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淋巴细胞毒交叉试验也称补体依赖细胞毒试验 (CDC)。它是检查器官移植受者体内有无针对供者 ,或者供者针对受者的HLA抗体 ,在器官移植前一定要进行CDC检测。如果受者血清中检出针对供者的HLA抗体 ,一般认为是配合禁忌 ,移植后受者会发生超急性排异反应 ,导致移植失败。由于试验是在施行器官移植术前临时进行匹配的试验 ,要求在短时间内报告结果 ,因此我们对该技术作了改良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 ,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1 被检对象 :标本来源于我院近 10个月住院和门诊2 80例拟做肾移植待诊病人和其他器官移植…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 患者 1 ,女 ,5 3岁 ,以“周身乏力一年半 ,加重伴心悸 ,气短半个月”入院。体检 :神清 ,重度贫血貌 ,肝脾无肿大。查血常规 WBC2 .0× 1 0 9/L,RBC1 .1 0× 1 0 1 2 /L,PLT 2 1 5× 1 0 9/L,Hb 5 9g/L,入院后经骨穿后诊断为骨髓异常综合征 (MDS-RA )。住院治疗期间 ,给予间断输新鲜全血 7次 (共 2 0 0 0ml) ,无不良反应。第 8次输血时 ,输血后 2 5 min,患者出现高热 (T3 9℃ ) ,考虑为输血反应 ,停止输血给予对症处理 ,大约 1 h后缓解。第 9次输血时 ,输血后 5 min,患者出现寒战 ,高热 ,(T40℃ ) ,面色潮红 ,周身不适 … 相似文献
3.
肾移植已成为多数终末期肾衰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受体抗供体试管法淋巴细胞毒抗体试验(简称淋巴细胞毒抗体试验,以下同)是在肾移植前检测受肾者(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抗不同基因型白细胞抗体(细胞毒)的一种重要试验[1]。如果受者对准备移植的供者淋巴细胞,具有特异性抗体时,在补体参与下,将导致超急性排斥反应,造成移植物的不可逆转损伤。现将41例淋巴细胞毒抗体试验中13例肾移植淋巴细胞毒抗体试验的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来源1.1.141例淋巴细胞毒试验者均为我院肾科病人,男性37人,女性4人,年龄19-57岁,平均… 相似文献
4.
HLA-B2 7与强直性脊椎炎高度相关 ,检测方法常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结果的观察常用倒置生物显微镜 ,此仪器价格昂贵 ,只适宜在条件好的实验室应用。我们同时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倒置生物显微镜观察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检测 HLA-B2 7,结果一致。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 普通光学显微镜 :日本欧林巴斯。倒置生物显微镜 :德国徕卡。HLA-B2 7血清反应板 :解放军后勤部 3 0 7医院。1 .2 病例选择 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强直性脊椎炎患者86例 ,肠炎性关节炎 1 2例 ,牛皮癣关节炎 7例。1 .3 检测方法 空腹抽取外周血 2 ml,加枸橼酸钠抗凝… 相似文献
5.
比较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与PCR检测HLA-B27的方法,从中找出一种实用,可靠的方法为临床诊强直性脊柱炎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微量淋巴细胞试验和PCR对50份临床怀疑AS的病人标本进行检测HLA-B27。结论无优质抗血清的情况下,可用PCR代替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检测HLA-B27。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比较4种交叉配血方法的试验效果。方法采用抗球蛋白法、蛋白酶法、聚凝胺法及抗球蛋白卡式法,将1人份效价为1的IgG抗-D、-E、-C分别与若干带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做交叉配血试验,将33人份效价均为1的IgG抗-A、-B分别与1人份带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做交叉配血试验,将不含ABO以外抗体的血浆60人份、血清36人份分别与1人份O型红细胞做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抗球蛋白法有3次、聚凝胺法及抗球蛋白卡式法各有1次试验出现假阴性结果;蛋白酶法、聚凝胺法及抗球蛋白卡式法各有2次试验出现假阳性结果;各种交叉配血方法的其它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均与预期结果相符。结论4种交叉配血方法的试验效果略有差异;采用不同方法同时对1个样本做交叉配血试验,可提高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9.
红细胞同种抗体在体内是否引起红细胞的破坏 ,用常规的血清学方法不能完全检测出来。致敏RBC在网状内皮组织系统内主要是被单核吞噬细胞破坏 ,在这些细胞上有可结合 Ig G1、Ig G2 、Ig G3和补体 C3 或 C4成分的特殊受体。单核细胞结合了致敏 RBC后 ,通过吞噬作用或依赖抗体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 ADCC)可破坏 RBC。由于这类试验较常规血清学试验更接近人类自然免疫过程 ,因而在预测结果方面就更具有准确性和灵敏性。材料与方法1 单核细胞提纯 将 5 ml从全血中分离的白膜层 ( 2 h内 )加入到 3ml淋巴细胞分离液 (上海产 )中 ,用 1… 相似文献
10.
交叉配血试验是确保患者安全输血必不可少的,本站自1998年以来,对4种交叉配血试验(盐水介质法、木瓜酶法、抗球蛋白法、不完全抗体快速促凝剂法)进行了比较,认为不完全抗体快速促凝剂法比较适用于交叉配血试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05例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不相合的原因,为临床解决疑难配血提供参考。方法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等实验,并对其中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不相合的标本和原因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交叉配血试验主侧阳性205例,有自身抗体为21.46%(44/205),仅有自身抗体为15.61%(32/205);有同种抗体为76.59%(157/205),仅有同种抗体为70.73%(145/205);自身抗体合并同种抗体为5.85%(12/205);其他原因引起为7.80%(16/205),其中高粘滞血症引起的为2.44%(5/205),献血员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强阳性引起为1.46%(3/205),不明原因引起的为5.37%(11/205)。157例含血型系统抗体,其中29例因血型抗体的特异性无法鉴定,未能确定血型系统,占18.47%(29/157),128例血型系统抗体涉及ABO、Rh、MNSs、Lewis、Duffy、Kidd 6个血型系统,其中Rh血型系统抗体占血型系统抗体的75.16%(118/157),Rh血型系统抗体又以抗-E和抗-c为主,分别为85.59%(101/118)、24.58%(29/118)。结论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不合的主要原因是不规则抗体和自身抗体,其中血型系统抗体以Rh血型系统抗体为主,特别是抗-E抗体和抗-c抗体。 相似文献
12.
