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全干 《医学文选》2006,25(4):655-657
目的探讨社会经济、卫生服务、文化背景、症状、行为等因素对农村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的影响。方法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对年龄在15岁及以上到县人民医院诊治的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运一调查。结果共106例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接受了面谈并完成调查问卷。从症状出现到被确诊为肺结核的平均总延迟时间为84.6d(中位数65.0d);平均就诊延迟和确诊延迟分别为50.8d(中位数30.Od)和33.8d(中位数24.0d);分别有62例(58.4%)和66例(62.2%)患者就诊和确诊延误。导致患者就诊延误的影响因素有:有无咯血、居住地的距离、有无迷信行为、有无接受民间偏方行为和家庭人均年收入等;导致确诊延误的影响因素有:性别、文化程度、是否接受抗结核治疗的宣传教育、有无迷信行为、有无接受民间偏方行为和患者对结核病的感受等。结论需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包括加强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有关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和相关专业技术的培训,合理设置结核病诊治点和广泛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等,以减少结核病患者的发现延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与青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及影响因素,并进行对比分析,为促进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更有效的依据.方法 采取现况调查方法,以2004年8月至2007年9月间在我院结核科住院治疗的老年肺结核及青年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自制调查表收集相关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就诊延迟及确诊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 青年组就诊延迟率55.3%,就诊延迟时间中位数为16天;老年组就诊延迟率70.2%,就诊延迟时间中位数为27.5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就诊延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出现不适后的决定及知道结核病防治医疗机构.老年组就诊延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出现不适后的决定、知道结核病防治医疗机构、咯血及经济困难.结论 老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情况较青年肺结核患者严重.为提高肺结核患者早期发现率,应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把知道结核病防治机构作为老年和青年人群的重点宣传内容之一,对老年人群同时还应加强结核病免费政策的宣传.老年人群重点宣传对象为60~64岁群体,而青年人群重点宣传对象是在校初中学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2009年10~12月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住院的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涂阳)肺结核患者诊断延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24例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面访式调查。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对首诊延误、卫生系统延误及诊断延误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用逐步logistic回归法对3种延误分别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首诊延误、卫生系统延误及诊断延误中位数分别为8、12及35 d;首诊延误的危险因素为:男性(OR=2.134,95%可信区间1.115~4.083),初中及以下文化(OR=1.879,95%可信区间1.048~3.368),无咯血(OR=2.194,95%可信区间1.056~4.559)及结核知识得分低(OR=4.060,95%可信区间2.232~7.385);卫生系统延误危险因素为:首诊为区以下医疗单位(OR=2.938,95%可信区间1.339~6.446),保护因素为:就诊次数≤1次(OR=0.056,95%可信区间0.025~0.126);诊断延误危险因素为结核知识得分低(OR=3.036,95%可信区间1.654~5.572),自卑及自我羞耻感水平高(OR=2.012,95%可信区间1.103~3.676),保护因素为:就诊次数≤1次(OR=0.216,95%可信区间0.117~0.396)。结论武汉市住院涂阳肺结核患者存在一定的诊断延误,但延误水平不高。应加强对人群特别是文化程度低的人群的结核相关知识宣教;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对结核病的警觉性并提高诊断能力;应避免患者反复多次就诊于同一水平医疗机构,从而缩短诊断延误时间。  相似文献   

4.
背景 动态血压监测能够反映一天中血压的波动,对高血压的诊断、治疗、预后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还未在广大居民中普及。目的 明确对24 h动态血压监测接受情况的影响因素,为24 h动态血压监测在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中的推广提供建议。方法 于2018年6—7月,调取上海市金山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过去1年中接受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在管高血压患者169例,对其进行历史资料调取和问卷调查。同期,采用方便抽样法,按1∶1的比例选择不接受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在管高血压患者169例。调查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了解情况、高血压的相关行为危险因素、目前临床表现及相关治疗手段、对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态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是否接受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影响因素。结果 169例接受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患者表示,24 h动态血压监测不太方便携带和操作、对其是否有利于自身血压控制也不太赞同,也并不十分愿意继续佩戴仪器进行血压监测。169例不接受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患者表示,不接受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最主要原因是不方便〔58.6%(99/169)〕、血压正常无需佩戴〔30.2%(51/169)〕及没时间〔25.4%(43/169)〕。患者对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治疗方法及治疗方案考虑因素的了解情况、祖父/外祖父有无高血压病史、精神紧张频率、有无进行体质量控制及高血压相关症状是高血压患者对24 h动态血压监测是否接受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可从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日常行为习惯、临床表现和治疗等影响因素方面对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宣教普及,以及从简化动态血压监测操作等方面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推广的改进。  相似文献   

5.
