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急诊之一,死亡率高达3%~30%,切口感染约为50%。为寻求既能安全度过手术期,又能恢复快,死亡率低,Dudrick提出“全胃肠外营养”,能起到“人工胃肠”的作用。1989年来对50例肠梗阻患在围手术期应用PN治疗,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老年病人围手术期的全肠外营养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66例腹部手术的老年病人,在围手术期辅以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使病人的营养状态得以改善,加速了术后的恢复,提高了老年病人手术的安全性。并介绍了营养治疗的方法及途径的选择。对老年病人围手术期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的必要性及术后营养物质的需要和代谢问题...  相似文献   

3.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在胃肠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主观全面评价(SGA)法对外科病人进行营养评定,并观察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胃肠手术病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了76例胃肠手术病人,应用SGA法进行营养状况评定,统计各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情况,观察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病人血红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等的影响以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应用SGA法评定,34例(44.7%)存在营养不良;与入院时相比,术后血红蛋白明显下降,清蛋白在术后2周内明显下降,前清蛋白在术后2周时明显上升,术后1周转铁蛋白明显下降;各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29.6%和14.3%.结论:SGA法可对手术病人进行初步营养评定;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可改善营养不良的胃肠外科病人的营养状况,但对营养良好的病人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一直是临床关注和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肿瘤本身的消耗、手术创伤和手术前后饮食限制,往往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影响患者手术后的康复及后续治疗。以往对无胃肠干预的妇科肿瘤患者采用肠外营养进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但肠外营养存在价格昂贵、护理困难、易感染、并发症多等缺点,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心脏病住院患儿营养风险比例较高,导致围手术期营养风险提高的因素包括营养不良、肺动脉高压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规范化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可以有效降低患儿营养风险,并已成为先天性心脏病临床治疗的重要方面,而明确围手术期能量代谢规律是其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能量代谢规律的研究成果,为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临床营养支持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肠内营养(EN)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90例老年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临床资料.EN组46例病人,术前给予EN支持,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EEN).肠外营养(PN)组44例,术前给予常规流质饮食,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PN支持.结果:EN组病人术后第8天前清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7.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我院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大手术病人营养支持现状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规范肿瘤病人的临床营养支持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肿瘤外科2010年1个月内出院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大手术病人病历180份,对其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肠外营养(PN)与肠内营养支持(EN)人数比为3.2∶1。手术前后营养支持率分别为5.2%和100%。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平均天数为(12.1±8.3)天,术后营养支持中位天数分别为胰腺癌13.3 d,食管贲门癌13.2 d,胃癌8.0 d,肝胆癌5.4 d,结直肠癌5.1 d。术后营养支持人均供给热量为5 633.3~693.7 kJ(1 346.4±165.8kcal)/d,其中每公斤理想体重平均供给热量104.6~125.5kJ(25~30 kcal)/(kg.d)的人数占32.8%,<83.68 kJ(20 kcal)/(kg.d)的人数占28.4%,<62.76 kJ(15 kcal)/(kg.d)的人数占7.8%。此外,PN病人中92.7%人次使用了谷氨酰胺、鱼油免疫营养支持治疗,EN病人中14.8%人次使用了富含鱼油的EN制剂。营养制剂费用人均(7 024.4±7 330.2)元人民币,日均(611.6±473.5)元人民币,日均营养制剂费用PN组显著高于EN组(P<0.01)。结论:我院肿瘤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已得到普遍重视。然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不尽合理,不足和过度并存,仍需继续推广基于证据的肠外肠内营养指南。  相似文献   

8.
有手术治疗指征的肿瘤患者在手术前应接受营养风险筛查或加营养评定。对于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不足)的患者应计划和实施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疗法(nutrition support therapy),但无需特殊营养配方。减少术前禁食时间、术前合理营养支持和术后早期喂养是围手术期营养干预和管理的趋优组合策略。由于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在临床实施过程中,实践者不仅应将围手术期营养干预视作一门技术,更宜将之视作一门“艺术”,将指南、病情和临床经验“巧妙剪裁和组合”,促进营养支持疗法改善患者结局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胃肠间质瘤围手术期护理,总结护理体会。结果通过围手术期和术后的精心护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提高胃肠间质瘤的手术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围手术期管理对医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围手术期管理对医疗质量的影响,本通过对1670例围手术期病人进行的质量监控,发现了23例病人因围手术期 处理不当而存在质量问题。对50例术后病人进行了书面调查,发现医生在围手术期存在有责任心不够、工作不细致等方面的问题,并对依法行医按章办事、增强责任心、重视围手术期用药、重视围手术期的正确营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腹部手术病人应用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腹部外科围手术期病人胃肠外营养与普通输液的代谢效应。 方法:37例腹部外科病人分成两组,胃肠外营养组接受肠外营养,普通输液组接受以葡萄糖供能为主的治疗。术前和术后1周观察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血生化、血浆蛋白、氮平衡和体重等的变化。 结果:胃肠外营养组血浆白蛋白、氮平衡比术前增加而普通输液组的体重、血浆白蛋白水平下降,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适当的肠外  相似文献   

