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导致自身红细胞破坏加速的一种溶血性贫血。根据抗体在机体内作用的最适温度将AIHA分为温抗体型与冷抗体型[1]。依据病因明确与否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类[2]。AIHA患者体内常常检出一些抗体导致抗体筛查阳性及交叉配血困难,延误临床输血治疗时机。本科室结合患者病情,应用血清稀释法进行抗体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选择合适的血液给予及时的输血治疗,成功救治了1例极重度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IHA )由于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又因反复输血可产生同种抗体.笔者发现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 AIHA 患者伴抗-E同种抗体,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相似文献   

3.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获得性溶血性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其中温抗体型又占80%之多,现就其发病机理综述如下。自身抗体的质和量用单特异性抗血清作抗人球蛋白试验(AGT),可查明红细胞上结合的自身抗体的类型,它是决定红细胞破坏机理和临床表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关其发生频率列举如表1。原发性AIHA以IgG和IgG+C型为多;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则IgG型极少,主要为IgG+C型和C型,甚至有人认为,如红细胞上查不到C,则可否定由SLE所致的AIHA;而由甲基多巴引起的AIHA则都为IgG型。  相似文献   

4.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AIHA)在治疗中由于反复多次输血,可产生同种抗体。有自身抗体的病人,由于自身抗体的干扰,往往掩盖同种的存在,以致再次输血时可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而在血型血清学检查中,鉴别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比较困难。最近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一例AIHA病人,血清中除有自身抗体外还伴有同种抗体抗一E,现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扬XX,女,62岁,汉族,住院号13044,诊断:’AIHA。1994年元月因感头昏,乏力,发热住院治疗,查体:体温38C,贫血貌,精神差,WBC4.6X109/LRBC2.4X109/LHb50g/L.直接胆…  相似文献   

5.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由于机体产生抗自身红细胞的抗体,使红细胞加速破坏而导致的一种贫血。同时又由于这种抗红细胞自身抗体存在着类型的差别,而型别又与疾病的严重度密切关联。为此我们观察了17例AIHA患者的Hh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同种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患者在多次输血免疫刺激后可以产生同种免疫抗体,但此类抗体由于患者体内同时存在的自身抗体的掩盖作用而不易被发现,致使再次输血时可能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此,对 AIHA患者进行同种抗体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39例Coombs试验阳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血液中红细胞上结合的抗体进行免疫分型,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上海市红十字中心生产的三种抗血清,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结合相关溶血系列检查.结果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且女性多于男性.类型分布以IgG C3型多见,且溶血、贫血程度重,余依次为C3型、IgG型.结论 AIHA免疫分型可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同种抗体检测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系体内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体吸附于红细胞(RBC)表面,导致RBC破坏增速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患者在多次输血、妊娠等免疫刺激后还可以产生同种免疫抗体,但由于患者体内同时存在的自身抗体的掩盖作用,此类抗体不易被发现,致使再次输血时可加重溶血性输血反应.据报道,在AIHA患者中,大约有32%同时存在同种抗体[1],为此对AIHA患者进行同种抗体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AIHA可分为温型AIHA与冷性AIHA(包括冷凝集素病及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目前有若干种检测同种抗体的方法,但首先要确定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其次尚需考虑到检测时间和费用,现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近十年温冷双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1994年1月至2004年4月诊断的23例温冷双抗体型AIHA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征及治疗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近十年温冷双抗体型AIHA在同期AIHA中占22.1%,较20世纪80年代的17.6%有所增加;原发性病例占73.9%;女性多见;自身抗体的类型以复合型为主,含IgM抗体者多见(56.5%),抗体温幅及补体水平与溶血程度相关;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合并其它免疫抑制剂反应较好;中位随访时间4个月,复发率为77.8%。结论 温冷双抗体型AIHA是一种女性多见、原发性为主、与抗体种类和温幅及补体激活相关、复发率较高的溶血性疾病,联合免疫抑制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体内产生自身抗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使其易被破坏所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  相似文献   

