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评估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这三种检验学指标对小儿急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确诊或住院治疗120位小儿患者,其中60位小儿患有急性肺炎(肺炎组),60位小儿为非急性肺炎感染(感染组),并随机选取了60位健康体检的小儿(对照组),比较三组患儿的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三项检验学指标。结果:肺炎组的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比(N%)、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指标均显著高于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感染组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这三种检验学指标对小儿急性肺炎的诊断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医生做出诊断决策时应当综合考虑上述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常规、血沉以及C-反应蛋白三种检验学指标对小儿急性肺炎价值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10例小儿患者,其中有55位小儿患有急性肺炎(Ⅰ组),另外55位小儿为非急性肺炎感染(Ⅱ组),并随机选取了55位健康体检的小儿(Ⅲ组),对这三组患儿的血常规、血沉以及C-反应蛋白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Ⅰ组患儿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比以及血沉与C-反应蛋白指标均明显高于Ⅱ组与Ⅲ组,P0.05。Ⅱ组的血沉以及C-反应蛋白指标均明显高于Ⅲ组,P0.05。结论:在对小儿急性肺炎的诊断上,血常规、血沉以及C-反应蛋白三种检验学指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对小儿急性肺炎进行诊断的时候,临床医生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血常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对小儿急性肺炎的诊断价值,为之后临床诊断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从2014年5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确诊为急性肺炎的患儿中随机选取65例作为甲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无急性肺炎的患儿65例作为乙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65例作为丙组,比较三组的血常规、ESR、CRP水平。结果:甲组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CRP水平明显高于乙组,甲组的WBC、N、CRP、ESR水平高于丙组,乙组的CRP、ESR水平明显高于丙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ESR、CRP三项指标对于诊断小儿急性肺炎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4.
CRP、ESR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检测对儿童早期感染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检测感染儿童82例及体检儿童15例的血常规、血沉、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的含量。结果: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比较,CRP、WBC明显升高,差异性显著(P<0.001)。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ESR均升高,但细菌感染组升高明显些。CRP与ESR相比,CRP的特异性及灵敏性都较ESR好。结论:小儿急性感染时,CRP、WBC、ESR的检测有助于疾病早期的鉴别诊断,对于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儿童感染性疾病中CRP、ESR变化及意义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清中C反应蛋白 (CRP)、血沉 (ESR)及WBC的检测对儿童早期感染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检测感染儿童 90例及体检儿童 18例的血常规、血沉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的含量。结果 细菌感染组WBC、CRP、ESR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差异具显著性 (P<0 .0 0 1) ;病毒感染组WBC、CRP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ESR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差异具显著性 (P <0 .0 0 1)。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比较 ,WBC、CRP、ESR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小儿急性感染时 ,CRP、WBC、BSR的检测有助于疾病早期的鉴别诊断 ,对于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小儿急性腹泻时血清CRP和ESR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RP(C-反应蛋白)和ESR(血沉)检测在小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2例感染性腹泻疾病患儿血清,据大便细菌培养结果和轮状病毒Ag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58例)和病毒感染组(54例),并采用免疫比浊法和全自动血沉法测定血清中的CRP和ESR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CRP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P<0.01);CRP水平和ESR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CRP水平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CRP可以作为一种反映细菌性感染的明显指标,其敏感性优于ESR,对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有助于小儿急性腹泻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7.
赵羽美 《当代医学》2021,27(5):60-63
目的 分析血清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300例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性肺炎作为观察组,支原体肺炎作为研究组,病毒性肺炎作为实验组,每组100例,另选取同期的健康体检者100名作为对照组.受检者均实施联合检测(血清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以及血常规、血清降钙素原),比较4组白细胞计数(WBC)、血清纤维蛋白原(FG)、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清纤维蛋白原、降钙素原指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及实验组(P<0.05);多叶肺炎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单叶肺炎组(P<0.05).结论 在细菌性肺炎患者诊断中应用血清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常规联合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水平检测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镇平县中医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98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2例作为对照组,均行血常规及血清hs-CRP、ESR水平检测,对比血常规及血清hs-CRP、ESR水平单独与联合检测支气管肺炎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观察组血清hs-CRP、ES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94.90%、97.22%、95.88%)均高于血常规(81.63%、86.11%、83.53%)、血清hs-CRP、ESR(79.59%、83.33%、81.18%)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联合血清hs-CRP、ESR水平检测可提高小儿支气管肺炎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可为支气管肺炎患儿诊治及预后提供重要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检测对儿童早期感染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检测感染儿童82例及体检儿童15例的血常规、血沉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的含量。结果: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比较,CRP、WBC明显升高,差异性显著(P〈0.001)。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ESR均升高。但细菌感染组升高明显些。CRP与ESR相比,CRP的特异性及灵敏性都较ESR好。结论:小儿急性感染时,CRP、wBC、ESR的检测有助于疾病早期的鉴别诊断,对于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血沉(ESR)的检测对儿童早期感染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为细菌感染组35例、病毒感染组28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CRP快速分析仪、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及ESR测定仪检测.