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传承与创新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动力,也是旴江医学最突出、最鲜明的学术特征。在宏富的旴江医籍的字里行间,既全面继承了四大经典和前人的宝贵医学遗产,又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其名说纷呈,名术璀璨,名方辉映,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本文从中医理论、临床学科、治疗技术、中药方剂、中药炮制、医德医风等六个方面探讨了旴江医学传承创新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2.
旴江医学,源远流长,经历千年而不衰。其缘由乃为得益于旴江流域文化昌盛和教育发达。旴江流域素有“文化之邦”、“才子之乡”之美誉,千百年来这里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教育事业发达,书院云集,文人辈出,名医辈出。医学传承成为了旴江医学形成与发展及其医学人物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诸如席弘、李梴、龚信、龚廷贤、谢映庐、喻嘉言等医学家都在医学教育方面有着杰出成就,并且本身就是德才兼备的儒医型人才。本文从书院文化、人文修养、医德培育、习医途径、传授技巧、精编教材、学术交流、病人教育等方面,探讨旴江医家的医学教育思想,以期为现代医学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挖掘衢州雷氏医学对新安医学的传承创新。[方法]采用传统医史文献整理和现代数据库挖掘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手段,从新安医学在衢州地区传承的源流以及雷氏医学对新安医学的传承创新两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结果]徽州、衢州地缘相近,文脉相通。明清时期,新安医家和衢州医家的传承和交流十分密切,促进了两地医学的互动融合。新安医学在学术思想上崇尚中医四大经典,对诸子百家学说也研究颇深,雷氏医学在此基础上勇于发展创新,将瘟疫与温病进行区分,并创造全新的时病辨治体系。新安医学以辨脏腑经络为纲,辨阴阳、病程、病位及病性为目,雷氏医学辨治以脏腑辨证为主,并有机结合审因论治、分层论治、知时论证、辨体立法等多种辨治方法。新安医学临证遣方常经方、时方并蓄,并自创新方、新法,注意酌盈济虚,雷氏医学也强调有法才有方有药,更加明确提倡用法而不用方,“以法代方”。新安医学用药精简轻灵、主次分明,雷氏医学其用药也具有“轻、灵、精、专”的特点。新安医学调摄养生注重固本培元、治调结合,雷氏医学更注重调理脾胃,防治并重,认为不能仅靠治疗,平时在三因制宜的指导下进行养护更为重要。[结论]雷氏医学在传承的基础上对新安医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并提出独特见解,丰富了中医理论,值得深入研究和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寻中医药传承之路,通过梳理董建华、王永炎、田金洲三位院士的学术脉络,发现三代传承人,代代有创新.第一代董建华院士,创立"通降学说",以"通"为胃肠和其他腑病的治疗原则;第二代王永炎院士,创立"病络学说",提出从络论治脑、心、肾等重大疾病和难治病的新思路;第三代田金洲院士,提出"证候级联假说",为脑病和其他慢病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挖掘衢州雷氏医学的学术特色。[方法]采用传统医史文献整理研究的方法,从时病、内科、儿科、女科、老年病、杂病、针灸等方面对雷氏医学的学术特色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结果]衢州作为“丹溪医派”“新安医学”“杨继洲针灸”之融汇处、涵养地,在诊治疾病方面独具特色。雷氏医学认为时医应正确掌握四时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并构建了全新的以四时六气为纲目“知时论证、辨体立法”的时病辨治体系,立法处方提倡用法而不用方。内科广泛运用脏腑辨证,同时还结合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八纲辨证及病因辨证,临证依据病邪特点而治。儿科强调四诊合参,首重望诊,临证当明辨体质差异,治疗因人而异;小儿脾胃易伤,治疗时重视小儿脾胃的特点,处处顾及脾胃。女科注意圆机活法,通权达变,善于抓住妇人经、带、胎、产的生理特点辨证用药。老年病大多本虚标实,治疗首先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并且扶正多从先、后天之本着眼。杂病需提纲挈领,以常见病因病机为纲,又注意区分常证变证、兼证夹证,临证不忘多法并用以提高临床疗效。针灸融合了新安针灸名家和杨继洲针灸的学术思想和理论,选穴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结论]衢州雷氏医学在传承中医精华的...  相似文献   

