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76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作为干预组,同时选取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的56例患者作为常规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护理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等指标改变情况.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2.1%,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干预组患者LDL-C、SBP和DBP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明显优于常规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漆必波 《吉林医学》2014,(35):7893-7893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急性心绞痛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加入氯吡格雷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优,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氯吡格雷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病情,可在临床治疗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当中进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使用常规疗法,观察组35例基于对照组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74.3%,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心绞痛患者时,除了使用常规药物疗法,还可加用氯吡格雷,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血管内科疗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35)与实验组(n=35),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则行心血管内科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心血管内科疗法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减少心绞痛症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心血管内科当中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期间治疗的68例急性心绞痛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心绞痛临床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增加氯吡格雷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其心绞痛症状均有所缓解,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7.65%,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当中治疗急性心绞痛若能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则能达到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对缓解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绞痛患者的心血管内科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心血管内科相关治疗的急性心绞痛患者共计60例,随机将入选患者平均分成两个组别,其中一组患者接受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方案,作为对照组,另外一组患者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该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50.00%,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以上两项数据分别为33.33%、73.33%,经比较,均P0.05,差异显著;在心绞痛发作次数方面,两组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发作次数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绞痛患者,在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加用氯吡格雷,可以显著提升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64例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用药期间2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也有所缩短,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辅助治疗急性心绞痛,可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了深入研究在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治疗中,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便获得更科学的治疗方法 .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8—12月所收治的100例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每组有患者50例,为对照组中的患者提供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为治疗组中的患者提供氯吡格雷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中,显效16例,有效3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中,显效4例,有效27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62%,对比其治疗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为5 d/次,持续时间为(8.5±1.2)min;治疗组中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为1次/d,持续时间为(3.2±0.4)min;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治疗急性心绞痛患者过程中,氯吡格雷药物能够有效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做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心病中心自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开展为期2年的临床调查分析,共择取心内科中收治的60例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均分,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模式,同时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药物干预治疗方式,执行临床对比分析,探讨其氯吡格雷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综合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不良反应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3%;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治疗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异常水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更快恢复健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的急性心绞痛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根据该院2014年6月至2014年11月的70例急性心绞痛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我们使用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常规治疗和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4.3%,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1.4%,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突出,临床应用价值高,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李智模  赵长林 《中外医疗》2012,31(23):46-47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心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心血管行介入治疗的患者40例(观察组),就临床资料与同期收治的采用药物治疗的心血管患者4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情况、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识程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状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病患者采用经桡动脉介入的方式治疗,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万芳 《当代医学》2014,(21):68-69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祁阳县中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2组(n=5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临床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药物治疗。对2组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后2组急性心绞痛患者均有一定临床疗效,且观察组中急性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绞痛患者采取常规临床治疗方式加用氯吡格雷药物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临床治疗有效率,有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于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共计4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全部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的例数为2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用药期间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心绞痛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经统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都显著减少了,持续的时间也都比治疗前缩短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是更加的显著的,经统计,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辅助治疗急性心绞痛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心绞痛临床症状,效果是很好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到2013年之间收治的患有急性心绞痛的患者共12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心绞痛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等药物对急性心绞痛进行治疗,从而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71%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两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绞痛患者应用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硝酸甘油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的心血管内科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艾麦舒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新郑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16例心绞痛患者,按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艾麦舒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用艾麦舒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9%,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21%;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疏血通与艾麦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够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严华  罗倩 《吉林医学》2012,33(21):4676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急性心绞痛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治疗,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4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试验组对高胆固醇、高血压和心电的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试验很好地为临床工作提出一定的指导,对于急性心绞痛的患者容易出现心理疾病,综合护理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疾病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焦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早、午各1片,疗程共计14 d。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和焦虑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少,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黛力新联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焦虑患者,可显著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改善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内科药物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自2010年2月~2011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符合研究条件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占32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联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给予单纯通心络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68.75%)及总有效率(93.75%)和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50.00%)及总有效率(78.13%)相比,2组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通心络联合倍他乐克药物联合治疗,安全有效,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