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非麻醉措施对围术期应激反应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麻醉措施对围术期应激反应的调控徐道妙*谭秀娟**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邮政编码:410007应激(stress)的研究在整个人类健康与疾病领域里占有显著的位置。随着病理生理学的发展,应激反应的概念逐步发展成为“机体受到强烈刺激而发生的以交感神...  相似文献   

2.
围麻醉期应激反应及其调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围麻醉期应激反应可改变机体的内分泌、代谢及免疫功能,影响外科疾病的转归和患者的预后。如何调控围麻醉期应激反应的程度,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其处理措施尚不完善。本文就麻醉药、麻醉方法及非麻醉性药物对应激反应的调控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段体德  郑南 《普外临床》1995,10(5):291-293
  相似文献   

4.
<正> 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是决定和影响术后病人转归的重要因素,减轻手术应激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高危病人的术后恢复。心脏直视手术病人,心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受损,心力储备下降,对手术、麻醉耐受力差,使手术风险增大。同时由于心脏手术创伤大,麻醉、手术中气管插管、切皮、纵劈  相似文献   

5.
围术期应激反应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及免疫系统功能的变化,它将影响外科疾病的预后和转归,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围术期应激反应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就围术期应激反应的机制及调控方法的若干问题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6.
对拟行下腹部手术的80侵隐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慝异丙酚与异氟醚进行手术麻醉,观察2组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情况,分析2种麻醉方式的优缺点。与麻醉前对比,2组患者血糖、皮质醇水平均上升(P〈0.05),且2组患者麻醉后血糖、皮质醇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2组患者生长激素水平组间及组内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全血高切黏度明显降低(P〈0.05),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麻醉后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2组患者麻醉后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能够有效控制下腹部手术围术期应激反应,控制血糖升高程度、减轻血流动力学变化,是一类安全可靠的麻醉维符药物,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手术应激反应与围手术期病人的紧张与焦虑有关。本文分析了围手术期心理支持疗法对不同焦虑水平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发现该法能通过调整病人的焦虑程度提高心理内稳态,改善心境,维持正常应激能力,消除过度应激反应,进而减少围手术期心身并发症,提高麻醉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手术时间短 ,其具对腹腔脏器干扰小、病人痛苦轻、术后恢复快 ,瘢痕小、住院时间短等突出微创的优点 ,是治疗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或胆囊息肉的首选方法。手术创伤可引起机体的一系列应激反应 ,通过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 (OC)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规律探讨LC的微创机制。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随机选取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因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入院需行胆囊切除术者 6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①LC组 :30例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②OC组 :30例全麻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 6 0例术…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小儿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典型表现是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代谢系统的变化.术前焦虑、紧张等心理因素以及麻醉、手术创伤均可影响小儿围术期应激反应,而且应激反应的剧烈程度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密切相关.目的 通过综述比较,确定更能有效降低小儿围术期应激反应的麻醉药物、麻醉方法和术后镇痛方式.内容 综述小儿围术期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小儿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典型表现是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代谢系统的变化.术前焦虑、紧张等心理因素以及麻醉、手术创伤均可影响小儿围术期应激反应,而且应激反应的剧烈程度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密切相关.目的 通过综述比较,确定更能有效降低小儿围术期应激反应的麻醉药物、麻醉方法和术后镇痛方式.内容 综述小儿围术期应激反应的生物学特点以及小儿围术期心理状况、常用麻醉药物、麻醉方法对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趋向 深入研究比较不同术后镇痛方式对小儿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以降低小儿术后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手术应激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外科手术所致应激反应包括神经、内分泌、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变化,从而影响外科疾病的预后和转归,处理不当会发生严重后果,因此,手术应激反应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外科病人应激反应的机制、调控方法等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3.
手术应激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外科手术所致应激反应包括神经、内分泌、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变化,从而影响外科疾病的预后和转归,处理不当 会发生严重后果,因此,手术应激反应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外科病人应激反应的机制、调控方法等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不同麻醉方法下食管手术病人围术期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R)、磷酸果糖激酶(PFK)及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活性和血浆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浓度的变化。方法 32例择期行开胸食管手术病人,ASAI-Ⅱ级,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6例。Ⅰ组采用异氟醚吸入全麻,维持异氟醚呼气末浓度1.2-1.6MAC;Ⅱ组采用异氟醚吸人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维持异氟醚呼气末浓度为0.6-0.8MAC。于麻醉前手术当天8:00 am、手术90min、术毕60min及术后第1天(8:00 am)和第2天(8:00 am)分别取静脉血,测定血糖、血浆MDA和GSH浓度以及红细胞内AR、G-6PD和PFK活性。结果 与麻醉前相比,Ⅰ组病人术后第1天血浆MDA浓度及红细胞G-6PD、AR活性显著性升高(P<0.05);血浆GSH浓度及红细胞PFK活性降低(P<0.05)。Ⅱ组以上各参数在术后第1天与麻醉前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异氟醚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方法可减轻手术创伤对红细胞糖代谢和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维拉帕米预防拔管期应激反应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全身麻醉术毕时吸痰、拔管等刺激予常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 ,甚至脑血管意外[1] 。本研究拟观察维拉帕米对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评价其减轻应激反应的效果。资料与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腹部手术病人 6 0例。其中男 2 5例 ,女 35例 ,年龄 18~ 6 0岁 ,无高血压及心脏病史。术前口服安定片 5mg。入室后开放静脉 ,于局麻下 ,足背动脉穿刺 ,置肝素化导管 ,抽血备用。以咪唑定定 0 0 5mg/kg、异丙酚 2mg/kg、芬术尼 2 μg/kg、阿曲库铵 0 5mg/kg静脉注射 ,麻醉诱导行气管插管 ,麻醉维持 :吸入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全麻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T细胞、T辅助细胞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开胸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全麻组):地西泮、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诱导,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安氟醚维持;观察组(复合组):全麻方法同上;术前术中硬膜外持续输利多卡因、芬太尼混合液。两组于麻醉前(T1)、切皮后2小时(T2)和术后24小时(T3)、48小时(T4)测外周血CD3、CD4、CD8、CD23^ B细胞及单核细胞HLA-DR表达和IL-10变化。同时测定外周血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结果 对照组切皮后2小时CD3细胞下降,术后24小时CD4细胞和CD4/CD8比值降低,试验组切皮后2小时CD4/CD8升高。两组术后24小时CD23^ B细胞和IL-10均显著升高,单核细胞HLA-DR表达下降。复合组在术中、术后NE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硬膜外阻滞加全麻能够较好地抑制手术应激反应,抑制术后CD3、CD4细胞下降。  相似文献   

17.
<正>护理学是现代医学领域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也随着医学模式转化而转向生物-心理-社会的全新的医学模式,即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上来。围手术期护理指护士从迎接病人进入病房到病人术后痊愈出院这段时期的护理。根据时期的不同围手术期分为:手术前期、  相似文献   

18.
乌拉地尔控制麻醉前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拉地尔控制麻醉前高血压的临床观察杨艳*曾邦雄*刘俊杰随着高血压病人的增加,围术期高血压甚为常见。为减少麻醉诱导及手术中危险性,术前必须适当控制血压。目前新的降压药种类繁多,效果各异,本文应用乌拉地尔(urapidil)控制麻醉前高血压,现将结果总结...  相似文献   

19.
镇痛与手术应激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肾脏维持细胞外液量及其成分的功能,受多种因素所影响,其中内分泌是重要调节因素,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抗利尿激素(ADH)、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交感神经系、利钠激素(NUH)和前列腺素等。今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