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顺利实现了从有偿献血向无偿献血的转轨。但由于血液资源的特殊性和临床用血的无规律性,在少数地区至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血液短缺的情况,严重者甚至引发了“血荒”事故,给医疗抢救工作造成极大的障碍。马鞍山市自《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不但百分之百地实现了无偿献血,而且百分之百地保证了临床用血需求,从未发生一起因血液短缺而引起的“血荒”事故。现将有关的经验和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3年4月因SARS疫情,军队驻京采供血机构经上级批准京外紧急调拨血液,全军血液中心追踪调查了首次调拨血的质量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开展血液集中化检测的先进经验,结合3年来血液标本集中化检测试点工作的实际经验,不断持续改进和推广应用血液集中化检测鄂州模式,探索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血液集中化检测新模式。方法通过明确和规范跨地区集中化检测机构问的义务和责任,在加强集中化检测实验室的建设、血液集中化标本管理、优化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新模式的建立和应用研究。结果开展血液集中化检测后待查再检样本呈报率下降5.89%,自愿无偿献血上升至96.9%,机采成分无偿献血率达100%。结论血液集中化检测新模式的建立和应用研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降低血液成本,有效地提高血液检测质量,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及新技术在采供血过程中的应用,从而保证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4.
安全输血的全程质量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全输血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如何提高血液质量,确保输血安全、有效,是广大输血工作者研究的课题。几年来,在各级人民政府正确领导下,在采供血机构共同努力下,临床用血基本得到保障,血液管理工作稳步发展,血液质量明显提高。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下简称《献血法》)颁布实施,进一步从法律上明确了采供血工作的重要性,标志着我国血液管理工作进入全面依法管理的新阶段。加强血液质量管理,实行全程血液质量控制,是保证安全输血关键所在,也是广大输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如何解决采血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的采集是血站最基本的工作之一,血液采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临床输用及血液成分的制备。然而在采血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采集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尽管已有很多种解决方法,但一般都是针对采集后血液不合格而采取的补救措施。这种重复处理会造成原料耗损,费工费时、增加成本,且污染机会大。为此,笔者把如何解决采血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血液质量做为探索目标。初步找到了解决和处理的方法,并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防止由于输血引起的临床疾病传播,卫生部规定了一些血液筛查项目标准,但标准中无血液酒精含量的检测。为了保证血液质量和临床输血安全,我们调查分析了2003年5月到2004年7月威海地区220例献血者血液中酒精含量和部分生化指标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1999年12月25日~2003年6月25日报废6350例。对七项检测报废原因进行分析。ALT报废率占总报废量的81.7%,如能加强街头无偿献血各环节的有效控制。尽量减少血液报废,对进一步保证血液质量,体现血站对献血者的尊敬和重视都非常重要。对泉:1999年12月25日~2003年6月25日无偿献血22558人。方法:无偿献血初筛体检合格者。结果:ALT报废率最高,影响因素很多。结论:加强街头无偿献血的体检,初筛的质量控制,减少血液报废,充分体现血站对献血者的尊敬和重视,增加快速全血ALT检测。  相似文献   

8.
清洗式血液回收已被证实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液保护方法,已广泛用于临床,尤其是出血量较大的手术中。血液回收机清洗后的回收血液是红细胞比容为50%左右的红细胞悬液,其它血液成分被大量清除。手术种类、术野情况及血液回收过程中的一些操作会对清洗后血液的质量产生一些影响,目前关于回收血液质量的研究较多,但对残留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功能尚有争议,本文就清洗后回收血液的成分特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2006年~2009年九江地区无偿献血者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6年以来,九江市中心血站已实现了100%的无偿献血,献血人员主要来自本地区的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和各市区及县城的市民,少数人员为外地人口。为保证血液质量,笔者对2006-2009年的无偿献血者所献血液进行了严格的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血液事业的迅速发展,输血体制不断完善、规范,血液安全和血液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近年,从卫生部到各地州卫生局的督导检查对血液安全及有效输血起到了监管和促进作用,但每次督查重点均为血站,其次是医院输血科,很少对输血科发血至患者开始输注这一过程进行督查,  相似文献   

11.
自2001年以来,本中心血站供应临床的血液全部来自于无偿献血者,为了避免不合格的血液制品进入临床,保证血液质量,按照卫生部的规定,本站将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由不同厂家的试剂进行初、复检合格后方供应临床。下面将本站2001-2005年血液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全自动加样器阳性拖带现象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家加大了对采供血机构的监管,对血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手工检测手段已不能满足更高的血液质量管理要求和实验室自动化、标准化需求。本站于2007年8月购进全自动加样器(Xantus 44 OH),其在检验科的日常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但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避免了手工加样中容易出现的差错,提高了血液检测质量,但有时强阳性标本会产生拖带现象。  相似文献   

13.
1.目的 为规范合格血液批放行作业,根据《血液隔离与放行程序》的规定,制定本规程。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合格血液批放行的作业。3.作业人员资格与授权 3.1质量管理岗位人员,熟悉血液加工流程,掌握血液隔离与放行的知识和技能,考核合格,经质量主管批准和血液管理信息系统(BMIS)授权,方可实施血液批放行作业。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后,1999年舟山市中心血站共完成无偿献血9378人次,献血量占临床用血的70%,极大地缓解了全市血源紧张状况,提高了血液质量,但也存在着血液报损率较高的问题。经统计,本市1999年共报损血液502人次,占献血人次的5.4%,因此,如何对无偿献血的各个环节做到有效监控,尽量减少血液浪费,进一步保证血液质量尤为重要,本文就此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5.
血液筛检质量关系到血液安全,以智能化、网络化为依托的自动化实验室的建设和应用对血液筛检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乐山市中心血站于2004年9月成功建成自动化血液筛检实验室,实现了血液筛检的自动化,一年多来运行状况良好,现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6.
血液细胞检查是临床常见的疾病诊断方式之一,可根据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等变化情况,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血液疾病等,在其预后诊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血液细胞检查逐渐从显微镜检查向自动检测仪发展,但是每种检测方式均存在检查结果失真的现象。为提高疾病的诊断率,临床必须基于血液疾病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上,加强对检验质量的控制[2]。本文于2014年2月选取45名体检正常者(血型相同)作为研究对象行血液细胞检查,并对其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相关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血液报废原因的统计分析,探讨血液采集、制备、储存、运输过程中的适合措施,降低血液报废率,充分利用血液资源。方法对我站2005年6月~2007年6月报废血液情况进行统计,并对造成报废原因加以分析。结果白银市2005年6月-2007年6月血液总报废率为5.58%(918.25/16447)。在总报废血量中,因检测不合格而报废的占86.99%(798.75/918.25),为报废血液的主要原因。结论只有科学地采血、储血、用血,才能减少血站血液报废、合理利用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18.
无偿献血各项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液是直接输入患者体内的特殊药品,每份血液均来自不同献血者。安全、稳定、固定的献血队伍是保证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的关键。崇左市2004~2007年累计无偿献血29747例,作者对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粘度是血液的重要力学性质,是衡量血液流变性的指标,也是血液流变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血液粘度对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均有重要意义。依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关于血液粘度测定的意见,结合血液粘度研究的新进展,根据我科室普利生血流变仪的操作程序和经验,现提出有关血液粘度测定规范化和质量控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1999~200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原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1999~2001年本站无偿献血41202U(200ml全血按1U的成分血统计)中有3979U的血液报废。为分析原因,总结经验,笔者就此作了统计分析。1999~200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情况及4个季度中的血液报废情况见表1,2。血液报废原因见表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