6.
<正>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希军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中美药典高层论坛上提出,组分中药将是未来中药创新的新模式。这一模式建立后,未来大量的新药一定出自东方,出自中国。  相似文献   

7.
3.2注释《难经》之成就 《难经》是中医学经典理论著作,以其年代久远,语义深奥,三国时吴·太医令吕广始为其作注,此后,历代注释不下数十家。至宋金元时期,人们更重视对《难经》的研究,出现了一大批整理和研究的专著。如庞安时《难经解》、宋廷臣《黄帝八十一难经注释》、周与权《难经辨证释疑》、王宗正《难经注义》、王惟一《集注八十一难经》以及滑寿《难经本义》等。  相似文献   

8.
论陈延之《小品方》对前代医学的传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品方》是六朝时期的方书精品,在中国医学发展史及中外医学交流史上,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传播普及的作用。作者陈延之对汉魏两晋时期的医术、方书认真总结、深入钻研,在传承前人学术的基础上,对外感热病、内伤杂病、妇产科证治,方药的配制运用等有诸多创新,并深刻地影响着后世医学。陈延之善于传承,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宝贵精神,给今日弘扬中医学术带来诸多反思与启迪。  相似文献   

9.
记者(以下简称“记”):去年你是双喜临门,年初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年底又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第6届主任委员,首先向你表示祝贺。请谈谈你作为新一届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在任期内对分会的发展有什么设想?  相似文献   

10.
在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立足于医学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和临床实践等应用方面的独特性,有针对性地抓住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先机,明确医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和价值,为医学人才创新创业素质的提高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1.
旴江流域自古文风鼎盛、名人辈出。数以百计闻名于世的岐黄翘楚形成了屹立于杏林的医学群体。革故鼎新、仁爱慈助、博雅达观、道德教化的旴江文化固化成旴江医学的精魂,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旴江医家仁爱济世精究医药,博采众长治学严谨,善于运用"循理、循证、循病"的思维方法,使辨证论治理论在临床各科的运用得到进一步拓展,师古不泥,专而不偏,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发明,影响播及海内外。  相似文献   

12.
对盱江医学的命名、属性、描述及研究的时间节点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所谓“旴江医学”,是指自唐宋以后至清朝末年,在江西旧建昌、临川一带的盱江流域所形成的一个医学群体,具有名医众多、医著丰硕、专科悉备、建树博深的鲜明特色,是我国地方医学中的一朵奇葩,为丰富中医药学的理论和临床作出了宝贵贡献.  相似文献   

13.
当代著名旴江医家李元馨,治学勤勉,工于临床,通晓诸科,擅治耳鼻喉科病症。李氏辨治耳鼻喉科病症颇具特色,观其医案理法方药详备,处方用药灵动,既精于经方应用又善于创立新方,临证多用家传验方及涂敷、吹药、搽抹等简便效捷的外治法,对后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盱江医学,起于西汉,跨过二千余年光阴,因道教传道行医而兴起于汉唐,因尊儒重医而发展于宋元,因政治文化中心南移而繁盛于明清以降,源远流长,医药繁盛,名医代出,影响深远,流传海内外,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国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从自然地理、民族文化与天然资源的角度论述云南地域传统民族医药的内涵及其形成的历史地理因素。讨论云南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中挖掘地方特色民族医药知识、保证天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培育骨干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开拓以东南亚为窗口的国际市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使用中成药及中药的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收集我院2004~2010年间的门诊就诊人数、使用中成药及中药的人数、中成药及中药的销售总金额,并计算出每年使用中成药及中药人数与门诊就诊人数比、中成药及中药处方的平均费用金额,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10年中成药的使用呈上升趋势,而中药的使用则相对呈下降趋势;2007~2009年中成药处方平均费用金额显著增长,2009—2010年中药处方平均费用金额显著增长。结论:我院门诊中成药使用广泛,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中药的使用则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7.
范式是学科的本质 ,也是区别不同学科的决定性依据。构成中医学范式的三个要素即主导观念、核心概念、研究方法 ,决定了中医学的学科特点及发展态势。中医学应该引入现代先进的技术方法 ,更替核心概念 ,确立新的科学观念 ,重建新的学科范式 ,如此才能使中医学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分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10年1月—2020年1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3个数据库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文献,分析用药规律,包括四气五味与归经分析、频数及频率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结果]近10年涉及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