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多因素转归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发生机制,及转归相关因素、相关程度.方法分析比较226例患者术前、术后角膜曲率,屈光状态,视网膜对应情况,及远、近立体视觉和眼外肌超微结构及VEP等.结果(1)术后12岁以下与13岁以上视功能恢复差异有显著性;(2)226例手术前有不同程度的近立体视觉147例,术后改善41例,术后近立体视觉重建有明显改善(P<0.05);(3)术前术后同视机I、II级功能重建差异有显著性(P<005);(4)观察术后不同时期的角膜屈折力,斜视手术.尤其是儿童,在同一只眼行水平直肌后徙加缩短,术后7周内角膜水平经线屈折力有变化,7周后这种变化恢复原状,而儿童在一只眼行水平直肌后徙和成人水平肌加强和减弱手术,对角膜屈折力无影响;(5)术前术后视网膜对应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05);(6)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眼外肌,可见内直肌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变性,部分外直肌有纤维化的病理改变;(7)VEP检查术前VEP测试时能控制正位组与不能控制正位组均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能控制正位组术前术后VEP均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8)影响功能治愈的相关因素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取决于病程及发病年龄,发病年龄越小,病程越长,对双眼视觉损害越大,术后恢复越差.结论(1)年龄越小,发病时间越短,不易形成异常视网膜对应,而术后对于形成的异常视网膜对应易恢复正常;(2)手术对重建间歇性外斜视双眼视觉功能有显著疗效.术前同视机融合功能损失最早,手术时机以同视机融合功能损失为指征;(3)融合功能发育不全是间歇性外斜视发病机制的主要因素;(4)内直肌在超微结构上不同程度的退化变性及部分外直肌的纤维化的病理改变是产生共同性外斜视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2.
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双眼视功能常因眼位偏斜被破坏.手术的目的除改善容貌外,更重要的是恢复双眼视,恢复或重建立体视.我们对近10年来观察3年以上的110例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患者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眼轴的共同性外斜视的矫正手术量.方法:行双侧外直肌对称性后徙术共同性外斜视74例,术前采用A/B型超声波测量眼轴.分为正常眼轴组(眼轴长22.75±1.00mm)和长眼轴组(眼轴长>23.75mm).正常眼轴组按外直肌常规后徙量手术,长眼轴组按外直肌加大后徒量手术.结果:近期随访(术后1周)正位率,正常眼轴组为87.50%,长眼轴组为82.7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长期随访(术后≥6周)正位率,正常眼轴组为80.00%,长眼轴组为76.92%,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长眼轴的共同性外斜视加大其外直肌后徙手术量,可获得与正常眼轴的共同性外斜视行常规外直肌后徙术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与恒定性外斜之间的斜视,若延误治疗时机常变为恒定性外斜视,从而丧失双眼单视功能,对间歇性外斜视倾向于手术治疗,由于斜视度不稳定,通常的手术方法易产生术后眼位矫正不足。自1995年以来,我们对43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行外直肌后徙调整缝线术,随访观察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995年6月以来我们采用外直肌后徙调整缝线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43例,其中男28例,女15例。5~14岁,平均9岁。斜视度20△~96△,平均65.3△,随访2~10个月,平均6.1个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术前远立体视觉与手术量的关系,以期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正位率更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按常规手术量矫正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病例资料,查验其术前有无远近立体视觉及术后眼位情况;另对间歇性外斜视中具有远立体视患者进行手术量调整的研究。结果:术前无立体视觉和只有近立体视觉的患者,术后正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有远立体视者,其术后正位率与术前无立体视及只有近立体视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资料中,术前有远立体视觉的患者均在常规手术量的基础上适当减少手术量,术后眼正位率与术前无立体视及仅有近立体视而采用常规手术量的患者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术前远立体视的存在与否,调整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量,可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V型斜视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直肌附着点垂直移位及下斜肌部分切除两种方法治疗V型斜视。结果V型外斜视12例采用直肌垂直移位术,术后原在位平均-5°,向上平均-15△,向下平均-8△,采用下斜肌部分肌除术8例,术后原在位平均-5°,向上平均-10△,向下平均-5△。V型内斜视8例采用下斜肌部分切除术,术后原在位平均+5°,向上平均+8△,向下平均+16△,采用直肌垂直移位术,术后原在位平均+10°,向上平均+8△,向下平均+10△。结论V型斜视采用下斜肌部分切除术和直肌附着点移位术均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术后1年的眼位及外斜漂移。方法 将2009年10月至2011年11月行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术的120例患儿分为BLR-rec组(双眼外直肌后徙术,66例)和R&R组(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截除术,54例),术后1~3d、6周、1年进行随访,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定患儿戴镜注视6m和33cm调节性视标的第一眼位斜视度。结果 术后1~3d,两组欠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而正位率、过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正位率、过矫率、欠矫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斜漂移与手术年龄、屈光不正、矫正视力、术前斜视度、是否伴斜肌手术均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行BLR-rec和R&R两种术式矫正术后1年内,眼位呈向外斜漂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类似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类似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22例连续性病例的病历资料。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量患儿,经1 h诊断性遮盖前后注视6 m及33 cm调节性视标第一眼位的斜视度。检查患儿的融合功能和立体视锐度。依据诊断性遮盖后测量的最大看远斜视度,行双眼外直肌对称性定量后徙术。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患儿的斜视度和双眼视功能。疗效评价标准为斜视度≤±8 PD为正位。结果 22例诊断性遮盖前看远与看近斜视度的差值为(17.3±7.9)PD,诊断性遮盖后看远与看近斜视度的差值为(0.5±3.3)PD。双眼外直肌后徙量(7.2±1.2)mm。术后平均随访(8.6±5.4)月。末次随访的正位率为81.8%(18/22)、过矫率为4.5%(1/22)、欠矫率为13.6%(3/22)。手术前后融合和立体视锐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诊断性遮盖后测量的最大看远斜视度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可有效的矫正儿童类似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下斜肌前移位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原在位垂直性斜视的疗效.方法对39例单侧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原在位垂直性斜视≥15△的患者行下斜肌前移位术.手术前后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定斜视度.根据原在位垂直性斜视程度将下斜肌断端移位至下直肌颞侧止端水平后1mm(15△~19△),止端水平(20△~24△),止端水平前1mm(≥25△)处.结果原在位垂直斜视度术前平均为21.0△,术后平均为5.4△,平均矫正15.6△.结论下斜肌前移位术是治疗>15△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原在位垂直性斜视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离性垂直偏斜合并水平斜视一次性手术的效果。方法先作垂直斜视手术即上直肌后徒、再作水平斜视手术即内或外直肌手术。结果36例术后眼位正,眼球运动良好。结论一次性手术同时治疗分离性垂直偏斜合并水平偏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12.
