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8 毫秒
1.
卢燕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8):137-138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手卫生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法对5个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自我评价。结果:得到医护人员实际在临床工作中的洗手率(19.77%-16.36%),洗手率与自我评价的洗手率存在差异(P<0.01)。结论: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急诊科护理人员手卫生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诊科护士现阶段手卫生方法中的两种洗手方法和一种手消毒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执行情况及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方法采用连续观察的方法,对某三甲医院急诊科18名护理人员洗手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每位对象每月实际观察其上午日常工作4小时所接触病人次数、进行护理操作次数及洗手次数,然后运用问卷法,请观察对象对洗手的认识和其实际遵循洗手规定等进行自我评价。结果快速手消毒液洗擦拭手在急诊急救过程中便捷、速效,执行率最高,有效提高洗手依从性;洗手液洗手法可有效清除细菌,执行率次之,有助提高洗手依从性;肥皂洗手方法有损皮肤且长期潮湿易细菌繁殖造成污染,执行率最低,对洗手依从性有负影响。结论快速有效的洗手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护医护人员的手部皮肤;洗手液洗手法可有效清除污染,二者联合推广可以督使医护人员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提高洗手依从性,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采用PDCA循环加强麻醉复苏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手术室麻醉复苏室的8例医务人员为对象,在2021年7月-2022年3月期间运用PDCA循环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管理,将2021年1月-6月期间作为对比时期,该时期进行常规管理,对比PDCA循环实施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洗手合格率和执行率以及患者手术切口感染与病原菌检出率的发生情况。结果:PDCA循环实施后,医护人员洗手指征、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相关知识考核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 <0.05;医护人员普通洗手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 <0.05;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无菌操作前、脱手套后洗手执行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 <0.05;患者切口感染以及病原菌检出率均显著下降,P <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对麻醉复苏室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管理,可有效提升其手卫生相关知识认知,提高吸收合格率和执行率,降低切口感染以及病原菌的污染,进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高落实手卫生的执行力度。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我院2010年06月—2011年12月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检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淡薄,洗手执行率低。结论:应加强手卫生知识的培训,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完善洗手设施,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以杜绝以手为传播媒介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临床医护人员洗手现状,探讨适合临床实际工作的洗手方法和监督措施。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本院100名临床医护人员洗手现状进行调查,观察用肥皂普通洗手与消毒剂湿巾擦手两种方法细菌消除率,以及被观察者在实际工作中的洗手率。结果:普通洗手细菌清除率85%,洗手率26.3%;湿巾擦手细菌清除率90.2%,普通洗手与湿巾擦手相结合洗手率45.4%,健康宣教后洗手率提高到63.5%。结论:临床洗手现状不容乐观,消毒剂湿巾擦手方便、实用有效,与普通洗手相结合是适合临床实际工作的洗手方法。  相似文献   

6.
医疗、护理工作中,医务人员手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手完成各种复杂与简单、精细与琐碎的医疗活动.据报道,医护人员通过手传播细菌造成的医院感染占所有原因的300%[1],可见,医务人员的手是传播细菌的最常见的方式.因此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我们在长期的工作观察中发现,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对洗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洗手率低,卫生监测中,医务人员的手拭指细菌数常常严重超标.因此,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自觉性,认真贯彻落实洗手制度,对防止医院感染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升全院感控理念,强化医院感染管理,从手卫生做起,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保证医患安全。方法:暗访118名医护及医技工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体液后是否洗手,洗手是否规范,时间是否达到15秒。掌握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执行情况,加强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督促医务人员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结果:通过暗访,手卫生合格率医生为39.58%,护士为44.62%;医技工勤为40.00%,未按手卫生规范洗手是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结论:手卫生是一种最基本、最简便、最易行的有效预防病原微生物传播的手段,是降低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创造重视手卫生氛围,可以有效地提高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骨科JCI标准手卫生管理对医院感染防控质量的影响。方法:医院自2019年1月起调整骨科管理方案,针对医院感染防控问题实行JCI标准手卫生管理,对骨科洗手依从性情况进行调查,并制定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完善手卫生管理制度,营造科室的医院感染防控氛围,分别统计2018年、2019年骨科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认知水平,比较不同时期骨科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情况。结果:2019年骨科医护人员的洗手方法、洗手指征、手消毒方法、手消毒指征认知评分均显著高于2018年(P<0.05),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流程、手卫生制度、自我监督依从性均显著高于2018年(P<0.05)。结论:JCI标准手卫生管理能够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认知水平和手卫生依从性,为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对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了解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差,执行率仅为56.67%。进行无菌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的手卫生依从性较高,为97.50%;其他操作前的手卫生依从性较差,以接触患者前后最为明显,为62.50%。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主要为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薄弱、洗手设施不健全、担心对皮肤造成损伤等。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差,需加强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教育,改善洗手设施,全面提升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士中实施知信行模式干预对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应用知信行模式对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手术室工作的21名护理人员执行手卫生情况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信念评分及手卫生行为执行率。结果:干预后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护理人员洗手执行率、戴手套执行率、使用洗手液、手消毒剂执行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知信行模式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手术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孙晓  林璐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11):1132-1133