12.
丁晓  阮标  韩丹 《现代保健》2010,(16):6-7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中耳炎患者中耳手术的围手术期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住的37例老年慢性中耳炎患者术前检查情况、手术方式、手术前后全身及局部系统的药物治疗情况。结果经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围手术期治疗后,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无1例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老年患者经系统有针对件的围手术期治疗后行中耳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道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在2例放射性肠炎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经验.方法:2例放射性肠炎病人,术前因肠梗阻需肠外营养支持及长期胃肠减压,手术时切除大段小肠导致术后发生短肠综合征,需长期肠内营养支持.2例病人均行PEG治疗,术前通过PEG进行胃肠减压,术后通过PEG进行长期肠内营养支持.结果:术前通过PEG引流胃肠液500~1 000 ml/d,术后通过PEG输入肠内营养,能量为2 092~5 020.8 kJ/d.结论:PEG在一些特殊病人的围手术期应用,可以同时发挥胃肠减压和长期肠内营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加胃肠外营养对围手术期患儿低蛋白及免疫功能的改善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45例胸、腹部大手术及重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重组人生长激素+胃肠外营养组(24例)、胃肠外营养组(21例).两组均采用周围静脉输入法给予胃肠外营养胃肠外营养支持,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乳,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按需要的热卡计算营养素的需要量,连输5~7d,重组人生长激素+胃肠外营养组在胃肠外营养的基础上肌肉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0.1IU·kg-1·d-1.于手术前及输注结束次日测定患儿的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及各项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营养支持后胃肠外营养组的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有一定升高,与支持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分别为2.946、3.214、3.010,均P<0.05);CD4T细胞明显增高,CD8T细胞明显降低,CD4/CD8明显增高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t分别为2.210、2.356、2.416,均P<0.05).营养支持后重组人生长激素+胃肠外营养组与胃肠外营养组比较,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IgG,IgM,补体C4均增高(t分别为2.237、2.897、3.021、2.135、2.386、2.310,均P<0.05),CD4T细胞,CD4/CD8及补体C3明显增高(t分别为2.721、2.812、2.791,均P<0.01),CD8T细胞明显降低(t =2.787,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胃肠外营养具有一定的升高血浆蛋白及免疫增强作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加胃肠外营养应用于小儿围手术期,具有明显的促进蛋白合成和免疫增强作用,更有利于患儿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促进患儿康复,是一种可以推荐的静脉营养支持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运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两种支持治疗方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8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各24例,分别在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液及肠外营养液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在术前1天及术后第8天检测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较术前均升高,EN组较PN组升高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应用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具有优势,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增强患者的体质。  相似文献   

16.
报告29例老年人胆道疾患围手术期存在的不同程度营养不良,术前高危因素和术后严重并发症,在手术前、后实施PN或(和)EN的阶段性营养支持,以达到纠正负氮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增加体重和促进伤口愈合.本组手术治愈率89.4%(26/29).结合老年人生理特点,急性应激期改变和肝肾功能障碍等问题,就胆道围手术期的代谢支持(MS)、PN和EN的具体应用作了较为详尽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内科合并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因妇科疾病而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围手术期可能存在或发生内科合并症,对手术的安全和预后产生影响。作回顾了1164例妇科择期手术患,对其中有内科合并症的68例进行分析,旨在为防治围手术期内科合并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前瞻性分析100例肝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液体治疗与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探讨围手术期液体治疗的策略及发展方向。方法将100例肝脏手术患者根据围手术期接受开放性和限制性液体治疗策略分为开放组和限制组,各50例,围手术期限制组用乳酸林格氏液按4ml/(kg·h)的速度静脉滴入进行液体治疗,开放组开腹前按10ml/(kg·h),开腹后加快静脉滴入速度至12ml/(kg·h)并维持至手术结束,对两组患者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免疫情况、炎性指标等进行比较。结果限制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4例次,明显低于开放组,肺炎发生率和尿道感染率开放组也显著高于限制组,术后机体免疫变化:CD4+/CD8+比值限制组术前术后差异更小,CRP限制组术后的平均值也更小,术后恢复方面,限制组患者术后平均肛门排气时间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手术围手术期采用不同的液体治疗策略与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有关,早期目标指导治疗是围手术期液体治疗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胸腹部创伤病人围手术期容量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腹部创伤病人围手术期的容量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 6 1例胸腹部创伤病人围手术期的液体治疗情况。结果  6 1例病人 ,经过有效的手术治疗 ,积极补充容量 ,平安渡过手术期 ,休克指数明显改善 ,5 1例病人术终清醒 ,拔除气管导管回病房 ;10例病人转入ICU ,接受下一步治疗。结论 胸腹部创伤病人 ,病情危重 ,有不同程度低血容量休克 ,在积极手术解决出血问题的同时 ,液体治疗是围手术期重要治疗手段。要正确补充晶体液、胶体液和红细胞 ,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 ,保证病人组织灌注和氧供。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妇女患者也逐渐增多,子宫脱垂给老年妇女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方便,且有大小便困难症状,保守治疗无效。越来越多的此类患者要求手术治疗。如何使老年妇女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就我院5年来60岁以上因子宫脱垂而行阴式手术的70例患者围手术期资料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