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院自制的“肝炎糖浆”在临床上用于冶疗急性黄疸型肝炎。通过60例用肝炎糖浆为主治疗的患者及30例用西药治疗的患者的疗效对照观察,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一、处方及制备工艺: 处方:绵茵陈、夏枯草、板蓝根各200克虎杖80克白糖125克糖精0.3克苯甲酸钠5克。制成1,000毫升量。制备工艺:取绵茵陈、夏枯草、虎杖加水煮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药液备用。将板蓝根用100℃热水浸2次,每次1小时。板蓝根热浸液与上述药液合并浓缩至800毫升后加入白糖、糖精、苯甲酸钠煮沸至溶并添加沸水至全量。待冷后分装于瓶中。  相似文献   

2.
水提醇沉法中醇沉浓度对板蓝根泡腾片制备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水提醇沉法中醇沉浓度对板蓝根泡腾片制备过程的影响.方法:考察不同醇沉浓度对板蓝根浸膏得率、指标成分转移率、提取物粉体学性质、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醇沉浓度对板蓝根浸膏得率、腺苷转移率、浸膏饱和吸湿量、泡腾片崩解时间等无显著性影响,但对喷雾干燥工艺、干法制粒工艺有明显影响.结论:水提醇沉法中醇沉浓度对板蓝根泡腾片制备过程有明显影响,提示选择醇沉浓度时应当根据实验目的,整个制剂过程的系统试验结果予以确定.  相似文献   

3.
板蓝根中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王璐璐  郑稳生 《中成药》2005,27(12):1387-1390
目的:研究板蓝根中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方法:以靛玉红为板蓝根中脂溶性成分的测定指标,HPLC方法测定;以还原糖为其水溶性成分的测定指标,剩余碘量法测定,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提取板蓝根水溶性成分及脂溶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将两种工艺进行结合。结果:板蓝根中水溶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将板蓝根粗粉用双蒸水浸泡24 h后,以15倍量的双蒸水渗漉提取,流速10滴/m in,板蓝根中脂溶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10倍量的无水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4 h。结合两种工艺,采用二次提取法,先采用水渗漉法充分提取板蓝根中的水溶性成分,残渣干燥后,采用无水乙醇回流提取脂溶性成分。结论:采用此种提取方法不仅能够充分提取板蓝根中的有效成分,减少在提取过程中对有效成分的破坏,而且可以有效地将板蓝根的脂溶性成分及水溶性成分分离。  相似文献   

4.
板蓝根干糖浆有效成分的测定目前尚无法定的标准。本实验采用旋光法测定其中蔗糖的含量,以便推知浸膏的投料量。为控制成品内在质量提供一种检测方法。一、工作曲线的制备: 精密秤取1、2、3、4、5g蔗糖于50ml量瓶中,加少量水溶解,再加入5.00ml10%硝酸铅液,加水稀  相似文献   

5.
不同板蓝根制剂腺苷含量测定及其抗炎作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板蓝根不同剂型中腺苷的含量,并比较不同制剂间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HPLC测定板蓝根糖浆、板蓝根颗粒、板蓝根软胶囊、板蓝根片、板蓝根滴丸等剂型中腺苷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4.6 mm×200 mm,5 μm),检测波长260 nm,流动相甲醇-水(10∶90),流速1.0 mL·min-1,柱温30℃.另将给药后的小鼠,耳廓涂二甲苯致肿胀,比较各组肿胀度差异.结果:腺苷在0.016 0 ~0.160 0 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7%,RSD 0.79%(n=9).其中板蓝根软胶囊中腺苷含量最高,其他依次为板蓝根颗粒、板蓝根片、板蓝根滴丸、板蓝根糖浆.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抗炎模型中,板蓝根颗粒抗炎效果最好,其他依次为板蓝根软胶囊、板蓝根滴丸、板蓝根片、板蓝根糖浆.结论:所用方法精密度、重复性良好,结果准确,腺苷含量与药效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绝对,可能制剂中其他抗炎成分产生了协同作用,应采用多成分指标加以测定或以药效学指标加以控制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6.
孙琴  李寒冰  鄢丹  李远  胡晓燕  姜黎  肖小河 《中草药》2012,43(2):259-264
目的对板蓝根颗粒制备过程中抗菌活性及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评价。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板蓝根颗粒制备工艺,分别对药材→水提浓缩→醇沉→干燥这4个制备环节所得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并采用管碟法检测各样品的抗菌效价。结果板蓝根颗粒在4个环节的制备过程中,成品的化学指纹图谱共有峰数下降了32%,腺苷、尿苷的量也呈递减趋势,同时抗菌效价也下降了60%。结论目前板蓝根颗粒在满足纯化、成型工艺要求的过程中,药效可能损失较大,应以药效或效价作指导,加强其制备工艺的合理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 消炎止咳糖浆为我院传统中药制剂(批准文号:芜卫药制字94—101号),具有清热消炎、止咳化痰的功效,对感冒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疗效显著。该制剂的制备工艺经数年实践已趋于成熟,为进一步提高疗效、增加稳定性,我们通过实验对几种不同工艺进行了比较,总结筛选出最佳方案,现对该制剂改进的制备工艺介绍如下。 1 药物组成 鱼腥草20g 板蓝根20g 蒲公英10g 金银花  相似文献   

