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院1986年4~7月间,采用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引起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5例,静脉曲张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科本组男性8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1岁。肝功能分级:Ⅰ级3例,Ⅱ级3例,Ⅲ级5例。术前X线钡餐食道静脉曲张Ⅰ度4例,Ⅱ度3例,Ⅲ度4例。术中肝活检,病理诊断均为肝炎后肝硬化,其中7例为活动性肝硬化(均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坏死),2例合并肝癌(原发性)。大出血急诊手术5例,其中肝功Ⅰ级1例,Ⅲ级4例。Ⅲ级中死亡2例(2/5)。本组病人同时行脾切除8例,脾动脉结扎3例。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5年12月至1987年10月应用脾切除(或脾动脉结扎)加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28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28例,男24例、女4例,年龄为8—61岁。肝脏活检均证实为结节性肝硬化。肝功能分级(按中华医学会武汉会议肝功能分级标准)Ⅰ级8例,Ⅱ级11例,Ⅲ级9例。15例术前B超检查门静脉直径为13—21mm,脾静脉直径为11—19mm。22例术前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1990年 3月至 1999年 2月 ,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出血 82例 ,疗效尚好 ,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82例 ,其中男 47例 ,女 35例 ;年龄最大 73岁 ,最小 17岁 ,平均 41.3岁。首次出血 37例 ,有 2~ 6次出血史 45例。49例术前行 X线或胃镜检查均有食管静脉曲张。全组病例均经手术及肝组织活检证实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其中肝炎后肝硬化 6 3例 ,胆汁性肝硬化 14例 ,酒精性肝硬化 5例。术前肝功能情况按 Child分级 :A级 2 8例 ,占34.1% ;B级 38例 ,占 46 .3% ;C级 16例 ,占 19.6 %。2 手术方…  相似文献   

4.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 ,治疗方法颇多 ,疗效迥异。我们于 1996年 3月起应用奥曲肽治疗 3 4例 ,配合观察及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系 1996年 3月至 1999年 6月确诊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 ,其中男2 5例 ,女 9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 :Ⅱ度 15例 ,Ⅲ度 19例 ;肝功能Child分级 :A级 6例 ,B级 8例 ,C级 2 0例 ;出血程度 :中度 8例 ,重度 2 6例 ;出血次数 :初次 2 1例 ,2次 8例 ,3次以上 5例。1 2 治疗方法 先用奥曲肽 0 1m…  相似文献   

5.
自 1998 - 10开始 ,我们采用脾大部切除并胸骨后大网膜固定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9例。经过5~ 2 4个月临床及随访观察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9例 ,男 4例 ,女 5例。年龄 34~ 4 6岁 ,平均 36岁。均有乙肝病史和不同程度的脾大脾亢 ,除 1例急诊呕血不能钡餐透视外 ,其余 8例钡餐检查均有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 ,重度 2例 ,中度 4例 ,轻度 2例。有呕血及便血史 6例 ,肝功能按Child分级 ,A级 4例 ,B级 3例 ,C级 2例。急诊手术 1例 ,择期手术 8例。术中测FPP为 3.1~ 4 .0kPa ,肝活检为肝硬化 ,无手术死亡。术后胃短静…  相似文献   

6.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炎后肝硬化常见并发症,也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1998年2月~2000年4月,采用善得定(Sandostatin)联合洛赛克治疗31例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8例,经胃镜或钡餐造影证实均有不同程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门脉高压性胃病.随机分为三组.联合治疗组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40岁±15岁,child肝功能分级A级6例,B级17例,C级8例,门脉宽度14 mm±3 mm.善得定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42岁±12岁,child肝功能分级A级3例,B级10例,C级5例,门脉宽度14 mm±2mm;垂体后叶素(VP)组19例,男15例,女4例,年龄42岁±13岁,child肝功能分级A级3例,B级11例,C级5例,门脉宽度14 mm±2 mm.三组病例一般状况、食管静脉曲张度及肝功能child分级、门脉高压强度无明显差异,可比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陈厚良  姚伟  常家聪 《安徽医药》2010,14(8):950-951
目的讨论手术治疗血吸虫性肝硬化门脉高压征的方法及与相关的问题。方法分析总结手术治疗53例血吸虫性肝硬化门脉高压征的结果。结果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血吸虫性肝硬化;均存在程度不等的血细胞减少和脾肿大,其中脾大Ⅲ级达36例,占67.9%;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1例,占39.6%,其中有消化道出血史8例。全部病例术前无明显腹水。肝功能Child A级42例,Child B级11例,单纯性脾切除45例;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手术8例;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仅1例切口裂开,1例切口感染,部分病例有一过性血小板过多,经过对症治疗均治愈。42例病人随访6月~2年效果良好。结论血吸虫性肝硬化门脉高压征的主要问题是巨脾,继发性脾亢,单纯性脾切除即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有消化道出血史者加门奇断流术是阻止再出血的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史青 《贵州医药》2002,26(12):1094-1094
肝硬化病人常因免疫功能低下而并发各种感染 ,呼吸道感染甚为常见。作者 1992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共收集 4 2例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患者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 2例中 ,男 2 8例 ,女 14例。年龄 2 9~ 4 6岁 ,平均 4 2 7岁。具有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腹水、门脉高压者 19例 ,仅脾肿大脾亢者 2 3例。肝功能分级属Ⅰ级 2 3例 ,Ⅱ级 14例 ,Ⅲ级 5例。1 2 发病情况及诱因 全组病例均为急性起病 ,有明确诱因为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留置胃管或三腔二束管后诱发肺部感染 17例。无明确诱因 ,在肝硬…  相似文献   

