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我们身边有许多人并没有吸烟的嗜好,可却患了呼吸系统以及心血管等系统的疾病。为什么呢?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经常被动的吸烟。被动吸烟,人们又称其为二手烟、环境烟雾暴露、非自愿吸烟。学者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被动吸烟打破了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干扰了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可以造成非直接吸烟者早死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长期被动吸烟会引发肺癌(比其他  相似文献   

2.
吸烟是中国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冠心病一直是吸烟致死疾病的前三位之一。冠心病危险因素中,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吸烟均居第1位。此外,吸烟者冠心病的相对危险是不吸烟者的2.2倍,吸烟与冠心病之间存在量效关系。与吸烟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还有冠状动脉病,脑血管病,腹主动脉瘤,外周血管病等。同时还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还可以增加得肺炎的几率。  相似文献   

3.
戒烟小秘方     
吸烟的危害可以说老少皆知,香烟烟雾中的焦油和一氧化碳等化学物质受血管内膜会造成损害,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3倍。 吸烟对心、脑血管造成的伤害,也是非常大的。烟雾中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直接影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从而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轻者心律不齐,重者心肌梗死。同时,吸烟还能引起胃酸分泌增加,使原有溃疡难以愈合,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当前影响人类健康和长寿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不良行为。不良行为导致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中风、癌症等疾病,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那么,什么是健康行为呢?综合起来包含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 1.不吸烟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吸烟可诱发各种疾病,常见的是肺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吸烟不仅可造成吸烟者早衰,还可引起早亡。美国某著名人寿保险公司对吸烟问题作过研究,结论如  相似文献   

5.
吸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上百种致癌物。这些有害物质在吸烟者体内日积月累,使机体发生病变,引起心血管疾病、肺癌等疾病。研究发现,不吸烟者患肺病、心脏病、气管炎仅占总人数的0.35%,而吸烟者却占了8.17%,看来烟的危害性的确很大。  相似文献   

6.
吸烟有害身体健康,烟叶内含有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吸进体内后不仅可引发肺癌;而且对咳嗽病人可加重咳嗽、咳痰,由气管炎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导致严重缺氧,痛苦异常;不少病人还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元德 《家庭中医药》2007,14(3):60-61
近年来,由于生活、工作与学习的压力不断增加,尤其从青年开始吸烟者增多,从而导致呼吸系统患病率提高。肺气肿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吸烟、感染、大气污染等有害因素的刺激,引起终末细支气管末端气道的弹性减低,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量增加,并伴有气道壁的破坏。大多数阻塞性肺气肿由慢性支气管炎发展而来。两者临床上统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其中吸烟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如病因持续存在,病疾迁延不愈,还可并发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50年里,医学专家进行了上万个有关吸烟对肺、心脑血管和其他器官致病和死亡的研究。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吸烟是肺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疾病的元凶,并导致了大量相关病人死亡,而要改变这种状况,则需要我们坚持“0”吸烟。  相似文献   

9.
肺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确,但大量资料表明,长期吸烟是目前公认最重要的导致肺癌的危险因子。我国控烟和抗肺癌形势严峻。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目前有烟民11.7亿,而我国占3.5亿,还有1.9亿被动吸烟者。大部分国家的90%的肺癌是吸烟引起。从今年5月1日起,北京市公共场所全面开始禁止吸烟。  相似文献   

10.
老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冬春季节发病率高。根据我国1992的死因调查结果,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使国内外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11.
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字: 烟草每年造成的死亡估计为1000万人,其中700万人在发展中国家。每10秒,世界上就有一人死在“香烟”手上。中国的烟民数量以每年300万的速度增长,每年有70万人死于吸烟,到2025年.这个速度将增长为每年250万人。每星期有差不多10,000左右的中国人死于与吸烟相前的疾病。 肺癌的发病率,吸烟者为不吸烟者的10.8倍:肺癌的年死亡率,不吸烟者为12.8/10万:每日吸烟10支以下者为 95.2/10万;每日吸烟20支以上者为235.4/10万,比不吸烟者高18.4倍。中国的肺癌死亡率呈现逐年升的趋势。 吸烟成为中年男性的主要死因,占死亡总数的1/3以上(达36%):中年女性因吸烟致死占其死亡数的1/8。在未来的几十年里,现在的中国青少年如果不能改掉吸烟的坏习惯.他们将会有三分之一死于吸烟。  相似文献   

