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应用组织芯片(TMA)技术检测Survivin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Ki67的关系.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Survivin、Ki67在76例肝癌组织、53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肝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χ2=129,P<0.05); Survivin的表达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无相关关系(P>0.05);Survivin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969,P<0.05).结论 Survivin和Ki67可能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两者协同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两者检测对判定肝细胞癌的病因及预后可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Kruppel样因子6(KLF6)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48例原发性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24例正常肝组织中KLF6蛋白的表达。结果 KLF6蛋白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KLF6蛋白表达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正相关(P<0.05);男性患者肝癌组织KLF6蛋白的表达高于女性患者(P<0.05);KLF6蛋白的表达与年龄、甲胎蛋白、肿瘤直径、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远处转移和门静脉癌栓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KLF6蛋白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高表达,KLF6基因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Smad4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肝细胞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使用组织芯片技术,选取200例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32例肝血管瘤患者瘤旁正常肝组织进行对照,分别进行Smad4和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其表达的阳性率.结果 Smad4在对照组肝组织、癌旁肝组织、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即Smad4在癌组织中表达有缺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表达强度上,癌旁肝组织以强阳性表达为主,肝细胞癌中主要以弱阳性表达为主.TGF-β1在癌旁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6%,高于对照组,但在肝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降低为49.5%.对照组肝组织中的TGF-β1表达以弱阳性为主,占40.6%,在癌旁肝组织中以中度阳性为主,占51.5%,在肝细胞癌组,以阴性表达为主,占50.5%.由对照组到癌旁组织到肝细胞癌组,TGF-β1的表达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结论 Smad4、TGF-β1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和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TGF-β1可能作为肿瘤抑制因子和促进因子,发挥双向调节作用,缺失导致肝细胞癌发生,但过高表达可能使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加强.  相似文献   

4.
Epstein-Barr病毒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检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pstein-Barr病毒(EBV)与肝细胞癌(HCC)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石蜡包埋HCC标本中EBV。结果:PCR测EBV DNA[BamHIW和(或)LMP1]阳性率为28.2%(22/78)。免疫组化测EBV LMP1多定位于肿瘤细胞中。结论:EBV在HCC组织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可能在HCC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闪海霞  范崇桂  张怀宏 《重庆医学》2015,(25):3553-3555
目的: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在肝细胞癌组织及其门静脉癌栓(PVTT)中的表达水平其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RT-PCR 及 Western blot 等技术手段分别检测21例肝细胞癌患者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和门静脉癌栓中 PAR2的表达水平。结果PAR2在肝细胞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其门静脉癌栓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肝细胞癌与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肝细胞癌与门静脉癌栓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AR2在 HCC 及其 PVTT 中具有较高的表达;PAR2的表达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及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SFPQ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对BEL-740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方法 收集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各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FPQ蛋白的表达.采用OncoLnc数据库分析SFPQ和肝细胞癌患者总生存预后的相关性.采用小干扰RNA(siRNA)技术敲低肝癌细胞BEL-7402中SFPQ 的表达量,继而分别采用CCK8、Transwell以及Western-blo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M T)相关标志物的变化. 结果 30例肝细胞癌患者中,癌组织SFPQ蛋白的染色评分为(5.37 ± 0.6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27 ± 0.43),P<0.01].高表达SFPQ提示肝细胞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缩短(P<0.001).敲低SFPQ表达可以抑制BEL-7402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逆转细胞EM T进程. 结论 SFPQ可能作为肝细胞癌患者潜在的预后指标,并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以及EM T特性影响肝细胞癌的转移复发.  相似文献   

7.
