施开挖鱼塘养殖及栽意杨套种农作物等消灭钉螺。现报告如下。 1 江浦新滩概况 江浦新滩位于长江北岸,系长江上游泥沙沉积而成。1961年起露出水面,开始每年以100万m~2左右的速度增长,近年以每年  相似文献   

18.
<正> 仪征市地处长江北岸,辖区内沿江6个乡(镇)为血吸虫病流行区,流行区人口11.80万余。全市现有江滩面积3 000 hm~2,其中芦滩1 000 hm~2,大都沿江岸呈狭长型分布。上世纪80年代后,由于长江洪水不断,导致江滩有螺面积不断增加,至1993年已达170 hm~2,急性感染时有发生,血吸虫病疫情回升,如继续采取以灭螺为主的防治对  相似文献   

19.
黄石市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城区有螺江滩面积92.47万m^2,滩面为高低不平,坑洼积水,杂草从生的荒难,1996年江滩活螺平均密度为0.8875只/框(0.1m^2/框架,下同),活螺框平均出现率19.81%,钉螺感染率0.42%,1996年冬季对城区江滩实施了工区,加上长江汛期被淹,上游钉螺随漂浮物下移,造成残存钉螺的孳生地,为消灭残存钉螺,于1997-1999年对城区江滩工种治理后的残存螺区,采取局部五改与药物灭螺的方法进行灭螺,现将灭螺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仪征市江滩综合治理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仪征市地处长江北岸,沿江6个乡(镇)为血吸虫病流行区,历史有螺面积1 680.39万m^2,流行区总人口11.80万余人,历史查出血吸虫病患者21 209人.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于1974年基本消灭血吸虫病.但1980年后,由于长江大水,灭螺工程大都被冲毁,江滩有螺面积不断增加,至1993年已达170多万m^2,急性感染时有发生,血吸虫病疫情回升,如继续采取以灭螺为主的防治对策,将会直接影响长江的蓄洪、防洪和生态平衡.因此,为了寻找适合现阶段江滩地区防治血吸虫病的对策和措施,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从1993年起,按分类指导原则,因地制宜,先后对4个有螺江滩实施了综合治理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