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卫海 《光明中医》2005,20(6):64-65
目的:观察疏利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运用疏利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0例,并设对照组。结果:治疗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0%。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疏利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疏胆和胃汤和胃力康颗粒,各治疗2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率63.3%,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率33.3%,总有效率86.6%。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胆和胃汤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是较为理想的中药汤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利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以利胆和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26例用胶体果胶铋和多潘立酮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3.0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利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董靖 《四川中医》2010,(3):65-66
目的:观察清胆降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给以清胆降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80例用复方雷尼替丁颗粒和多潘立酮治疗。疗程4周,主要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胃镜疗效及抗幽门螺旋杆菌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25%;对照组为7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胆降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疏肝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8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8例用疏肝和胃汤加减、对照组43例用六味安消胶囊治疗.均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总有效率79.1%,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较好疗效,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利胆调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的1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口服利胆调胃汤治疗,对照组对照组63例给予香砂养胃丸治疗。两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30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24例,有效2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2.6%。结论:利胆调胃汤能有效改善胆汁反流性胃炎症状。  相似文献   

7.
赵海顺  范滨 《陕西中医》2007,28(9):1140-1141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清热利湿类中药配伍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口服和胃利胆汤(柴胡、黄芩、半夏、代赭石、枳实、炒大黄、白芍等)。对照组口服吗丁啉及雷尼替丁。结果:治疗组38例,总有效率92.1%,治愈率63.2%;.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73.3%,治愈率43.3%,P<0.05。提示:自拟和胃利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消除胆汁反流及粘膜炎症。  相似文献   

8.
孟凡志 《国医论坛》2007,22(5):34-35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予疏肝和胃汤,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4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1).结论:疏肝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郁金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门诊选取胆汁反流性胃炎11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运用郁金和胃汤治疗77例为治疗组,用西药治疗的38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8.44%,有效率93.51%;对照组治愈率23.68%,有效率71.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郁金和胃汤具有疏肝利胆、清热化湿、健脾和胃的作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利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疏肝利胆和胃汤和吗丁啉、雷尼替丁4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服疏肝利胆和胃汤组总有效率为98.4%,服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疏肝利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自拟疏肝利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妍华  王辉 《北京中医》2005,24(1):21-22
目的 观察自拟疏肝利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2 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给予疏肝利胆和胃汤和吗丁啉、雷尼替丁 4周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服疏肝利胆和胃汤组总有效率为 98.4 % ,服西药组总有效率为 75 .0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疏肝利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疏肝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5例,治疗组用疏肝和胃汤治疗,对照组用西药吗叮啉片、雷尼替丁胶囊、铝碳’酸镁片治疗,两组均治疗1疗程(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7.1%,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疏肝清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疏肝清胆和胃汤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吗丁啉、达喜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60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73.3%(P<0.05)。结论本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胃力康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服用胃力康和奥美拉唑,对照组服用多潘立酮和奥美拉唑。2组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68%,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胃力康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切除后胆汁后流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胃切除后胆汁返流的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用中药加甲氧氯普胺治疗,对照组30例用甲氧氯普胺等治疗,均以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7例,显效13例,好转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8%;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7例,好转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总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用中药加甲氧氯普胺等治疗胃切除后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不和证可以明显提高本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李阳  段晓 《光明中医》2008,23(3):299-300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汤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人用中药疏肝和胃汤治疗,并随证加减,每个疗程均为30天,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5.00%,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降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65例,均采用降逆和胃汤治疗,日1剂,水煎服,30d为1个疗程.结果:65例患者痊愈30例,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3%.结论:降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疏肝和胃汤治疗,对照组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症状改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更多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利胆调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的1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口服利胆调胃汤治疗,对照组对照组63例给予香砂养胃丸治疗。两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30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24例,有效2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2.6%。结论:利胆调胃汤能有效改善胆汁反流性胃炎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胃炎汤疏肝和胃化瘀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自拟胃炎汤加减;对照组45例采用莫沙比利和铝碳酸镁片。观察6周(3个疗程)后疗效判定。[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1%好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疏肝和胃化瘀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