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以下简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无症状表现且肝功能正常者。若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持续阳性超过6个月,则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其血清乙肝表面抗原很难转阴。即每年自然转阴率低于2%。绝大多数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可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部分可发展为重型肝炎和原发性肝癌。据报道全世界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3亿人,我国就有约1.2亿人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相似文献   

2.
补肾健脾祛邪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运用中医补肾健脾祛邪法治疗慢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慢乙肝携带患者分为治疗组与空白组,以中医补肾健脾祛邪法治疗,疗程52周,观察其抗HBV DNA疗效,及对HBeAg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有较高HBVAg阴转率、HBeAb/HBeAg转换率及HBv DNA转阴率,具有良好的抗病毒功效,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健脾祛邪方治疗慢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黄志敬 《光明中医》2009,24(5):924-925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全世界有20多亿人感染过乙肝病毒.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达57.6%,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1400万甚至更多人成为慢性乙肝患者.时至今日,无论西医还是中医对乙肝的治疗都难以使乙肝表面抗原(HBsAg)转阴,在这种情况下,反而有少数慢性HBsAg携带者出现自然转阴的现象.本文列举一小二阳自然转阴的病例,通过对其病因探讨及由此而引发对肝病调护方面的一些思考,以期对临床研究应用及肝病患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杜丽华 《新中医》2017,49(9):116-118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祛湿内外联合用药治疗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90例HPV感染患者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阴道用药治疗;治疗组服用扶正解毒祛湿方兼中药方外洗治疗。治疗15天为1疗程。比较1疗程后2组临床疗效、HPV转阴率及HPVL1壳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HPV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能提高HPVL1壳蛋白水平,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扶正解毒祛湿中药治疗HPV感染疗效确切,HPV转阴率高于单纯西药治疗,同时,中药治疗能够更好地提高HPVL1壳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解毒透表汤治疗流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流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解毒透表汤加减(鱼腥草、连翘、金银花、玄参、大黄、牡丹皮、赤芍、紫草、贯众、柴胡、蚤休、麻黄、杏仁等),对照组30例常规退热、解毒、抗病毒西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结果:治疗组退热时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63.3%,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透表汤退热之功效显著,治疗流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解毒方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脾虚湿热型宫颈HR-HPV感染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口服健脾祛湿解毒方,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HR-HPV转阴率、临床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HR-HPV转阴23例,对照组HR-HPV转阴14例,观察组HR-HPV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1.18%(31/34),对照组总有效率70.59%(24/3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健脾祛湿解毒方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能明显改善脾虚湿热型宫颈高危HR-HPV感染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有效清除持续感染的HR-HPV,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肾解毒健脾冲剂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HBV DNA、HBe Ag和肝组织学的作用。方法将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13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7例采用干扰素α-2 b肌肉注射治疗,观察组67例采用补肾解毒健脾冲剂治疗,疗程18个月,比较2组HBV DNA改善情况、HBe Ag转阴情况、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状况、肝纤维化分期状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时,观察组HBV DNA较基线下降1 lg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12个月时,观察组HBV DNA较基线下降1 lg比率、下降2 lg比率、下降3 lg比率、转阴率、HBe Ag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18个月时,观察组HBV DNA较基线下降1 lg比率、下降2 lg比率、下降3 lg比率、HBV DNA转阴率、HBe Ag转换率、HBe Ag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肝纤维化分期均明显改善,且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解毒健脾冲剂可明显提高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HBV-DNA和HBe Ag的转阴率,显著改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肝纤维化分期状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胃炎患者41例,随机分为中药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结果:中药组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有效率为60.00%,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转阴率为76.19%,对照组转阴率为45.00%,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腹痛消失时间、治疗总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胃黏膜分泌情况,提高幽门螺杆菌根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治疗组36例给予疏肝健脾解毒法,对照组20例给予护肝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临床主要症状、体征、肝功能改善情况及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转阴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清ALT、AST水平明显下降,血清HBeAg、抗-HBc转阴率分别为61.11%和27.78%,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健脾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本勤良  周敏 《陕西中医》1991,12(9):393-393
本文采用具解毒祛湿、益气扶正、疏肝化瘀作用的自拟乙肝平治疗乙肝41例,总有效率92.68%;HBsAg 阴转率41.46%;HBeAg 转阴率70.59%。  相似文献   

11.