8.
急性黄疸型肝炎为小儿常见的传染病。笔者多年来应用自制的肝炎干糖浆治疗此病,经临床观察证明,疗效较为显著。现报告如下。1 处方与制备1.1 处方:田基黄20g,白花蛇舌草20g,白茅根20g,车前草20g,板蓝根20g。共制成干糖浆10小袋,每袋15g。1.2 制备:取处方规定量的药材,加水煎煮二次,每次煮沸0.5~1小时,分取各次煮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另加白糖150g,混合均匀,于低温(80℃)烘干,干燥后取出研成粉末状,分装,即得。  相似文献   

9.
紫茵糖浆质量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慢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系临床常见病症,我院自制紫茵糖浆治疗该病,获得满意疗效。1 处方茵陈18kg,丹参31kg,板蓝根5kg。2 制备取茵陈、丹参、板蓝根水煎两次,1h/次,取合并药液,板框滤过,加乙醇调含醇量至50%,静置24h,板框滤过回收乙醇,滤渣浓缩至适量,加红糖、尼泊金...  相似文献   

10.
消炎灵糖浆为我院制剂室与临床科室共同研制的纯中药复方制剂 ,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止咳之功效 ,临床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等 ,取得满意疗效。1 方药组成板蓝根 50 kg,黄芩 1 5kg,贯众 1 5kg,浙贝母1 0 kg,甘草 1 0 kg,金银花 1 0 kg,炙百部 5kg,炙枇杷叶 5kg,薄荷脑 72 g,95%乙醇 50 0 0 ml,蔗糖78kg。2 糖浆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将板蓝根、贯众、甘草、黄芩、炙百部、浙贝母混匀 ,加入 8倍量水煎 1 h,过滤 ;药渣再加 6倍量水煎40 min,过滤 ;金银花、炙枇杷叶混匀 ,加入 8倍量水煎 30 min,过滤 ;药…  相似文献   

11.
<正> 我院自制的“小儿咳喘糖浆”是由麻杏石甘汤加减组方制备而成。方中苦杏仁含有苦杏仁甙、脂肪油、苦杏仁酶等化学成分。苦杏仁甙分解产生的氢氰酸是止咳平喘的有效成分又是毒性成分。在糖浆中既要保证治疗量又不能使之含量过高。我们通过反复实验和生产实践,对苦杏仁原生药和提取物作含量测定,发现每一批原料含量都不一样,生杏仁与制杏仁含量有明显差异,最后制定出采用生苦杏仁减量代替制杏仁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2.
《中成药》2014,(7)
目的研究板蓝根颗粒剂制备过程中有机酸的变化,评价制备工艺对有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依药典处方利用水提、醇沉方法得板蓝根颗粒;电位指示反滴定法分别测定药材、水提液、水提浓缩液、醇沉液、醇沉浓缩液及颗粒剂中有机酸的量。结果制备过程有机酸损失率分别为:水提54.5%、水提液浓缩1.1%、醇沉4.0%、醇沉液浓缩0.6%、板蓝根颗粒成型0.4%。结论改变水提工艺,采用稀碱液提取等方法,可能有利于提高有机酸转移率。  相似文献   

