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在区域麻醉中 ,为了镇静、解除焦虑 ,使病人遗忘 ,常需辅助镇静和镇痛药。异丙酚是新的一类镇静催眠药 ,由于它起效快、恢复快和安全剂量范围广 ,经常被用于各个方面 ,如门诊麻醉、静脉麻醉及麻醉诱导、区域麻醉的辅助镇静用药 (MAC) ,ICU等。临床资料  12例病人在手术期间 ,静脉连续输注异丙酚进行镇静。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2 6~ 5 2岁 ,体重 4 5~ 83kg。ASA分级为Ⅰ、Ⅱ级 ,腹部以下手术 ,选择硬膜外麻醉 ,最高硬膜外麻醉平面T3 水平。确定麻醉效果后 ,手术开始 ,平均手术时间144min。当氟芬合剂半量不能获得满意镇…  相似文献   

2.
部位麻醉术中异丙酚自控镇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1,21(2):126-128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部位麻醉术中异丙酚自控镇静(PCS)的临床应用方法及具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手 术病人30例,使用Graseby 镇痛泵静脉给药,每次给药量为8 mg,20 s完成,无锁定时间,病人可根据需要按压给药按 扭,直至满意。每 5 min记录一次镇静程度、呼吸通畅程度、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按压次数和实际给药次数。结 果异丙酚PCS起效时间为(2.9±1.4)min。在360次记录中无一镇静过度。所有病人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道通畅度 均未受影响。在 PCS最初 5 min内按压次数和实际给药次数均较多(P<0.05),随后明显减少并趋稳定。血压、心率均较 稳定。95%病人对此方法评价好,愿接受。结论异丙酚PCS具有安全、可靠,对呼吸、循环影响小,病人易于接受等优 点,可应用于部位麻醉病人术中镇静。  相似文献   

4.
异丙酚靶控输注对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病人的镇静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对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病人实行异丙酚靶控输注(TCI)镇静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择30例妇科手术病人,ASAⅠ~Ⅱ级,靶控浓度最初为0.5 μg/ml,随后每3 min递增0.3μg/ml,当OAA/S评分达2分,再以0.1μg/ml递减,记录不同OAA/S评分的异丙酚效应浓度(Ce)、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及BP、HR、SPO2.观察镇静期间病人的不良反应.结果:苏醒时间为(4.2±0.4)min.各OAA/S评分之间异丙酚Ce、BIS值、SBP、SDP、SPO2总体分布均不同或不全相同(P<0.01).OAA/S评分2分、3分、4分时异丙酚Ce分别为(2.18±0.17)μg/ml、(1.85±0.19)μg/ml和(0.89±0.10)μg/ml,BIS值分别为(71.2±3.1)、(79.8±9.2)和(92.3±3.0).OAA/S评分与异丙酚Ce、BIS值的r1=-0.92(n=90,P<0.01)和r2=0.89(n=150,P<0.01);BLS值与异丙酚Ce的r3=-0.97(n=90,P<0.01),它们的直线回归方程为BIS=-15.0Ce 105.9.结论:异丙酚TCI与BIS结合用于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术中镇静具有更好的可控性,镇静深度适中,对正常体重的中青年病人的呼吸循环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6.
7.
氯胺酮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中,但有关其应用效果的评价一直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氯胺酮对心血管系统的兴奋作用、麻醉后的精神副作用以及对颅内压和眼内压影响等方面,单用氯胺酮实施麻醉可能有多方面的副作用,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异丙酚用于镇静、麻醉诱导与维持时,具有其优点,但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副作用,给临床带来了诸多不便。近年来,有些学者将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应用于临床麻醉,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和经济价值,有利于拓展氯胺酮的应用范围。本文对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应用于临床镇静和麻醉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8.
小剂量异丙酚术后镇静对全麻患者呼吸和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异丙酚术后镇静对患者的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观察19例全麻术后的病人,使用异丙酚负荷量1mg·kg-1,再以2.5mg·kg-1·h-1的剂量维持,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的自主呼吸和循环指标的变化。结果在异丙酚的作用下,患者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性较好,异丙酚用药前后呼吸及循环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停药后,待病人苏醒拔除气管导管后无1例发生恶心、呕吐。结论异丙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全麻后镇静药。  相似文献   

