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流加断流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概念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方法可分为分流术和断流术两大类 ,在同一术野中既作分流术 ,又作断流术 ,称为分流加断流联合手术。这主要是我国学者提倡的一种术式。当前 ,该术式正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 ,成为我国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一个研究热点。2 在研究联合手术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时 ,首先要了解断流术和分流术的优、缺点2 .1 断流术又称门奇断流术 ,是手术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 ,以达到预防和止住门静脉高压症所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断流术以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的疗效最为满意 ,其他手术由于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  相似文献   

2.
分流与断流联合手术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以来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PHT)外科治疗的方法分为分流术和断流术两大类。分流术是最早用于治疗 PHT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手术方法 ,它具有降压效果满意 ,食管静脉曲张的消失率、止血率以及腹水消失率高等优点。但它可发生二个严重并发症 :1分流性脑病 ,严重影响病  相似文献   

3.
脾肾分流加让奇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Gao D  He Z  Wu J  Ma Q  Song H  Mei L  Wu Y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6):327-329
评价门静脉高压症采用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长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19例采用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40例,并通过手术前后采色彩色多普勒显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术中测FPP观察门静脉系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4.
全门静脉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静脉奇静脉断流术(下称门奇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仍有较高的再出血率,为此,作者尝试在原门奇断流术的基础上附加食管与胃壁间断流(全门奇断流术),从而更加彻底地阻断其间的异常返流血流。经长期术后观察,术后再出血率明显下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共6例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39~82岁,平均542岁。6例皆有上消化道出血史和(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因均为坏死后性肝硬变。肝功能:ChildB级2例,C级4例,伴腹水4例。术中测门静脉压29~44cmH2…  相似文献   

5.
脾肾分流加断流联合术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本文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DCF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术中门静脉压力测量,研究了脾肾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术后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联合术后门静脉内径和压力较断流术明显减小和降低,但门静脉血流量的减少与断流术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发现联合术后门静脉血流量仍维持正常高值水平,门静脉为向肝血流,脾静脉为逆肝血流,门静脉肝内灌注良好,门静脉头向侧枝全部消失,以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本组病例术后再出血及脑病发生率低,腹水消退和生活质量好有关。本研究表明,脾肾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术是合理而可取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6.
对1978年4月至1996年5月施行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128例患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其中35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观察了手术前后门脉系血流动力学变化。10例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并就15例门奇断流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术既保留了断流术的优点。同时又可适当降低门静脉的压力和血流量。改善门脉系高血流瘀血状态,且维持一定量的向肝血流。手求死亡率为3.9%.术后近期无l例出血。远期出血率为8.1%.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6%,5、10年及15年生存率分别为81.2%、69,1%和58.5%。作认为该联合术是目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合理而可取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在对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手术治疗问题上 ,究竟是选择分流术还是断流术 ?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在众多现有外科治疗借施中 ,无一公认满意的术式。我院自 1989年至 1998年对 56例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施行脾腔分流加断流术 ,近远期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 56例病人中男 32例 ,女 2 4例 ,年龄 2 4~ 58岁。全组病人食管静脉呈中度曲张14例 ,重度曲张 4 2例 ,均有出血史 ,其中反复出血者 36例。急诊纤维胃镜检查 34例 ,其中 10例为胃粘膜病变出血。肝功能分级 (按中华医学会标准 ) :Ⅰ级 2 5例 ,Ⅱ…  相似文献   

