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绝经后阴道出血临床常见 ,常见原因为子宫肌瘤、宫腔内良恶性病变及炎症等。为提高宫腔内病变的确诊率 ,我们采用经阴道超声及宫腔镜或诊断性刮宫对 6 3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进行了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年龄 5 2~ 72岁 ,平均 6 1岁 ,门诊检查已  相似文献   

2.
绝经后阴道出血的超声检查筛选子宫内膜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绝经后的阴道出血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对凡有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B超检查,声像图发现大多为宫腔回声改变,115例B超检查阳性患者,其中宫腔回声改变83例。宫腔回声改变的声像图上表现为四种类型,其中第Ⅰ型、第Ⅱ型与子宫内膜癌关系密切。本方法检查子...  相似文献   

3.
张赟  吕耀凤  李静 《山东医药》2013,53(17):74-76
目的 分析绝经后阴道流血(PMB)患者子宫内膜的病理学分类及相关因素,探讨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实用检测方法.方法 查阅274例PMB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其年龄、绝经年龄、流血前绝经时限、产次、高血压、糖尿病、超声检查结果,诊断性刮宫(诊刮)的病理结果及子宫切除术后病理结果,分析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病理诊断的关系、诊刮病理诊断与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诊断的关系.结果 患者年龄、绝经年龄、产次、高血压、糖尿病及流血前绝经时限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未显示良好的相关性(P均>0.05),超声测得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明显增厚,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及复杂性增生患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诊刮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的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13例(61.90%).结论 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可作为PMB患者筛查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方法,辅以诊刮可减少漏诊率,必要时需依据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4.
阴超检测用三苯氧胺治疗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用三苯氧胺(Tamoxifen TAM)作为辅助治疗的绝经后乳腺癌妇女,阴超测量其子宫内膜厚度的价值。方法 研究82例患乳腺癌的绝经后妇女,用TAM辅助治疗6月以上的超声检查结果,子宫内膜厚度以两层厚度计算,将内膜厚度≥5mm作为绝经后妇女异常的标准,作为膜活检。结果 82例中22例(28.1%)有阴道流血症状,所有这些病人阴超子宫膜厚度均超过5mm。子宫内膜厚度超过9mm的妇女,内膜有异常组织学发现的比例显示高于内膜厚度低于9mm的妇女(前63.6%,后6.1%,P<0.001)。子宫内膜厚度>9mm,同时有阴道流血,将预示子宫内膜有病变。结论 使用TAM的绝经后妇女,阴超子宫内膜厚度超过9mm,同时存在阴道流血是子宫内膜病变的重要信号,必须作内膜活检。鉴于检测子宫内膜的敏感性达86.9%,可见阴超用于研究用TAM治疗的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的变化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临床特点,探讨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心顾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130例,分为绝经前组和绝经后组,比较两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病理组织类型、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及其5年生存率情况。结果两组均以阴道异常流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经官腔镜检查确诊者绝经后组92.78%(90/97),绝经前组63.64%(21/33)。绝经前组肥胖患者多(P〈0.05),而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理类型、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细胞分化程度、肌层浸润、脉管内转移、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以阴道流血为主要临床表现,以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和透明细胞癌多见,分化程度差,易肌层浸润,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少,5年生存率低。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绝经后非器质性子宫内膜出血的病因,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现将我院1991年1月至2000年3月收治的119例绝经后子宫内膜非器质性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超声联合子宫内膜恶性变高危因素在预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癌变风险的值.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6月因PMB到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中心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以子宫内膜厚度5 mm为界限及有无合并高危因素,将研究对象分为5组,比较各组的恶性率.结果 研究对象中,萎缩型子宫内膜为主要PMB原因,共有63例.当子宫内膜厚度>5 mm且合并2个或以上的高危因素,恶性率有显著差异.另外,当子宫内膜厚度<5 mm,或同时不合并高危因素,恶变率显著下降.结论 PMB患者在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的基础上,联合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能更加准确有效评估子宫内膜恶性病变风险.  相似文献   

8.
吴宏宇 《山东医药》2009,49(44):22-22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女性生殖器官肿瘤是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但近年一些临床资料显示,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非器质性病变和良性病变。本文对我院收治的绝经后阴道出血妇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将出血原因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妇女的临床及子宫内膜病理特点. 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经阴道B超提示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共187例,根据有无症状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搜集其年龄;体重指数、初潮与绝经年龄、月经生育史、应用雌激素史、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检查并取活检,结合病理结果,分析其临床结局及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无症状组83例,有症状组104例,无症状组患者平均年龄(68.1±4.8)岁,明显高于有症状组(66.1±5.5)岁(t=3.89,P=0.046).有症状组绝经时程(14.6±2.4)年,明显短于无症状组患者(16.5±2.9)年(t=4.12,P=0.039);两组体重指数均偏高,有症状组(24.3±3.2)kg/m2,无症状组(23.3±2.6) kg/m2,但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3.79,P=0.052).两组患者的既往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症状组患者子宫内膜平均厚度为(7.2±1.4)mm,与有症状者(7.8±2.0)mm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t=3.21,P=0.065).无症状者发现子宫内膜样腺癌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例、子宫内膜息肉38例、黏膜下肌瘤25例、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14例;有症状组发现子宫内膜样腺癌8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子宫内膜浆乳癌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5例,子宫内膜息肉47例,黏膜下肌瘤21例,宫腔积脓2例,子宫内膜慢性炎8例、增殖期子宫内膜8例. 结论 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以良性病变为主,其中以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为主,但子宫内膜恶性肿瘤亦占一定比例,需引起高度重视.宫腔镜检查对于内膜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宜作为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性疾病有效的诊疗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0.
487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一种妇科常见的临床症状,而且出血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现将我院4年间有记载的487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行激素补充疗法的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安全性监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应用激素补充疗法(HRT)的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安全性的监测方法。 方法 对60例绝经后行HRT妇女进行血清雌二醇(E2)测定;阴道B超(TVS)监测子宫体积和子宫内膜厚度;对部分患者行子宫内膜的病理学检查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半定量检测。 结果 应用HRT后,子宫内膜明显增厚,均值从2.8mm升至3.9mm(P<0.05);E2显著上升,由(20.6±6.9)ng/L升至(33.8±11.7)ng/L(P<0.01);子宫内膜厚度与E2呈正相关关系(r=0.94,P<0.01);20例送检内膜中,2例简单型增生过长,1例复杂型增生过长,余为萎缩型;ER(+)19例,ER(++)1例;PR均为(+)。 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并结合血清E2和TVS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可对子宫内膜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估;当E2>45ng/L,子宫内膜厚度≥5mm时,则需进一步行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和ER测定。  相似文献   

