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前检查明确视网膜周边变性或伴裂孔的近视患者进行激光预防性光凝,观察其效果。方法:对近视患者LASIK术前眼底充分散瞳后三面镜检查,对有潜在危险视网膜周边变性或裂孔者32例(40眼)应用波长532nm氩激光进行视网膜预防性光凝。激光光凝后1月行常规LASIK手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视力及眼底。结果:40眼行激光光凝术后1个月行LASIK手术,术后术眼视力稳定,观察眼底病变区及裂孔封闭良好,有色素增殖包绕病变周围,未发现视网膜脱离。结论:LASIK术前视网膜变性或裂孔患者行预防性激光光凝,可预防LASIK术后视网膜脱离发生。  相似文献   

2.
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氩激光联合导升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氩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45例,74眼确诊为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氩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组和单纯氩激光组。分别给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伴黄斑水肿者先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再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后联合导升明(羟苯磺酸钙)组给予口服导升明(羟苯磺酸钙)3个月,单纯氩激光组术后除服用降糖类药物控制血糖外不服用其他药物。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视力及眼底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视力,氲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组术后视力提高27眼(71%)无变化7眼(18.4%)下降4眼(10.5%)。单纯氩激光组术后视力提高15眼(41.7%)无变化11眼(30.6%)下降10眼(27.8%)。2)眼底检查,氩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组术后有效35眼(92.1%)无效3眼(7.9%)。单纯氩激光组术后有效26眼(72.2%)无效10眼(27.8%)。两组视力及眼底情况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氩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组优于单纯氩激光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激光光凝是治疗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导升明(羟苯磺酸钙)可能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治疗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术后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LASIK手术前进行散瞳眼底检查和对视网膜裂孔、变性区进行视网膜光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方法对556例(共1 097眼)明确以"入伍"为目的要求行LASIK手术的患者散瞳进行间接眼底镜及三面镜检查,记录视网膜裂孔、变性的部位及变性类型,对格子样变性及干性裂孔进行视网膜光凝。术后2周对裂孔及变性区已确认被视网膜光斑封闭、矫正视力正常者予以行LASIK术。结果赤道前或周边部单纯的视网膜霜样变性或蜗牛样变性45眼,暂不予以预防性光凝。格子样变性27眼,干性裂孔或伴格子样变性15眼,均予以激光光凝;裂孔伴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先试行分次激光光凝,光凝斑能成功包绕脱离区,使脱离的视网膜完全复位的4眼;光凝失败者3眼则改行巩膜外垫压、巩膜环扎术,放弃LASIK手术。LASIK术后视力均≥1.0。结论入伍之前要求行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术前散瞳检查眼底能及时发现视网膜变性或裂孔并给予视网膜光凝,防止非战斗减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检查所发现的视网膜疾病进行早期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LASIK术前,详细检查眼底,发现视网膜疾病患者2986例(3164眼),对格子样变性≥2PD的926眼、视网膜干性裂孔758眼进行氩离子激光封闭,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85眼进行巩膜冷冻+硅胶外垫压术,视网膜点状血或微血管瘤263眼、黄斑病变165眼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根据结果选择药物或激光治疗,余患者观察随诊.结果:行氩离子激光封闭、巩膜冷冻+硅胶外垫压术、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2297眼于干预后1、3、6、12个月随诊,视网膜疾病均未发展,情况稳定.结论:对LAIK术前检查所发现的格子样变性≥2PD、干性裂孔、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等疾病应该早期实施激光、手术、FFA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姜世怀  余敏  李建全  王科 《四川医学》2006,27(4):419-420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底检查治疗的临床意义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9月确诊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94例住院治疗病例。全部病例住院期间均有散瞳下双眼底检查的详细记录,出院时记录视网膜,激光斑,视力等情况,出院后1周,2周,1,3,6个月观查眼底,视力,屈光变化。对格子样变性,干孔及视网膜脱离范围局限的病例进行预防性氩激光治疗,网脱范围较大的病例行手术治疗。结果94例患者中双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4例(4.2%),对侧眼格子样变性14例(14.8%),干孔14例(14.8%),对侧眼有病变者32例,占全部病例34.0%。28例对侧眼底有病变行氩激光治疗的患者,均未出现医源性裂孔,局部玻璃体视网膜增殖发生发展,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光凝局部见清晰激光斑。2眼网脱范围局限行氩激光辅助药物治疗的,均于治疗后2周内视网膜下液吸收复位。视网膜脱离无复发,视力均为1.0。