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5 毫秒
1.
目的了解神农架林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与中国一般人群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神农架林区109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并作统计分析。结果①神农架林区医务人员SCL-90除阳性症状均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明显低于中国常模(P0.01)外,总均分、其他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医生和护士阳性症状均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P0.01),其中医生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低于全国常模(P0.05)。②林区医护之间、不同性别医务人员之间的SCL-90测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33%的林区医务人员有存在心理问题的可能(SCL-90任一因子平均分≥2),需进一步筛查;6.4%的医务人员可能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SCI-90任一因子平均分≥3)。结论神农架林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一般人群相近,且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程度较一般人群轻,人际关系敏感问题好于一般人群,但该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应忽视,仍需引起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佛山市南海区基层医务人员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表(SCL-90)和社会支持量表,对佛山市南海区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根据SCL-90总分≥200分作为心理健康问题的阳性筛查标准。结果发放问卷530份,收回问卷520份,合格问卷501份,有效率96.4%。本次调查的有效问卷501份,阳性检出人数为71人,检出率为14.17%。SCL-90测试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总分成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南海地区医务人员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水平相近,但仍然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应给予重视。医务人员的心理状况在不同现居所、不同工作时间的医务人员中分布不同,心理健康受到社会支持状况的影响,而医务人员的社会支持情况因其一般人口学特征而异。  相似文献   

3.
林秋红  周静东  范远玉 《职业与健康》2008,24(23):2503-2505
目的探讨蓄电池生产流水线作业工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的关系。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99名蓄电池生产流水线作业工人进行测试。以全国常模作为对照。结果蓄电池生产流水线作业工人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EPQ中精神质、神经质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P〈0.01),掩饰性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P〈0.01)。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密切相关。男女SCL-90各因子分、EPQ各量表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蓄电池生产流水线作业工人的精神心理卫生值得关注,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具有神经质倾向的个性特征者容易出现不良心理体验,男女的心理问题程度和人格特征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事件时有发生,医务人员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越来越突出.以往的一些研究证实结果发现综合医院医护人员在SCL-90调查中有7个因子高于全国常模,说明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在一些特殊时期和特殊科室,医生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2-3].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良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而且会明显增加医疗错误,潜在的威胁医疗质量及患者的安全[4].本研究采用一般健康状况量表和工作压力反应量表来评价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现状,旨在探索影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为开展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在描述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研究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提出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建议。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老年人基本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 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SCSQ)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 264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筛选出心理问题阳性者513例(40.6%),除人际关系敏感外,其他各因子得分均高于中国正常人常模。除婚姻状况和城乡外,其他人口学特征、躯体健康指标及经济均会影响他们的SCL-90得分。积极应对与SCL-90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120(P<0.001),消极应对与SCL-90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131(P<0.001)。结论 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问题突出,影响因素复杂,应对方式倾向于消极。相关部门应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及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南医学院本科的学生从大一到大五各一个班.共526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文版来调查影响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来调查网络成瘾的家庭社会环境因素。结果调查的医学生SCL-90中的各因子中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人际敏感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ES—CV中除了控制性与全国常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它各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矛盾性比全国常模较高.其它因子均比全国常模较低:ES—CV量表中的亲密度、组织性与SCL-90量表中各因子呈正相关,而矛盾性与SCL-90量表中的各因呈负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纪、亲密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学生的心理问题高于一般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家庭环境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军队大型综合医院聘用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军队大型综合医院257名聘用护士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结果 与全国女性常模比较,聘用护士SCL-90各症状因子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及恐怖等项目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内、外科及门诊护士比较,急诊护士SCL-90多项症状因子评分明显升高(P<0.05),内、外科护士SCL-90多项症状因子评分亦明显高于门诊护士(P<0.05).聘用护士年龄与SCL-90总分呈正相关,学历与总分呈负相关.结论 军队大型综合医院聘用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护理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聘用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军队基层医务人员心理健康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心理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包括生活事件在内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军队基层267名医务人员进行测试。结果:军队基层医务人员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各因子分均非常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01);军队基层医务人员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3个因子和总均分非常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01);军队基层医务人员心理卫生水平与负性生活事件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01);男性、海军、未婚、初级职称者的SCL-90总均分显著高于对比组,而在年龄、专业、教育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军队基层医务人员心理卫生水平总体较好;产生心理问题可能主要因为工作压力大、不适应工作环境和自身发展受限等原因。  相似文献   

9.
