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饮证最早见于《内经》,如有“水饮”,“积饮”、“溢饮”的记载。《金匮》对饮证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以《痰饮》篇论述甚详,它把饮证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此外还敞见于《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胸痹心痛短气病》、《惊悸吐衄下淤血病》、《呕吐哕下利病》等篇章。《金匮》虽然痰饮混称,但主要是论述饮证。笔者学习体会到《金匮》对饮证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十法,现分述供同道者参考。一、温肺化饮法:适宜于饮在上焦,主要特征有胸满咳喘,咯唾痰涎。“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  相似文献   

2.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在1981年2期载有张广麒同志浅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一文,认为后世对《金匮·痰饮病篇》的这一治疗准则立意“未窥其全”;其治法亦“未能探其详尽”。从而在全面阐述这一治则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以下新的论点:(一)、《金匮》所称痰饮,非专指饮病,实为痰与饮二者。张文说:“仲景所创痰饮病是以病因来命名的,是痰饮互结为一病因,以饮为重,以  相似文献   

3.
本文列举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对痰饮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的论述,联系金匮《胸痹篇》、《妇产杂病篇》有关条文,为痰饮病的治疗归纳宜散化饮、破积逐饮、行饮散结、温阳利水、降逆化饮、攻下逐饮、理气化痰、通阳化浊八法。旨在以法统方、述证,阐明病因病机,剖析药物配伍,对痰饮病的临床辩证施治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化饮降逆法本法适用于痰饮上逆的咳喘肺胀等病。(1)温化降逆《金匮、咳嗽上气篇》云:“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此为外寒内饮合邪导致肺气上逆的咳喘,当用温化痰饮降逆法。射干麻黄汤偏于治疗喘甚者,如饮邪偏盛,宜用小青龙汤,其中射干、半夏,紫苑、款冬、麻黄以降气化痰平喘;细辛  相似文献   

5.
《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对痰饮病之概念、病机、治疗等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诚开论治痰饮病之先河。然而纵观全书,仲景论治痰饮症并非只限于“痰饮”篇中,而于其他篇中,亦有不少的论述,如“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奔豚气病”篇、“胸痹心痛短气病”篇等等,不下于八篇之多。余不揣鄙陋,就《金匮》中“痰饮”篇外,有关痰饮病的论述,陈以管见,冀望于读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金匮·痰饮咳嗽病篇》第 1 5条原文 :“病痰饮者 ,当以温药和之。”历代医家对此条原意的阐述 ,有的认为是针对四饮消除后所用调理善后的大法 ,有的认为是在运用发汗、利尿、逐饮法的基础上佐以温药宣通阳气 ,亦有认为此条不属痰饮病的正治法者 ,但多数学者认为是治痰饮总的原则或治疗大法。各种版本的《金匮要略》教材及多种参考书、习题集也都作为痰饮病治则加以论述 ,例如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金匮要略》讲义 (第 5版 )解释为 :“‘和之’指温之不可太过 ,应以调和为原则 ,实为治本之法。”《金匮要略选读》(第 6版 )解释为 :“温药和之…  相似文献   

7.
痰饮病是指一定量的的水液停聚在人体某一局部的疾病。由于所停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故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之别。我们研习《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篇》后发现,“胸痹”之辨证施治符合从痰饮论治的机理。兹浅析如下。1病理机制痰饮病属阳气虚弱,...  相似文献   

8.
清末湖北名医田宗汉,根据多年观察,发现与痰饮有关的疾病,临床上比比皆是。乃上禀医经之旨,广搜百家之言,盖以己验有效之方,编成《医寄痰饮治效方》一书。田氏所谓的痰饮,既包括仲景《金匮》中的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水饮病,亦包括因痰致病,因病致痰,以及与痰饮有关之病证、症状、病机、治疗等内容。现将田氏治疗痰饮十一法介绍如下:1 调理脾肺,通利三焦法方药:白术半夏枳壳汤(生白术、姜半夏、炒枳壳)。本方为脾肺痰饮诸证而设。古今治痰之方甚多,但从“调理脾肺、通利三焦”立法遣方者较少。《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二陈汤为治痰之基…  相似文献   

9.
《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治》:“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一条,诸多医家认为腹满是厚朴大黄汤之主证,应将“胸”字校勘为“腹”字。如《金匮要略心典》:“胸满疑作腹满,支饮多胸满,此何以独用下法?……。”。《医宗金鉴》:“支饮胸满,邪在肺也,宜用木防巳汤,葶苈大枣汤。支饮腹满,邪在胃也,故用厚朴大黄汤、即小承气汤也。”因而,全国统编教材也将此条作为腹满未解。对此,者略有异议,现陈管见于后,以就正于同道。一、本仲景条文,看胸满用下之证胸满一症,虽有风寒、热壅、停饮、气滞、而瘀等不同,其治  相似文献   

10.
痰饮,早在《内经》中已有“水饮”、“积饮”、“溢饮”之谓,但以之为病名,乃起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并立“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专论。仲景按其饮在不同部位而出现的各种不同主症分为痰饮(狭义)、悬饮、溢饮、支饮四类,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  相似文献   

