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埋植DDDR起搏器的21例患者随访26(6~54)个月,未见电极移位。20条激素电极慢性能量阈值为0.44±0.51μJ,有意义地低于15条螺旋电极的1.89±1.98μJ。通常程控到慢性能量阈值的3倍以获得适当的安全范围,其中65%的激素电极程控到1.6V,0.3ms仍具3.94倍能量阈值的安全范围。提示具有较大范围可程控电压和脉宽输出的DDDR起搏器配用低阈值激素电极可延长起搏器寿命,这也将是今后起搏系统设计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VDD起搏治疗幼儿完全性房室阻滞(附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例3.5岁的女性幼儿因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致迟发性完全性房室阻滞(CAVB)而安置VDD起搏器。经锁骨下静脉途径埋置单根心房感知、心室触发起搏电极,使之于右房内塑形并贴靠房壁;起搏器埋于同侧皮下胸大肌筋膜上囊袋内。术中测得起搏阈值0.1V、脉宽0.4ms、电极阻抗520Ω、A波振幅1.5mV、V波振幅10.6mV,A波感知设定0.25mV。术后房室同步起搏率100%,临床症状改善。表明VDD起搏器不仅埋置简便,而且具有房室同步、频率应答等生理性起搏特点,是治疗幼儿CAVB的理想起搏方式。  相似文献   

3.
用“J”形钢丝安置心脏起搏电极50例(摘要)沐贤友毛继康曹雪滨马东生本组50例病人,男35例、女15例,年龄26~78岁。安置VVI型起搏器49例(98%)、AAI型1例(2%)。永久性起搏器43例;临时起搏器7例,其中2例为床边临时起搏。不同原因引...  相似文献   

4.
对33例植入心房电极者进行起搏阈值的随访,结果表明:起搏阈值峰值为1.44±0.74V/0.5ms,出现在植入后两周内;慢性期起搏阈值为1.22±0.40V/0.5ms;伴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慢性期起搏阈值(1.70士0.37V/0.5ms)明显高于不伴器质性心脏病者(1.16±0.37V/0.5ms),P<0.01;激素电极的起搏阈值峰值(1.12±0.29V/0.5ms)和慢性期起搏阈值(0.77±0.17V/0.5ms)均显著低于非激素电极(1.80±0.68V/0.5ms和1.40±0.33V/0.5ms),P<0.05及0.001。提出在非特殊情况下,将出厂时的电能由5.0V/0.5ms降至2.5V/0.5ms既可保证有效起搏,又可节省电能,从而延长起搏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一例11岁矫正性大动脉转位(SLL)的女性患儿有晕厥史10年,超声心动图证实心内无分流,动态心电图及是生理检查均证实为Ⅲ度房室阻滞,窦房结功能正常,安置VDD生理性起搏器,感知与起搏电极间距为13cm,P波振幅2.2mV,心房感知0.75mV心室起搏阈值0.4V,术后观察心房感知率98%,给心内无分流的心脏畸形患者安置起搏器要充分考虑生理和生长发育的需要,如合理选择起搏器类型和电极长度,进行电生理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室房传导(VAC)所致的起搏器综合征(PMS),于植入起搏器术中观察室房顺序起搏(VAP)引起的血液动力学及神经体液因子的变化。19例患者中,VAP使26.3%的患者出现典型的PMS。VVI起搏仅使15.8%的患者出现轻度症状。VAP及VVI起搏均引起血浆心钠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增高(P均<0.01),后者增高的程度VAP(73.1±53.2pg/ml)大于VVI起搏(35.6±46.3pg/ml),P<0.05。研究结果表明VAC是PMS最重要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起搏阈值、起搏阻抗和感知阈值的变化,对42根心房电极和49根心室电极进行了随访。结果显示:心房电极慢性期起搏阈值为1.17±0.35V/0.5ms,出现波动者6例(27.3%),心室电极为1.27±0.38V/0.5ms,出现波动者7例(30.4%);19根电极的起搏阻抗在急性期均有波动,慢性期为585.6±150Ω,慢性期出现波动者2例(10.5%);11根心房电极慢性期感知阈值(P波振幅)与植入时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应用超声心动图自动边缘技术(ABD)实时评价21例正常人及31例轻中度高血压病人左心收缩及舒张功能。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组病人左室舒张功能受损早于收缩功能受损;左房收缩功能(左房做功)及舒张功能(左房贮存)均增加(Afs 49.1±6.4%VS 30.1±5.4%;p<0.05;SAEI41.0±5.0%VS.36.3±4.3%,p<0.05;DAEI70.1±6.8%VS7.1±9.4%,p<0.001);左房左室功能相互联系。因此,在评价高血压心脏功能时,须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9.
对1994年10月~1996年12月安置激素电极的42例患者的起搏阈值进行随访观察,以了解其动态变化的规律,为减低起搏器能量输出提供依据。42例安置Premier8081VVI型起搏器患者,男30例、女12例,年龄62.8±17.2(23~82)岁。...  相似文献   

