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颅内恶性脑膜瘤1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恶性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影像、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法 :复习 1980 2 0 0 0年经治疗的 13例恶性脑膜瘤 ,结合近期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仅以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尚无法在术前完全与良性脑膜瘤区分开来。全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 ,术后均复发。结论 :恶性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 ,复发率高 ,生存期与手术切除程度及术后是否放疗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原发性颈静脉孔脑膜瘤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4年1月至2010年10月手术治疗原发性颈静脉孔脑膜瘤患者22例,男∶女=10∶12,平均39.4岁.最常见症状是听力障碍,其次为后组脑神经症状.手术分为乙状窦-球前方、后方及联合入路.结果 肿瘤全切除18例,大部切除4例.病理检查4例为WHOⅡ级,恶性(WHOⅢ级)1例.术后神经功能暂时下降,后逐渐改善.共6例肿瘤复发,其中WHOⅡ~Ⅲ级4例.仅1例恶性脑膜瘤于术后20个月死亡.结论 原发性颈静脉孔脑膜瘤中非良性脑膜瘤所占比例高,虽然手术治疗取得很好效果,但仍要注意保护后组脑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骨内脑膜瘤的病理发生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4例原发性颅骨内脑膜瘤术前均进行了CT和/或MRI检查,随后均经显微外科治疗。术后均经过病理检查确诊,同时结合文献并对其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结果4例颅骨内脑膜瘤均全切除,同时切除了其周围部分颅骨。病理检查显示,4例颅骨内脑膜瘤中,砂粒型2例,脑膜上皮型和恶性脑膜瘤各1例。结论颅骨内脑膜瘤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起源于胚胎脑发育期间残留的蛛网膜细胞可能性大,结合临床表现及CT、MRI检查一般可以诊断,但确诊需进行病理检查,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恶性脑膜瘤临床,影像与病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恶性脑膜瘤的临床影像与病理特征。方法 复习1979 ̄1999年经治的10例恶性脑膜瘤,应临床表现、影像、肿瘤类型病理检查、复发、放射治疗及随访进行研究。结果 全组病例均属恶性脑膜瘤,除一例存活外均已死亡。结论 CT对诊断恶性脑膜瘤有其临床意义。如肿瘤组织学表现有坏死、脑浸润、间变、有丝分裂增多、颅外转移、临床过程短暂或短期复发应归属恶性,特别是血管外皮细胞脑膜瘤应属高危性。  相似文献   

5.
恶性脑膜瘤仅占全部脑膜瘤的1.0%~2.8%,但治疗上比较棘手。为此,我们在复习近年来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恶性脑膜瘤定义的演变、与脑膜瘤恶性转化相关的基因和信号通路等分子机制、恶性脑膜瘤的病理学(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核分裂像)和影像学特征、恶性脑膜瘤的治疗(手术、放疗、质子治疗和化疗)策略进行总结,以指导恶性脑膜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恶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27例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脑膜瘤( WHOⅢ级)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术后辅助治疗及预后等资料,窦镰旁恶性脑膜瘤7例,大脑凸面恶性脑膜瘤8例,蝶骨嵴恶性脑膜瘤5例,岩斜区等其他部位恶性脑膜瘤7例,其中肿瘤直径>5 cm 19例。主要影像学特点为磁共振增强扫描呈明显不规则强化,周围水肿带明显。结果27例恶性脑膜瘤病例中,间变型恶性脑膜瘤18例,横纹肌样恶性脑膜瘤7例,乳头型恶性脑膜瘤2例。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按照Simpson标准,SimpsonⅠ级切除者11例,SimpsonⅡ级切除者6例,SimpsonⅢ级切除者6例,SimpsonⅣ级切除者4例。随访平均37.2个月,Ⅰ~Ⅱ级切除者7例(41.2%)出现复发,Ⅲ~Ⅳ级切除者患者均复发(100%)。其中,术后放疗者13例,未行放疗者14例,复发率分别为61.5%及78.6%。结论恶性脑膜瘤易复发,治疗首选显微外科全切除肿瘤,并处理硬膜及受累颅骨,术后应辅以放疗。  相似文献   

7.
非典型性脑膜瘤是WHO II级脑膜瘤,其性质介于良性脑膜瘤和恶性脑膜瘤之间.近年来关于非典型性脑膜瘤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目前关于非典型性脑膜瘤发现常染色体22q,1p、6q等的缺失以及1q、9q、12q、等染色体的扩增,核增殖标记物Ki67(MIB-1)、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生长因子等在非典型性脑膜瘤的发生及复发中有重要作用.临床影像学表现有助于做出诊断,而明确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其他的治疗措施还包括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外部照射放射治疗、低分次立体定向放射疗法等.  相似文献   

8.
恶性脑膜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颅内恶性脑膜瘤具有某些良性肿瘤的特点,逐渐发生恶性变化,术前初步诊断有助于最佳治疗方案的确定.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46例恶性脑膜瘤患者,现就其诊断与治疗问题进行相关探讨,以便在术前制定最佳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非典型性脑膜瘤(atypical meningioma,AM)及恶性脑膜瘤治疗中的经验,分析与其预后相关的主要临床因素。方法整理2004-10—2014-02就诊于我院的96例非典型性及恶性脑膜瘤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及远期生活质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 score,KPS评分)、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病理结果等。结果 96例患者中68例非典型性脑膜瘤和28例恶性脑膜瘤。80.9%非典型性脑膜瘤患者和67.9%恶性脑膜瘤患者手术达到SimpsonⅠ~Ⅲ级切除;31例(44.1%)非典型性脑膜瘤患者和19例(71.4%)恶性脑膜瘤患者术后进行放疗。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恶性脑膜瘤患者总生存期较非典型性脑膜瘤更短,手术结合术后放疗的无进展生存期长于单纯手术治疗。结论对于非典型性脑膜瘤及恶性脑膜瘤,手术全切肿瘤非常重要,且术后放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脑膜瘤的端粒酶活性及其RNA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表达,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开拓新思路.方法改良TRAP法及RT-PCR检测40例脑膜瘤的端粒酶活性及其RNA和hTERT表达.结果脑膜瘤端粒酶阳性率为42.5%,hTERT阳性率52.5%,两者都随肿瘤恶性度增加而升高;人端粒酶RNA(hTR)广泛存在于脑膜瘤和正常脑组织中.结论端粒酶活性及hTERT和脑膜瘤恶性程度有关,有助于临床诊断,可能成为新治疗靶点;hTERT是端粒酶活性调节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