9.
慕海连  高建飞 《中国医药科学》2012,(14):188-189,191
目的探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对预防性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术中术后出血疗效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168例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行预防性套扎后,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别观察2年内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发生率、病死率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并测量门静脉、脾静脉及胃左静脉内径及观察凝血功能,探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影响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疗效的机制。结果 Child-pughA级64例患者2年内4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无一例死亡;B级80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22例并死亡10例;C级24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20例并死亡16例,3组间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脾静脉及胃左静脉内径及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而影响套扎疗效。结论肝脏储备功能越好,预防性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效果越好,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通过影响门静脉、脾静脉及胃左静脉内径及凝血功能而影响套扎疗效。  相似文献   

10.
我院于2003年开始进行手助腹腔镜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应用研究,现将手助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2003年6月至2006年12月行手助下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3例,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40.3±6.8)岁,乙型肝炎肝硬化18例,丙型肝炎肝硬化5例,均有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术前半年~1年内上消化道出血20例,中度食道静脉曲张18例,重度食道静脉曲张5例,均中度以上脾肿大,最大脾长径23.5cm,肝功能分级Ⅰ级15例,Ⅱ级8例。所有病例均于术前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CT、胃镜、肝功能、血常规等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门脉高压症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外科治疗,可分为断流术和分流术,由于断流术能有效地阻断门奇静脉的返常回流,对门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干扰较小,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低等优点,已成为我们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主要措施。但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严重影响断流术的远期疗效,本文对13例施行断流术后再出血的门脉高压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29~57岁,平均年龄44.2岁。皆为肝内型门脉高压,其中3例曾为血吸性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致门脉高压10例,门奇断流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A级4例,B级7例,C级2例。1.2 手术方式本组皆行经腹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其中5例急诊手术治疗,8例行择期手术。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包括:8例行脾切除术加食道周围血管离断术,3例行脾切除、胃冠状静脉加胃底静脉结扎术,2例行脾切除食道胃底周围血管离断、脾肾静脉分流术。1.3 再出血原因门奇静脉联合断流术后近期再出血4  相似文献   

12.
薛迪广  杨文彬 《江苏医药》1997,23(12):890-890
我院自1986年4月至1995年6月,为71例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直视下。氨基丙烯酸正辛酯(TH胶)胃冠状静脉栓塞术,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本组71例,其中男60例,女11例,年龄18~63岁。合并食管下段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急诊手术32例。急诊手术中,按中华医学会1983年武汉制定的肝功能分级标准,四级24例,!级7例,I级1例。择期手术39例,肝功能巨级10例,五级17例,五级12例。本组71例肝活俭均为肝炎肝硬化大结节型。二、术式及并发症:脾切除加胃冠状静脉栓塞64例,其中3例同时作牌腔静脉分流术;脾动脉结扎加胃冠状静脉栓塞4…  相似文献   

13.
田伦  张志华 《河北医药》2003,25(11):862-862
我们自 1994年 10月起 ,采用直视下钳夹密闭式胃冠状静脉栓塞脾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3 9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 9例中 ,男 2 9例 ,女 10例 ;年龄 16~ 62岁 ,平均 3 9岁。全组均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 ,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史。食管静脉曲张为中、重度 ,肝功能按Child分级 ,A级 9例 ( 2 3 .1% )、B级 2 3例 ( 5 9% )、C级 7例( 17.9% )。病理检查 :术中所见 ,大结节型肝硬化 9例 ,小结节型肝硬化 12例 ,混合型 18例。细胞学检查 :3 9例均为肝炎后肝硬化 ,其中结节性肝硬化 3 4例 ,慢…  相似文献   