结果 细菌感染组CRP、WBC、ES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比较CRP、WBC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E S R无显著差异(P>0.05);病毒感染组C R P、W B C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E SR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小儿急性感染时,CRP、WBC的检测有助于疾病早期鉴别诊断,对于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而ESR阳性率低,对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早期鉴别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李强 《吉林医学》2013,34(4):659-66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比浊法(ELISA)检测患儿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68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支原体肺炎组患儿的CRP平均水平为(14.25±3.62)m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儿童的(1.87±0.49)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组患儿CRP阳性率为87.5%,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儿童的2.1%,CRP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是检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敏感指标,对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病情评估以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查对小儿细菌性感染诊断的价值.方法:随机从972例2-3岁患者中选取3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采用血常规检查法,后者采用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查法,比较两种检查法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疾病检出率分别为68.67%和92.00%,后者显著高于前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患儿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33%、72.34%和69.13%;研究组患儿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3%、90.42%和87.65%.后者这3个指标均显著高于前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查对小儿细菌性感染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值得临床参考和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与免疫球蛋白联合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1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SR)与免疫球蛋白A、G(IgA、G、M)水平,并以同期在我院体检的1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CRP、SR、IgA、IgG、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CRP)、血沉与免疫球蛋白联合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风湿6号膏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西乐葆胶囊、秋水仙碱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风湿6号膏方(金银花、玄参、当归、黄柏等)内服,比较2组总体疗效及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0%,对照组为6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风湿6号膏方结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降低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抑制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液C反应蛋白(CRP)、前降钙素(PCT)、血沉(ESR)、WBC及中性粒细胞(NE)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根据临床症状怀疑支原体肺炎者320例,痰培养确诊为肺炎链球菌肺炎及病毒性抗体检测诊断为病毒性肺炎患儿各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确定支原体感染组87例,非支原体感染者233例.非感染组PCT、CRP较非感染组明显升高(P<0.05),但均低于肺炎链球菌组,并高于病毒性肺炎组.ESR、WBC及NE在感染组及非感染组之间无明显升高,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CT、CRP对早期诊断支原体肺炎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不能区分能确定是否是支原体感染.CRP是MPP急性期炎症反应的敏感检测指标,动态监测CRP可判断MPP病情轻重、判断治疗效果.ESR无助于早期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但有利于鉴别细菌性肺炎与非细菌性肺炎;WBC及NE可作为一般排查感染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我院254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患儿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分为对照组(非细菌感染)98例,观察组(细菌感染)156例。比较两组患儿血清CRP、PCT、WBC、ESR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CRP、PCT、WBC、ESR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第3d、第6d后PCT、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对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观察组)和74例普通支原体肺炎患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儿年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人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阳性率、白细胞数(WBC)、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病程时间等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上述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SR、CRP、MP-Ab阳性率以及病程时间是患儿发展为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病程时间、ESR、CRP、MP-Ab阳性率均是小儿发生重症支原体肺炎的高危因素,临床治疗过程中需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严格控制,进而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赵小鹏  贾彦卿 《中国医疗前沿》2011,(15):59+57-59,5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白细胞计数(WBC)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38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根据诊断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214例,病毒感染组89例,支原体感染组77例,分别进行CRP、ESR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检测,并与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10例的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CRP在细菌感染组阳性率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病毒及支原体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CRP、WBC计数、ESR阳性率在细菌感染组均有增高,与病毒及支原体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细菌感染时,CRP敏感度较WBC计数、ESR高,有统计学意义。③恢复期CRP及WBC均有下降(P〈0.05),其中以CRP下降最为显著(P〈0.01),ESR在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CRP检测可作为区分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同时结合白细胞计数的升高伴中性粒细胞的升高,血沉的增快对细菌性感染的早期诊断快速有效,同时在临床疗效观察上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血常规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1月-2015年1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4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常规及hs-CRP检测。结果:观察组患儿白细胞计数、hsCR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淋巴细胞比率更低、单核细胞比率及中性粒细胞比率更高(P0.05);此外,血常规联合hs-CRP的肺炎诊断阳性率为95.0%,显著高于单一血常规(52.5%)或hs-CRP(57.5%)(P0.05)。结论:与健康儿童相比,肺炎患儿白细胞计数及hs-CRP含量更高,血常规联合hs-CRP对肺炎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赵大雨 《大家健康》2016,(3):183-184
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诊断的144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72例作为对照组,72例为观察组,测定两组的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结果:观察组中血常规检测的中性粒细胞综述和白细胞(WBC)综述与CRP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测定,能够有效诊断临床感染,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