2眼手术治疗,术后最好矫正视力为1.0和0.8。结论对一眼已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对侧眼常规进行眼底检查,并对病变眼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保护对侧眼的视力功能,降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治疗费用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近视眼拟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前眼底三面镜检查的情况和处理方法。方法:对430例(860眼)LASIK前的近视患者用三面镜检查眼底并画眼底记录图。对发现的各种视网膜病变在手术前给予相应的处理。结果:检查发现各种周边视网膜变性137眼(15.93%),视网膜裂孔13眼(1.51%),黄斑病变4眼(0.47%),未见视网膜脱离。对较严重视网膜变性的64眼及视网膜裂孔的13眼行预防性激光光凝治疗,黄斑病变给予保守治疗。经筛查和治疗的近视患者接受LASIK手术后6~12个月随访中未发现新的视网膜并发症。结论:对LASIK前各种屈光度的近视患者行三面镜检查眼底,有利于严格手术适应证和及时处理,保障LASIK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视网膜周边变性近视患者激光光凝术后行LASEK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125例(187眼)伴有视网膜周边变性患者,并施行了激光视网膜光凝术和LASEK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施行激光视网膜光凝术及LASEK近视矫正手术后,术后1年发现1例视网膜脱离(术后2年发现2例视网膜脱离,新出现视网膜干洞1例),视网膜囊样变性1例,其他类型的变性6例.结论 视网膜周边变性激光光凝术后,行IASEK手术治疗近视,仍然会出现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变性等近视眼的并发症,因此,该类患者术后仍应定期详细检查眼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用裂隙灯联合前置镜检查眼底并观察对周边视网膜严重变性和裂孔进行预防性激光光凝的疗效。方法对852例(1 696眼)近视患者行LASIK术前常规行直接检眼镜、裂隙灯联合前置镜检查眼底,对视网膜严重变性、裂孔的25眼进行氩离子激光预防性光凝治疗。结果患眼激光光凝后色素斑形成,视网膜变性区及裂孔封闭良好。结论裂隙灯联合前置镜检查眼底有助于发现眼底病变,术前对视网膜严重变性、裂孔的近视眼行预防性激光光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波长氪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8例220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Ⅲ-Ⅳ期患者用多波长氪激光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及158眼行黄斑格珊样光凝,根椐病变的性质、部位和屈光情况选择不同波长激光进行光凝,术前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底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治疗后3个月作第1次检查,并检查视力、眼底情况,随诊6-12个月。结果:治疗后视力提高108眼(49.1%),不变92眼(41.8%),下降20眼(9.1%),黄斑水肿完全消退75眼(47.5%),部分消退69眼(43.7%)总有效率为91.2%。结论:多波长氪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RON)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方法17例(17只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均进行标准的三通道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术中用显微玻璃体视网膜刀(MVR)自视盘鼻侧刺入,深达筛板后并切开鼻侧筛板,对无灌注区进行激光光凝后行气一液交换并注入C3FB气体0.8~1.0mL。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底检查、眼底照相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情况。结果17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有5例在切开视盘后发生出血,术中将灌注瓶升高后均能止血。13只眼手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视力在0.3者1只眼,0.2~0.3者3只眼,0.1~0.2为4只眼,0.05~0.1者5只眼。视力无提高者3只眼,1只眼因继发视网膜脱离和脉络膜脱离视力下降。16眼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手术后1~2个月黄斑部水肿明显减轻,出血大部分吸收。结论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所引起的黄斑囊样水肿和出血吸收有较好的疗效,对提高患者视力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陶耘 《广西医学》2009,31(10):1500-1501
目的评价综合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患者24例43眼,采用药物、视网膜激光光凝及手术等综合治疗,并随访3~12个月。结果视力提高占83.72%(36眼),其中3+为11.63%(5眼),2+为44.19%(19眼),1+为27.91%(12眼),视力不变或退步16.28%(7眼)。21眼行单纯玻璃体切割术后3~12月复查,有19眼视力提高在2行以上,2眼视力无提高。19眼无眼底新鲜出血,FFA显示无毛细血管闭塞区扩大,视网膜激光光凝有效。结论临床综合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效果肯定,尤其是玻璃体切割术手术的发展,使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治疗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常规散瞳检查眼底的必要性.方法 对欲行LASIK手术的1 344例(2 648眼)近视病人,术前常规扩瞳后行间接眼底镜及三面镜检查眼底并详细记录.结果 各种病变眼数897眼,占33.8%,其中73眼(2.8%)发现有视网膜裂孔,802眼(30.2%)有视网膜变性,孔源性视网膜浅层脱离8眼(0.3%),眼底出血3眼.结论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必须行眼底散瞳检查.