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宋光虎 《中国骨伤》2008,21(10):783-784
目的:探讨以自体骨栓肌腱结嵌压固定保留胫骨止点的胭绳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自体骨栓肌腱结嵌压固定保留胫骨止点的胭绳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断裂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18~32岁,平均22岁;左、右膝各10例。取自体胭绳肌腱,保留肌腱的胫骨止点,两端编织缝合后预张。建立胫骨、股骨隧道,并制作胫骨骨桥结构,股骨隧道为内窄外宽结构。骨栓肌腱结嵌入股骨隧道内,牵引线带着肌腱结远端的腱束经股骨、胫骨隧道穿出,与胫骨止点上的肌腱交叉,在胫骨骨桥上打结并缝合固定。术后患膝以支具固定在屈曲45。位。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1个月。膝关节功能评估采用Lysholm功能评分标准,术前平均(61.5±4.6)分,终末随访时平均(92.5±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栓肌腱结嵌压固定保留胫骨止点的胭绳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方法为生物学固定,避免使用高值耗材,降低了手术费用,且有利于腱-骨愈合。  相似文献   

2.
关节镜下胭绳肌腱移植双重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胭绳肌腱移植双重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9月至2007年11月,采用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胭绳肌腱移植双重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43例。急性损伤23例,陈旧性损伤20例。术前Lysholm评分29~77分,平均56.6分。通过小切口用取腱器切取半腱肌和股薄肌腱,编织成四股并与微孔钢板相连,建立骨隧道,将四股胭绳肌腱安放至合适位置,用微孔钢板与界面螺钉双重固定。术后无须外围定,早期CPM锻炼。结果4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3~26个月,平均12个月。按Lysholm功能评分,平均93分。优28例,良13例,可2例。全部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良好、稳定性增强。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胭绳肌腱移植双重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创伤小、固定可靠、再松动率低、可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3.
4.
嵌压固定法重建前交叉韧带不同肌腱移植物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嵌压固定法重建前交叉韧带(ACL)不同肌腱移植物的选择。[方法]采用嵌压固定法重建前交叉韧带101例,男68例,女33例。运动伤62例,交通伤22例,生活伤17例。采用绳肌腱结42例、骨栓绳肌腱结32例、带髌骨块的股四头肌腱27例。选用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两端编织缝合预张力后在双股肌腱中间打结。将绳肌腱结内嵌入5 mm×11 mm的矩形骨栓,制成直径11 mm的骨栓肌腱结;带髌骨块的股四头肌腱全长70~80 mm,骨块11 mm×9 mm×7 mm。采用阶梯状联合钻建立股骨隧道,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不同,选用自体绳肌腱结、骨栓绳肌腱结或带髌骨块的股四头肌腱,进行嵌压固定法重建ACL。将肌腱结或带髌骨块的股四头肌腱完全嵌入到瓶颈状股骨隧道内,在胫骨隧道外口分两股穿出,交叉打结固定在胫骨桥上。[结果]98例患者得到随访,膝关节稳定,功能恢复良好。按照膝关节疗效评定标准,优88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85.7%。[结论]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绳肌腱结、骨栓肌腱结或带髌骨块的股四头肌腱,进行嵌压固定法重建ACL,生物固定、方法简便、固定可靠、创伤小、费用低。  相似文献   

5.
