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超常传导、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伴房室分离林华,孙为鑫患者,男,15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入院时心电图示(图1)窦性P波规律发生,P-P间期规则(0.48s),房率125次/分。QRS波群均为室上型,室率63~90次/分,...  相似文献   

2.
例1 患儿男,5岁,肝脓疡、败血症,中毒性心肌炎。图1(图1见第61页)为Ⅱ导联连续记录,心房受窦房结控制,房率约115次/min,心室受交界区节律点控制,室率约100次/min,为交界区非阵发性心动过速。窦律与交界区非阵速节律构成不完全性房室分离,即常有心室夺获出现。当连续出现心室夺获时,房室呈文氏型传导(上行R_(4~6),下行R_(2~4)和R_(8~10)),它们的P—R呈递增现象。在心室夺获的同时,交界区节律点被除极,当夺获的P—R递增到相当程度时交界区节律点重新起搏再控制心室。一连串心室夺获的第一个心室搏动是室性融合波(即不全性窦性—交界性—心室夺获,上行R_4和下行R_(2、8))。  相似文献   

3.
刘云 《心电学杂志》1993,12(1):44-45
患者男性,70岁,临床诊断:慢性支气管炎并支气管扩张,有早搏史10余年。多次 ECG 诊断为“交界性早搏并间歇性Ⅰ度或/和Ⅱ度房室传导阻滞”。附图Ⅱ导联连续记录乍看 R-R 间距差异明显,特别是 R_(13)—R_(22)心室率在 94—187次/min,P 波时隐时显,酷似紊乱型房速或快速型房颤。然综观全图,P-P 间距相当规整,为0.68s,房率88次/min,P 波形态、时间正常。QRS波显示 qR 和 R 型2种,时间均约0.08s,前者系窦性下传,后者(R_(5、8、14、17、20、23))电压略高,皆提早出现,配对间期0.32—0.36s,无相关 P-波,考虑该早搏源于房室交界区下部或希氏束。其中 R_(8、23)后有完全代偿期,属非插入型早搏;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33岁。临床诊断: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附图为Ⅱ及V_1导联,非同步描记。窦性P波快速发生,略有不齐,频率108次/分,半数以上埋藏于非阵发性室速(频率54次/分)伴室早之QRS或ST-T内,另有一部分P波虽在QRS波之前,但二者显然无关,仅Ⅱ导联的R_((?)、11)由窦性P波下传产生,从而发生了长阵房室分离。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动过速伴轻度不齐,非阵发性室速伴室早二联律引起长阵干扰性房室分离。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1岁。因心悸约20min就诊。心电图(附图A)示:R-R匀齐,心室率167次/min,QRS时间为0.12s,Ⅰ导联呈rS型,S波粗钝增宽,Ⅱ导联呈Rs型,s波似逆行P波,V_1导联呈rsR'型。心电图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给予三磷酸腺苷(ATP)10mg快速静脉注射并即刻连续描记心电图(附图B)Ⅱ导联。第1行R-R长短交替,短者为0.28s,长者为0.45—0.47s,S波也随R-R改变而交替变化。5s后心动过速终止,出现窦性P波,P波频率100—115次/min,P-R由0.16s逐渐延长至0.23s(第2行)后,P-R间期突然增加至0.42—0.46s,并出现2:1莫氏Ⅱ型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后V_1导联仍呈rsR'型。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功能性2:1莫氏Ⅱ型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房室结双径路,R-R间期长短交替现象。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58岁,临床诊断;结节性多动脉炎、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治疗期间心电监护模拟Ⅱ导联连续记录(附图)可见上行第1至第4、上行第5至中行第2、中行第3至下行第3个P波与其后R波距离逐搏缩短,其P-P间距为0.94s,R-R间距为0.92s,为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伴房室分离.在每个QRS波群后均可见P'波.为房早二联律.P-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32岁,因反复心悸、气急伴下肢浮肿10余年,加重10天入院.临床诊断: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心衰Ⅲ度.给予消炎、强心、利尿和扩血管治疗.口服地高辛0.25mg,2次/天.至第13天常规听诊发现心律不齐,立即描记心电图Ⅱ导联连续记录(图亚),除第1个心搏 P波正向、P-R间期0.16s、QRS波正常,系窦性心律外,其余未见窦性P波,QRS波呈Rs型,时限0.10s,其前无相关P波,其后均伴有逆行P-波,R-R间距0.64-0.52s,心室率94-115次/min,考虑为非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值得注意的是,除第1个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16岁.因高热1周伴昏厥于1991年6月4日入院.临床诊断:伤寒感染并发中毒性心肌炎、阿-斯综合征.入院次日,心电图(附图上)显示:P波规则,P-P间距1.20s,房率49次/min;QRS波呈rSR’型,时限为0.12s,R-R规则,室率为100次/min,P与R无固定关系.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缓,尚须考虑2:1窦房阻滞?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CRBBB,完全性房室分离.入院第3天,患者又突然发作阿-斯综合征,急查心电图连续记录(附图中)示P-P间距0.44—0.57s,心房率136—105次/min,QRS波呈3种形态:(1)rSR’型,  相似文献   