余雅  胡代玉  吴成果  刘英 《重庆医学》2017,(34):4810-4813
目的 通过分析重庆市医疗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疫情及转诊和到位确诊患者情况,评价医疗机构在提高患者发现中的贡献作用.方法 通过重庆市各县区的结核病控制工作月报表和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获得重庆市2006-2015年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肺结核疫情数和确诊的肺结核患者数,采用x2检验对不同年份、不同类别医疗机构的报告水平和确诊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全市医疗机构累计网络直报实际肺结核疫情323 603例,报告数逐年上升.转诊到位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近年来呈下降趋势.通过医疗机构网络报告总体到位率逐年提高,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贡献率由2006年的10.14%上升至2015年的52.09%(x2=25 610.75,P<0.01),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贡献率由2006的6.42%上升至2015年的52.46%(x2=10 520.65,P<0.01),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贡献率为44.9%.市级综合医院、县区级综合医院等发现的患者逐年增加(P<0.01).医疗机构来源的患者发现延误中位数为56 d,延误率为79.62%.结论 医疗机构对肺结核患者的发现贡献逐渐增大,但该部分患者的发现延误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加强肺结核患者的心理治疗及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越秀区肺结核患者300例,通过自行设计的基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对肺结核患者SCL-90评定结果与国内常模(1388例)进行对比研究,分别对人际关系敏感及抑郁因子分的社会及临床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肺结核患者SCL-90的总分、总均分、强迫症状、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采用多因素分析,人际关系敏感与痰结核菌检查结果有关(P<0.05),抑郁与经济收入有关(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确诊时心理健康状况以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为主要表现,痰结核菌检查阳性、经济收入低是主要影响因素,医务人员在对肺结核患者进行躯体治疗时,应考虑患者心理健康因素的影响,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和健康教育;为切实减轻肺结核患者疾病负担,应进一步完善结核病医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肺结核患者生命质量并评价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已研制好的肺结核患者生命质量量表(QLICD‐PT )分别对肺结核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月、完成疗程时的生命质量进行测定,并对其生命质量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除了治疗2个月与完成疗程的生理功能领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领域得分及总得分不同治疗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肺结核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为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结论通过治疗后,肺结核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到了提高,其生命质量与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1986年12月至1988年5月在我科门诊确诊的312例新发现活动性肺结核延误诊断情况。结果表明,新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的及时诊断率为67.1%,总延误率为32.9%,平均延误时间为75天。提示我区肺结核的延误诊断情况较严重。如能采取多方面综合性措施,结核病的发现问題可望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1990~1994年间住院的40例老年肺结核(OLT)的临术特点,并与56例青年肺结核(YLT)比较。发现OLT入院时常误诊为其它呼吸系疾病;痰抗酸菌阳性率明显低于YLT;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结核菌DNA(TB—DNA)结果及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试均阳性者明显低于YLT;经纤支镜(FB)及经皮肺穿活检阳性率与YLT无明显差异;病灶空洞形成率明显高于YLT;病灶累及两叶以上者明显高于YLT;有合并症者明显高于YLT;并发症亦明显高于YLT。笔者建议对反复咳嗽、咯痰的老年患者警惕OLT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沈阳市城市居民卫生保健行为状况。方法分层随机抽取沈阳市内5区≥18周岁的城市居民5703人,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及卫生保健行为状况。结果沈阳市城市居民家中拥有4种以上保健品的达15.01%,掌握3种以上技能的占16.03%,参加体检的占14.80%。不同经济收入、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卫生保健行为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注意不同经济收入、不同文化程度居民的不同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同时应加大对低收入、低文化程度居民的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帮助他们提高卫生保健行为。  相似文献   

11.
黄洁锋  廖光付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2):1518-1519
目的探讨住院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特征,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住院的痰样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对4种抗结核药物(INH、SM、EMB、RFP)的耐药性测定,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586株结核分枝杆菌总的耐药率为30.1%,初始耐药率和获得性耐药率分别为16.0%和56.1%;耐多药率为12.0%,其中初始耐多药率和获得性耐多药率分别为3.1%和28.6%;4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从高到低分别为INH(22.5%)、RFP(17.0%)、SM(11.1%)和EMB(6.2%);耐1种、2种、3种和4种药物的初始耐药率和获得性耐药率分别为10.6%、3.8%、1.2%、0.5%和18.0%、19.2%、13.7%、5.2%,无论是获得性耐药率、耐多药率、耐1种、耐2种、耐3种和耐4种药均显著高于初始耐药率(P〈0.005)。结论住院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获得性耐药率尚处于较高水平,获得性耐药更趋向于对多种药物耐药,尤其是获得性MDR-TB发生率较高,应引起注意,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耐药率。  相似文献   

12.