黄力强 《光明中医》2001,16(4):35-35
乙肝病人乙肝病毒DNA(脱氧核糖核酸 )阳性 ,是说明乙肝病毒处于转录复制状态 ,极具传染性 ,尽管是病毒携带者 ,也是随时有可能使病情发作 ,加重肝炎活动的主要病因。目前西药如干扰素、拉夫米啶等具有一定疗效 ,但鉴于虽用药后转阴 ,但易复发 ,再度转阳 ,而且价格昂贵。因此我院以多年临床经验研制益肝灵方 ,用于临床对乙肝病人乙肝病毒DNA阳性治疗中 ,经几年观察了 46例乙肝病人DNA阳性中 ,转阴 3 4例 ,转阴率达 73 9% ,而且HBeAg转阴 3 1人 ,占 67 4% ,转阴从服药后 2个月开始阳转阴 7例 ,占 2 6 % ,3个月转阴 2 0例 ,占 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抗病毒初治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乙肝抗病毒初治症患者,采用抽签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血清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转阴率及不良反应。结果:(1)在治疗后的血清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存在优势(P0.05);(2)观察组治疗后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方面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性不明显(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乙肝抗病毒初治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同时不会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据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包括血清病毒抗原或抗体阳性)约60%。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为9.7%,也就是说全中国有1.2亿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因此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其相关性疾病——肝硬化、肝癌的发病率亦高,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当然大多数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如果注意个人调养,可以处于终生携带状态,一般不会对身体产生明显影响。为了让人们正确对待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消除恐慌心理,笔者对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概念、诊断、治疗及预后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解毒治本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解毒治本汤、对照组30例用护肝片,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查肝功、乙肝5项、HBV-DNA(PCR法)。结果:治疗后肝功能(除A/G外)各项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功各项指标(除A/G外)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ALT治疗前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HBsAg转阴、HBsAb阳转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HBeAg转阴、HBe-Ab转阳、HBV-DNA转阴比较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解毒治本汤具有显著改善肝功能及抗乙肝病毒(HBV)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郁冠亚 《山西中医》1992,8(3):16-17
本文认为乙肝病毒(HBV)复制者以气阴两虚、邪毒蕴伏为主要病机,故采用益气解毒养阴方为主治疗,经40例临床观察,结果:HBeAg转阴率经1个疗程者(服42剂)占47.5%,2个疗程者占20%,3个疗程者占5%,总转阴率为72.5%。提示本方对乙肝HBeAg阳性转阴效果明显,对抑制HBV复制、纠正免疫调控紊乱有一定作用,并能使其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李朝晖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598-1599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用解毒活血方治疗80例,并设对照组。结果:两组降低ALT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HBeAg、HBV-DNA转阴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提示:解毒活血方具有抗乙肝病毒,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支原体感染12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解毒消炎汤联合交沙霉素治疗宫颈支原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宫颈检查支原体阳性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解毒消炎汤加交沙霉素治疗2周,对照组单用交沙霉素治疗2周。结果:两组在治疗结束7天复查宫颈支原体,治疗组转阴率为88.71%,对照组转阴率为71.67%,治疗组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解毒消炎汤联合交沙霉素治疗宫颈支原体感染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孙九光  徐宏伟 《河北中医》2001,23(7):488-490
目的:观察乙肝转阴解毒冲剂并乙肝转阴散敷脐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口服乙肝转阴解毒冲剂,每次15克,每日3次,并乙肝转阴散脐敷;对照组予凯西莱片0.1克,每日3次,饭后口服,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可促使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ALT)复常,促使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阴转,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转阴解毒冲剂并乙肝阴散敷脐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较好的疗效,可阻断或抑制BV复制,且使用安全,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益气解毒通络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5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均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益气解毒通络方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患者肝纤维化指标、乙肝病毒标志物情况以及肝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纤维化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HBs Ag、HBe Ag、HBV-DNA等乙肝病毒标记物的转阴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益气解毒通络方能够改善患者肝纤维化、肝功能指标,有效地延缓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病程进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联合灵芝孢子油胶囊对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的影响.方法:选择病例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组39例,用干扰素-α2b联合灵芝孢子油胶囊治疗;对照组42例,仅用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其治疗乙肝6个月、12个月后的HBV-DNA变化情况.结果:治疗乙肝6个月、12个月后,治疗组HBV-DNA的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灵芝孢子油胶囊可提高HBV-DNA的转阴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