11.
痰饮辨治     
汉代张仲景在他所著的《金匮要略》一书中有专门讲痰饮的一篇,方证详细,切乎实用。今就其辨治情况简介如下: 一、痰饮的涵义 痰饮之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痰饮,为痰涎水饮之总称。《金匮》作为篇名,包括悬饮、溢饮、支饮、痰饮四个内容。即现代临床所见的胸水、慢支、哮喘、胃中水饮等病。狭义之痰饮原为四饮之一,即“水停心下,辘辘有声者”。后世临床又作为久咳痰喘的通俗名称(实为原书中的支饮)。以上是名义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胸痺病是以胸痛为主证,是胸痛病的一个类型。《金匮》在《灵枢·本藏篇》:“脉大则多饮,善病胸痺”提出的病名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完整而丰富的论述,提出了独特的论点,原文见《胸痺、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内。(引用原文、篇章及条文次  相似文献   

13.
现行本《金匮要略》第十二篇篇名为“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为了叙述的方便,姑称为《金匮要略·痰饮篇》。该篇开头便说:“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据此,痰饮乃四饮之一,与悬饮。溢饮,支饮的概念大小一致。既然如此,痰饮何以能作为四饮的总名而命篇呢?疑问即由此而起.通过这一番考证,方知《金匮要略》中作为篇名的“痰饮”本作“淡饮”,从明朝开始才改用现名的。  相似文献   

14.
仲景《伤寒杂病论》,涉及肺系病证颇多,诸如咳嗽、气喘、痰钦、吐衄、肺痈等等。其立法遣方,随证而异。用通腑攻下法治疗肺系病证,是仲景开辟的新途径。然而,其理论实渊源于《内经》。《灵枢·本输》篇指出:“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府。”说明肺与太肠,互为表里,互相关连。肺主气,司呼吸,有宣发肃降之功效。正常情况下,肺气肃降,肠腑畅通。若肺经受邪,肃降不利,则大肠不得传导,浊气上逆,影响肺之宣发。凡遇此类病证,仲景认为,“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仲景深研歧黄,见病思源,“随其所得而攻  相似文献   

15.
胃痞病是指心下痞塞 ,胸膈满闷 ,触之无形 ,按之不痛、望无胀大 ,且常伴有胸膈满闷。得食则胀 ,嗳气则舒。多为慢性起病 ,时轻时重、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发病和加重常与饮食、情绪、起居、冷暖等诱因有关。乃中焦气机阻滞 ,升降失和而成 ,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云 :“太阴所至为积饮否膈。”又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云 :“脾不能行气于肺胃 ,结而不散则为痞”。临床上屡见不鲜 ,而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分型探讨较少。为便于临床治疗有必要作以探讨 ,现将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介绍如下 ,以就正于同道。1 饮食停滞型症见 :胃脘痞满…  相似文献   

16.
《金匮》所论肺胀,亦即咳嗽上气。《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肺病者,喘咳逆气”,丹波元简谓:“肺胀即后世呷嗽哮嗽之属”,《金匮》亦明确指出:“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咳嗽上气言其症状,肺胀言其病机。多因痰饮伏肺所致,易因外邪袭肺诱发。肺胀的治疗,《金匮》投以射干麻黄汤等六方,诸方或表里兼治,或寒温并施,或攻补同用,或宣收结合,其配伍重点突出,法度严谨,颇具特色。述要如下。一、表里同治治里为主痰饮伏肺为肺胀之根本原因。因肺主皮毛,主司卫表,若邪伤肺气,卫虚肌疏,则极易感受外邪。内外合邪,碍其宣通,肺气胀满,则为寒热、喘咳、胸满等表里并见之肺胀证。风寒外束,水饮内留,单解表则饮停  相似文献   

17.
对《金匮》全书有关吐涎沫的论述,进行了整理总结。全面讨论了《金匮》所言“吐涎沫”的病机和病种分布。认为其病机不下10种,大致可分4类。即:肺冷津凝、寒饮上逆、燥热为患和痰浊蚘动。其分布则常见于肺痈、肺痿、痰饮、蚘虫和黄汗等病种之中。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金匮》水气病篇为主,结合痰饮及消渴小便不利等篇有关内容对水气病的治法,分为发汗法、利水法、攻下逐饮法进行了探讨,并就水气病的特点阐述了作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中的“痰饮”,现在的教科书中均认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如五版高等中医院教材《金匮要略讲义》认为:“痰饮是一个总的病名,其中又可分为痰饮、悬饮、溢饮和支饮四种。由于总的病名为痰饮,具体辨证中又有痰饮一证,所以前人对痰饮一名的解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四饮的总称,后者仅指痰饮停留于肠胃的病变。”五版《中医内科学》、《简明中医辞典》以及李克光主编的《金匮要略译释》也都持此观点。但笔者细绎仲景原意,遍览前人著作,认为广义“痰饮”之说颇感牵强,此辨析如下。 仲景…  相似文献   

20.
《金匮要略》痰饮病篇“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的脉“平”令人费解,学者们各持己见,莫衷一是.明清以来医家的著述和现代学者的训诂结果中,伤寒大家胡希恕提出,出现脉“平”而非痰饮病典型弦脉,是因支饮兼外邪的结果.而现代训诂学者张正昭考证得出“平”字与“抨”字通假,脉“平”当作脉“抨”讲,为有抨弹感或兼有敷急的脉象.结合两位观点,得出脉“平”为支饮兼风寒外邪而出现的弦、紧、浮、数相复合的脉象——“抨”脉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