9.
双重性室性逸搏伴正常化的室性融合波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时志城 《心电学杂志》1997,16(3):162-163
患者男,68岁,因意识模糊、大小便失禁1天入院。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史10余年。心电图(附图)见P波规律出现,频率115次/min,P波落于心动周期的不同时相,与QRS波群完全无关,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QRS波群呈现3种形态:(1)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附图上行R_1、中行R_6、下行R_4);(2)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型(附图上行R_(2、4、6)、中行R_(1—4)、下行R_(1、2、5、6);(3)中间型(附图上行R_(3、5)、中行R_5、下行R_3),形态时限正常。上述3种QRS波群间断出现,R-R基本规则,频率58—65次/min,考虑为加速性室性逸搏心律,右束支传导阻滞型QRS波群提示冲动源于左心室,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则来自右心室,形态正常的QRS波群为前二者同步激动心室所致的正常化室性融合波群。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双重加速型室性逸搏心律伴正常化的室性融合波群,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0.
例1,男性,56岁,发现心动过缓、心律不齐4年余,近因心率时快时缓并感心慌、胸闷来就诊。以往心电图有窦性静止,交接性逸搏。其它检查未见异常.拟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图1为心电图Ⅱ、avF 导联连续记录.未见窦性 P 波.P 波均为逆传型,频率72/min,房律齐.为非阵发性交接性心动过速逆传所致。QRS 波呈室上性,时限0.07s,R-R 间期有两种,长 R-R 间期0.70s.其 QRS 波频率为85/min,前后可见无关的逆行P 波.短 R-R 闻期0.50s,其中间有一逆行 P,R-P 不相等,但 P-R 间期固定为0.24s,说明此 P 波与其后的QRS 波有传导关系。心电图诊断;双重交接性心律形成不完全性房室分离。例2,男性,4岁。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二尖瓣前叶裂.入院后行房缺和二尖瓣裂修补术。术后一般情况尚可.心电图检查(图2A)发现房室频率不等.心房率125/min,心室率75/min,P 波  相似文献   

11.
1 心电资料 患者女,38岁。反复心动过速史6年,每年发作2-3次。临床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室率176次/min律齐,在QRS波后可见逆行P′波,R-P′>P′-R,R-P′>1/2(R-R)。符合快慢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2 讨论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常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其环路依传导时间快慢和不应期长短分为快径路和慢径路。一般认为,快径路传导速度快而不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62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V_1导联示P,波呈“负、正、负”三相波,P′-P′间期0.28s,频率214次/min,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QRS形态正常,R-R间期分别为0.71s、0.64s,呈“长-短”交替出现。长R-R间期中有2个P′波受阻,下传P′-R间期为0.24s;短R-R间期中有1个P′波受阻,下传的P′-R间期为0.31s;表现为房室交接区上层5:4文氏现象,下层2:1阻滞,连续出现2个P′波受阻(见梯形图示),符合B型交替性文氏周期特点。心电图诊断: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交接区B型交替性文氏周期(上层5:4文氏现象,下层2:1阻滞)。  相似文献   

13.
例1 患者女性,42岁。因反复心悸3月入院。临床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动态心电图(图1)见室性期前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同时出现。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均由室性期前收缩诱发,发作时心室率不齐,R-R、P^--R间期长短不一,第1个P^--R间期均短而同定,为340ms R-R  相似文献   

