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梗患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86例急性心梗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43)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43)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抑郁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循证护理效果明显,可显著提高急性心梗患者临床护理质量,缓解临床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对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以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均接受微创手术治疗,随机抽签分为两组,43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43例为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GC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3 d 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0%,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58%(P<0.05).结论 对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心梗合并左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84例急性心梗合并左心衰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42)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2)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各项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均低于对照组(28.57%),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明显,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尤佳佳 《中外医疗》2016,(30):177-17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0例行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临床疗效、格拉斯哥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5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6.7%)(P<0.05),且干预后GCS评分、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8.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6.7%)(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的临床疗效、减少神经缺损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娟  贾妍  王芳  施丹丹  白洁  丁薇 《求医问药》2014,(21):107-108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2%,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0.6%,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9%,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下肢骨折并发肺栓塞的早期预防及护理方法,总结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1月10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50)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50)给予早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肺栓塞发生率(4.0%)、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2.0%),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预防性护理干预模式效果显著,可减少并发肺栓塞几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综合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改善、症状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门诊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干预15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血压、症状变化及生活质量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头晕头痛、心悸胸闷、四肢乏力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PLP-Ⅱ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健康教育干预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控制其血压状态,同时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钻颅血肿引流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行钻颅血肿引流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钻颅血肿引流术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行钻颅血肿引流术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治疗时间,临床护理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并总结护理干预工作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3月90例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45)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n=45)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技术操作、护理管理、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0.00%),2组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就诊满意度,控制术后并发症,从而提高诊疗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60例住院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神经外科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辞去常规护理的同时采取综合护理模式,观察和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围手术期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术后康复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神经外科收治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性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3.8%,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为92.9%,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效率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所有患者均显著,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要显著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采用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时候,辅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率,改善患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加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开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时间: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中抽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2)与研究组(n=42),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与对照组相同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加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护理前NIHSS、SS-QOL评分差异比较均基本一致(P 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护理干预,给予高血压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加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焦虑、抑郁程度的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与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A和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抑郁、焦虑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吕佳 《中国民康医学》2022,(17):183-186
目的:观察基于多学科协作(MDT)模式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在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于该院行直肠癌根治术的86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MDT模式的ERAS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RP、WBC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DT模式的ERAS护理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可缩短术后康复时间,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负性情绪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6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护理侧重点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采取随机对症护理,干预组着重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病情观察及生活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SAS评分、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干预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介入治疗后,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χ2=6.348,P<0.05)。干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达12.50%,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达31.25%,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7年2月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n=50)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照组(n=50)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ICU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96.0%)、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方法效果良好,在降低手术时间、并发症及提高预后效果上,疗效明显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17.
甘玉华 《海南医学》2013,24(5):777-779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急性期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使用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及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各75例,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并发症出现率、平均动脉压、负面情绪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两项负面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稳定患者血压,减少其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18.
于君 《吉林医学》2012,33(16):3538-353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8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23%(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较佳的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分析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按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原则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亚低温治疗,通过临床治疗有效率、Barthel评分、NIHSS评分等指标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64.44%(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有利于快速去除血肿,减轻疾病症状,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可在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小骨窗显微开颅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82例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该院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小骨窗显微开颅术治疗,n=41)与观察组(给予骨瓣开颅术治疗,n=41),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分别为(84.15±32.17)mL、(6.5±0.90)d、(2.1±0.60)h,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半年后观察组GOS评分结果为:4~5分31例,2~3分9例,1分1例,观察组中残及恢复良好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GCS评分显著上升,上升至(13.91±1.6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分别为12.2%、2.4%,观察组术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采取小骨显微开颅术治疗可降低术后病死率,提高预后,且具有微创特点,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