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丁宸  裴蕴锋  徐玉玲 《海南医学》2010,21(24):111-112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肠球菌属的分布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2009年本院各类临床标本分离出的203株肠球菌,对其分布特点和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分离到的203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占59.11%,屎肠球菌占30.54%。203株肠球菌分布前三位的标本种类为尿液、血液和胆汁,构成比分别是40.4%、32.0%、13.8%。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最高,为93.54%,其次为莫西沙星,为91.93%;粪肠球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81.67%,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70.83%。两菌可见万古霉素和力奈唑烷的耐药菌株,但数量很少。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肠球菌属感染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同时应做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310株医院感染肠球菌的鉴定及治疗药物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 ,为临床治疗肠球菌感染提供药物筛选依据。方法 :用生物梅里埃API 2 0Strep鉴定系统 ,对 310株医院感染的肠球菌进行鉴定 ,并用K \|B法测定其对万古霉素等 9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采用WHONET 4软件分析试验结果。结果 :310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占 90 % ,屎肠球菌占 7.1% ,其他肠球菌占 2 .9% ,肠球菌属在各类感染性标本中的分离率以尿液、呼吸道分泌物及伤口分泌物居多。药敏结果显示 ,肠球菌对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高 ,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 ,未检出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耐药菌株。结论 :医院感染的肠球菌存在着不同的耐药谱 ,应根据药敏试验妥善筛选药物进行治疗 ,糖肽类抗生素为肠球菌重症感染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肠球菌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144株肠球菌鉴定到种,并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临床分离到的肠球菌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标本分布以泌尿道标本为主。屎肠球菌对青霉素G、喹诺酮类耐药性已高达90%以上,明显高于粪肠球菌,粪肠球菌对四环素耐药率明显高于屎肠球菌。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链霉素耐药率已达50%以上。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的粪肠球菌1例和屎肠球菌2例。结论:肠球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对多种抗生素不同程度耐药且呈多重耐药,应定期监测其耐药情况,预防和控制医院肠球菌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近3年医院感染肠球菌属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变化。方法:采用德灵公司WALK AWAY 4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菌种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以WHONET 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457株肠球菌中,粪肠球占47.3%,屎肠球占42.2%,其他占10.5%;肠球菌属在各类临床标本中的分离率以尿液、痰液居多,分别占32.3%和28.2%;3年中对肠球菌耐药率上升最快的是氨苄西林和青霉素,分别上升了26.6%和21.5%,高剂量庆大霉素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略有上升,而万古霉素对肠球菌仍保持最强的抗菌活性,仅屎肠球菌发现耐药菌株且只占屎肠球菌的4.1%。结论:肠球菌属临床分离率有日益上升趋势,其耐药性发生了明显变化,且多重耐药及万古霉素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近3 a合肥地区肠球菌属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标本分离的肠球菌属,用API 20 Strep板条和ATB NEW系统,并用K-B法检测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肠球菌144株,其中粪肠球菌81株,屎肠球菌57株,其他肠球菌6株。标本主要来源为尿液、脓液、痰液等,分别占30.6%、20.8%、19.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肠球菌属对利福平、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均大于60%,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性最好;屎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整体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结论肠球菌属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屎肠球菌整体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是肠球菌属最敏感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两家三甲医院肠球菌耐药特征与易感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12月检出的肠球菌的标本来源、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易感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到240株肠球菌属,其中屎肠球菌126株、粪肠球菌104株、耐久肠球菌10株,标本分布主要来自尿液和分泌物,两家医院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非常严重,仅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耐药率较低,屎肠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分离率为4.8%,粪肠球菌VRE分离率为1.0%;侵入性操作、年龄大于60岁、手术、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存在免疫力低下疾病可能为使其感染的易感因素。结论: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呈高度耐药,以屎肠球菌、粪肠球菌最为常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为治疗肠球菌高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肠球菌所致临床感染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临床分离标本用常规方法或Vitek系统鉴定,采用琼脂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本次分离出万古霉素中介株7株,占总分离总数的4.0%,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VRE).粪肠球菌中有17株同时为氨基糖甙类耐药株(HLAR),占粪肠球菌的16.0%;屎肠球菌中有48株同时为HLAR,占屎肠球菌的72.4 %.结论 应重视肠球菌引起感染,对其进行耐药性监测,及时了解肠球菌感染状况,有效地预防肠球菌所致感染.  相似文献   

8.