目的: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质量进行评价.方法:将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贯穿于临床诊疗活动中,实施依从性监管与改进.结果:2011年10月~2012年3月,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洗手正确率由96.7%提高至99.1%;手卫生依从性由73.1%提高至95.4%;手卫生知识知晓率由91.9%提高至97.9%.结论:开展强化培训、调查考核、对比分析、追踪效果,对全面提升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抽样调查,了解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对于手卫生的认识、现状及影响因素,从而提出有效提高手卫生依从率的修改方法,预防医院感染。方法采用分层抽样随机抽取某市基层医院8家,通过单盲直接观察法调查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情况,采用发放问卷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37.17%,洗手正确率为55.82%。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是相关知识认识不足。结论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低,相关知识认识不足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精神科老年病房护工手卫生的影响。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提高护工洗手依从性为活动主题,拟定计划,采用自制调查问卷、隐蔽式现场观察的方法,了解本病区9名护工手卫生依从率和洗手正确率,分析影响洗手的因素,根据原因制订干预措施。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工手卫生依从率、洗手正确率。结果:品管圈活动使护工的手卫生依从率从干预前的50.8%,提高到干预后的90.1%;洗手正确率从干预前的13.3%,提高到干预后的68.6%。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提高了老年病房护工的手卫生依从性,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针灸科医生洗手依从性,防止交叉感染,提高针灸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直接观察法获取手卫生现状资料,针对存在问题通过改善手卫生设施,加强手卫生知识及手卫生操作培训等干预措施,采取自我报告、间接测量、询问患者、跟踪调查等方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前手卫生执行率为14%,干预后手卫生执行率为79%.结论 针灸是一种侵入性治疗手段,使用后的针灸针易被污染,手消毒不力就会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因此针灸科的手卫生必须引起医院感控人员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洗手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为实施正确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36名医务人员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按要求洗手、用手消剂洗手、将手擦干、定期参加院感培训的依从率为0.84%~17.79%,影响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因素有对洗手的认识不足、无干手设备、洗手设备不足、工作太忙、习惯不好等。结论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较低,需针对影响因素进行护理干预,以提高医务人员对洗手的依从性,防止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见习护生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80例见习护生为对照组,对其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并以2017年1~12月我院80例见习护生为观察组,对其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两组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生洗手正确率、手卫生合格率、手卫生执行率、手卫生依从性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手卫生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见习护生手卫生依从性普遍不高,护生手卫生知识缺乏、未熟练掌握洗手方法、医院洗手设备不健全等是导致手卫生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为提高见习护生手卫生依从性,医院的相关管理部门应健全洗手设备、加强手卫生知识宣教、提高护生个人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行为观察的方式,调查基层医院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方法:2011年11月到12月,对本地区三家基层医院180名临床医护人员进行了洗手依从性观察与统计。结果:医护人员在最繁忙的治疗时间内的标准洗手次数为(8.28±2.38)次/h,但经过观察,实际洗手次数却只有(1.94±0.25)次/h。未洗手次数与标准洗手次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操作后的洗手次数明显高于操作前。结论:基层医院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还不高,与工作量有明显关系,提高临床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意识并规范其行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皮肤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分析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皮肤科32名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评估手卫生知识的认知合格率,采样监测洗手质量。结果:皮肤科护理人员的总体手卫生依从率为52.5%;诊疗前手卫生依从性率为21.34%,手卫生知识的认知率为78.13%;洗手后平均带菌量为4.968cfu/cm2,显著低于洗手前的33.413cfu/cm2。结论:皮肤科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的认知度不高,应强化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的培训,提高其洗手意识,规范手卫生监督,提高手卫生依从率。  相似文献   

19.
供应室消毒环节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使供应室从单纯灭菌的工作逐步过渡到对全院器械统一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发放的集中管理。手是医院感染中病原体传播最主要的媒介,在供应室实际工作中,重视和加强供应室手卫生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显得尤为重要。部分工作人员不能正确、有效、规范地洗手和进行卫生手消毒,普遍重视操作后常规洗手,忽视操作前洗手;依赖戴手套,忽视脱手套后的规范洗手。应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提高防护意识;优化消毒手的卫生设施,提高洗手依从性;加大督查管理力度,提高手卫生的执行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将消毒手卫生制度落实到实处,切实做好手卫生管理,改善手卫生现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PDCA循环模式分析手卫生管理中的问题,找出原因,落实措施,持续提高手卫生知识掌握率、洗手正确率和依从性。方法:采取PDCA循环模式,多途径全员培训,规范洗手,完善手卫生设施,启用多部门合作联动机制,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识掌握率由76%上升至92.4%;洗手正确率由75.45%上升到96.1%;手卫生依从性由实施前的40%上升至实施后的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PDCA循环在手卫生工作中的应用,逐渐提高了洗手正确率和洗手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