14.
本图Ⅰ、Ⅲ、aVR、V_1—V_4导联示窦性心律,P-R间期0.12s,P-P间距0.64—0.76s,频率86次/min。Ⅱ导联R_1—R_3、aVL导联R_(6、7)及aVF导联的QRS波群之前无P或相关P波,为异位心室波,根据QRS形态特征、时限0.12s、R-R0.68—0.73s、频率88次/min等判断,属室性非阵发性心动过速。Ⅱ导联R_1—R_3、aVL导联R_3—R_5表现P-R间期短,QRS时间宽或P波后QRS波群逐渐增宽畸形,极似预激综合征和程度不等预激的手风琴样改变。但aVL导联R_(6、7)及aVF导联的R波前均无P波是室性异位波的佐证,可以排除预激征,说明前者(Ⅱ)QRS与P波无关,后者(aVL)是窦性激动与室异位激动共同除极心室所形成的不同程度室性融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5岁.2004年7月患者因阵发性慢快型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在我院行射频消融术.手术顺利,但术后第1天出现Ⅱ度房室阻滞,房室呈2∶1下传,心室率50~56次/分.立即静脉滴注甲强龙120 mg/d、维生素C 20g/d,口服辅酶Q1020 mg,3次/天,严密监测心电图.术后第5天加重为持续Ⅲ度房室阻滞,室性逸搏心律,心室率35~46次/分.  相似文献   

16.
李常 《心电学杂志》1990,9(4):244-245
患者男性,48岁,临床诊断:肺心病。1985年3月17日心电图(附图)见:P波呈逆行性,Ⅱ、Ⅲ导联为负波,P’-P’间期0.96—1.00s,心房率60—62次/min。R-R间期节律不匀齐,大多数为0.80s,心室率75/min。此种QRS图形和时限均在正常范围,因其前无相关直立的P波,故为交界性心律(非阵发性心动过速)。逆P’与QRS波群多数无关,表明是发生部位不同的两种交界性心律。部分逆P’在QRS波群之后超  相似文献   

17.
朱萍 《心电学杂志》1996,15(2):107-107
患者女,26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附图)示窦性频率为115次/min(P-P间距0.52s),P波与QRS波无关,QRS时限增宽为0.14s,R'-R'间距呈规律性短、长交替,短R'-R'间距为1.32s,长R'-R'间距为1.80s。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性自主性心动过速呈3:2文氏型传出阻滞。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34岁,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肌炎。附图均为Ⅱ导联。P-P 基本规则,频率82—94次/分,QRS 呈室上性型,R-R 不规则,频率82—92次/分,偶慢至60次/分,P 与R 多数无固定关系,在P-R 相关时呈进行性延长,直至QRS 波脱落,如上行P_(3、12)和下行P_(10),似为二组较完整的3:2文氏周期(上行R_9-R_(11),下行R_8-R_(10))。但经测  相似文献   

19.
例1 患者男性,12岁。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图1为修补术次日Ⅱ导联连续记录。窦性P-P0.40s,150次/min,下行R_1—R_4呈rS型,与P波无关,R-R0.78s,频率77次/min,为加速的室性逸搏心律。R_4-P_8为0.40s,P_8下传心室,P_8-R_5为0.28s,继后P波2∶1下传心室,由于下传P波的R-P逐渐延长,故P-R呈逐渐缩短的反文氏现象,相继的R-R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72岁。反复发作性心动过速20年。因心动过速发作5h,内服丙胺苯丙酮450mg,突然晕厥急诊入院。体检:BP70/50mmHg(9.3/6.7kPa),神志清,肢冷,脉搏不清。心界不大,心率40次/min,律齐,未闻杂音。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正常,胸片、二维超声心动图无异常。入院时心电图(附图上行Ⅱ)示窦性停搏,房室交界区逸搏心律,R-R 间距1.36s,P 波在Ⅱ、Ⅲ、aVF 及胸导联呈正相,位于 QRS 波之后R-P 间期固定为0.12s。静注阿托品即时(上行V_6)R-R 间距缩短至1.18s 时,R-P 间期仍为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