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是由于幽门功能不全,胃窦、十二指肠协调运动障碍.胃排空延迟或胆囊功能障碍等因素导致含过量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破坏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屏障,损伤黏膜上皮,引起黏膜充血水肿等的炎症改变。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胀痛不适、嗳气、泛酸、恶心、呕吐或消瘦、贫血、失眠、心悸等神经衰弱症状。发生于非手术胃的胆汁反流性胃炎,称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而发生于胃幽门手术后过多胆汁反流引起的胃炎,称为继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现代医学多采用消胆胺、多潘立酮、铝碳酸镁及其他促进胃动力、保护胃黏膜药物治疗,有较好疗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柴陷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柴陷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5例,并与西药治疗的45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73.3%,两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在口苦呕恶、胃脘灼痛、嘈杂、胃鸣胀痛、嗳气吞酸等症状缓解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陷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是由于幽门功能不全,胃窦、十二指肠协调运动障碍,胃排空延迟或胆囊功能障碍等因素导致含过量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破坏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屏障,损伤黏膜上皮,引起黏膜充血水肿等的炎症改变。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胀痛不适、嗳气、泛酸、恶心、呕吐或消瘦、贫血、失眠、心悸等神经衰弱症状。发  相似文献   

4.
刘娓玉 《中医学报》2016,(10):1597-1599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阴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将118例确诊的Hp阴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逍遥散加减,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加减治疗Hp阴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左新红  彭和根 《当代医学》2011,17(25):156-157
目的评价连竹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连竹汤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雷尼替丁胶囊。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5%和65%,两组的胃镜检查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75%,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连竹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进行临床效果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择2007年7月~2010年6月收治的4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例患者.给予观察组患者铝碳酸镁片联合西沙必利治疗,给予对照组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使用Kleba内镜诊断BRG标准.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一个疗程的治疗,本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两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采用铝碳酸镁片和西沙必利对BRG患者进行治疗,总有效率较高(87.5%),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勤生 《中外医疗》2012,31(23):80-81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莫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给予对照组患者莫沙必利。现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①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疗效确切等优点,该联合方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苟青 《吉林医学》2013,34(9):1679-1680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在临床上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并与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达95.83%;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为79.1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10,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24 h胆汁监测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各组与对应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中出现恶心1例,呕吐1例;对照组患者中出现恶心3例,呕吐2例,腹痛2例,口干1例;上述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可耐受,未作处理,不影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发生明显变化。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02,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优于西药,能较好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和复发率比较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中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文章结合近5年有关中医中药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方面的临床研究成果,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治疗方法等方面展开综述,为今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参考文献40篇。  相似文献   

10.
余坤城 《中外医疗》2010,29(20):79-80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胃炎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2005年2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4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24例治愈率为58.33%,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治愈率37.5%,总有效率为75%,2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影响生活和工作,需要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内镜检出的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征,探讨其发病情况,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2000年5月—2010年5月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和胃镜资料,并与同期慢性胃炎进行比较.我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内镜检查共2169例,内镜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159例,检出率达到7.33%,病变部位以胃窦、胃体为主,内镜下主要表现为粘液糊呈黄色或黄绿色胆汁样,胃粘膜上可见胆汁淤块,粘膜充血,变脆或糜烂、出血、斑点.  相似文献   

12.
张剑君 《吉林医学》2014,(9):1896-1896
目的:探讨思密达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沙必利、庆大霉素针剂、硫糖铝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西沙必利、庆大霉素针剂、思密达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无恶化现象。结论:思密达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胆汁反流性胃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8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将82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41例患者应用西药治疗设为对照组,另外41例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7.6%,对照组治愈率80.5%,观察组治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治愈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胆汁反流性胃炎又称碱性反流性胃炎,因其反流的胆汁在胃炎中的特殊作用而不同于其他类型胃炎的治疗。笔者应用铝碳酸镁片治疗5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强、生活水平提高,国人饮食方式的改变、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纤维胃镜的普及,发病率及检出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目前以促进胃动力、保护胃黏膜、抑酸等治疗为主,但疗效欠佳,且易反复.中医药以整体观为指导,辨证论治,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取得...  相似文献   

16.
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残胃除外)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32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残胃除外)进行临床观察,随机按年龄组筛选425例单纯浅表性胃炎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p)快速尿素酶检测。其中观察组664例及所有对照组行腹部B超检查观察胆囊病变。结果1328例中,男性797例,女性531例,男/女≈1.5/1。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升高而下降。其中单纯胆汁反流性胃炎651例(49%);合并胃溃疡86例(6.5%);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12例(31%);合并复合性溃疡122例(9.2%);合并其他57例(4.3%)。观察组中Hp(+)298例(22.44%),对照组中Hp(+)147例(33.65%),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中胆囊疾患的检出率为221例(33.3%),高于对照组的72例(16.9%)。结论不论男女,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升高而下降;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多合并有溃疡;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合并胆囊疾患者较高;胆汁反流性胃炎的Hp感染率明显低于非胆汁反流性胃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温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温胆汤.对照组30例予吗丁啉、法莫替丁胶囊口服,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温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是由于幽门功能不全,胃窦、十二指肠协调运动障碍,胃排空延迟或胆囊功能障碍等因素导致含过量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破坏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屏障,损伤黏膜上皮,引起的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改变.  相似文献   

19.
以柴桂汤为主方,对8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进行治疗观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 3粒,3次/日,果胶铋 3粒,4次/日,饭前半小时及睡前空腹口服,奥美拉唑 20mg,2次/日,吗叮林 10mg,3次/日;治疗组采用柴桂汤加味辩证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 %,对照组为82.5%,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低,为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hlX gastritis,BRG)是由于幽门功能不全,胃窦、十二指肠协调运动障碍,胃排空延迟或胆囊功能障碍等因素导致含过量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破坏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屏障,损伤黏膜上皮,引起的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改变。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胀痛不适、嗳气、泛酸、恶心、呕吐或消瘦、贫血、失眠、心悸等症状,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胃部疾病,约占胃炎的24.2%,亦与胃黏膜恶变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