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祁俊  刘亮镜  江玲丽 《中草药》2017,48(16):3333-3337
目的比较参术益肠丸细粉和超微粉中主要活性成分葛根素、芍药苷和甘草苷溶出情况,为其生产工艺优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参术益肠丸中主要活性成分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相对累积溶出率进行定量研究。色谱条件: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11︰89);体积流量1.5 m L/min;检测波长230 nm;进样量10μL。结果细粉中葛根素和甘草苷在水和人工胃液中相对累积溶出率大于超微粉,而细粉中芍药苷在水和人工胃液中相对累积溶出率小于超微粉。人工肠液中超微粉和细粉的溶出行为相似。结论适度的微粉化能促进参术益肠丸有效成分的溶出,其溶出行为还受到不同溶出介质的影响,超微粉碎技术应用于参术益肠丸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六味地黄超微细粉体显微特征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丽丽  李勉  范丙义  蒋士忠 《中草药》2002,33(6):560-561
目的:对中药复方六味地黄超微细粉体组织特征进行观察研究。方法:用对撞式气流粉碎机对六味地黄方剂药材进行细胞级超微粉碎,对照常规常规粉碎细粉,用显微观察法对其组织特征进行观察。结果:六味地黄方剂经超微粉碎后,显微镜下观察基本无完整细胞存在。结论:中药复方经超微粉碎可使细胞破壁,使其细胞内的各类有效成分充分暴露,迅速释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超微粉碎前后丹参显微特征及粉体学性质。方法采用生物显微镜进行显微特征观察;测定粉体休止角和堆密度。结果丹参超微粉颗粒均匀,基本无完整细胞存在;与普通粉相比,丹参超微粉体的休止角增大,堆密度减小。结论超微粉碎中,植物细胞破壁率明显提高,但流动性、充填性变差,有待于在制剂生产中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参术益心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细胞因子影响。方法 94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参术益心汤。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总有效率为91.49%,高于对照组的72.34%(P <0.05)。观察组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胸闷胸痛、倦怠乏力和气短懒言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VEDV和LVESV低于对照组,而LVEF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而NO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IL-1β、IL-6和TNF-α水平低...  相似文献   

5.
不同粒度红花粉体理化性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研究不同粒度红花粉体的理化性质,确定红花超微粉体的粒度。方法 分别考察4种不同粒度红花粉体的形态结构、吸湿性、比表面积及孔容,采用HPLC测定红花粉体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液相图谱及体外溶出行为。结果 随红花粉体粒度的减小,其细胞破壁率增大,比表面积及孔容增加,吸湿性增加;4种粒度红花粉体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相近,HPLC谱图相似;D90为65.4与29.4 μm的红花粉体溶出度相似。结论 疏松的细胞间连接而非破壁是增加红花羟基红花黄色素A溶出的必要条件,红花超微粉体D90宜控制在29.4~65.4 μm内。  相似文献   

6.
当归超微粉体和普通粉体的粉体学性质比较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目的:比较当归超微粉体和普通粉体的粉体学性质,为超微粉粹应用于当归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测定当归粉体的粒径及分布、吸湿性、粉体的形貌结构等粉体学特征和体外溶出行为,研究当归粉体的粒径对其粉体学特性、含量和体外溶出行为的影响。结果:随当归粉体粒度的减小,比表面积及孔容和吸湿性增加,流动性变弱,4种粉体中阿魏酸含量大小顺序为普通粉微粉Ⅰ微粉Ⅱ微粉Ⅲ,但是随着粉碎程度的加强,微粉Ⅱ中的阿魏酸溶出速率、累积溶出率和溶出总量均高于其它粒径级别的当归粉体。结论:适度的微粉化能促进当归有效成分的溶出。  相似文献   

