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肿瘤辨证抗癌与科学抗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肿瘤在病因方面与体虚、情志、外邪、饮食等因素相关,在临床可正虚、痰凝、血瘀等表象,在治疗方面常采用扶正培本、活血化瘀、化痰软坚、清热解毒、以毒攻毒等法.当代中医发展了配合手术、放化疗的中医治则,并结合肿瘤研究进展发展了瘤毒/癌毒的中医肿瘤病机,在此基础上抗癌成为治疗肿瘤的根本大法;结合中药药理研究进展,文章提出了辨证抗癌的概念,指出抗癌中药应当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同时,在用中医理论思维辨证遣方用药时,亦当首先考虑使用具有抗癌功效的中药,即在中医理论、现代药理的双重标准下合理选用抗癌中药,在l临床中逐步摸索抗癌中药作用和配伍规律.随着研究的进展,将有可能对大部分中药抗癌的作用及机制、抗癌作用谱、、配伍规律以及毒副作用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同时随着中医理论研究的深化,中药治癌当根据中药药理研究以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有机组合,此所谓科学抗癌.文章还总结了具有促进新生血管生成作用的抗癌中药,以及具有雌、雄激素样作用的抗癌中药,指出这些中药在相关肿瘤中当慎用.  相似文献   

2.
张春丽 《北京中医》2011,(2):156-160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物过程,抗肿瘤血管生成目前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中医药在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肿瘤血管生成机制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途径、中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现代医学研究方法以及中药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中药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春丽 《北京中医药》2011,30(2):156-160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物过程,抗肿瘤血管生成目前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中医药在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肿瘤血管生成机制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途径、中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现代医学研究方法以及中药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7,(9):2005-2009
肿瘤是目前临床常见疾病,肿瘤的难治性就在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而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是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来控制肿瘤疾病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抗肿瘤治疗的热点。随着对中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中药在抗肿瘤血管生成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文章就近5年来中药在抗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卵巢癌是妇科三大癌症之一。卵巢癌早期症状隐匿,发现时多已进展至晚期,手术治疗联合化疗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但5年生存率仍低于45%。血管生成是卵巢癌生长和转移的关键步骤。抑制卵巢癌血管生成已经成为抗肿瘤靶向治疗的新热点,具有不易耐药、特异性高、副作用小、抗瘤谱广等诸多优点。现代研究证实,中药可通过抑制促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上调抗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降低肿瘤微血管的密度、调节相关信号通路等作用机制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在卵巢癌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该文基于中药抑制卵巢癌血管生成以发挥抗卵巢癌作用方面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卵巢癌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6):243-248
"肿瘤饥饿"疗法是临床治疗肿瘤的热点。新生血管与肺癌生长、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是"肿瘤饥饿"疗法的重要药物来源,已成为治疗肺癌的新靶点和新方法,也是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常用的抗肺癌新生血管生成的中药或中药活性成分,阐述了其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王爱云  陶丽  陆茵  林依平  陈文星  周梁 《中草药》2015,46(9):1399-1404
血管异常增生的疾病如肿瘤治疗要抗血管生成,而缺血性疾病的治疗要促血管生成。肿瘤与缺血后新生血管主要区别在于血管的成熟度和稳定性不同,而血管生成是个复杂的过程。活血化瘀代表中药丹参普遍应用于肿瘤和缺血性疾病。综述近年来对丹参及其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影响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丹参各种成分表现出抗血管生成和促血管生成双重调控作用。丹参对血管生成表现出的调控效应可能与实验条件的不同,丹参成分的多样性,血管生成的复杂性,以及不同病理状态下体内分布的差异有关系。  相似文献   