12.
孟炜  祖菲亚  丁岩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327-4328
子宫内膜癌诊断一直依靠诊断性刮宫(诊刮)术。但大约80%的诊刮结果为良性病变〔1〕。而单纯应用B超筛查子宫内膜病变尚存在假阳性率高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B超及宫腔镜联合检查在无症状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B超检查和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阴道流血(PMB)患者子宫内膜病变性质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因PMB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妇科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2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B超检查、宫腔镜检查及病理检查.根据子宫内膜病变性质分为非恶性病变组(152例)和恶性肿瘤组(59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息肉(EP)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合适的诊治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已被收治的符合标准的绝经后EP患者278例,其中266例为良性内膜息肉,12例为恶性内膜息肉。对比和分析两组绝经后妇女的临床资料和EP恶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绝经后EP患者良性组和恶变组单因素分析发现,妇女的年龄、绝经年限、绝经后出血、超声血流信号、高血压和糖尿病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分析,绝经年限≥10年、绝经后出血、高血压和糖尿病是绝经后EP恶变的主要因素(OR:6.037,5.033,4.811,2.647)。结论对于绝经后妇女EP,若伴有恶变高危因素,应在常规完整切除息肉同时行全面刮宫送病理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提高治愈率以及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HS)对乳腺癌术后服用三苯氧胺(TAM)的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息内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乳腺癌术后服用TAM患者72例,分为绝经前组(32例)及绝经后组(40例),比较子宫内膜息肉阴道超声检查(TVS)及HS诊断与病理诊断,并随访子宫内膜息肉+内膜切除术(TCRP+E)手术后息肉的复发情况;比较未服用TAM患者(20例)与服用TAM患者(72例)内膜息肉的大小及病理改变。结果 服用TAM组TVS与HS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符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服用TAM组与未服用TAM组、服州TAM绝经前与绝经后组息肉长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服用TAM绝经前与绝经后组、绝经后服用TAM组与未服用TAM组息肉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服用TAM组经宫腔镜手术后均术见息肉复发,术后1年,TCRP组复发6例,TCRP+E组未见复发。结论 对乳腺癌术后服用TAM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HS明显优于TVS;绝经后服用TAM所致内膜息肉体积较大,纤维型较多;TCRP+E是治疗乳腺癌术后服用TAM的绝经后妇女内膜息肉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增生并发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与血浆中炎症细胞因子含量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门诊及住院患者138例,经诊断性刮宫病理诊断分为子宫内膜癌组(47例)和良性病变组(91例),平均年龄(55±8)岁,同时选取血站献血健康女性40例为对照组,平均年龄(52±7)岁,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血浆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良性病变组与子宫内膜癌组血浆中TGF-β、TNF-α、IL-1β、IL-6含量明显升高(P<0.01),且随着炎症细胞因子含量水平升高,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显著升高。结论 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与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浆中炎症细胞因子含量表达水平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临床通过阻断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效应,为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预防和治疗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张丹 《山东医药》2012,52(12):10-11
子宫内膜息肉(EP)样病变是一个形态学概念,其涵盖了EP及外形似EP、病理学检查非EP的一组病变,多与雌激素水平的持续增高有关,临床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不孕或流产。常用检查方法为诊断性刮宫、超声和宫腔镜检查。超声检查以其简便、无创、痛苦小及易于复查等优点成为首要筛查  相似文献   

18.
绝经后阴道出血381例临床分析徐珍江苏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215500)绝经后阴道出血(PMB)是指生理性绝经1年以上阴道出血或血性白带,是老年妇女常见症状之一,也是部分老年妇女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征兆。现就我院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绝...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老年妇女子宫异常出血的原因 ,以利早期发现恶性子宫体肿瘤。方法 应用刮宫术结合B型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分析了 1 685例年龄 >40岁的子宫异常出血病例 ,并对部分手术病例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  56 0 %的围绝经期 ,41 7%的绝经后期和40 6 %的老年期子宫异常出血患者有子宫内膜增生。老年期患者患不典型增生和复杂性增生的比例明显高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患者 ,绝经后期高于围绝经期患者 (均P <0 0 1 )。老年期和绝经后期子宫体恶性肿瘤患病率明显增高 (P <0 0 1 )。子宫内膜鳞癌无论在老年期还是在围绝经期都有较高的患病率 (>1 2 % )。结论 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是中老年妇女子宫异常出血的主要原因 ,非腺癌有逐年增加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血清CA125检测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