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使用共培养系统将骨髓间充质于细胞分化为有分泌功能的颌下腺腺泡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分离成年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体外培养、纯化和鉴定,同时分离新生SD大鼠的颌下腺细胞于体外培养、纯化和鉴定,取颌下腺腺泡细胞第二代和间充质干细胞第一代置于共培养系统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使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否表达淀粉酶抗体.结果 纯化后的颌下腺腺泡细胞呈铺路石样形态,原代至第5代培养基及细胞内均可检测到淀粉酶表达;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梭形,呈束状、漩涡状排列,可成功诱导成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显示含有脂滴;共培养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淀粉酶抗体,约30%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共培养1周后转化为腺泡细胞,约50%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共培养2周后转化为腺泡细胞.结论 成功构建大鼠颌下腺腺泡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并证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转化为腺泡细胞的能力,因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有望应用于涎腺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
由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且容易获取及体外扩增培养,成为近年来成体干细胞研究的热点。间充质干细胞既可以作为修复组织的细胞来源,还可能同时参与多种组织的更新。目前在多个领域显示出重要的应用前景,包括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基因转染的细胞载体等。  相似文献   

3.
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具有无限自我更新能力,可以分化成特定组织,修复各种损伤.骨髓是成体干细胞的重要来源,主要含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目前利用干细胞治疗终末期肝病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体外、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三个方面总结了干细胞特别是成体干细胞治疗终末期肝病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各种来源干细胞在临床应用中取得的进展,探讨干细胞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可能机制,提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体外分离培养、鉴定以及分化。认为hMSCs在体外很容易分离培养和扩增,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分化为脂肪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对人脐带血(HUCB)中所含有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影响。方法:取脐带血,肝素抗凝,Per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单个核细胞,低糖DMEM培养获得贴壁细胞层。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共孵育。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抗原。结果:脐带血的单个核细胞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共孵育经体外培养贴壁后出现形似纤维状细胞形态并表达与MSCs相关的抗原(CD13,CD44,CD71,CD166)。但不表达造血细胞抗原(CD34,CD45),这与源于骨髓的MSCs一致。结论: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共孵育,对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扩增有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6.
由于心肌细胞的增殖能力很低,细胞移植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用于改善心功能及心肌活力已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已有胚胎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内皮干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动物实验中用于心肌移植的细胞有胚胎心肌细胞、造血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骼肌成肌细胞、内皮干细胞、肝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其中成肌细胞移植用来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已有临床报道,并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低剂量辐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7年,Friendenstein等[1]发现塑料培养皿中贴壁生长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成多种中胚层来源的间质细胞,因此把这种多能细胞称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研究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活性[2],并可促进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的植活,MSCs在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防止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同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本实验通过观察X射线照射后MSCs的生物学的变化情况,旨在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临床的进一步应用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 ,人们对骨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造血干细胞上 ,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但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骨髓除了有造血干细胞以外 ,还存在一类来源于中胚层的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mesenchymalcells) ,它具有能够分化形成至少 7种组织细胞如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成脂细胞、成肌细胞、骨髓基质细胞等组织细胞的潜能 ,所以又被称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MSC) [1 ] 。如同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存在赋予骨髓组织强大的造血功能以维持血液系统的新陈代谢一样 ,多潜能的MSC存在为骨、软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腱细胞的可能性。方法通过电穿孔法将外源基因BMP12导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腱细胞;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对诱导后的细胞加以鉴定。结果光镜下,诱导后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RT-PCR结果表明,诱导后的细胞有BMP12和Collagen Ⅰ的mRNA表达,而没有Coilagen Ⅲ的mRNA表达;诱导后98.39%的细胞呈CD44^ 、HLA-DR^-。结论BMP12能够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腱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有可能成为肌腱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0.