276株肠球菌属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慧芳 《黑龙江医学》2010,34(8):579-580,584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肠球菌属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治疗依据。方法收集2007-01~2009-12间,常规培养检测出的276株肠球菌属,采用M icroscan细菌鉴定系统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并分析其在各临床标本中的分布特征、耐药情况、高浓度氨基糖苷类耐药状况及β-内酰胺酶的检测结果。结果共分离出276株肠球菌属,其中粪肠球菌139株,屎肠球菌121株,其他肠球菌16株;检测菌株数最多的标本分别是尿液、痰液及咽拭子、分泌物;药敏结果表明,屎肠球菌的总体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肠球菌属对四环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的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保持高度敏感性。结论肠球菌感染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可引起多部位感染,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以降低肠球菌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我院2006年门诊、急诊及住院的泌尿系感染患者尿标本中的肠球菌 (Enterococcus)在不同科室、不同病种的分布,总结分析常用的11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以利于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 对从患者尿标本中分离出来的56株肠球菌做细菌鉴定(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用K-B(Kirby-Bauer) 琼脂纸片扩散法做药敏试验,共11种抗生素, 同时进行HLAR 检测,结合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年我院从尿标本中分离出来56株肠球菌,其中屎肠球菌31株(55.4%),粪肠球菌25株(44.6%)。 屎肠球菌HLAR(高水平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肠球菌)分离率为 80.6 %,粪肠球菌HLAR分离率84%,粪肠球菌VRE(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分离率4%。粪肠球菌对所做的11种抗生素中呋喃妥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氨苄西林、青霉素体外抗菌活性为100%、96%、95.8%、88%、76%之间。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米诺环素体外抗菌活性为100%、96.7%、90.3%。结论 肠球菌是泌尿系感染分离率居第二位的病原菌,屎肠球菌分离率高于粪肠球菌,屎肠球菌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治疗屎肠球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应首选用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米诺环素。临床应根据实验室药敏检测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近5年分离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变化情况,研究肠球菌耐药变迁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分离的2 069株肠球菌,分析其标本分布特征及耐药变化情况。结果 分离出屎肠球菌1 136株,粪肠球菌933株。标本分布为尿液33.5%、分泌物22.7%、血液15.2%及胆汁9.5%。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仅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率较低,粪肠球菌VRE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分离率为1.0%,屎肠球菌VRE分离率为3.8%。屎肠球菌的总体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 (P=0.033)。然而,连续5年数据分析显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P<0.05)。结论 临床治疗肠球菌引起感染时面临困难,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仍是治疗肠球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但万古霉素应合理减少使用频率。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肠球菌药敏统计和对VRE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肠球菌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分离鉴定细菌,药敏试验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推荐的纸片扩散法。结果:肠球菌主要分布在痰、尿标本中。108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77株,屎肠球菌21株,其他10株。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但也已分别达4.8%和3.9%,除米诺环素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在38.1%以下,其他均在42.9%以上,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庆大霉素的高水平耐药前者已高达66.7%,后者高达54.5%。结论:肠球菌主要引起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并具有多重耐药性,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我院肠球菌临床感染率及其耐药特性,我们对2009年我院临床分离的肠球菌及其药敏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本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50株肠球菌,以纸片法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分别占肠球菌感染标本总数的38.7%和26%,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屎肠球菌高于粪肠球菌,HL-GR株明显高于低耐株万古霉素和高浓度庆大霉素,多重耐药株检出率为0.7%。结论:肠球菌多重耐药严重,治疗肠球菌感染应针对菌种及耐药特性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院获得性肠球菌属细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医院获得性肠球菌属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分离肠球菌属细菌883株.细菌来源科室主要为ICU(292株,33.07%)和肝胆外科(125株,14.16%);标本分布以尿液最多见(347株,39.30%),其次为体液(315株,35.67%)和血标本(202株,22.88%);分离的肠球菌属细菌中屎肠球菌数目最多(596株,67.50%),其次为粪肠球菌(244株,27.63%).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P<0.05).结论:医院获得性肠球菌属细菌感染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屎肠球菌具有更高的耐药率,临床治疗需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患者肠球菌感染菌种的分布及体外耐药特性。