Wang J  Ao YF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2):98-100
目的 探讨采用Intrafix固定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3月至12月采用Intrafix螺钉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35例,由同一术者完成,均采用4股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前交叉韧带股骨端采用Endobutton袢固定.3例患者失访,术后随访时间为12~20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15例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KT-2000及X线检查,11例患者术后行MRI检查;其余17例患者仅进行了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术后国际膝关节委员会(IKDC)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平均91分(83~97分),15例膝关节检查IKDC分级为A级10例,B级5例(为术后膝关节伸屈角度略大所致).Lysholm评分83~93分,平均89分,其中优17例,良15例.术后优良率为100%.术后KT-2000结果 为30°133 N下平均1.2 mm(0~2.0 mm),90°133 N下平均0.5 mm(-0.5~2.0 mm).术后MRI可见重建韧带形态较好.术后X线片可见定位准确.结论 采用Intrafix固定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能够恢复膝关节前向稳定性,术后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绳肌腱结嵌压固定法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影响初始固定效果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采用猪膝关节模拟重建ACL不同术式,即绳肌腱结股骨隧道嵌压固定和胫骨端肌腱编织缝合骨桥打结固定法,与骨-髌腱-骨两端界面螺钉固定法,比较其生物力学初始固定最大拔出载荷、抗拉刚度和位移等生物力学指标。结果最大抗拉载荷肌腱结组与正常ACL组接近,无显著性差异;肌腱结组大于骨-髌腱-骨界面螺钉固定组。抗拉载荷在100N和400N时的位移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胫骨端肌腱编织缝合骨桥上打结固定组最大抗拉载荷大于BPTB界面螺钉固定组和肌腱编织缝合后界面螺钉固定组。抗拉刚度正常ACL组>骨-髌腱-骨组>绳肌腱结组。最大位移正常ACL<髌腱骨组<肌腱结组。结论绳肌腱结嵌压固定法抗拉强度和刚度完全可以满足重建后ACL的生理需求;术中克服位移因素,是有效防止ACL重建术后松弛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保留胫骨止点的自体腘绳肌肌腱移植重建交叉韧带的优缺点。方法 自2001年7月至2005年3月间我院收治交叉韧带断裂患者33例,前交叉韧带断裂17例,后交叉韧带断裂10例,前后交叉韧带断裂并外侧副韧带断裂3例,前后交叉韧带并内侧副韧带断裂3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28.2岁(18-45岁)。平均随访时间3.9年(范围0.5~5年)。使用特制取腱器将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从肌腹中抽出,回折锁边缝合成四股,穿过胫骨和股骨隧道。远端经过骨孔以界面钉固定或经过骨桥固定。结果 按照JOA膝关节韧带损伤疗效判定标准,手术前后评分分别为46.0分和79.8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手术前后分别为54.4分和80.3分(P〈0.001)。胫骨前移:术前平均10.9mm(范围9~13mm),术后平均3.6mm(范围0~7mm)(P〈0.001)。结论 保留胫骨止点的腘绳肌肌腱移植,可以适用于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其优点是取材方便,并发症少,胫骨隧道不再需要内固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半腱肌腱再生的情况.方法随访15 例行四股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病例,以高频B超在屈膝30°观察取腱部位,并以对侧正常膝作对照.结果随访15 例患者中均可见到半腱肌腱的再生,平均随访10个月,信号与对侧正常肌腱相似,关节内侧水平线上4 cm处横断面大小与对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再生肌腱附着点与对侧相比偏近端3.1 cm.结论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可有类似于正常肌腱的半腱肌腱再生,横断面与正常肌腱相似,但附着点偏近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肌腱结嵌压双股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ACL)的体外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在猪膝关节的股骨端 ,用联合阶梯状钻头在与股骨干纵轴成 4 5°角向股骨髁间窝 11点处钻一瓶颈状骨性隧道。绳肌腱中间打结后并成双股穿过骨性隧道 ,肌腱结在隧道的阶梯处形成嵌压。测定肌腱结可承受的最大载荷和负载时的位移量。对照组分别用骨 -髌腱 -骨 (B -PT-B)界面螺钉和游离肌腱 (FT)界面螺钉进行ACL重建。结果 肌腱结嵌压组可承受的最大载荷为 6 80± 130N ,大于B -PT -B组的 4 5 9± 14 7N (P <0 0 1)和FT组的 15 1± 34N (P <0 0 0 1)。