Glypican-3mRNA在人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Glypican-3mRNA在人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收集48例肝细胞癌肿瘤组织,相应39例癌旁组织和31例非肿瘤肝组织,采用RT-PCR检测Glypican-3mRNA的表达。结果:48例肝细胞癌肿瘤组织中有37例(77.1%)检测到Glypican-3mRNA表达,其中过度表达率为62.16%。而在相应的癌旁组织和非肿瘤肝组织中表达缺失。肝细胞癌Glypican-3mRNA表达与其瘤体大小和病理分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AFP值、HBsAg及包膜状况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lypican-3mRNA在人肝细胞癌肿瘤组织中过度表达,可作为诊断肝细胞癌的肿瘤特异性标记物之一。  相似文献   

8.
EZH2 mRN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 目的 研究EZH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42例肝癌患者EZH2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EZH2 mRNA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61.9%(26/42) 28.6%(12/42)和22.2%(2/9)。EZH2 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和正常肝组织(P<0.05)。EZH2 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级有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HBV感染、AFP水平、是否伴有静脉癌栓和/或肝内外转移以及是否伴有肝硬化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对EZH2的检测可能有助于判断肝癌的恶性程度,并且可以作为肝癌潜在的一个治疗靶点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B—catenin的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Envsion法检测333例HCC,168例癌旁肝组织及89例正常肝组织的β-catenin表达;RT—PCR检测37例HCC及癌旁组织,肝癌细胞株HepG2和正常肝细胞株L02的β-cateninmRNA表达。结果β-catenin在HCC胞质、胞核的阳性表达率为79%/37%;在癌旁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2%/0%、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分化好的癌细胞表达低,分化差的细胞表达高。同时,HCC和HepG2的β-cateninmRN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及LO2的表达。结论肝细胞癌的β-catenin过表达提示其在癌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着促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包含HCC及转移灶、癌旁肝硬化组织、癌旁慢性肝炎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的组织芯片中APE1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PE1在癌旁肝硬化组织、癌旁慢性肝炎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以细胞核表达为主,在HCC和转移灶组织以细胞质细胞核联合表达为主(P<0.01).细胞质与细胞核染色强度均与HCC分级和转移密切相关(P<0.01),细胞质染色强度还与肿瘤包膜有无浸润有关(P<0.01).结论 APE1蛋白表达与HCC恶性表型有关,APE1蛋白过表达及细胞质表达的出现可能成为HCC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Notch1~4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肿瘤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36例肝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Notch1~4的表达。结果:Notch1~4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分别为16例(44.44%)、11例(30.56%)、15例(41.67%)、19例(52.78%),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24例(66.67%)、17例(47.22%)、22例(61.11%)、27例(75.00%)。Notch1、Notch2和Notch4在肝细胞癌中下调(P<0.05)。结论:不同的Notch在肝细胞癌中的生物学行为不尽相同,Notch1、Notch2和Notch4表达下调,可能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在高分化肝细胞癌、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法)对30例高分化肝细胞癌及其癌旁肝硬化组织、15例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及其病灶旁肝组织分别行GPC3、HSP70和GS抗体标记,分析这些抗体在高分化肝细胞癌、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GPC3和HSP70在高分化肝细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0%、83.3%,但在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癌旁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均阴性表达,高分化肝细胞癌GPC3和HSP70的表达阳性率与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GS在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主要是中央静脉周围和硬化结节周围肝细胞染色、呈条带状染色分布,在w-HCC 中主要呈弥漫阳性表达或完全阴性,在FNH主要呈较大范围的“地图样”表达。GS染色在高分化肝细胞癌中的分布范围与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肝硬化结节和正常肝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PC3、HSP70和GS有助于高分化肝细胞癌与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及肝硬化的鉴别诊断, 但GS染色在高分化肝细胞癌和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中的分布有一定交叉性,因此在诊断高分化肝细胞癌时应审慎判读GS染色结果。  相似文献   

13.