882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  郭秀丽 《中国校医》2010,24(3):202-204
目的为了解高职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早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高职院校2008年入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1)UPI筛查出“一类问题”学生179人,占20.3%,其中5.2%的学生有自杀意念;(2)SCL-90筛选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191人,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因子均分显著高于国内正常成人常模,但在SCL-90所有因子上得分均低于国内大学生常模,且差异显著;(3)女生在SCL-90恐怖因子上显著高于男生。结论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应该有针对性地在大学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0.
医务人员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水平,发现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方法 运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人口学特征问卷,对北京市5所三级综合医院的2460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医务人员,在积极应对和支持各维度上存在差异.相关分析表明,SCL总分、总症状指数、阳性症状痛苦水平、各因子均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1;与主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支持总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 医疗管理部门应对40岁以下、女性、丧偶或离异、大专及以下学历、初级及以下职称、无职务、急诊和重症监护室人员、医生和护士、经常夜班、自我评价过低、患有慢性病的医务人员进行重点干预,缓解其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大学生的冲动性水平及心理健康水平,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一般调查表、Barratt冲动性量表第11版(BIS-11)、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研究工具,对分层随机抽取的722名大一-大三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的冲动性总分为(67.43±8.67)分;SCL-90的恐怖因子高于全国常模(P〈0.05),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精神病性5个因子的得分低于全国常模(P〈0.05);SCL-90的10个因子与冲动性存在正相关(P〈0.05)。精神病性(b=0.295,P=0.007)、敌对(b=0.334,P=0.004)、焦虑(b=0.574,P=0.001)、恐怖(b=0.496,P=0.000)对于冲动性具有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冲动性水平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健康水平总体稍优于全国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对冲动性水平具有较强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深圳市外来劳务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下一步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34月,按街道规模和单位性质随机抽取宝安区沙井街道和大浪街道的32家工厂及公共场所的外来劳务工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及自编一般情况问卷的调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共调查l716人.其中男性852人,女性864人,平均年龄为(27.08±7.82)岁。外来劳务工症状自评总分为(117.89±29.65)分,总分阳性检出率为9.0%(155/1716),其中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强迫因子(15.9%),其余各因子的检出率为4.2%~9.8%。除恐怖因子外,外来劳务工总分和各因子分均明显低于全国常模(P〈0.01);女性外来劳务工SCL一90总分,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因子均分均高于男性外来劳务工的均分(P〈0.0l或P〈0.05)。不同受教育程度外来劳务工的SCL一90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敌对及恐怖因子均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不同工作时间外来劳务工SCL一90总分,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及敌对因子均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叭或P〈0.05),且呈现每天工作时间越长得分越高的趋势。除与躯体化因子无相关关系外,年龄与SCL一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呈负相关关系(均P〈0.01)。来深工作年限与躯体化因子得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强迫、恐怖因子得分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深圳市外来劳务工人群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各类心理健康问题。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X-作时间、来深工作年限均是深圳外来劳务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外来劳务工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北京市癌症康复期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方法针对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治疗后出院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然后用SCL-90自评量表评价其心理健康状态,结果与1986年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相比于全国常模,742例癌症康复患者的总分(137.48±38.16)、总均分(1.53±0.42)、阳性项目数(31.64±18.61)、躯体化(1.61±0.47)、强迫(1.80±0.60)、抑郁(1.59±0.54)、焦虑(1.45±0.48)、恐怖(1.35±0.48)和精神病性(1.34±0.42)因子得分较高(P<0.01);而阳性症状分(2.43±0.43)、人际关系敏感(1.52±0.54)、敌对(1.44±0.45)和偏执(1.38±0.48)因子得分较低(P<0.01)。配偶的存在与各因子得分呈负相关(P<0.05),且影响因子阳性率。年龄的增长与敌对和精神病性得分呈负相关(P<0.01和P<0.05),初中以上文化与焦虑呈负相关(P<0.05)且影响敌对和偏执因子阳性率(P<0.05和P<0.01)。