7.
桑叶超微粉的粒径检测及显微特征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桑叶超微粉进行粒径检测和显微特征观察,并与细粉进行比较。方法用显微法测量粒径和观察特征。结果桑叶经超微粉碎后,显微镜下基本无完整细胞存在,粒径在47μm以下的粒子达80%以上。结论超微粉碎可使桑叶细胞破壁。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我院制剂活血散超微粉粉体粒度分布和显微特征进行观察研究。方法用气流粉碎机对活血散方剂药材进行细胞级超微粉碎,对照传统粉碎细粉,应用激光粒度分布仪对其分布进行表征,用显微镜对其组织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活血散方剂经超微粉碎后,中位径(D50)达到12.63μm,显微镜下观察基本无完整细胞存在。结论超微粉粉体粒径分布范围窄,均匀度高;其细胞破壁率达到95%以上,比表面积约为传统细粉的数倍,细胞后含物暴露充分。  相似文献   

9.
4种中药微细粉体显微特征及细胞破壁率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测定丹参、黄芩、苦参和秦艽4种常用中药微细粉体的细胞破壁率,比较其与常规细粉的显微特征差异。方法:采用细胞计数法,以木栓细胞、薄壁细胞作为计数指标,考察微细粉体技术对4种中药细胞破壁率的影响;同时采用显微观察法比较常规细粉与微粉体的细胞结构及后含物形态变化。结果:4种中药微细粉体的细胞破壁均在95%以上,且细胞多已破碎,偶见完整细胞和导管等碎片。结论:微细粉体技术对丹参、黄芩、苦参、秦艽4种中药具有良好的细胞破壁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司南  杨健  边宝林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1):884-886
目的:运用反相高效液相法(RP-HPLC)比较不同超微粉碎条件下中药复方麻杏石甘汤样品中的麻黄碱(ephedrine)与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e)的溶出率变化趋势。方法:YMC ODS-C18柱(4.6 mm×150 mm,4μm);流动相水-乙腈-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磷酸(650∶350∶5∶1);柱温50℃;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5 mL.min-1。结果:超微粉碎前后样品溶出率差异显著。结论:证明对于麻杏石甘汤复方,经过超微粉碎技术处理后的样品,其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溶出速度比未经超微粉碎处理之复方加快,且溶出率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粉体粒度分析客观准确地表征甘草质量。方法 通过粒度分析仪测定甘草粉体的粒度分布,并分析了粒度分布特性与甘草有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 甘草粉末粒度分布与甘草有效成分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即50.00~200.00 μm分布越少,500.00~1000.00 μm及更高的粒径范围内分布越多,甘草质量越好。可见粉末粒径在50.00~200.00、500.00~1000.00 μm的分布与甘草质量直接相关。结论 采用粒度分析仪检测甘草粉末粒度分布,进而表征甘草品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规范中药材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罗素菜  曹岗  朱承伟  葛卫红  蔡宝昌 《中医药学刊》2014,(2):328-329,I0009,I0010
目的:建立三叶青微粉细胞破壁率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粒度比较法,将参考样品图片与试样图片进行比较,估计试样粉末的大致破壁程度。结果:三叶青粉末破壁率〈50%,破壁程度属于4级(++++)。结论:细胞破壁率与粒径值具有相关性,可采用粒度半定量分析粉末的破壁程度。  相似文献   

13.
O/W型微乳凝胶粒度分布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O/W型微乳凝胶的粒度分布特性及其与普通水凝胶的区别。方法:O/W型微乳凝胶样品经稀释后采用动态光散射法进行粒度检测,通过对样品稀释方法和条件进行考察,确定了样品检测方法;对含不同凝胶基质的微乳凝胶和不同微乳处方配制成的微乳凝胶进行粒度测定,并与普通水凝胶进行比较。结果:O/W型微乳凝胶用水稀释100倍后可进行平均粒度测定,平均粒度分布在10~100 nm;微乳凝胶与其同处方微乳的粒度分布相近;与普通水凝胶有明显区别。结论:粒度测定可作为微乳凝胶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颗粒粒径对中药二元混合粉体密度的影响,为中药制剂处方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构建3组具有不同粒径比(α)的中药二元混合体系,即木蝴蝶-微晶纤维素PH102(MCC PH102)(α=0.071 7),银柴胡-MCC PH200(α=0.158 7)和当归-MCC KG802(α=0.840 6)。每组按9个质量配比(90∶10,80∶20,70∶30,60∶40,50∶50,40∶60,30∶70,20∶80和10∶90)制备混合粉体,共得到27种含中药的二元混合粉体。对6种单一粉体和27种二元混合粉体的粒径分布、密度等参数进行表征。基于堆积理论和多变量分析阐释粒径相关参数对中药二元混合粉体的填充结构和密度的影响。结果 当归-MCC KG802二元混合体系的α大于替换置换率(αr=0.741 0),其密度与质量配比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符合替换机制。木蝴蝶-MCC PH102二元混合体系的α小于临界比率(αc=0.154 0),其密度随组分质量比呈非线性变化,符合填隙机制。银柴胡-MCC PH200二元混合体系的α介于αcαr之间,其密度受填隙机制和替换机制的双重影响。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LS)模型的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混合质量配比(VIP值=1.62),α(VIP值=1.13)和D10(粒径分布累积至10%时对应的粒径,VIP值=1.06)是影响二元混合粉体密度的关键因素。结论 在中药二元混合粉体中,2种粉体的粒径差异越小,混合粉体密度和组分质量配比之间的关系越接近于线性。  相似文献   