10.
右室永久起搏可行的后备电极放置部位——右室流出道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为探讨冠心病心肌纤维化、合并糖尿病或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出现房室阻滞的患者右室永久起搏可行的后备电极放置部位,对3例电极脱位至右室流出道、9例因上述疾病主动将电极置入右室流出道的患者进行了起搏阈值测定及随访。结果:12例患者右室流出道起搏阈值(电压:0.86±0.10V,脉宽:0.3±0.04ms)较右室心尖部起搏阈值(电压:5.0±6.06V,脉宽:1.52±0.77ms)显著降低,P<0.01。随访68.5±34.65个月无电极脱位,起搏功能良好。结果提示右室流出道是永久起搏可行的后备电极放置部位。  相似文献   

11.
安置DDD起搏器143例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6例安置DDD起搏器患者中长期随访的143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143例发生并发症37例(25.8%),大部分为感知故障(30例,占21.0%),其余依次为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PMT,3例,占2.1%)、电极移位(2例,占1.4%)、局部肌肉抽动和导管折断(各1例,各占0.7%)。大部分并发症(感知故障和PMT)可经体外程控有关起搏参数(如调整感知灵敏度、延长心房反拗期)而得以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快速心房起搏最短1∶1房室传导时最大PR间期(PRmax)与RR间期比值(PRmax/RR)在鉴别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意义,分析比较了2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有房室结前传跳跃现象者12例、无跳跃现象者8例)和20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者消融前、后快速心房起搏时最短1∶1房室传导的PRmax/RR。AVNRT组消融前、后心房快速起搏时最短1∶1房室传导的PRmax/RR为1.12±0.12和0.42±0.07,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AVRT组为0.52±0.16和0.51±0.18,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消融前,AVNRT组PRmax/RR与AVRT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1.12±0.12vs0.52±0.16,P<0.01)。PRmax/RR>1诊断AVNRT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91%。提示PRmax/RR>1在消融前可用来鉴别AVNRT与AVRT;对无房室结前传跳跃的AVNRT,消融后PRmax/RR<1可作为慢径消融成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自1994年1~10月共为7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6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病人应用了单电极VDD起搏器。术后随诊3~12(平均6.5±2.5)个月,动态心电图监测全部达到心房同步起搏的目的,其中1例有个别间断性P波感知差而自动转为VVI起搏,但总的P波感知率在98%以上。如植入病例经严格选择(窦房功能正常的房室传导阻滞),单电极VDD起搏可代替双腔DDD起搏。  相似文献   