11.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抗自身红细胞抗体的产生,红细胞破坏加速,寿命缩短而导致的一种贫血,为一类临床常见且极难根治的血液病。探究其病因,病理机制,自身抗体的型别,IgG亚型及其临床意义及有效治疗方法,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现就诸方面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一组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产生抗自身红细胞的抗体,使红细胞破坏增加而引起的贫血。国外报道,原发型AIHA占49%,其余为继发型,可继发于免疫系统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肿瘤细胞疾病(淋巴瘤、急性白血病等)及各种感染。依据自身红细胞抗体的特性可将AIHA分为温抗体型AIHA(红细胞与自身红细胞抗体结合的最佳反应温度为37℃)、冷抗体型AIHA(红细胞与自身红细胞抗体结合的最佳反应温度为4℃)和温冷双抗体型AIHA(在同一患者红细胞上既有温型自身红细胞抗体又有冷型自身红细胞抗体)。冷凝集素试验(CAT)用于检测患者体内是否  相似文献   

13.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由于某种原因,体内产生了自身抗体,这种抗体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或游离于血清中。鉴于AIHA的免疫血清学特点,AIHA患的自身抗体能与所有正常红细胞起反应,输血时会遇到配血不合。用二磷酸氯喹处理AIHA患的红细胞后,能消除自发性凝集,使ABO定型更为准确,输血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4.
<正>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为患者自身抗体引起红细胞破坏的1种溶血性贫血。AIHA发生率3/(100 000·年),多数为温抗体,少数为冷抗体。《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红细胞输注前必须做血型鉴定(ABO,RhD)、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3项试验,而AIHA患者体内存在的自身抗体不仅凝集自身红细胞,也凝集所有供  相似文献   

15.
作者报告12例同时具有温抗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和冷凝集素综合征(CAS)血清学特征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并把该特殊类型的AIHA称为“兼有冷抗体和温抗体的AIHA”。患者均经各种血清学检查确诊,并随访9—40个月。检查方法包括标准直接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冷凝集试验、IgM还原试验、酶处理红细胞;豚鼠尿中和反应和温性自身抗体测定。洗涤法使用氯仿或二甲苯制备洗涤液。吸附法采用温性自身吸附法或特异  相似文献   

16.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是一种获得性溶血性疾病,患由于免疫功能紊乱产生抗自身红细胞的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或激活补体使红细胞加速破坏而致溶血性贫血。国外报道本病约占溶血性疾病患总数的1/3,最低年发病率为1/80000,国内AIHA亦不少见。该病以青壮年为多,女性多于男性。鉴于AIHA是临床上较常见、难根治的贫血.  相似文献   

17.
某些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阳性,血清中有游离的自身抗体。游离的自身抗体如果具有血型特异性.在输血时未选择避开其血型特异性的血液输注.则可能影响血细胞输血的临床效果。现将我们遇到的4例AIHA自身抗体血型特异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抗体筛选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观察自身免疫溶血性贫性(AIHA)患者的同种抗体,用氯奎放散试验检测自身抗体掩盖的同种抗体,用乙醚放散试验检测自身抗体的特异性。结果表明:38例AIHA病人中,间抗阳性者19例.其中含同种抗体者7例(抗-D1例,抗-E4例,抗-CE2例),自身抗体具有D-型特异性者5例(抗-E3例.抗-C1例.抗-c 1例)。结论:采用氯奎放散试验、乙醚放散试验等检测被自身抗体掩盖的同种抗体,对AIHA患者的安全输血很重要。  相似文献   

19.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由于机体产生自身红细胞抗体,导致红细胞(RBC)破坏的一种溶血性疾病.AIHA约占儿童溶血性贫血的1/4左右,70%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男性多于女性,死亡率约4%[1].AIHA进展迅速,诱发严重贫血,重症病例可危及患儿生命,温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WAIHA)为AIHA的最常见类型...  相似文献   

20.
一例产后出血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加重患者的护理焦文志,周玉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简称AIHA)是由于某些因素使体内产生自身抗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致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根据作用于红细胞时所需的温度,自身抗体可分为温性抗体及冷性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