13.
赵仁泰 《中成药》1996,18(1):10-11
柴胡、青蒿、苦杏仁等含有挥发性有效成分,模拟感冒止咳糖浆原工艺处理上述药材,经对蒸馏组分分析表明,煎煮浓缩过程中能引起挥发性成分损失。据此设计增加收集挥发性成分工艺,并与原工艺进行比较,提示原工艺生产的成品挥发性成分损失严重,改进工艺后制备的成品可较多地保留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14.
板蓝根颗粒UV指纹图谱的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红  吴雅红  陈立明 《中成药》2005,27(2):125-127
目的:找到快速、简便识别板蓝根颗粒中是否含有板蓝根的UV指纹图谱,以及含有板蓝根该部分成分群量的多少.方法:用Excel中的Correl函数计算板蓝根药材与板蓝根颗粒UV指纹图谱之间的相关系数.并对三家不同药厂生产的板蓝根颗粒含UV图谱中板蓝根成分群的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板蓝根药材与板蓝根颗粒UV指纹图谱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板蓝根的UV指纹图谱可以识别板蓝根颗粒是否含有板蓝根以及含量的多少.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蓝根颗粒中腺苷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板蓝根颗粒的主要功能为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其主要成分为板蓝根。处方中板蓝根的化学成分含靛蓝、靛玉红、腺苷、尿苷、次黄嘌呤、尿嘧啶、棕榈酸、水杨酸、β-谷甾醇、γ-谷甾醇、胡萝卜苷、精氨酸、脯氨酸、亮氨酸、蛋白质、树脂状物等。《中国药典》中板蓝根仅做精氨酸的薄层鉴别,而缺少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根据板蓝根颗粒的制备工艺,为有效控制其质量,笔者选择水溶性成分腺苷作为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本品中腺苷的含量,方法可靠,简单可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梁文  杨敏飞  黄鑫 《陕西中医》2019,(5):674-677
目的:探讨党灵杞糖浆的提取工艺和质量检测标准。方法:采用L_9(3~3)正交试验设计法筛选超声热回流技术提取党灵杞配方中有机活性成分和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首先选择丙酮-石油醚混合剂为提取液提取有机活性成分,之后在上述提取残渣中加入蒸馏水提取多糖。工艺筛选因素为影响其主要成分转移率的超声提取温度、超声提取时间、料液比。通过测定党灵杞糖浆中党参炔苷含量检验制备糖浆的质量。结果:有机活性成分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43℃,料液比为1∶45;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90℃,超声时间55 min,料液比为1∶22。党参炔苷的线性范围为0.15~1.12μg,样品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RSD 2.60%。结论:党灵杞糖浆提取工艺稳定,质量可控,活性成分测定方法结果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7.
牛梦梦  张小荣  魏建生 《陕西中医》2002,23(11):1036-1036
近年来 ,由笔者所在医院制剂室制备的抗病毒糖浆 ,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在报道如下。   1 抗病毒糖浆的制备1 .1 处方 金银花、山豆根、连翘、藿香、蒲公英各 1 2 0 g,贯众、板蓝根各 2 0 0 g,薄荷、桔梗各80 g,甘草 40 g。1 .2 制备 以上各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 (挥发油备用 ) ,加药材量 6~ 8倍的水煎煮 3次 ,每次 1 h,合并 3次药液 ,过滤 ,真空减压(4 0℃ )浓缩至适量 ,冷沉 2 4h后 ,取上清液加入挥发油、单糖浆、防腐剂 (苯甲酸钠 )、蒸馏水至1 0 0 0 ml,搅拌均匀 ,分装 ,流通蒸汽消毒 3 0 min…  相似文献   

18.
板蓝根滴丸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板蓝根滴丸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浸膏得率、总含氮量、丸重差异、溶散时限、滴丸成型率等为评价指标,进行工艺优选;并进行中试放大研究。结果: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1h,第二次加水6倍量,煎煮45min;板蓝根浸膏的含水量控制在30%以内;冷却温度为5~10℃;滴丸基质为聚乙二醇6000,中药浸膏与基质的比例为1∶2,药液滴制温度为80℃;滴速为50~60滴/min。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适用于板蓝根滴丸的制备与生产。  相似文献   

19.
板蓝根切制工艺的优选及切制前后指纹图谱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友  马莉  龚慕辛  关怀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7):2177-2180
目的:优选板蓝根软化切制的工艺条件;通过比较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切制前后指纹图谱的差异性,客观反应润药切制对药材总体成分的影响。方法:以药材软化时加水量、润制时间和饮片切制厚度为考察因素,以水溶性浸出物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选板蓝根软化切制的条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Zorbax SB-C18(4.6 mm×250 mm,5 μm)柱,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8 nm,进样量10 μL。对板蓝根粗粉和水润切制后的饮片进行HPLC测定,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比较。结果:板蓝根软化切制的最佳工艺为:0.6倍量的水,浸润24 h,饮片厚度为2 mm;结论:建立了板蓝根药材醋酸乙酯萃取物HPLC指纹图谱。板蓝根在切制前后,指纹图谱对照谱图差异明显,切制后中等极性部分损失较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板蓝根软化切制的工艺条件;通过比较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切制前后指纹图谱的差异性,客观反应润药切制对药材总体成分的影响。方法:以药材软化时加水量、润制时间和饮片切制厚度为考察因素,以水溶性浸出物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选板蓝根软化切制的条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8 nm,进样量10 μL。对板蓝根粗粉和水润切制后的饮片进行HPLC测定,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比较。结果:板蓝根软化切制的最佳工艺为:0.6倍量的水,浸润24 h,饮片厚度为2 mm;结论:建立了板蓝根药材醋酸乙酯萃取物HPLC指纹图谱。板蓝根在切制前后,指纹图谱对照谱图差异明显,切制后中等极性部分损失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