205例喉癌的手术方式与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1990年以来喉癌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远期疗效,以改进治疗并提高生存率。方法对1990年1月-2004年10月间手术治疗的205例病例进行临床随访、病历资料分析。其中声门上型52例,声门型149例,声门下型4例;按UICC 1997年分期标准Ⅰ期48例,Ⅱ期88例,Ⅲ期44例,Ⅳ期25例。行支撑喉镜下声带切除术1例,撕皮术2例,喉裂开声带切除术9例,未行气管切开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16例,喉垂直部分切除术25例,水平半喉切除术7例,Arslan(咽气管吻合)手术15例,环舌骨会套固定术(criicohyoidoepidottopexy,CHEP)57例,喉次全切除术16例,喉全切除术57例。结果205例仅4例失访,Kaplan—Meier法统计总的1年生存率96.0%,3年生存率84.8%,5年生存率为79.4%,其中声门上型1年生存率88.3%,3年为67.5%,5年为65.0%;声门型1年生存率99.3%,3年为91.3%,5年为84.7%,喉功能保存率72.7%。早期肿瘤(Ⅰ、Ⅱ期)与晚期肿瘤(Ⅲ、Ⅳ期)患者之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不同发病部位(声门型、声门上型)患者之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癌手术治疗效果好,喉功能保存率高,其预后与肿瘤分期、发病部位有关。提倡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在保证手术安全边缘的情况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运用最优的手术切除和功能重建方法,综合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咽喉部真菌感染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对咽喉部真菌感染患者56例, 均行胸片、梅毒螺旋体抗体及HIV等相关项目、常规咽喉部、电子鼻咽喉镜的检查, 对存在于咽喉部的黄色膜状物取病理活检及HE染色, 确定菌落种类。5%碳酸氢钠溶液漱口及抗真菌药物漱口治愈咽喉部真菌感染, 随访1~6个月。结果 56例咽喉部真菌感染得到控制, 复查电子鼻咽喉镜黏膜恢复正常。结论 应用广谱抗生素及激素引起的咽喉部真菌感染, 可以使用5%碳酸氢钠漱口的方法得到治愈, 方法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通过对1448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总结,讨论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疑难问题,为提高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1448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病例资料来源于1998年1月~2009年3月。术前信息年龄8.5个月~51.2岁,平均年龄为4.57。全部为双耳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其中语前聋患者1430例、成人语后聋患者18例。术前进行常规检查包括:①听力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小儿肢体智力发育评估。②全麻常规检查。手术方法:①按常规面神经隐窝入路自耳蜗底转鼓阶植入耳蜗电极。②自乳突入路从耳蜗与前庭共同腔后下植入耳蜗电极。③在开放式乳突腔内埋藏电极线后仍于圆窗入路植入耳蜗电极。手术疑难判断方法:①无法按常规面隐窝入路手术者。②由于乙状窦、天盖、外耳道壁等解剖问题不能顺利完成乳突轮廓化者。③由干面神经、鼓索神经、外耳道骨壁的解剖问题使开放面隐窝的空间狭小导致暴露圆窗困难者。④耳蜗或圆窗等骨化或畸形等问题不能按常规自圆窗口部顺利植入耳蜗电极者。结果①手术成功率:1448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均~期成功,成功率为100%。②术中疑难问题:术中疑难问题共241例(耳),占16.64%,其中非常规手术入路10例,乙状窦前移影响手术入路4例,面神经垂直部高位并前移使与鼓素神经或外耳道壁的距离狭小影响圆窗的暴露179例,耳蜗底转骨化影响打开耳蜗鼓阶23例,圆窗骨化无法以圆窗为标记打开耳蜗鼓阶15例,耳蜗海绵状改变判断鼓阶正确位置困难5例,耳蜗与内听道共同腔耳蜗电极在共同腔内正确摆放困难5例。结论对1448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总结体会认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的疑难问题主要表现为:①面神经垂直部过度前移影响圆窗的暴露。②耳蜗骨化或海绵状改变影响开放耳蜗  相似文献   

16.
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径路探讨--附56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径路适应证及优缺点 ,提高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住院治疗的 5 6例鼻咽纤维血管瘤病例 ,经腭部径路 4 5例 ,经鼻腔径路 7例 ,经口腔口咽径路 2例 ,颅内外联合径路 2例。结果 :除 1例因肿瘤侵犯广 ,侵入右颞叶脑组织 ,术中出血多 ,放弃手术 ,仅探查并活检外 ,其余 5 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 :手术径路的选择以肿瘤的部位、大小、侵犯的范围为标准 ,充分暴露瘤体为原则 ,对于侵犯至颅内的病例 ,可采用颅内外联合径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