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医用回旋加速器引出束流轰靶的位置对液体靶生产正电子同位素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最佳磁场电流范围;固定轰靶的束流强度(30 μA)、靶室压力(350±10Psi)、核反应时间(T=30min)及靶水体积(1.5mL H2O18),利用18O(p,n)18F核反应生产"F同位素;以圆形靶膜正中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平面.调整回旋加速器加速粒子的引出位置,分别使2/3束流截面面积位于不同的两个相邻象限内,测量不同条件下反应结束后获得的18F的放射性活度.结果 束流中心定位于靶膜正中位置时获得的18F的放射性活度为(710±30)mCi(n=15);束流中心定位于靶膜正中位置垂直偏下,且2/3束流截面积位于圆形靶膜的第三、四象限内时,获得的18F的放射性活度为(860±50)mCi(n=15);束流中心定位于靶膜正中位置偏左或偏右.且2/3束流截面积位于第二、三象限或第一、四象限时,获得的18F的放射性活度都为(640±35)mCi(n=15);束流中心定位于靶膜正中位置偏上,且2/3束流截面积位于第一、二象限时,获得的18F的放射性活度为(550±40)mCi(n=15).结论 轰靶束流的引出位置的改变会直接影响液体靶的工作效率;当束流中心定位于靶膜正中位置偏下通过时,液体靶的工作效率最好.  相似文献   

2.
正电子显像剂是实施PET显像的先决条件之一.这些正电子显像剂大多使用11C,13N,15O和18F等正电子核素进行标记,由于它们的半衰期较短,因此这些核素必须由回旋加速器适时生产,并在较短的时间内标记合成为适宜的正电子显像剂供临床PET显像。在这个过程中,回旋加速器生产的放射性核素决定了正电子显像剂的产量。而要提供足额、符合要求的放射性核素,就需要做好回旋加速器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王黎明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8):924-924
目的从合成设备方面来分析合成18F-FDG产量降低及合成失败的原因,从而增加其产量,提高合成率。方法使用回旋加速器通过180[p,n]18F反应,由重氧水(H218O)质子轰击氟靶产生18F阴离子,18F阴离子作为亲核取代试剂在自动化合成模块中进行亲核取代反应,生产出18F-FDG。从中找出其影响因素。结果粒子速流、传输过滤器、负压、氦气流速、Teflon管道等为其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掌握其影响因素可提高产量和化学合成率,降低合成失败的次数。  相似文献   

4.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生产条件和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电子核素及其放射性药物生产的影响因素和生产条件。方法利用18O(p,n)18F和16O(p,α)13N核反应在PETtrace回旋加速器中生产18F负离子和13N-NOx-,以亲核取代反应法合成18F-FDG;采用戴氏合金(Devarda’s alloy)还原法制备13N-NH3·H2O。同时观察靶水纯度及丰度、轰击时间及质子束流大小等因素对放射性药物生产的影响。结果靶水电阻率<10MΩ·cm时,18F-FDG和13N-NH3·H2O的产率分别低于9.5%和38.2%;18O-H2O的丰度>50%,18F-FDG的产率>20%。束流强度在5-35μA时,18F负离子和13N-NO的产额随束流增大而增加;在0-20min的轰击时间内,13N-NOx-的产额平均以1.2GBq/min的幅度增加,轰击30min以上,其增加幅度仅为0.1GBq/min;轰击时间在60min内,18F负离子的产额平均以1.1GBq/min的幅度增加,轰击120 15MΩ·cm时,以正电子核素的一个半衰期时间,用25-35μA的质子束流持续轰击,其·18F负离子和13N-NOx-的产额以及18F-FDG和13N-NH3·H2O的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医用回旋加速器是医用放射性核素的主要来源,用于制备PET/CT显像所需的正电子核素,能制备氟-18(18F)、碳-11(11C)、氮-13(13N)、铜-64(64Cu)、锆-89(89Zr)、碘-124(124I)等.医用回旋加速器的普及不仅满足了临床对放射性药物的需求,也推动了新型正电子分子探针的研制和使用,进而促...  相似文献   