间充质干细胞最早发现于骨髓中,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化潜能,并且具有很多优势,有望成为组织工程和基因治疗的新型靶细胞,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等进展,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人脐带组织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研究越来越多,MSCs可以从骨髓、脂肪组织、肾和各种胎儿组织中提取,并能横向分化成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细胞等不同胚层的细胞。人脐带组织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与其他来源的MSCs相比,具有来源广泛,易于采集、保存和运输,无异体排斥,避免伦理争议等诸多优点。本文就其生物学特征、优势以及临床应用前景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急性肺水肿的防治作用.方法:随机分为肺水肿组、干细胞治疗组、干细胞预防组、空白对照组、干细胞对照组(各16只).腹腔注射氯化铵建立模型,预防组及治疗组于模型建立前后移植干细胞,移植后不同时间点(30 min,2h,1d,7d)测定TNF -α.IL-1β,观察肺脏结构.结果:治疗组30 min时TNF -α明显低于肺水肿组(P<0.01),2h时IL-1β明显低于肺水肿组(P<0.O1).2h时肺水肿组病变明显.治疗组2h时肺水肿病变减轻.预防组与肺水肿组无差异(P>0.05).结论:干细胞治疗减轻肺水肿,预防性移植不减轻肺水肿.  相似文献   

13.
血红素加氧酶-1在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效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及其对MSCs免疫抑制效应的影响。方法: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纯度。尼龙棉柱法分离外周血T淋巴细胞,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后,将其与MSCs共孵育,再加入HO-1特异性抑制剂Znpp,MTF法测定T细胞的增殖并计算增殖转化抑制率。RT—PCR法检测MSCs中HO-1mRNA的表达。结果:人MSCs中有HO-1mRNA的表达,MSCs可使异体T细胞增殖转化受抑,加入Znpp可使MSC对T淋巴细胞免疫抑制效应减弱。结论:HO-1在MSCs对T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效应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与培养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目的:建立并优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离纯化及培养扩增的方法。方法:利用Percoll(1.073g/ml)及Ficoll-Hypaque(1.077g/ml)两种分离介质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筛选体外培养MSCs适宜的血清及浓度,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鉴定MSCs的纯度。结果:经Percoll分离,应用10%筛选出的血清培养与扩增的MSCs,细胞纯度可达95%左右;相反,应用常规Ficoll-Hypaque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或增加血清浓度,MSCs纯度显著下降。结论:建立了一种稳定而实用的体外分离与培养MSCs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将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注射到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顶叶皮层及海马区,观察神经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 HUCB-MSCs用双苯酰亚胺(bis-benzimide)标记24 h,通过立体定向将细胞注射到损伤脑组织内.全部大鼠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TBI)、对照组(TBI+PBS)和治疗组(TBI+MSCs).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对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接受移植的脑创伤大鼠局部有大量的MSCs存活,一些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并表达NSE和GFAP等神经细胞的标志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其他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HUCB-MSCs可明显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很好替代骨髓MSCs而用于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6.
间充质干细胞(MSCs)外泌体能够通过旁分泌作用,发挥类似干细胞的促进组织器官修复再生的功能,避免了直接移植MSCs的风险,如致瘤、伦理、免疫排斥反应等。MSCs外泌体参与细胞通讯,维持微环境的稳态,促进细胞的增殖、迁移及细胞外基质的修复再生,且能够在不同物种之间传递,却不会引起明显的免疫反应,在组织器官的修复与再生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将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注射到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顶叶皮层及海马区,观察神经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 HUCB-MSCs用双苯酰亚胺(bis-benzimide)标记24 h,通过立体定向将细胞注射到损伤脑组织内.全部大鼠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TBI)、对照组(TBI+PBS)和治疗组(TBI+MSCs).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对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接受移植的脑创伤大鼠局部有大量的MSCs存活,一些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并表达NSE和GFAP等神经细胞的标志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其他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HUCB-MSCs可明显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很好替代骨髓MSCs而用于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将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注射到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顶叶皮层及海马区,观察神经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 HUCB-MSCs用双苯酰亚胺(bis-benzimide)标记24 h,通过立体定向将细胞注射到损伤脑组织内.全部大鼠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TBI)、对照组(TBI+PBS)和治疗组(TBI+MSCs).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对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接受移植的脑创伤大鼠局部有大量的MSCs存活,一些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并表达NSE和GFAP等神经细胞的标志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其他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HUCB-MSCs可明显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很好替代骨髓MSCs而用于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将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注射到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顶叶皮层及海马区,观察神经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 HUCB-MSCs用双苯酰亚胺(bis-benzimide)标记24 h,通过立体定向将细胞注射到损伤脑组织内.全部大鼠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TBI)、对照组(TBI+PBS)和治疗组(TBI+MSCs).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对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接受移植的脑创伤大鼠局部有大量的MSCs存活,一些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并表达NSE和GFAP等神经细胞的标志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其他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HUCB-MSCs可明显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很好替代骨髓MSCs而用于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