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拟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的2473眼术前周边眼底检查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发现白色变性、格子样变性、囊样变性、色素变性、铺路石样变性、视网膜牵引、视网膜裂孔的总患病率分别为18.0%、12.6%、5.4%、3.8%、2.5%、3.1%和2.3%。各病变的患病率与近视眼的屈光度明显相关(P<0.05)。各病变的发生部位多位于颞上象限,其次为颞下象限和鼻上象限。左右眼的患病率无差异(P>0.1)。术前对较严重的视网膜周边部退行性病变进行氩激光治疗,能显著降低术后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激光联合舒血宁静脉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分支阻塞(BRVO)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临床眼底检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H)检查确诊为BRVO的32例32眼应用倍频Nd:YAC激光行视网膜光凝术,并联合舒血宁注射液静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视力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的变化情况。结果:激光联合舒血宁静脉注射治疗后随访3~18个月,32眼中视力提高26眼(81.1%),无明显变化者5眼(16.2%),视力降低1眼(2.7%)。治疗后复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示有效28眼(87.42%)。结论:联合舒血宁静脉注射可增强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效果,减轻激光光凝的不良反应,是综合治疗视网膜静脉分支阻塞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38例56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糖尿病患者进行氪激光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白内障术后2周~1个月内行激光光凝治疗,激光治疗后视力提高者17例19只眼(33.93%),视力不变者21例37只眼(66.07%),经FFA检查眼底情况好转并保持稳定。结论白内障术后2周~1个月内糖尿病患者应及时进行激光光凝,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周围炎(Eales)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21例(40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患者,通过对24眼早期患眼的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进行氩激光光凝,对晚期患眼进行玻璃体切割+眼内光凝+眼内注气/硅油,患者随访3~12月,对比术后视力和眼底荧光照影(FFA),眼底改变。结果对缺血期24眼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视力无下降,眼底未见新鲜出血,未见新生血管,FFA显示视网膜无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扩大。增殖期的16眼行玻璃体切割+眼内光凝者有10眼(62.5%)术后视力提高2行以上,6眼(37.5%)术后视力无显著提高,保持术前或从手动增至数指。结论在Eales病例中,对缺血期患眼行有效的视网膜激光光凝可稳定视力,控制病情发展;对增殖期的患眼行玻璃体手术,可部分改善视力,控制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白内障患者术前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2012年4—6月152例(201眼)白内障患者术前分别进行海德堡频域OCT检查、眼科B超检查及眼底彩色照相,对三种检查结果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眼科B超阳性病例12眼(6%),包括视网膜脱离1例、后巩膜葡萄肿6例、玻璃体后脱离4例、玻璃体积血1例;眼底彩照56眼(27.8%)获取有价值图像,阳性病例21眼(10.4%),包括高度近视眼底9例、黄斑裂孔1例、老年黄斑变性5例、视网膜脱离1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例;OCT获取有价值图像176眼(87%),阳性病例41眼(占20%),包括黄斑裂孔1例,视网膜脱离1例、老年黄斑变性15例、轻度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改变8例、黄斑水肿11例、黄斑前膜3例、黄斑萎缩性改变2例。三种检查结果采用配对Х^2检验,P〈0.01。结论频域OCT对白内障术前眼底疾病的检出率高于眼底照相及眼科B超,尤其是对于中重度白内障患者。  相似文献   

18.
老年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原因。方法:为老年性白内障154例、164眼植入人工晶体,观察术后视力恢复状况。结果:164眼中,16例(9.7%)发生术后低视力(视力<0.3),其中2例(1.2%)视力低于0.05。导致术后低视力的原因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例,角膜斑翳、有青光眼手术史、高度近视各2例、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眼底出血各1例。手术并发症致低视力3例。结论:术后低视力主要与伴有眼病尤其是眼底病变、手术并发症有关,因此,要重视术前检查,以便估计术后情况,手术操作要细致,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LASIK术前高度近视眼三面镜眼底检查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喜梅  冯华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6):141-142
目的了解LASIK术前高度近视眼散瞳三面镜眼底检查结果、分型及临床分析。方法对拟行LASIK手术的262例502只眼进行散瞳后的三面镜检查。结果眼底多呈不同程度的豹纹状改变、视网膜病变(霜样变性、格子样变性、囊样变性、色素变性、孔源性网脱、出血)。结论高度近视患者在接受LASIK术前行散瞳三面镜眼底检查是必要的,能有效减少和避免术后出现视网膜病变或原有病变加重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36例66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用半导体激光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后3个月做FFA检查,并检查视力、眼底情况。结果 术后视力提高13眼(19.69%),不变42眼(63.63%),下降11眼(16.66%)。结论 半导体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