6.
医用回旋加速器为临床PET/CT检查提供正电子放射性核素,做好回旋加速器的质量控制和安全防护就是要保证回旋加速器良好稳定的运行,保证安全生产,从而提供足额且符合要求的正电子核素,这就要求做好回旋加速器的维护保养工作,同时要注重技术人员的操作培训和质量控制意识的养成,维修和备件的供应也列入回旋加速器的质控项目.本文总结了医用回旋加速器各结构维护和保养的方法,阐述了对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培养质量控制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医用回旋加速器两种工作状态下加速束流的基本特征;监测加速器在较高负荷运行条件下的束流稳定性.方法利用高纯氢气作为离子源气体,分别自加速末端提取单、双束流,测试两种条件下离子源电流、引出束流及加速环境的真空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真空腔的真空度、离子源电流及准直器电流在双束流测试时变化幅度相对较大,两种测试条件下,真空度及离子源呈缓慢递增趋势.准直器电流呈缓慢递减趋势,60min后趋于稳定.结论正常工作状态下.单束流比双束流轰靶的束流稳定性强,且两种条件下束流最终处于较稳定的工作状态.应优先选择单束流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18F-FDG PET显像在原发肺癌诊断、分期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是20世纪90年代在国际上开始应用的一种新型医学影像技术。它采用正电子标记的模拟生理代谢物的放射性药物,在生理条件下追踪人体活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形成功能代谢影像。带正电子的核素标记物主要依靠回旋加速器生产,18F是目前最常用的标记物。肿瘤局部在有氧环境中存在异常旺盛的无氧葡萄糖酵解现象。  相似文献   

9.
对某地3家拥有PET/CT~备的单位(2个单位外购FDG(”F一脱氧葡萄糖),1个单位拥有回旋加速器),就其运行成本和使用效率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如何合理配置和利用PET/CT~备及相关的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熟练掌握对MINItrace回旋加速器离子源的安装与调试技术,提高回旋加速器生产放射性核素的效率,延长离子源的使用寿命。方法用离子源专用工具将离子源从回旋加速器真空腔中拆卸或安装,用MSS维修软件对回旋加速器的射频系统和离子源系统进行调试。结果通过加真空,轰击束流观察射频系统和离子源系统的参数后整个系统稳定运行。结论维护好离子源系统,使离子源有更长的寿命,工作束流应该在满足临床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小一些,以减小系统的大火,延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PET-CT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兰 《吉林医学》2010,31(15):2352-2352
<正>在PET-CT工作中,既使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高能γ射线核素18F,11C,15O,13N)和封闭型放射性核素(68Ge棒源,68Ge校正定标源),又使用X射线装置,大部分PET-CT中心还配有生产放射性核素的回旋加速器[1]。身边的许多危险因素威胁着我们的  相似文献   

12.
回旋加速器,高能强质子束流,轰击靶材料产生所需放射性核素同时产生液态、固态、气态放射性物质,形成放射性污染。液态放射性污染主要指加速器冷却循环水受中子照射被活化形成放射性物质;固体放射性污染为热室工作箱内的模板,退役加速器离子源、准直器和靶周围被活化的器件及与放射性制剂分装、注射相关的用品;放射性气态污染,主要指中子使空气活化产生核素 11C、 13N、 15O、 41Ar,空气中其它成份被中子活化产额低,多为气溶胶状态;另外放射性表面污染主要指加速器厅内被活化的固体器件,冷却水破裂或放射性药物意外污染,有关传递通道和贮源容器的表面放射性污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正电子断层显像剂2-18F-2-脱氧-D-葡萄糖(18F-FDG)的制备与质量控制。方法采用回旋加速器,通过18O(p,n)18F核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制备18F-FDG。对制备的18F-FDG进行质量控制研究。结果放射化学产率约为54%,用TLC法和HPLC法测定化学纯度均大于99%,放化纯度均大于95%,18F-FDG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符合药典要求。结论制备的18F-FDG适用于临床PET。  相似文献   

