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指肾病综合征患者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缓解后的反复发作导致激素依赖和激素抵抗。激素抵抗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指经足量激素治疗 8~ 1 2周后无效 ,或初次有效 ,但复发后再次使用激素无效者。其病理类型为原发性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 ( FSGS) ,膜增生性肾炎 ( MPGN) ,膜性肾病 ( MGN) ,系膜增生性肾炎 ( MSPGN)、Ig M肾病 ( Ig MGN)、微小病变肾病 ( MCD) ,其中以 FSGS多见。目前西医治疗仍以激素为主 ,但完全缓解率低 ,据我们多年的临床经验 ,采用中医辨证和微观辨病加西药的综合治疗方法 ,可取较好疗效 ,下…  相似文献   

2.
66例成人原发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然  田松 《北京医学》1995,17(4):217-220
本对66例原发肾病综合征患进行病理类型与临床疗效分析。最常见病理类型为系膜增殖性肾炎,占42.5%,其次为膜性肾病,占32.5%,IgA肾病占15.0%。微小病变型及系膜增殖性肾炎对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好,膜性肾病治疗效果差。不同病理类型患病理损害程度与疗效相关。伴肾小管间质病变治疗效果差(P〈0.05)。NSⅠ型疗效明显优于NSⅡ型(P〈0.05)。50岁以下原发肾病综合征(PNS)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与激素疗效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 16年来经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的 41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应用泼尼松治疗的疗效分析 ,初始剂量为 2 m g/( kg· d) ,最大量不超过6 0 mg/d,共用 8周 ,部分迟发敏感的患儿再延长 2周 ;如完全缓解则逐渐减量 ;如部分缓解或不缓解 ,则逐渐减量并加用免疫抑制剂。 结果 :410例中 ,微小病变 ( MCNS) 71例 ,系膜增生 ( Ms PGN) 2 5 5例 ,膜增殖 ( MPGN) 2 9例 ,膜性肾病 ( MN) 2 8例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 FSGS) 2 7例 ,对激素治疗完全效应者分别为 91.5 %、79.2 %、2 4.1%、2 1.4%和 2 2 .2 % ,后续治疗仍可取得部分疗效。 结论 :1对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必须尽快明确病理类型 ;2病理类型为 MCNS和 Ms PGN者 ,宜正规、足量地使用泼尼松 ,以达到较好的治疗目的 ;3病理类型为 MN、FSGS和 MPGN者 ,亦宜足量应用 ,即使在足量应用期间疗效不高 ,在后续治疗中仍可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理特征与治疗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光镜及电镜回顾性分析了肾穿刺活检35例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特点,病理诊断按1982年WHO标准确定。结果肾病理以系膜增生性最多,占28.3%,膜增生性次之,占20%;微小病变及膜性肾病分别占14.3%和11.4%。实验室检查:血IgG降低占68.5%,血a2球蛋白增高占80%。激素疗法完全或部分缓解在弥漫增生性肾炎为70%,在膜性肾病为75%,而在微小病变为100%。结论血中IgG降低及血a2球蛋白增高可作为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参考。激素疗法以弥漫增生性最差,膜性肾病次之,微小病变型最佳。  相似文献   

5.
微小病变型肾病(minimalchangenephrosis,MCN)既往称为类脂性肾病(lipoidnephrosis),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多数微小病变型肾病患者对激素治疗敏感,尿蛋白可在治疗后转阴,故又称为激素敏感性肾病综合征,但也有少数患者在激素减量过程中或停药后反复复发,成为临床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这类患者往往需要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1]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环磷酰胺、霉酚酸酯等。由于副作用较大,患者往往难以耐受,因此临  相似文献   