在 4 0 0N的生理载荷下 ,肌腱结嵌压重建ACL产生的位移量为 9 85± 2 96mm ,B -PT -B组为 7 4 9± 2 6 7mm ,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肌腱结在骨性隧道内的嵌压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可以满足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生物力学需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关节镜下使用自体胭绳肌腱胫骨双隧道双束无植入物固定重建膝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3月-2007年6月,收治12例ACL损伤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23~56岁,平均32岁。车祸伤9例,运动伤3例。术前前抽屉试验(anterior drawertest,ADT):2度2例,3度10例;Lachman试验均为3度;轴移试验:1度2例,2度6例,3度4例。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为(39.34&#177;4.7)分,Lysholm评分为(44.44&#177;4.9)分。均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胭绳肌腱双束无植入物固定重建ACL。结果患者切13I期愈合,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2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12周ADT试验1度9例,2度3例;Lachman试验1度8例,2度3例,3度1例;轴移试验:0度9例,1度3例。IKDC评分为(92.4&#177;3.7)分,Lysholm评分为(91.6&#177;2.7)分,均优于术前(P〈0.01)。结论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胭绳肌腱胫骨双隧道双束无植入物固定,重建ACL符合其解剖重建和生理学功能,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自体胭绳肌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时应用Rigidfix和Intrafix系统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6月至2007年10月,40例ACL断裂的患者均在关节镜下采用4股胭绳肌肌腱单束重建ACL,股骨端移植物应用Rigidfix系统固定,胫骨端移植物应用Intrafix系统固定,术后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进行6~12个月随访,膝关节屈曲均达到130°,伸直达到0°,随访时前抽屉试验35例阴性,5例Ⅰ度阳性,Lachman试验37例阴性,3例Ⅰ度阳性,轴移试验均为阴性,所有患者均无膝关节不稳的主观症状.术前及随访时前抽屉试验阳性率比较(100% vs.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2,P<0.01);术前及随访时轴移试验阳性率比较(82.5% vs.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2,P<0.01).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分从(40.3±4.2)分提高至(90.4±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2,P<0.01).结论 关节镜下自体胭绳肌肌腱重建ACL时应用Rigidfix和Intrafix系统固定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牢固、愈合率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前交叉韧带损伤后行重建手术已成为治疗膝关节不稳的首选方法.与骨-髌韧带-骨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传统方法相比,4股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可取得类似疗效,并具有取材部位病损少、膝前疼痛和跪地疼痛发生率低等优点,而采用6~8股腘绳肌肌腱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可恢复绝大部分患者膝关节的稳定性.该文就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股薄肌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并利用Mitek可吸收钉固定的手术方法,观察其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利用Mitek可吸收钉固定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21例。于术后3、6、12个月随访,分别进行Lysholm功能评分和SF-36自我评分,以及Lachman和KT-2000客观体征评价,部分患者行MRI检查。结果21例全部获得随访,Lysholm功能评分和SF-36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2例Lachman征阳性,轴移试验均为阴性,KT-2000测试结果2例双侧差距超过5mm。结论自体四股腘绳肌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Mitek可吸收钉固定可提供良好的初始稳定,无排异反应,对MRI检查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腘绳肌腱结嵌压固定法重建交叉韧带的可行性。方法对52例陈旧性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行双股腘绳肌腱中间打结,嵌入瓶颈状股骨隧道内固定,胫骨端采用肌腱编织缝合在骨桥上打结固定,重建交叉韧带。其中前交叉韧带25例,前、后十字韧带同时重建15例,后交叉韧带12例。生物力学实验采用猪膝关节。股骨端固定分为肌腱结嵌入组(n=13)和骨髌腱骨(B PT B)介面螺钉固定组(B PT B介面钉组,n=11)。胫骨端固定分为肌腱编织缝合线在骨桥打结组(n=7)、肌腱编织缝合介面螺钉组(n=8)。进行最大拔出强度、最大位移和固定刚度等力学实验。