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在儿科应用引发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R/ADE)的特点和规律,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我院近五年发生的166例儿科中药注射剂ADR/ADE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66例ADR/ADE中男性122例次,女性64例次,涉及中药注射剂12种,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是致儿童ADR/ADE的主要药物;变态反应发生率最高,其中痰热清注射液引起ADR/ADE的例数最多,为80例次,占43.01%。所致ADR/ADE最常见的是皮肤及附件损害,占58.72%。结论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应进一步规范儿童用量,医院应高度重视儿科应用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ADE并加强ADR/ADE报告和监测工作,严格遵循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加强监护并及时处理,保障患儿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王军鹏 《当代医学》2016,(30):145-146
目的:总结归纳儿科临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与指导。方法随机选取儿科住院部收治的存在药物不良反应的患儿80例,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产生的不良反应类型与所致原因分析。结果统计后分析结果为不良反应主要有皮肤的不良反应、肝和肾的损伤以及腹泻呕吐等常见不良反应。使用药物剂量的不合理在所致原因中有很大例比例,成为临床上产生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因素。结论儿科临床中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为皮肤的不良反应,原因多为使用药物剂量超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了解我院儿科药物的应用状况,分析临床用药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导致不良反应产生的相关因素,探讨保证临床用药合理性的对策,确保本院儿科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随机抽查本院自2010年5月-2011年6月间儿科住院病例60例,对临床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并分类,对其中产生用药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资料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6例患儿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占总病例的26.7%,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68.8%),静脉给药的比例最高,静脉给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高达63.3%。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用药剂量过大、使用儿童慎用或禁用药物以及药物的配伍使用不合理。结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药物剂量使用过大、药物的配伍不合理以及不同给药途径均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因此,应重视儿科临床合理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在儿科临床用药中常见不良反应,为儿科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回顾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30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儿在用药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的病例,并将所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000例患儿中,有58(1.93%)例出现过不良反应情况,其中43(1.43%)例皮肤不良反应,3例(0.1%)肝功能、肾功能损害;12(0.4%)例腹泻、呕吐,其中皮肤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显著高于其他的不良反应情况(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临床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临床用药剂量过大、药物的配伍和使用不合理,因此,儿科在临床用药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合理的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董淼 《基层医学论坛》2014,(26):3578-3579
目的调查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儿科2011年—2013年报告的104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104例药物不良反应中,抗生素占首位63.46%,静脉给药方式为主要途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最为常见。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35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6例报告中,新的ADR为29例;10岁以下年龄组的患者最多;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为258例,占64.18%;引发ADR反应最多的药物种类为抗感染类药物(229例,占61.56%);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287例,占68.01%)。结论:应加强ADR监测上报工作,减少ADR的发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总结上半年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ADR),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警示.方法:对166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最高(55.42%).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最常见(54.81%),经过相应的治疗均恢复正常.结论:发生ADR最多的是抗菌药物,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占首位;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联合用药应注意配伍禁忌;中药的ADR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临床表现,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 对2008-2009年100例ADR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ADR中涉及药物75种,以抗生素类所致的ADR居多,占57%;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2%;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ADR累及的系统以皮肤系统损害为主,占71%.结论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强调合理安全用药,避免ADR及最大限度地降低ADR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我院近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上报的94例抗菌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 94份抗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共涉及药物6大类20个品种;静脉滴注引发的不良反应93例,占98.9%;阿齐霉素引发的不良反应最多见,有16例,占17%;变异性反应最常见,占59.5%;重度药品不良反应1例,占1.06%.发生ADR的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1.08:l).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静脉注射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多,应予以特别关注.必须定期监测与分析不良反应情况,以期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参考,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李蓓 《中国医药导刊》2013,(6):1059-1060
目的:探讨细辛脑注射剂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有关细辛脑注射剂的50例ADR报告进行归类分析。结果:用药患者以儿童居多,平均年龄18.56岁;在静脉点滴过程中发生ADR的占总例数的68.00%;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占12.00%;单独用药发生ADR的报告占80.00%;既往药物过敏史不详的占72.00%;家族药物过敏史不详的占74.00%。结论:细辛脑注射剂所致的临床ADR应引起高度重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严密监测用药过程,预防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收集的13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结果130例ADR中,主要以抗菌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居多,其次为中药制剂,ADR最常见的表现为皮肤及其附属器损害。结论加强对用药过程的ADR观察,强调合理用药和ADR监测,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于若舒  李宗峰  厉心 《中外医疗》2009,28(22):82-82
目的探讨儿童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集到的80例抗感染药物ADR报告,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岁以下儿童发生不良反应较多,药物中以β-内酰胺类所致不良反应较多,ADR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结论应重视儿科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钟建雄 《华夏医学》2013,26(3):557-560
目的:分析我院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全年ADR共103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3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年龄段发生率最高(36.89%),以抗菌药物引起ADR最常见(41.75%),静脉给药是ADR发生最常见的给药途径(80.58%),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36.36%),其中不合理用药引起ADR发生37例(35.92%)。结论:临床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尽量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儿科2008年1月~2009年1月一年中收集的4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类并分析.结果 40例ADR报告中,过敏反应居多,其次是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ADR,少数为不合理用药或用药不当所造成,抗生素引起的ADR最多.结论 应重视ADR监测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我院243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剑雄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4):118-118,12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达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的目的。方法:搜集我院2007~2009年243例ADR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3例不良反应中,涉及抗感染药物134例,占55.1%;中药注射剂53例,占21.8%。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220例,占90.5%。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合理地使用抗感染药物和中药注射剂,用药应以说明书为依据,加强监测,尽量减少静脉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本院2009.01-2010.12年共9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别对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ADR的性质、给药途径、药物剂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2例ADR报告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最多的药物是抗菌药物(占65.22%),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反应最多(占41.30%),发生ADR的最多的药物剂型是注射剂.结论 开展并加强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监测工作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及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我院上半年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警示.方法 对16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最高,有122例,占72.62%.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最为常见,有127例,占75.60%,经过相应的治疗均恢复正常.结论 我院发生ADR最多的是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高祝  胥德中 《西部医学》2012,24(12):2419-2420
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11例ADR的发生原因、表现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11例不良反应中,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71.17%;ADR表现以皮肤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38.57%;以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93.69%。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工作,特别重视抗菌药物和静脉滴注用药ADR的防治,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减少并尽量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儿科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收集我院2009年-2011年各科室上报的ADR报告261例,其中申报成功98例,按患者的年龄、给药途径、ADR类型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8例ADR报告中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起的ADR最高占总例数的87.8%:抗菌药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62.3%;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占27.1%。临床表现以皮肤损伤最常见,占总例数的69.4%。结论临床应加强对儿童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范玮 《基层医学论坛》2014,(26):3589-3590
目的探讨儿科临床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3月儿科住院患者120例,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和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对120例儿科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36例患者出现过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用药剂量超标、药物配伍不当和儿童慎用药物的使用,是造成儿科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应重视儿科临床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