8.
门静脉高压症的血流动力学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门静脉高压症(PHT)可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其主要原因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和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PHTGML)。它的发生发展无疑与门静脉的血液动力学密切相关。因此,关注门静脉高压症的血液动力学变化,选择比较恰当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9.
肝源性门静脉高压症是非常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断流术和分流术是外科治疗该综合征出血的主要手段。断流手术的要义是彻底。门静脉高压症时,门静脉系统处在淤血、水肿的环境,这样的状态下实施断流手术,组织可能粘连再生,沟通门体静脉循环之间的联系,形成再出血的组织基础。为此,笔者对67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骨骼化断流加壁内断流"术式,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日的 总结附加金属环限制的门腔静脉侧侧分流加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曲张静脉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实施本联合术式的门静脉高压症62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个月的死亡1例。手术死亡率1.6%;术后近期无一例再出血,再出血率3.4%;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3.4%;腹水消失率96.6%。结论 本联合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理,实用且可取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11.
分流加断流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分流加断流联合手术(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手术前后门静脉系血流动力学研究和前瞻性临床研究,对联合术治疗的150例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联合术后近期无1例出血,远期再出血率为80%,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8%,远期效果理想。血流动力学研究证明了本联合术的合理性。结论 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合理而可取的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血管移植物PTFE在H型门腔分流道的通畅率,分流口径对向肝血流的影响以及减压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用内径10mm普通型PTFE和带支撑环的PTFE分别为12例及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进行了门腔静脉间的H型分流术。其中肝功能ChildA级13例,B级5例,C级2例。平均年龄434岁。结果 无手术死亡。术后平均随访172个月,脑病Ⅰ~Ⅱ级2例,无曲张静脉破裂再出血。术后门脉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血管造影检查,向肝血流量无明显影响,分流道通畅率90%。普通PTFE者血栓形成2例(167%);带支撑环PTFE者无血栓形成。结论 该技术在减低门静脉压力,维持向肝血流,预防再出血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结果,其中带支撑环者优于普通型。  相似文献   

13.
脾腔分流加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脾腔分流加断流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此术式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56例的疗效。结果 手术死亡率为36%,术后近期无出血。远期再出血率41%。肝性脑病发生率为20%。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81%,939%,825%,667%。结论 脾腔分流加断流术,既保留了断流术的优点,又降低了门静脉压力,特别对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有较好疗效,并能保持一定量的门静脉向肝血流,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自1993年1月 ̄1999年9月,本所收治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41例。男18例,女23例,年龄8 ̄58岁,平均24.6岁,病因为门静脉血栓形成34例,腹腔内脏动静脉瘘4例,门静脉终末支纤维化2例,肝动脉瘤压迫门静脉1例。根据不同病变分别施行肠-腔静脉分流,脾-肾静脉分流,经导管溶栓及栓塞,动静脉瘘切除等治疗。结果 术后2例死亡,并发肝脓肿和肠坏死各  相似文献   

15.
三联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评价三联手术(人造血管肠腔静脉C型架桥、冠状静脉结扎、脾动脉结扎)治疗门静脉高压症(PHT)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采用三联手术治疗的58例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前胃网膜静脉压为27~45cmH2O,术后为25~43cmH2O,平均下降8cmH2O。术后因脑血管意外死亡1例。2例有轻度肝性脑病,经对症治疗后好转;3例发生乳糜瘘,分别在手术后5,10d和3个月后自行消失。随访1个月~6年的共41例,无再出血病例,无肝性脑病发生。所有病人脾机能亢进消失。腹水消失20例,明显减少10例,无1例增加。肝功能好转10例,下降3例,28例变化不明显。B超或彩色多普勒检查,40例人造血管均通畅。结论 本手术主要适应于以下原因引起的门静脉高压:①单纯化肝静脉闭塞(布加综合征的一种病理类型);②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成海绵样变性引起的肝前性门静脉高压;③肝内型门静脉高压行断流术后再发出血或未行手术,肝功能为ChildA和B级者。  相似文献   