6.
环孢素A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33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入院后口服CsA.剂量为每天5mg/kg,疗程3~6个月,同时联合激素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浆胆固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指标。25例行肾活检,了解病理类型。结果33例患儿经治疗后,完全缓解18例(54.55%),部分缓解12例(36.36%),未缓解3例(9.09%)。完全缓解的18例患儿中有5例在减量或停药后复发,复发率27.78%,复发后重新服用CsA仍有效。25例肾活检病理类型为微小病变型9例,系膜增生性肾炎11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5例。结论环孢素A联合激素能有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李艳伟  夏天 《医学综述》2009,15(16):2497-2499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频繁复发、激素依赖和耐药病例的总称。其病理类型多数为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炎,由于该病本身存在血液高凝状态、脂质代谢紊乱及免疫力低下,激素使用耐药,且多数已加用免疫抑制剂但疗效不理想,同时免疫抑制剂又使免疫力进一步降低且易引起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害,属于目前临床治疗最为棘手和预后差的病种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的肾脏病理类型分布及与激素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82例成人PNS的病理类型及激素治疗效果。结果982例PNS患者行肾活检时的平均年龄(36.0±15.9)岁,男女比例1.68∶1;PNS常见的病理类型主要为:轻微病变( MCD)、膜性肾病( MN)、局灶节段硬化症( FSGS)。其中激素敏感型患者病理类型依次为MCD、MN、系膜增生性肾病,激素抵抗型患者病理类型依次为FSGS、MN、MCD等。不同性别间激素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MCD是14~23岁、24~33岁、34~43岁这3个年龄段是PNS患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MN在>34岁各年龄段所占比例较高。结论成人PNS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MCD多对激素敏感,而FSGS多对激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多见于 3个月至 1 6岁的儿童 ,占各种原因导致的儿童肾病综合征的90 % ,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微小病变 ( Minimalchange disease,MCD)或非特异性损害 ,如节段性和局灶性肾小球硬化或系膜增殖而没有任何免疫复合物沉积。儿童和成人肾病在肾活检类型、并发症、治疗效果和长期预后方面 ,均有明显差异 ,因此其治疗方案、预后也不相同。激素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第 1选择 ,90 %的原发性肾病患儿对激素治疗有效 ,1 0 %对激素无反应者称为激素耐药 ,为难治性肾病。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预后较差。大约 5 0 %的激素耐药 ( SRNS)…  相似文献   

10.
黄芪注射液治疗成人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迄今为止,激素仍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药物,其对微小病变型、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肯定,为业内同道所公认。但很大一部分病例往往在激素减量或机体发生炎症病变时,易使肾病综合征复发。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药物和方法,是当今肾病学界研究的热点。为此,我所从2002年~2005年运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成人复发性肾病综合征60例,疗效肯定,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患儿的临床、病理类型及预后情况。方法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该院肾脏免疫科住院诊断为SRNS患儿162例的临床资料,SRNS患儿占住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 )10.8%,就其临床、病理类型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2例患儿中123例行肾活检,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60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30例,微小病变(MCD)19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8例,膜性肾病(MN)5例,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PSGN)1例,血尿在非MCD(non-MCD)中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儿年龄分组、临床分型与病理类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107例完成随访,其中58例完全缓解,26例部分缓解,15例未缓解,8例死亡,完全缓解需3~84个月,平均15个月,预后与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RNS病理类型以non-MCD为主,多为M sPGN和FSGS ,PNS患儿存在血尿时,需警惕激素耐药。SRNS 患儿蛋白尿持续时间长,预后差,FSGS 患儿预后明显较M sPGN差。  相似文献   

12.
江建中 《安庆医学》2000,21(4):203-203
<正>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指激素耐药、激素依赖或频繁复发型,病理类型大多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膜增殖性肾炎、系膜增殖型及部分微小病变型肾病(MCNS)。近年来,难治性肾病在预测以及治疗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1.发病机理目前研究认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可能与T细胞功能紊乱,部分与肾内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频繁复发型肾病患儿由于IgG_1和IgG_2显著降低,尤其是IgG_2的减低,使体内抗病毒和细菌的抗体不足,致肾  相似文献   

13.
延长激素疗程合雷公藤多甙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少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提高治疗后长期缓解率。方法:随机选择1994年1月~2000年4月问住院病例,初治44例,为治疗1组,经治疗缓解后复发再治39例,为治疗2组。皮质激素重新足量诱导治疗,缓解后缓慢减量,总疗程延至12~18个月,在疗程中均合用雷公藤多甙3个月强化治疗。结果:随访观察3~9年,治疗1组复发14例,复发率31.8%,治疗2组复发11例,复发率28.2%。药物近期副作用很少。18例经皮肾穿刺活检,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型6例,系膜增生性肾炎9例,IgM肾炎1例,IgA肾炎1例,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1例。结论:延长激素疗程合用雷公藤多甙能显著减少儿童肾病综合征的复发。  相似文献   