方法对手术切口及阴道分泌物分离出的46株肠球菌感染标本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鉴定并以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在临床分离的肠球菌以粪肠球菌为主,占84.78%,其次为屎肠球菌和鸟肠球菌,有合并感染和定植感染的特性;对常用抗菌药物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的耐药性,屎肠球菌明显高于粪肠球菌。结论肠球菌感染以粪肠球菌为主,各菌种对抗菌药物的耐药谱有明显差异,微生物室必须准确鉴定菌种及做好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应强化手术规范化操作,提高细菌送检率,对控制院内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362株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及其它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采用K-B法对362株自临床送检的血液、尿液及其他标本分离的肠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362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256株、屎肠球菌85株、其他肠球菌21株。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青霉素G的耐药率分别为61.8%、48.7%、36.8%,低于屎肠球菌的90.5%、76.7%、82.3%;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达到86.3%和91.2%,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均>95%。高耐氨基糖苷类肠球菌(HLAR)的分离率为粪肠球菌42.7%、屎肠球菌71.0%,屎肠球菌HLAR的检出率高于粪肠球菌。通过高耐氨基糖苷类肠球菌与非HLAR肠球菌株的敏感性比较发现,肠球菌的非HLAR株的敏感性均高于HLAR株。结论: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较大,治疗时应根据耐药特点及菌种间的耐药性差异选择相应的药物和方案,目前万古霉素仍然是治疗肠球菌属感染的有效药物,但临床应慎用万古霉素,以免诱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院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和耐药性。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至2016年8月送检标本,分析其中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和耐药性。结果本院2011年1月至2016年8月,分离出160株粪肠、210株屎肠球菌;其中,屎肠球菌对红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超过80%,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较低。但两种肠球菌均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均在较高的敏感性。结论本院分离出来的屎肠球菌、粪肠球菌主要来源于尿液标本,两种肠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谱有显著差异,因此,临床中需加强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菌药。  相似文献   

17.
张皓  李锐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5):1877-1878
目的:监测我院临床标本分离到的肠球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状况,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用珠海迪尔公司的黑马全自动分析仪及试剂进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肠球菌230株,其中粪肠球菌159株,占69.1%;屎肠球菌53株,占23.0%;母鸡肠球菌16株,占6.9%;鸟肠球菌1株,占0.4%;坚韧肠球菌1株,占0.4%。粪肠球菌对四环素和氯霉素耐药率高于屎肠球菌和母鸡肠球菌,但对其它抗菌素耐药率均低于屎肠球菌和母鸡肠球菌。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结论:肠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状况比较复杂,既有天然性耐药,又有获得性耐药。耐高浓度氨基糖苷类肠球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逐年增多,这与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有关,本研究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但VRE的逐年增多使临床用药选择性降低,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肠球菌属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临床标本常规培养及鉴定。结果:186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58株(31.2%)、屎肠球菌103株(55.4%)、耐久肠球菌15株(8.1%)、鸟肠球菌10株(5.4%)。肠球菌属在各种临床标本中分布仍以尿液为主,咽拭子标本中肠球菌属的比例逐年增加,肠球菌属对红霉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40%,而万古霉素仍然保持很好的敏感性。结论:医院肠球菌属感染以屎肠球菌为主,粪肠球菌次之;以泌尿系感染为最为常见;多药耐药和高耐药现象相当严重,检测肠球菌属的耐药状况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肠球菌属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397株肠球菌属,用纸片扩散法与Bio-Mic法进行药敏实验,用统计学软件SPPSS19.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本组标本中,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其他球菌所占比例分别为49.62%、48.87%、1.51%。临床标本来自尿液的占38.54%,来自分泌物的占18.14%,来自血液的占13.60%,来自痰液的占8.06%。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较低,其中共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26株(6.55%)。结论:肠球菌属中引起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菌是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其分布较广,常见感染为泌尿系统感染,肠球菌属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临床中医护人员应提高对肠球菌属的认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本院近十年肠球菌属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至2022年临床分离的肠球菌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并总结其构成比及耐药性。结果 检出7 249株肠球菌,以屎肠球菌4 516株(62.30%)和粪肠球菌2 457株(33.89%)为主。临床分离标本中,以尿液分离株4 935株(占68.08%)最多。屎肠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红霉素的耐药率在80%以上;对利奈唑胺和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的耐药率低于5%;粪肠球菌对四环素耐药率大于70%;对利奈唑胺、呋喃妥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低于10%。结论 利奈唑胺对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临床需按药敏结果科学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