8.
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出现新生血管生成现象,血管生成抑制剂可用于肿瘤等疾病的治疗。近年来,文献报道了许多天然产物具有抑制血管生成的活性,本文针对皂苷类化合物的抗血管生成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遗留的器质性损伤和功能障碍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内皮祖细胞的发现使人们意识到出生后血管新生作为一个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对修复缺血区域组织损伤,恢复损伤组织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治疗性血管新生的概念的提出为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中医药在治疗缺血导致的心脑血管损伤疾病方面具有广泛的临床经验,近年来研究发现大量中药及复方制剂具有促治疗性血管新生的作用,而其作用机制不完全相同,主要表现在增加血管新生调节因子,促进EPCs的增殖、分化和迁移等方面。该综述检索近期文献,总结具有促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的传统中药复方或单体成分,并进行归纳分析其不同的作用途径,以期为今后中医药促治疗性血管新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人参皂苷Rg3联合化疗抑制大肠癌生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研究表明,新生血管形成与肿瘤的生长、转移有密切关系,以血管生成为靶点的抗癌新药是当前肿瘤研究的热点。人参皂苷Rg3是目前国内唯一批准用于临床的中药单体肿瘤新生血管抑制剂。本研究拟通过实验研究中药靶向药物人参皂苷Rg3联合5-氟脲嘧啶化疗对抑制大肠癌生长和转移能否起到协同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中药抗肿瘤及中医药和化疗协同治疗肿瘤提供客观依据,促进中医药抗肿瘤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现将其研究方法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体内血管的生长与抑制处于动态平衡,以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当这一状态一旦被打破,即导致许多血管生成性疾病的发生[1]。1987年,Folkman将这类毛细血管异常增殖的疾病称为“血管生成性疾病”。血管新生性疾病即指与微血管异常生长有关的疾病,表现为血管生成过度和血管生成缺陷。例如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都有血管持续生长,而血管生成不良性疾病如创伤愈合、微循环障碍等[2]。有关中药促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的研究已成为当前中药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文献的复习,着重从不同方面对中药及其提取物对血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姜黄素是中药姜黄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在抗新生血管生成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本文概括了姜黄素抗新生血管作用的研究进展及相关机制,主要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黏附及迁移,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抑制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同时总结了其在眼科新生血管类疾病的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3.
黄芪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胡兵  沈克平 《中药材》2008,31(3):461-465
黄芪作为一个传统的扶正中药,一直广泛应用于肿瘤临床.随着科学的发展,多项实验研究中发现黄芪在肝癌、胃肠道肿瘤、肺癌、鼻咽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中都有明显的抗癌作用;临床研究中发现,黄芪配合放化疗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黄芪的抗癌作用可能与其增强宿主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因素相关.同时有研究表明黄芪具有促进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甚至有研究证实黄芪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以及肿瘤生长,提示黄芪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及有效成分抑制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强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788-1790
中药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是当前热点,由于西药抗癌的毒副作用太大,中医中药治疗肿瘤已经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一大特色。许多中药具有抗肿瘤作用,因中药成分复杂,其抗肿瘤机理也表现在各个方面。展示了中药防治肿瘤的巨大潜能和美好前景。本文对抗肿瘤中草药及有效成分在肿瘤抑制、逆转多药耐药、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5.
方子寒  漆仲文  谢盈彧  张军平 《中草药》2018,49(14):3441-3445
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均有新生血管的参与,促进或抑制血管新生被认为是控制疾病发病进展的关键因素。中药因其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血管新生显著的干预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斑马鱼模型作为理想的动物模型也为血管生成相关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基础。基于斑马鱼动物模型实验,以中药单体、有效部位、复方及中成药等为研究对象,对中药干预斑马鱼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斑马鱼实验模型的进一步开发应用以及中医药干预血管新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肿瘤内部血管异常是造成肿瘤微环境异常的重要因素,而微环境不仅与肿瘤恶性程度转移复发密切相关,其所造成的酸性环境、乏氧等因素严重影响肿瘤的常规治疗及放化疗疗效。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为目标靶点的抗肿瘤新生血管治疗药物不仅能拮抗肿瘤血管新生,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肿瘤内部血管正常化,从而降低细胞间质压,改善肿瘤内部血供,提高放化疗的疗效。既往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已证实,许多中药在与放化疗联合的综合治疗中具有增敏增效作用,同时近年研究亦证明许多中药具有抗肿瘤血管新生并降低血清VEGF浓度、抑制VEGF表达作用。因此,从促肿瘤血管正常化角度探讨中医药抗肿瘤机制对寻找中医疗法在综合治疗中时间的切入点,优化治疗方案,并进一步阐明中医药在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倭艘桓鋈碌牧煊颉?  相似文献   

17.
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转移的重要基础,抗血管生成治疗已成为大肠癌常规治疗方式。研究显示丹参酮ⅡA、去甲斑蝥素和龙葵碱等中药单体,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和白头翁等中药,健脾解毒方、健脾消癌方及藤龙补中汤等中药复方具有抑制大肠癌血管生成作用。在既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中医药资源,研发高效低毒的抗血管生成的中药制剂,对大肠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血管新生、血运重建是治疗心肌梗死的有效途径。中药在促血管新生、改善心肌缺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潜力,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单体及有效成分可通过不同靶点、不同途径介导心肌梗死后促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本文通过梳理文献总结出中药具有增强干细胞血管修复与新生能力,可以调控促血管生成因子分泌及其受体表达,并且靶向调控外泌体传递与血管新生相关的miRNA,激活下游信号,增加内皮细胞存活、迁移、成管能力,提升促血管新生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还可以激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信号通路,调控微血管生成过程和间充质干细胞的Notch信号通路,活化蛋白激酶D1/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抑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β-连环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信号通路等介导心肌梗死区域的血管再生功能。后续还需深入探讨中药促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为中医药防治缺血性心脏病的再生医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抑制胃癌血管新生已成为胃癌防治的研究热点。中医药对胃癌血管新生的作用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诸多文献阐述了中药通过多种调控因子来实现对胃癌肿瘤血管的抑制作用,文章就不同血管生成调控因子进行分类,对近几年来中药防治胃癌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血管新生是肿瘤生长、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肿瘤新生血管为靶向的肿瘤治疗策略已成为目前肿瘤学研究的热点。肿瘤血管生成的信号传导是一个复杂、多因素、多途径、交叉的网络系统,针对某一个单一靶点往往不足以遏制或扭转其结构的高度异质及形态异常。因此,不同作用通路和机制的药物多靶点联合作用于肿瘤血管生成的信号通路,将是今后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大量实验研究发现,许多补气活血药配伍在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中能发挥多靶点、多途径的调节作用,作用于肿瘤血管生成的不同环节而发挥抗肿瘤侵袭、转移作用,在治疗肿瘤及新生血管方面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