Maspi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Maspi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了50例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Masp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Maspin的阳性率28%(14/50),低于癌旁肝组织的阳性率66%(33/50),且Maspin蛋白表达与Edmonson病理分级、有无肝内外转移有关。结论:Maspin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硒蛋白P(selenoprotein-P,Se-P)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分别选取HCC组织标本84例、正常肝组织标本60例制备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用Se-P兔抗人多克隆抗体检测84例HCC组织和60例正常肝组织中Se-P的表达,同时结合临床病理进行分析.结果:Se-P在HCC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4%(65/84)和95.0%(57/6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HCC中Se-P阳性率与患者肝功能Child分级有关,与肿瘤TNM分期、Edmondson病理分级无关.结论:Se-P可能与HCC的发生有关.HCC组织中Se-P表达水平对肝功能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臧旭斌 《当代医学》2013,(23):55-56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和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水平。方法采用RT-PCR检测40例肝细胞癌组织中HGF的mR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的HGF浓度,并与20例正常者、37例肝硬化患者的组织和血清样本作对比。结果肝细胞癌组织中HGF的mRNA和血清中的HGF浓度均高于正常、肝硬化和癌旁组织(P<0.05);不同分化程度肝细胞癌的HGF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且随着分化程度升高而增加。结论肝细胞癌组织和血清中HGF水平高于正常、肝硬化及癌旁组织,且与分化程度有关,可用于诊断和预测肝细胞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用12种凝集素对人胎儿肝4例,成人正常肝3例,肝细胞肝癌30例和癌周围组织(包括肝硬化17例,肝炎13例)。用ABC法进行标记定位。结果表明〈1〉刀豆凝集素(ConA)在胎儿肝、成人正常肝和癌周组织病变均呈阳性,提示其可能为肝组织源性标志。〈2〉,菜豆凝集素(PHA)、蓖麻凝集素(RCA)和麦胚凝集(WGA)受体仅见于不典型增生肝细胞和肝细胞癌,提示它们可能与肿瘤的发生有关,可作为肝癌的诊断标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组织芯片的手工制备技术并探讨其用于肝癌研究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改进的腰穿针手工制作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组织化学染色和常规H-E染色,将组织芯片和普通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对比观察.结果 各种染色切片上的组织芯片基本符合观察需求,组织芯片和普通切片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组织芯片具有高通量、经济节约、可比性和重复性强的特点,为高效快速地进行科研和临床工作提供一个新的技术平台.手工制备组织芯片简单易行,费用低廉,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8.
对2007年8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40例肝细胞癌(HCC)患者肝癌组织及其中10例患者的HCC癌旁组织、10例肝血管瘤的肝组织及5例精原细胞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行干细胞转录因子Nanog蛋白表达的检测.各类组织中Nanog蛋白表达的比例分别为42%( 17/40)、1/10、0/10和5/5;Nanog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血清AFP水平、HBsAg阳性、肿瘤分化情况、Child分级及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Nanog蛋白可作为HCC干细胞的表面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HBx,Snail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倩  闫军  董家鸿 《医学争鸣》2008,29(22):2089-2091
目的:检测HBx和Snail在肝细胞癌(HCC)中表达,分析与HCC侵袭转移特性的关系.方法:西南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2006-07/2007-03手术切除肝细胞癌肿瘤组织59例,提取RNA,逆转录为eDNA.实时定量PCR(RT-PCR)定量检测HBx和Snail mRNA水平.收集、量化研究病例的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利用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研究HBx,Snail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肝癌组织Snail mRNA水平与pTNM分期、门静脉侵犯呈正相关(r=0.339,P=0.029;r=0.278,P=0.039);肝癌组织HBx mRNA水平与pTNM分期、门静脉侵犯、肿瘤单发/多发、AFP水平呈正相关(r=0.330,P=0.010;r=0.289,P=0.034;r=0.340,P=0.012;r=0.299,P=0.008);肝癌组织中Snail与HBxmRNA表达呈正相关(r=0.312,P=0.006).结论:HBx,Snail与HCC侵袭转移密切相关,二者之间亦存在相关性,HBx蛋白有可能通过激活Snail转录表达提高HCC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20.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简称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近年发展的基因表达分析平台--基因表达芯片技术能克服传统方法的缺点,已成为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基因表达研究的强有力工具,其在肝癌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