9.
10.
异丙酚靶控输注辅助硬膜外麻醉清醒镇静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异丙酚靶控输注不同目标血药浓度,辅助硬膜外麻醉清醒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45例ASA分级Ⅰ~Ⅱ级,行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作为对照组,单纯硬膜外麻醉,不使用辅助药;Ⅱ组在硬膜外麻醉平面确定即刻设定异丙酚靶控输注目标血药浓度1.0μg/ml,Ⅲ组目标血药浓度为1.5μg/ml,记录从术前到术毕不同时点的心率(HR)及血压(BP),并在术中子宫切除及术毕时刻进行警觉/镇静(0AA/S)评分,同时观察有无内脏牵拉反应及术后知晓情况。结果各组血压在硬膜外麻醉平面确定时明显降低,Ⅱ、Ⅲ组在泵注异丙酚5min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各组心率随手术进程逐渐降低,组间无显著差异;Ⅱ组仅有53.3%病人入睡,对术中探查所致内脏牵拉反应的抑制率为53.3%,术中知晓率为33.3%,Ⅲ组病人均入睡,且绝大多数病人在术中仅对轻推动有反应,对术中探查时内脏牵拉反应的抑制率达86.7%,术中知晓率为0。结论异丙酚静脉靶控输注辅助硬膜外麻醉镇静效果确切,且能显著抑制术中探查所致的内脏牵拉反应;且OAA/S镇静评分表明异丙酚目标血药浓度1.5μg/ml镇静效果明显优于目标血药浓度1.0μg/ml。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老年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使用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老年组(65~80岁)20例,非老年组(18~55岁)20例。待麻醉平面、效果和血液动力学平稳后,予以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设定镇静水平为警觉/镇静(OAA/S)评分3分,观察镇静前与OAA/S评分3分时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变化、靶控浓度、丙泊酚的累积量和需要的时间。结果: 在OAA/S评分3分时,两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与镇静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的靶控浓度、累积量和需要的时间均显著低于非老年组(P<0.001)。结论: 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下的老年患者时应注意靶控浓度、丙泊酚的累积量和时间,只要将OAA/S评分控制在3分,就能较好的应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用Marsh靶控方式输注异丙酚对椎管内麻醉患者镇静的效果。方法40例椎管内麻醉患者,应用TCI-1靶控系统,起始异丙酚靶控血药浓度为0.5μg/mL,3min后以0.1 ̄0.2μg/mL速度递增;观察OAA/S各级镇静评分时段的靶控血药浓度。结果镇静评分达2,3,4级时,靶控异丙酚血药浓度分别为(1.69±0.35)μg/mL,(1.35±0.41)μg/mL和(0.83±0.12)μg/mL。镇静评分达2级时,13例出现低血压;且呼吸频率下降有显著性,1例呼吸抑制;达3级时,3例出现低血压;达4级时,仅1例心率减慢至49次/min。结论Marsh靶控输注异丙酚用于椎管内麻醉患者清醒镇静具有较好可控性。  相似文献   