15.
100种中药粉末的粒度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瑛  杨永华  蔡光先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401-2402
目的研究微米中药的粒度与粒度分布。方法采用W inner3001干粉激光粒度仪对100种中药粉末的粒度进行测定。结果100种中药粉末中,77种微粉的粒度分布为0.1~75μm,D50≤33μm,<75μm的颗粒累积不少于95%,23种中药细粉的粒度分布为1~150μm。<150μm的颗粒累积不少于95%。结论建议中药微粉的概念定义为:中药微粉的粒度分布为0.1~75μm,D50≤33μm,<75μm的颗粒累积不少于95%。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厚朴煮散的粉碎粒度,考察加水量对其煎出物的影响,为该煮散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制备5种规格的厚朴煮散,采用HPLC检测水煎液中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检测波长294 nm,流动相甲醇-水(82∶18),柱温30℃。以厚朴酚、和厚朴酚转移率和干膏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粉碎粒度和加水量对厚朴煮散煎出物的影响,并与饮片传统煎煮进行比较。结果:粒度和加水量对厚朴煮散水煎液有效成分的转移率和干膏率均有显著影响。厚朴煮散最佳制备工艺为粉碎过10目筛,含有能通过80目筛的细粉不超过20%;厚朴煮散煎煮1次,煎煮时间10 min时,24目煮散加20倍量水的煎液中有效成分转移率和得膏率分别为饮片传统煎煮(加10倍量水煎煮50 min)的5.1,2.5倍;10目煮散加10倍量水的煎液中二者分别达饮片传统煎煮的2倍以上。结论:厚朴饮片制成煮散后可节省药材和煎煮时间,可推广于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粒径大小及其分布是中药粉体重要的物理性质,激光粒度测定法在中药粉体粒径的测定中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本文对激光粒度测定法及其在中药粉体粒径测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促进其在中药粉体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证候分布及其特点。方法:按入选、排除标准收集原发性痛经的患者240例,分析在不同年龄、病程、婚姻状况、痛经疼痛程度、痛经疼痛持续时间方面的中医证候分布及各证候的特点。结果:本病实证多于虚证,实证中以寒湿凝滞证最常见,其次是气滞血瘀证,而虚证中以气血虚弱证为多,中医证候在不同的年龄、病程、VAS、疼痛时间,均有不同的特点。结论:重视原发性痛经的年龄、病程、疼痛程度与持续时间,治疗时,及时根据病情,加用活血化瘀行气温经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证候分布及其特点。方法:按入选、排除标准收集原发性痛经的患者240例,分析在不同年龄、病程、婚姻状况、痛经疼痛程度、痛经疼痛持续时间方面的中医证候分布及各证候的特点。结果:本病实证多于虚证,实证中以寒湿凝滞证最常见,其次是气滞血瘀证,而虚证中以气血虚弱证为多,中医证候在不同的年龄、病程、VAS、疼痛时间,均有不同的特点。结论:重视原发性痛经的年龄、病程、疼痛程度与持续时间,治疗时,及时根据病情,加用活血化瘀行气温经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