12.
被动吸烟对蒙古族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被动吸烟对蒙古族儿童生长发育及呼吸道疾病的影响。我们对3所幼儿园长期日托的404名蒙古族健康儿童按被动吸烟与否,以性别、年龄相同进行1:1配对,将202对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身高、体重、尿硫氰酸根(SCN-)含量测定,并对他们呼吸道感染平均发生次数进行调查、核实。结果显示:被动吸烟儿童尿SCN-含量明显高于非被动吸烟者(P<0.001);被动吸烟儿童身高、体重都低于非被动吸烟者(P<0.002);被动吸烟儿童呼吸道疾病年平均发生次数是非被动吸烟者的2倍(P<0.001)。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成员吸烟导致儿童被动吸烟对蒙古族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造成危害,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正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以及人口老年化等各种因素,近年来呼吸系统患病率日渐增加,肺癌成为我国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与20年前相比,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增加了一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居高不下,年轻患者日渐增多,40岁以上人群患者患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EGFR-TKIs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与中医药治疗的相关性,为中医药与靶向治疗结合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03例病理明确并且口服EGFR-TKIs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分析性别、年龄、吸烟状况、病理类型、病灶情况、EGFR基因突变情况、毒副反应、中医药干预、治疗方式等9个因素对PFS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状况、病理类型、病灶情况、EGFR基因突变、毒副反应、中医药干预、治疗方式等7个因素是EGFR-TKI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PFS的影响因素(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鳞癌、弥漫性病灶、中医药干预、毒副反应等5个因素是EGFR-TKI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吸烟者的疾病进展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391倍(P=0.018);鳞癌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是腺癌患者的2.45倍(P=0.007)。弥漫性病灶、中医药干预、毒副反应三个因素的回归系数均小于0,且其危险度的P0.05,故均是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弥漫性病灶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较单一病灶患者下降0.629倍(P=0.001);经中医药干预的患者疾病进展风险较未干预的患者下降0.567倍,(P=0.000);发生毒副反应的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较未发生的患者下降0.527倍(P=0.000)。采用生存极限(KaplanMeier)法计算中医药干预组的PFS为10个月,中医药未干预组的PFS为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EGFR-TKI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吸烟状况、病理类型、病灶情况、EGFR基因突变、毒副反应、中医药干预、治疗方式等是影响患者疾病进展的因素。吸烟者、腺癌患者、肺部弥漫性病灶者、服用EGFR-TKIs后出现毒副反应者、结合中医药干预的患者较吸烟者、鳞癌患者、肺部单一病灶者、服用EGFR-TKIs后未出现副反应者、未结合中医药干预的患者降低了疾病进展的风险,是影响PFS的独立因素,也是预后的保护性因素。中医药结合EGFR-TKI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推迟疾病的进展,延长PFS。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由于感染、大气污染、吸烟等因素引发的慢性支气管炎,常见于老年人,发生机制是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反复发作引发阻塞,从而导致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肺泡膨胀[1]。如果处理不当会继发感染,长期发作会发生肺心病,严重者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本次研究中我院收治的10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观察组实施临床康复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血管类疾病一直以来都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大敌",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血管疾病可以说是威胁健康的最大"杀手"。这是因为,人的血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自然衰退老化,从而导致全身各组织供血、供氧受阻,这种情况下,人就很容易患上冠心病、脑血栓等一系列动脉硬化引起的疾病,因此,推  相似文献   

17.
研究表明,吸烟不仅可以导致肺、鼻咽、口腔等部位的癌症,新近研究发现,吸烟也有可能导致膀胱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大气污染严重或工业化发达的国家,由于吸烟而导致的膀胱癌占膀胱癌总数的25%~60%,而吸黑烟草引起的膀胱癌患者较吸金黄色烟草高。研究发现,烟草中含有的芳香胺类物质和4-氨基联二苯等有害物质,多以“无活性代谢”的形式,经尿液排出体外。由于作用于膀胱的毒性和“致突变性”效应而引发并形成膀胱癌。烟草中的“丙烯醛”会引发膀胱上皮的弥漫性增生,而在1支香烟中含有大约100μg的“丙烯醛”。膀胱癌的早期表现为“显微镜下…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国1992的死因调查结果,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使国内外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部弥散性间质纤维化,以及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吸烟有害健康"已经成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警语,香烟的税率也一再上调,但是,我国的烟民仍然在增长,且有前赴后继之势。医学研究表明,吸烟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病。吸烟,已成为全球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发出警告,在吸烟者中,大约有一半人最终将死于吸烟所导致的疾病,每年还有成千上万不吸烟者也会因为被动吸烟而使健康受到损害。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5月31日定为  相似文献   

20.
本医务室自1987年开展“实验经络针灸疗法”的推广工作,发现该疗法除对肺气肿,哮喘等呼吸系统病有效外,对其他疾患如冠心病,亦有较高疗效,特初步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室二年来在门诊治疗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109例患者,共10种疾病。其中呼吸系统82例,主要为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心血管系统27例,主要为冠心病伴有心绞痛、房颤、早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