13.
林高翔 《华夏医学》2004,17(6):891-893
目的:探讨腰麻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妇科腹腔镜手术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腰麻(SA)、硬外麻(EA)、静脉复合麻(TIVA)及气管插管全麻(IGA)4组,对二氧化碳在体内潴留情况进行比较。结果:SA组在鼻导管给氧的情况下,PaCO2略升高在正常值范围内.IGA组也在正常值,其它2组PaCO2升高均超过正常值.尤以TIVA组升高明显。结论:腰麻复合异丙酚镇静,以鼻导管给氧.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能避免二氧化碳蓄积,苏醒快.麻醉效果佳.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老年人硬膜外麻醉镇静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和比较丙泊酚(异丙酚)应用于老年人和青年人硬膜外麻醉镇静后的恢复时间,探讨异丙酚应用于老年人硬膜外麻醉镇静的可行性.方法选择40例ASA Ⅰ~Ⅱ级拟行硬膜外麻醉病人,其中年龄60~85岁20例(E组);年龄20~45岁20例(Y组).硬膜外麻醉完善后,通过警觉/镇静(OAA/S)评分进行镇静程度评分,调整微量泵输注速率维持OAA/S评分1~2分,手术结束时停药.记录麻醉时间、停药后呼唤睁眼时间、OAA/S评分达4分、5分时间及术中不良事件.结果老年组和青年组麻醉时间分别为158±56分钟和149±63分钟;停药后早期恢复时间无明显区别(停药后呼唤睁眼时间分别为6.5±4.2分钟和5.4±2.7分钟;OAA/S评分达4分时间分别为7.3±4.1分钟和6.3±3.4分钟;OAA/S评分达5分时间分别为9.0±4.4分钟和7.4±3.9分钟,P>0.05).结论异丙酚应用于老年人硬膜外麻醉镇静的恢复时间与青年人无明显差异,对一般情况好的老年病人,此种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丙泊酚及丙泊酚伍用曲马多在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丙泊酚-曲马多组(PT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M AP、HR及SpO2变化、麻醉镇痛效果、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都能满足手术要求,但镇痛PT组优于P组(P<0.05)。术后下腹痛,PT组小于P组(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但丙泊酚伍用曲马多的不良反应小,更适合于人工流产术麻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麻醉诱导的影响。方法80例行全身麻醉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n=20):分别静注利多卡因1mg/kg(L1.0组)、1.5mg/kg(L1.5组)、2mg/kg(L2.0组)或0.9%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后,再静注丙泊酚10mg/15s,直至改良清醒镇静(oaa/s)评分为1-0分为止。记录麻醉诱导前后HR、MAP、spO2,各组丙泊酚总用量、麻醉诱导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L1.0、L2.0组麻醉诱导后HR与基础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麻醉诱导后MAP与基础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L1.5组和L2.0组丙泊酚用量及诱导时间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提示静注不同剂量利多卡因与丙泊酚用量之间呈线性负相关关系(r=-0.600,P〈0.01)。发生注射痛的患者:c组有10例,L1.0组有2例,而L1.5组和L2.0组未发生。发生呼吸抑制:C组中有5例,L1.0、L2.0组各有2例,L1.5组有1例。发生低血压:C组有6例,L1.0组有2例,u.5组有1例。结论利多卡因2mg/kg联合丙泊酚用于麻醉诱导可增强丙泊酚镇静催眠效果,减少其用量和不良反应,且两者呈剂量一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硬膜外麻醉下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异丙酚镇静下,皮肤电传导率(skin conductance,SC)在监测意识状态的应用。方法择期硬膜外麻醉骨科手术患者30例,年龄22~47岁,体重51~83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无术前用药,无心、肺疾病,无气道通气障碍;硬膜外麻醉起效后,用异丙酚输注泵靶控异丙酚,以0.6μg/ml为初始浓度,以0.6μg/ml递增,直至改良镇静警醒(OAA/S)评分≤2级,停止靶控输注,患者逐步恢复意识,直至OAA/S评分恢复至5级,每3分钟评价OAA/S评分,同时记录SC、MAP和HR。结果 SC能较好地反映病人镇静时的意识状态(P<0.01);OAA/S评分与SC有显著相关性,r为-0.859(P<0.01),明显好于MAP和HR。结论 SC能正确反映靶控输注异丙酚镇静时的镇静深度。  相似文献   

18.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的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60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单纯丙泊酚组(A组)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B组)。对两组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进行评级,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中、手术结束时的HR、RR、SpO2变化,以及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和离院时间。结果 B组的镇痛效果优于A组(P〈0.01);B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1),且术毕清醒及离院时间也明显短于A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胃镜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丙泊酚,且该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成年人群中实施镇静性结肠镜检查时的镇静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80例接受镇静性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分为青年组(n=45,18~44岁)、壮年组(n=78,45~64岁),老年组(n=57,65~80岁).术前均给予咪唑安定0.02~0.03 mg/kg,异丙酚0.5~2.5 mg/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