14.
杨凤文  檀金川 《医学综述》2009,15(13):2019-2020
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病变呈慢性的进行性发展,可逐渐出现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激素、细胞毒类药物疗效欠佳,且有较大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临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膜性肾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且能有效减少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本文就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膜性肾病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肾脏病理特点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对27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7例肾穿刺成功率100%,临床分型为肾炎型肾病20例,单纯型肾病7例.病理类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2例(44.4%),微小病变4例(14.8%),IgA肾病4例(14.8%),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2例(7.4%),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3.7%),IgM肾病2例(7.4%),非典型膜性肾病2例(7.4%).结论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  相似文献   

16.
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138例均进行了临床检查及肾活检。大部分病例采用强的松、雷公藤、潘生丁三联疗法,部分病人加用环磷酰胺、细胞毒药物或肝素及激素冲击疗法,观察1~3个月。病理分型微小病变(MCD)9例,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43例,lgA 肾病(lgAGN)11例,内皮细胞增殖性肾炎(EPGN)16例,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儿童微小病变型激素耐药与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的尿中差异蛋白质表达,鉴定出肾病综合征激素耐药相关蛋白.方法 应用双向电泳相关技术结合基质辅助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技术,比较激素敏感和激素耐药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尿蛋白表达图谱寻找差异蛋白,对差异蛋白质斑点酶切,质谱分析,获得肽质量指纹图,通过蛋白质数据库进行蛋白检索分析.结果 成功地得到儿童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激素耐药尿蛋白双向电泳图谱.肾病综合征耐药型与激素敏感型蛋白表达比较,发现有30个蛋白质斑点显著差异改变.对14个差异蛋白质斑点酶切,质谱分析结合蛋白数据库检索获得12个蛋白,分别为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7、磷脂酰丝氨酸转移蛋白、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1异构体、α1蛋白酶抑制剂、Zn-α2糖蛋白、α1B糖蛋白、血清白蛋白前体、结合珠蛋白前体、类驱动蛋白样动力蛋白、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胞质动力蛋白、细胞角蛋白9.与激素敏感蛋白图谱比较,在激素耐药蛋白图谱上蛋白酶抑制剂、α1B糖蛋白、IRAK4表达下调,其余9种蛋白表达上调.结论 上述蛋白的鉴定将对激素耐药治疗靶位和耐药型肾病综合征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发现可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在175例经肾穿刺明确诊断的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分析其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疗效的关系。肾病综合征疗效和病理类型关系密切,微小病变性肾病和局灶增生性肾炎的缓解率分别达96.3%和83.3%,而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和膜增生性肾炎则分别为21.4%和23.76%,膜性肾病为48.1%。肾病综合征伴血尿,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阳性和非选择性蛋白尿者,疗效显著地差,p<0.001。  相似文献   

19.
对63例经皮肾活检的肾病综合征(NS)患者进行分析,发现 NS 疗效与病理类型关系密切。微小病变型肾病及局灶性节段性增殖性肾炎疗效最高;弥漫性系膜增殖性肾炎及膜性肾病次之;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IgA 肾病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殖性肾炎疗效较差;系膜毛细血管增殖性肾炎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相关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肾脏病理类型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于我院诊断为恶性肿瘤相关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2例的临床特点,及其中7例行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肾脏病理特点。结果 129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中恶性肿瘤相关性肾病综合征12例(9.3%)。12例中以肾病综合征为首发症状就诊7例,其中6例在查找病因过程中确诊为恶性肿瘤,分别为肺腺癌2例(1例为膜性肾病、1例为微小病变)、肺鳞癌1例(膜性肾病)、多发性骨髓瘤2例(1例为淀粉样变性、1例为轻链肾病)、直肠癌1例(膜性肾病),另1例膜性肾病患者18个月后确诊为结肠癌。7例患者均在治疗肿瘤(手术、化疗和/或放疗)缓解后肾病综合征相应缓解。上述4例膜性肾病均表现为不典型膜性肾病。余5例中4例确诊为恶性肿瘤(肺癌、卵巢癌、乳腺癌、淋巴瘤各1例)2~24个月后出现肾病综合征,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初诊给予放化疗后病情缓解,11年后复发同时出现肾病综合征。结论恶性肿瘤是成人尤其是中老年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因。可见于多种类型肿瘤,肾脏病理类型表现多样,多为不典型膜性肾病,也可表现为微小病变、淀粉样变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