16.
17.
大网膜包肾术自然分流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探讨大网膜包肾术 (ORP)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PCDV )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及其自然分流作用的效率。方法 比较PCDV ,PCDV ORP和PCDV 门腔H型分流术 (PCDV PCS)患者手术后门静脉向肝血流速度 (PFR)和门静脉平均血流量 (PVF )变化 ,以及上消化道再出血、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和肝性脑病的发生情况。结果 PCDV ORP组与PCDV PCS组比较 ,PFR分别为 14 .0 5± 3 .75和 8.64± 2 .86( P <0 .0 1) ,PVF分别为 714 .3 5± 10 2 .65和 42 3 .5 2± 2 82 .61(P <0 .0 1)。PCDV ORP上消化道再出血率与PCDV PCS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5 .5 6%比 4.3 5 % ,P >0 .0 5 ) ;肝性脑病发生率PCDV ORP组与PCDV组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 ( 2 .78%比 3 .2 3 % ,P >0 .0 5 )。术后门静脉高压性胃黏膜损害的发生率PCDV ORP组 ( 2 7.78% )与PCDV组比较( 66.74% )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PCDV ORP手术既能维持手术后门静脉向肝血流 ,又能安全有效地自然分流 ,降低了断流术和分流术的远期并发症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应用医用胶行限制性门体静脉侧侧吻合分流术的效果。方法 动物开腹后充分游离门静脉与下腔静脉约 3cm ,用Krazy胶黏合门静脉后壁与下腔静脉前壁 ,待其牢固后 ,阻断门静脉、下腔静脉远近端血流 ,用直角剪剪开门静脉前壁 ,暴露黏合部位 ,用CO2 激光刀切开 ,继之剪刀扩大吻合口 ,约 4~ 6mm ,肝素盐水冲洗 ,无创线缝合门静脉前壁 ,松开阻断钳 ,结扎门静脉近肝侧。术后 3 ,7d检测肝功能和观察肝组织学改变。并用彩色多普勒观察 3 0d后吻合口的通畅性。结果 行分流手术 12只动物 ,初期死亡 3只 ,后期成功 9只。肝功能及组织学均有改变 ,术后 3 0d吻合口 ( 4 .1± 1.3 )mm ,比术中 ( 5 .2± 1.5 )mm略有缩小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吻合口通畅。结论 用医用胶黏合血管 ,是进行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门静脉高压症(PHT)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本实验通过门静脉缩窄法制备兔PHT模型,采用MTT法测定对照组、PHT组门静脉缩窄后1,3,7d以及3周时的外周血TNFα水平,并应用电磁血流量计和多导生理记录仪测定其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及一氧化氮(NO)合成抑制剂对PHT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PHT组自由门静脉压(FPP)、门静脉血流量(PVF)、门体分流率(PSSRP)以及外周血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平均动脉压(MAP)、向肝门静脉血流量(Qpv)、脏侧闭塞门静脉压(SOPP)明显下降(P<0.01)。应用NO合成抑制剂后PHT组PVF明显降低(P<0.01),MAP明显升高(P<0.01),而FPP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除MAP明显升高(P<0.01)外,PVF,FPP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TNFα对PHT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起重要作用,NO是介导此过程的主要介质。  相似文献   

20.
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胃粘膜形态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发病机理。方法 设计2组门静脉高压症动物模型,并与假手术组对照观察胃粘膜组织形态以及超微结构的病理变化,并通过微机图像处理系统对组织学图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门静脉高压时胃粘膜水肿明显,散在分布红点和/或瘀斑。光镜及扫描电镜检查均发现上皮细胞肿胀、崩解或脱落,腺体数目减少,粘膜变薄,无炎性细胞浸润和上皮细胞化生;粘膜下层水肿增厚。粘膜微血管结构的改变最具特征性。光镜见粘膜层毛细血管以及粘膜基底层和粘膜下层微静脉明显扩张。透射电镜则显示毛细血管变形,腔狭窄,细胞连接松散;内皮细胞内有大量的吞饮小泡;微静脉中膜内的平滑肌细胞、胶原纤维等细胞外基质增生。定量分析示门静脉高压大鼠微血管形态的改变表现为胃壁相对血管腔面积和相对血管壁面积显著高于假手术组;门静脉高压大鼠胃粘膜的损伤比与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且肝硬化组明显大于门静脉狭窄组。结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时伴有独特的胃部微血管形态学的异常,这种异常是PHG发生的病理学基础,是门静脉高压症病理变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