14.
单根电极导管VDD起搏系统的临床应用和随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3例窦房结功能正常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植入单根电极导管VDD起搏系统,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显示:术中所测A波平均振幅为2.4±1.4mV;随访期间(平均11±4.9个月)A波感知阈值无显著性变化(P>0.05),房室同步起搏率保持在100%,无心房感知不良、肌电干扰和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等并发症。表明单电极导管VDD起搏系统具有植入简便和房室同步功能稳定的特点,是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伴窦房结功能正常者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例11岁矫正性大动脉转位(SLL)的女性患儿有晕厥史10年,超声心动图证实心内无分流,动态心电图及电生理检查均证实为Ⅲ度房室阻滞,窦房结功能正常。安置VDD生理性起搏器,感知与起搏电极间距为13cm,P波振幅2.2mV、心房感知0.75mV、心室起搏阈值0.4V。术后观察心房感知率98%。给心内无分流的心脏畸形患儿安置起搏器要充分考虑生理和生长发育的需要,如合理选择起搏器类型和电极长度,进行电生理检查测定心尖至高位右房的距离,同时熟悉复杂心脏畸形影像学的知识对保证安置术的成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频率适应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和生理性起搏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观察植入频率适应式起搏器90例患者的日常活动,并观察运动试验时起搏频率和运动耐量。结果显示:41例起搏器依赖患者的运动持续时间和最大心输出量分别较非频率适应式起搏增加37%(347±63sVS247±53s,P<0.001)和52%(10.2±2.1L/minVS6.7±1.6L/min,P<0.05)。提示频率适应式起搏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笔者体会术前应通过活动平板试验,评估患者心脏变时功能,以恰当掌握适应证;术后用动态心电图监测起搏频率及症状,以合理调整频率适应参数。  相似文献   

17.
用直型翼状电极安置AAI起搏器一例王伟(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汕头515041)方卫华(深圳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深圳510120)患者男性,54岁,因反复头昏、晕厥、心悸3年,诊断病窦综合征,于1992年1月安置AAI起搏器。常规右锁骨下静脉穿刺.通...  相似文献   

18.
20例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安置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20例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的安置经验。方法总结分析20例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手术技巧、心室颤动(室颤)的诱发及除颤阈值(DFT)测定方法以及ICD的程控原则。结果20例患者中男18例,女2例;平均年龄54.1±14.4岁;冠心病11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房缺修补术后1例,右室发育不良2例,原发性室颤1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3例;19例术前均接受胺碘酮治疗,1例服用索他洛尔。手术全部采用单切口,ICD埋于胸大肌下,电极导线于切口内经锁骨下静脉穿刺送入右心室。首选T波同步电击法诱发室颤,成功率80%。DFT18.4±4.7J,1例对调电击极性、1例加用上腔静脉电极后DFT才符合要求。电击阻抗53.7±7.6Ω。R波振幅12.4±6.0mV,1例因R波振幅低而加用心室螺旋电极。起搏阈值0.6±0.2V。起搏阻抗540.0±110.8Ω。1例与单极起搏器合用,术中测试无相互影响。结论胸部单切口置入ICD方法简便可靠,术中需酌情决定上腔静脉电极及心室螺旋电极的使用,T波同步电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诱发室颤方法。ICD与起搏器合用时,术中需测定二者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心室频率适应式起搏(VVIR)对老年人的应用价值,对18例安置VVIR的老年患者按单盲交叉法随机程控为VVIR及VVI两种起搏方式各四周,起搏期间作有关症状的定量评分、生活质量量表评价,并对患者进行自行选择起搏方式的调查。16例完成上述研究者显示VVIR方式起搏时乏力与气急症状评分值较VVI方式起搏时增加(3.8±1.3vs3.5±1.4,4.5±0.8vs4.3±1.0,P均<0.05),即症状好转;而心悸、头晕、胸闷、胸痛症状评分及每日硝酸甘油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VVIR方式起搏时总体生活质量、精神状态及认知能力、社会参与性评分值较VVI方式起搏时明显提高(132.6±12.1vs125.0±17.2,40.4±4.4vs38.4±5.7,17.1±2.7vs15.8±2.1,P均<0.05)。选择VVIR方式起搏者多于选择VVI者(62,P<0.05)。结果提示:VVIR起搏较VVI起搏更能改善老年患者的自觉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对25例安装永久性起搏器患者采用99~mTC-RBC心室造影比较起搏器植入前后其心功能的变化。植入后VVI组左室射血分数降低(65.2±13.4VS58.9±11.6,P<0.05),AAI组无改变。两组的右室射血分数,最大舒张充盈率植入前后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单用射血分数指标估价心功能不如心排血量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