结果术后随访49例,平均14 6个月,Lanchman试验阴性46例,阳性3例。术后Lysholm评分由术前56 7分提高到92 8分。按膝关节疗效评定标准,优46例,良3例。生物力学实验最大拔出强度肌腱结嵌入组高于B PT B介面钉组;固定刚度肌腱结嵌入组小于B PT B介面钉组;最大位移肌腱结嵌入组大于B PT B介面钉组。胫骨端固定抗拉强度和刚度骨桥打结组优于介面螺钉组。结论腘绳肌腱结嵌压固定重建交叉韧带生物力学抗拉强度能满足生理需求,方法可行;可克服位移因素,降低韧带松弛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下采用腘绳肌腱结嵌入固定结合双监视法解剖等长技术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对10例ACL损伤采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中间打结,股骨端嵌入挤压固定法镜下重建ACL。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预张力后,肌腱中间打结,测量结与肌腱的直径,备用。用双监视法解剖等长技术,建立股骨胫骨端等长点,胫骨端用肌腱相同直径的钻头建立胫骨隧道。股骨端用自制的台阶样联合钻建立隧道。股骨隧道下30mm的直径为6~8mm,股骨隧道近端为11~12mm。将肌腱从股骨隧道的近端经关节腔牵入胫骨隧道,将肌腱拉紧、膝关节屈伸活动20次,使肌腱结完全嵌入瓶颈状股骨隧道内。将4股肌腱从胫骨隧道和其下方10mm处分别穿出,交叉打结并缝合固定在骨桥上。结果10例随访5~12个月,平均9个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评分:20~45分,(29.80±12.79)分;术后半年评分:81~91分,(86.80±3.46)分(t=20.93,P<0.01)。结论腘绳肌腱结嵌入固定结合双监视法解剖等长技术重建ACL具有定位准确、手术操作简单、韧带等长重建、生物固定、不用内固定耗材、节约手术费用、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尤其适用于广大部队伤病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关节镜下采用腘绳肌肌腱和EndoPearl与Intrafix重建前交叉韧带.方法 31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四股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端应用EndoPearl和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胫骨端应用Intrafix固定,术后系统康复.结果 全部获随访,平均15.5个月(12~20个月).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为(54.2±5.4)分,术后为(98.4±0.2)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采用腘绳肌肌腱和EndoPearl与Intrafix重建前交叉韧带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腘绳肌腱股骨端胫骨端双固定技术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对25例ACL损伤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采用笔者自行设计双监视法解剖等长重建技术建立股骨胫骨隧道。移植物股骨端用Endobutton钢板和Rigidfix固定,胫骨端用Bio-Intrafix和Stample门形加压钉固定。结果本组获随访12~18(13.76±1.61)个月,未发现滑膜炎、韧带断裂、活动度明显障碍等并发症。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评分:20~48(31.32±8.71)分;术后1年评分:90~98(94.96±2.56)分(t=37.69,P<0.01)。结论在腘绳肌腱重建ACL中应用股骨端胫骨端双固定技术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固定牢固,效果可靠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膝关节的常见损伤。手术重建已成为治疗ACL损伤后膝关节不稳的首选方法。与传统的髌韧带重建方法相比,采用腘绳肌肌腱(HT)重建具有取材部位病损少、膝前疼痛和跪地疼痛发生率低等优点。本文就HT重建ACL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照研究自体四股胭绳肌腱(4SHG)与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手术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52例ACL损伤分别应用4SHG或LARS人工韧带作为移植物进行关节镜下重建.均在术前及术后3、6、12和24个月进行Lysholm、Tegner、IKDC评分.结果 术后24个月LARS人工韧带组和自体4SHG组3种膝关节功能评分都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个月LARS人工韧带组ACL重建的3种膝关节功能评分值均显著高于4SHG组(P<0.01);至术后24个月时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应用LARS人工韧带和4SHG重建ACL术后24个月随访临床效果满意,LARS人工韧带在术后早期的功能改善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照研究自体四股胭绳肌腱(4SHG)与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手术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52例ACL损伤分别应用4SHG或LARS人工韧带作为移植物进行关节镜下重建.均在术前及术后3、6、12和24个月进行Lysholm、Tegner、IKDC评分.结果 术后24个月LARS人工韧带组和自体4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