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评价致敏效果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评价抗原致敏效果的可行性。方法: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率测定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卡介苗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采用直接测定法;乙肝表面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结果:34例经卡介苗接种后,结核菌素试验红肿直径及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明显增加(P〈0.05和P〈0.01)。两种判定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88.23%和82.35%,差异无显著性(P〉0.05),符合率为94.11%。54例乙肝疫苗接种后,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率由14.48%提高至38.26%,接种前后淋巴细胞转化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抗体定性试验和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77.78%和81.49%,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种方法结果的符合率为81.49%。结论: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可能对致敏效果做出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寻找敏感而又快速的检测IgG抗体的方法,我们把聚凝胺(Polybrene)试验改进为“改良聚凝胺试验”(Modifying Polybrene Test,MPT,或称改良聚凝胺法)并对其在检测红细胞IgG抗体中敏感性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 探讨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08年4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需行输血治疗患者中,输血前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结果不合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凝聚胺法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将这91例患者分为人为因素组(n=24)和标本因素组(n=67)(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伦理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抗体筛选试验的阳性率,根据患者的抗体筛选试验和自身对照试验的结果,分析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针对不同原因选择相应的方法处理.结果 交叉配血不合的人为因素组抗体筛选试验阳性率为4.3%,标本因素组抗体筛选试验阳性率为83.6%,两组间抗体筛选试验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4,P<0.01).结论 交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是受血者标本方面的因素,联合抗体筛选试验和自身对照试验结果对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可找到配血相合的血液输注,从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应用微量淋巴细胞毒与流式细胞仪检测HLA-B27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 HL A- B2 7检测方法之间的差异及各自的优缺点 ,为临床检验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法及流式细胞仪法检测 134例血标本的 HL A- B2 7抗原 ,将两者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符合率为 94 .8%。微量淋巴细胞毒法检测强直性脊柱炎者 HL A- B2 7阳性率为 89.5 % ,对照组阳性率 11.0 % ,符合国内外大样本调查结果。结论 :两种检测方法均准确可靠 ,适合于有条件的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快速Carba NP试验用于检测碳青霉烯酶的可行性,并对比分析其与Carba NP试验的差异。方法选取264株革兰阴性杆菌,其中耐药菌株164株,敏感菌株100株。分别采用Carba NP试验、改良快速Carba NP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并以PCR检测结果为参比,评价上述检测方法的差异。结果 164株耐药菌株中,耐药基因阳性144株;100株敏感菌株耐药基因均为阴性。164株耐药菌株中Carba NP试验阳性135株;改良快速Carba NP试验阳性130株。100株敏感菌株中,2种方法均为阴性。与PCR检测结果相比,Carba NP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7%(132/144)和97.5%(117/120),Kappa值0.886;改良快速Carba NP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6%(129/144)和99.2%(119/120),Kappa值0.879。Carba NP试验与改良快速Carba NP试验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P0.05)。结论改良快速Carba NP试验与PCR方法一致性高,较Carba NP试验更为快速、廉价,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院内感染的早期监测。 相似文献
19.
微柱凝胶交叉配血是临床输血科中常采用的一种新型免疫分析法,能够有效检出IgN类的抗体以及IgG类的不完全抗体,可有效抑制溶血性的输血反应。但在交叉配血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次侧凝集的现象,如果不予以快速、正确的分析处理,将严重影响输血的安全、及时性。本文对采用微柱凝胶法作交叉配血试验并出现了次侧凝集的病例212例进行了分析,发现次侧凝集的产生原因与患者本身的疾病存在一定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背景:交叉韧带损伤是膝关节常见的运动损伤,可引起膝关节的疼痛和关节不稳,常伴有关节松弛、半月板损伤等症状出现。目的:分析膝关节人工交叉韧带的特点以及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治疗中的效果评价。方法:膝关节交叉韧带发生断裂时,需要通过外科方法重建韧带功能,应用生物材料进行交叉韧带的重建,可以使患者获得较少的病废,并且允许患者膝关节在治疗后立即活动,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交叉韧带的移植材料包括自体韧带材料、同种异体韧带材料和人工韧带材料。结果与结论:膝关节交叉韧带修复重建的自体材料有骨-髌腱-骨和半腱肌移植,骨-髌腱-骨移植的并发症较多,半腱肌与股薄肌腱取材后会影响关节的功能。异体韧带材料主要包括骨-髌腱-骨和股四头肌腱-骨,异体材料的不足之处是杀灭细菌和病毒不完全。人工交叉韧带材料分为永久性韧带材料、支架韧带材料和框架韧带材料,LARS人工韧带移植治疗交叉韧带损伤的疗效较为理想,与自体韧带移植的近期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自体韧带移植的远期疗效比较无差异。无论是自体、同种异体还是人工韧带材料,每种材料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和病情来决定,人工韧带材料为交叉韧带移植提供了新的材料选择,随着生物材料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发展,人工韧带材料一定会成为韧带材料的良好替代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