结论癌症康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明显低于常模,为了帮助患者康复、改善预后,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绵阳重灾区救灾人员进行心理测评,为增进心理健康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震后30d内,调查分三组在绵阳重灾区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00名救灾人员进行了测试,并与1999年文献发表的19662名军人常模结果及1986年文献发表的1388名中国正常人常模结果进行比较,判断总均分和各因子分值的差异.统计阳性项目,分析影响因素。结果(1)在地震应急期,救灾人员SCL-90总分均低于军人常模和地方常模结果(均P〈0.01);(2)救灾人员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身体症状(1.22±0.29)分,强迫症状(1.29±0.36)分;(3)救灾人员心理健康与救灾地区和军人文化程度呈正相关(r1=0.29,r2=0.15,P均〈0.01),与参加救灾天数呈负相关(r=-0.28,r〈0.01)。结论在地震应急期,救灾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躯体症状和强迫症状等心理问题突出。参与救灾时间、救灾地区和救灾人员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商业性女性性服务人群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商业性女性性服务人群(CSW)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的心理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整群抽样法选择胶州市、聊城市的东昌府区、邹城市3个县级市(区)社区内从事商业性性服务的女性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496人,平均年龄(22.05±4.00)岁,未婚者占85.48%,中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70.57%,其SCL-90量表9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两个全国常模(P值均小于0.001),多种心理问题间存在相关性,其心理状况在不同年龄组、婚姻状况、户籍所在地、来源场所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不同文化程度、城乡户口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社会支持影响其心理状况。结论商业性女性性服务人群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普通人群,文化程度、户口类型等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社会支持情况是影响其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SCL-90自评量表对562名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进行测查,并与全国常模和本省贫困大学生进行对比。结果调查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均分(1.85±0.53)低于全国常模(1.44±0.42),且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与本省贫困大学生(1.84±0.52)无差异(P〈0.05)。结论高校应高度重视和加强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家政服务人员入职前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生存质量,为下一步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某家政公司976名岗前家政服务人员为研究对象,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其心理健康状况,以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版评定其生存质量。结果 SCL-90筛查阳性者占9.2%。年龄与SCL-90的人际关系、偏执、精神病性等多个因子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85~-0.161(P〈0.01)。SCL-90筛查阳性者中,40岁及以下者的生存质量环境领域得分高于40岁以上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CL-90各因子与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全部存在负相关,P值均〈0.01。结论家政从业人员岗前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好,40岁及以下者较40岁以上者生存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家庭缺失学生的人格特征、行为问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utter儿童行为教师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对舟山市千荷实验学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238名学生完成了测试,其中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4.29%,其中男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2.40%,女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5.31%,男生行为问题明显高于女生(P〈0.01),男生A行为检出率(20.00%)高于女生(2.65%);内向性格者占38.24%,情绪不稳定的占51.26%;SCL-90量表中的焦虑因子分高于中学生综合样本(t=2.42,P〈0.05),女生在SCL-90的人际、抑郁、恐怖三个因子上的得分[(2.00±0.68),(1.85±0.72),(1.67±0.59)]高于男生[(1.74±0.62),(1.70±0.64),(1.44±0.54),t=-2.44,-2.16,-2.43,P〈0.05];行为总分与FAD总的功能呈正相关(P〈0.05),EPQ各量表分及SCL-90各因子分与FAD中的家庭成员的沟通、成员的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及总的家庭功能因子分呈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家庭缺失儿童具有孤僻、偏内向、情绪不稳定的个性特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与其家庭功能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卫生状况及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方法以吉林地区两所高校2005年入学的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90项症状量表(SCL-90)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对有效答卷用EPQ,SCL-90及SPSS11.5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效问卷EPQ:2604份,SCL-90:2626份,其中EPQ—N〉60占15.82%,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大于常模(P〈0.01),男性大于女性(P〈0.01~0.05),位于前三位的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结论部分大学新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