14.
正电子显像剂^18F—FDG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正电子断层显像剂2-^18F-2-脱氧-D-葡萄糖(^18F-FDG)的制备与质量控制。方法:采用回旋加速器,通过^18O(p,n)^18F核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制备^18F-FDG。对制备的^18F-FDG进行质量控制研究。结果:放射化学产率约为54%,用TLC法和HPLC法测定化学纯度均大于99%,放化纯度均大于95%,^18F-FDG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符合药典要求。结论:制备的^18F-FDG适用于临床PET。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利用医用回旋加速器有效生产高放射性活度碘-124(124I)的方法,以期为进一步制备和使用124I提供参考。方法:采用124Te(p, n)124I的质子核反应进行124I的制备,首先通过压片装置将靶材料124TeO2压制在圆形铂金靶上,利用医用回旋加速器轰击靶片6~10 h,然后采用放置12 h的方法除去核不良反应可能产生的杂核素,最后采用碘升华-放射化学分离的方法收集得到124I溶液。静脉注射740 kBq的124I生理盐水溶液至小鼠体内,观察124I的正常生理分布,利用micro-PET/CT可见其在甲状腺有明显富集。结果:通过压片装置能够有效实现200 mg的124TeO2在铂金靶片的压制。固体靶上124Te镀层平滑、均匀、致密,无明显凹坑和裂纹。采用医用回旋加速器以12.0 MeV能量,20.0 μA 质子束,轰击获得370~1 110 MBq的124I,经放射化学分离纯化后可获得370~740 MBq的高放射性活度124I,定容于45 000 Bq/μL 的0.01 mol/L氢氧化钠中,核纯度大于80.0%。经过尾部静脉注射124I生理盐水溶液到小鼠体内后,micro-PET/CT成像发现小鼠体内甲状腺部位具有明显的放射性信号浓聚,另在胃部也有富集,并观察到其从膀胱代谢,该代谢行为符合碘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规律。结论:通过压片装置成功地进行了124I固体靶片的制备,并利用医用回旋加速器已成功进行了124I的生产,通过碘升华纯化装置,获得370~740 MBq高放射性活度的124I,并实现了模型动物甲状腺的micro-PET/CT分子显像。124I的生产为我国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核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11)C]-蛋氨酸的制备及临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Tracerlab FX—C生产[11C]-蛋氨酸([11C]-MET),并应用于临床的PET检查。方法:回旋加速器PETtrace使用14N[P,n]-11C核反应生成11CO2,采用气相反应法捕获PETtrace生产的[11C]-CO2,合成11CH3I与L—homocysteine thiolactone—HCl反应,合成[11C]-MET并由HPLC提纯,按法规要求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检查;以11C—CH4、11C—CH3I转化率为指标,研究物料、氢气流速对制备的影响:受检者静脉注射11C—MET注射740mBq(20mCi),平静休息10分钟后进行PET—CT扫描。结果:11C—MET核纯度≥99%,放化纯度≥95%。其他检查符合规定。不同性状的镍和碘及不同的氢气的流速对产率有显著差异;PET—CT图像清晰,分布正常,能很好地显示脑部及脊柱的恶性肿瘤。结论:Traeerlab Fx—C生产[11C]-MET合成过程方法稳定、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合适的物料和适当调整反应条件是提高产率的关键。[11C]-MET与[18F]-FDG联合应用可弥补单一[18F]-FDG—PET显像的不足,提高PET显像对部分肿瘤尤其脑部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旋磨术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旋磨参数、手术结果和随访术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结果】26例患者选择6F/7F指引导管的比例分别是14/12例,其中25例患者行单只血管的旋磨治疗,1例患者同时行前降支和回旋支旋磨治疗,管腔狭窄由术前85%±11%减少至52%±8%,全部患者手术成功,术中无死亡、心肌梗死和冠脉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桡动脉闭塞发生率30.7%,6个月随访总不良心血管事件11.5%。【结论】经桡动脉旋磨治疗手术成功率高,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临床安全、有效,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8.
小儿癫痫治疗前后脑细胞葡萄糖代谢改变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癫痫治疗前后脑细胞葡萄糖代谢改变与临床关系。【方法】对22例临床确诊为癫痫的患儿在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间期各查一次^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脑显像,同时查EEG,PET与EEG检查相隔时间在两周以内。根据癫痫发作类型,常规使用一线抗癫痫药一种或两种,统计学采用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治疗前后小儿癫痫发作间期^18F—FDGPET显像有显著差异(P〈0.005)。治疗前检查22例,有20例结果为脑葡萄糖低代谢异常,表现为弥漫性低代谢灶11例,单侧低代谢灶9例,正常2例,经过2年以上治疗,复查:无变化3例(其中原正常2例,异常l例),7例由原来异常转为正常(正常率59.9%),较前好转11例(好转率50%),加重2例。脑电图结果显示,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22例异常脑电图中,经治疗后,正常2例,好转18例,加重2例,治疗后PET与脑电图结果一致性比较显示,完全一致的改善11例,加重2例,正常2例。完全不一致的改善5例,正常2例。【结论】小儿癫痫脑细胞葡萄糖代谢变化与临床发作轻重有相关性。^18F—FDGPET脑显像对预测癫痫愈后及评估脑损伤程度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18F-FDG PET/CT不同代谢参数在分析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治疗响应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地选取2015年6月至2020年10月收治18F-FDG PET/CT的81例DLBCL患者。通过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确定DLBCL治疗反应的预测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创建预测模型。之后,通过特性曲线和校准图验证此预测模型的性能。【结果】首次化疗后2年内,23例患者(28.3%,23/81)疾病复发,58例患者(71.7%,58/81)无进展。本文分析了PET/CT特征的二元逻辑回归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显示,化疗后18F-FDG PET/CT的定量值是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独立预后因素。其中,SUVTHR-mean2是预测DLBCL患者化疗后治疗反应的最重要因素,临界值为2.00(AUC=0.81)。【结论】我们建立的影像学特征预测模型显示出对DLBCL化疗无进展生存期的良好预测效能。其中,化疗后的影像学特征SUVTHR-mean2是DLBCL患者PSF预...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栓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前列腺栓的急性毒性。【方法】用简化机率法,计算小鼠给药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前列腺栓原料粉灌胃给药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992.43 mg/kg。95%可信限为796.16~1 238.80 mg/kg。【结论】前列腺栓的半数致死量为有效剂量的8.8倍,因而其用药安全性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