北京朝阳区流动人口活动性肺结核管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北京市朝阳区流动人口活动性肺结核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管理策略。方法对航空中心医院及朝阳区结核病防治所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其中流动人口142例作为研究组、本市人口63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流动人口中男性发病率高,青壮年占66.2%,文化程度低者占83.7%,就诊延迟现象突出,临床表现典型,肺部病变分布广泛,痰菌阳性率及耐药性高,经过直接督导下短程化疗(DOTS)治疗后痰菌阳性患者6个月痰菌阴转率占92.9%,首诊医院以二级以下医院为主,返回原籍及失访者占20.4%。结论朝阳区流动人口肺结核发病率高、临床症状典型,经过结核病控制管理能达到与本市人口同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肺结核的诊断、临床表现及治疗现状。方法 对 90例老年人肺结核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及胸CT表现、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多见 ,临床症状不典型 ,X线表现多样化 ,误诊及排菌患者多 ,治疗效果差。结论 老年人肺结核临床症状不典型 ,易误诊 ,诊断及治疗困难 ,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服药指导和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的重要性.方法 对2008年1月-2009年9月收治的90例肺结核患者从健康教育、治疗原则及化疗方案等方面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全方面分析指导.结果 90例患者中治愈84例,明显好转5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98.9%,健康教育和指导患者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治疗原则是治愈和防止肺结核复发的关键.结论 健康教育和服药指导对肺结核患者至关重要,可加强患者自我护理及保健意识、提早治愈、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5.
肺结核患者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全球所有的传染性疾病中 ,结核病已经成为成年人的首要死因之一。我国结核病的流行形势也十分严峻 ,结核菌感染者近 3 .3亿 ,现有 60 0万人患病 ,每年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高达 2 5万[1] 。其治愈率不高。发病率上升的最主要原因是患者不合理用药和治疗不彻底 ,即有不遵医行为 ,(遵医行为指病人求医后其行为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 ,为遵循医嘱的行为活动 ) [2 ] 。在临床工作中注意观察肺结核病人的遵医行为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为此 ,我们对 12 0例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进行遵医行为的调查 ,对其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1)调查对象为本县结防所门诊部1996年1月~1996年12月登记的279例徐阳病例,年龄在8~87岁,平均年龄43岁,男191例,女88例,均为痰菌检查确诊者。(2)延误分为病人延误和医生延误两种。病人延误指出现症状到首次就诊时间>15d,医生延误指首次就诊到确诊时间>15d。2结果2.1诊断及时率及延误率279例徐阳病例中能及时诊断者为75例,及时率为26.9%;病人延误诊断者188例,延误率为67.4%,延误时间平均54d;医生延误16例,延误率为5.7%,平均延误时间17d。总延误率为73.1%,总延误时间平均51d。2.2延误病的最后诊断情况2…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其感染和发病的危险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为了解密切接触者的感染和患病情况,探讨新肺结核病人发现方式,我所对柳州市区2006年1月~2007年12月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的家属、亲戚、朋友、同事进行调查。兹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118例初治活动性肺结核延误诊断因素作回顾性分析。总延误诊断率达24.84%,其中患者自身因素占40.68%,医源性延误占59.32%。患者自身延误的主要原因是防痨知识的缺乏、经济困难、愚昧无知;医源性延误的主要因素是综合医院的医务人员对结核病疫情缺乏警惕,结防专业知识和业务生疏,不重视痰涂片结核菌检查,对临床表现复杂、X线表现不典型的肺结核无综合诊断、治疗的业务能力;防痨网络不健全,归口管理不落实也是结核病发现、登记、管理率低的重要因素。说明:要提高对病人发现的及时性,必须加强结核病健康教育和专业知识的再学习,减少就诊和诊断的延误;必须强化行政干预,健全防痨网络,落实归口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计划行动理论框架分析我国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Logistics回归及交互项分析,建立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农村患者就医行为受到疾病归因因素、求医经验规范因素和结构制约因素影响,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的就诊行为受上述因素影响的程度不同。结论: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出现分化,需要针对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20.
肺结核54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伟民  任永变 《陕西医学杂志》2001,30(3):178-178,190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疾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因其可以拟似其他肺部疾病,易导致误诊误治。现将我院1996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院前被误诊的肺结核54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54例中男31例,女23例。30岁以下17例,占31.5%;31~59岁14例,占25.9%;60岁以上23例,占42.6%。其中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79岁。患者均系初发肺结核首次住院。 2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发热34例,占63%。其中37.5~38.4℃的16例,占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