14.
本院于1986年10月—1987年3月采用自体脾静脉移植行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搭桥分流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病例及方法本组均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伴巨脾与功能亢进,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A级2例,B级3例。搭桥材料为自体远端脾静脉,取材长度根据肠一腔静脉间的距离而定,本组最短4cm,最长6cm,平均5.1cm,最小口径1.2cm,最大2cm,平均1.62cm。取脾静脉时应注意勿误伤胰尾,并仔细结扎切断胰腺至脾静脉的细小侧叉血管,尽量避免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肝硬化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的疗效。方法18例肝硬化合并CTPV患者,行经典原位肝移植7例,其中包括肝硬化合并肝癌3例;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流术6例;脾切除加食管胃底静脉断流术(食管下端切断吻合)5例。结果行经典原位肝移植7例患者,随访0.5~3年全部存活(1例因肝癌转移仍在治疗中),脾亢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无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彩色多普勒检查示CTPV完全消失。行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6例患者,术后随访3~5年,l例死于肝功能衰竭,仍存活5例中1例反复发生肝性脑病、1例术后2年出现脾-肾静脉分流处血栓并再发上消化道出血,彩色多普勒检查示CTPV减轻。行脾切除加食管胃底静脉断流术(食管下端切断吻合)5例患者,术后随访3~6年,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死于上消化道大出血,仍存活3例中均有反复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彩色多普勒检查示CTPV加重或无改变。结论肝硬化合并CTPV的外科治疗,以原位肝移植为首选,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断流术优于脾切除加断流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临床研究 ,观察 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 )加丹参预防EGVB再发出血疗效以及对预后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4年~ 1998年收住肝炎后矸硬化并发EGVB患者 5 4例 ,男 4 3例 ,女 11例 ,年龄 18~ 6 5岁 ,平均病程 7、8年。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4 6例 ,丙型 3例 ,乙丙型重叠感染 3例 ,酒精性肝硬化 2例 ,肝功能Child分级A级 31例 ,B级 18例 ,C级 5例 ,患者符合下列条件 :肝脾肿大、质地硬 ,伴有食管胃静脉曲张 ,B超检查示门静脉内径(Dpv) >14mm或 /和脾静脉内径 (Dsv) >10mm。 5 4例患者于…  相似文献   

17.
陈爱东  王兴华 《江苏医药》1996,22(8):580-580
我院自1988年7月起对9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采用经胸骨上腹正中切口行胸腹联合断流术,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9例均为男性,年龄41~56岁。肝硬化病因:血吸虫肝硬化3例,肝炎后肝硬化5例,原因不明1例。本组9例均经纤维胃镇、上消化道钡餐X线检查确诊。术前检查,肝功能按Child分级:A级6例;B级3例。伴有冠心病2例,肺气肿1例。急诊手术2例,择期手术7例。二、手术方法1、切口:病人取仰卧位。经上胞正中切口探查排除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肿瘤等病变后,将切口向上延长达第三肋骨平面,于第三肋间处横断胸骨,再…  相似文献   

18.
沈良臣 《江苏医药》1997,23(8):569-569
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通常静脉给药。我们采用腹腔内注射垂体后叶素,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所有病人均因呕血、黑使收住院,经B超、胃镜检查证实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排除消化道肿瘤及溃高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男21例,女3例;年龄29岁~75岁,平均53.5岁。肝炎后肝硬化18例,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4例,不明原因肝硬化2例,伴肝癌1例。初次出血4例,平均出血3.l次。肝功能按Child-pugh少分级,A级6例,B级13例,C级5例。对…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一直存有争议。如何选择有效而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尚无统一认识。我院自1982年以来,选择性应用分流术加断流术;脾切除加分流术或断流术(同时行二种或二种以上手术,下称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25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男14例,女11例。年龄14~63岁,最小14岁,最大63岁,平均35.2岁。40岁以下17例。有肝炎史16例,最短2年,最长20年,平均肝炎后7~8年出现肝硬化。有出血史17例,出血2次以上10例,均以呕血为主。有腹水者15例。1.2 肝功能Child分级,A级16例,B级6例,C级3例。中等脾肿大6例,巨脾19例,均有脾亢。术  相似文献   

20.
本组男3例,女4例,年龄28~51岁,均为肝炎后肝硬变,有2次出血史者3例,次出血史者2例;有胃底食管静脉曲张者4例;肝功代偿情况以Child分级法:A级4例,B级3例;均有脾肿大和不同程度的脾功能亢进.均为择期手术,手术入路经腹6例,经胸1例。5例在切除脾、胃、食管前后分别经胃网膜右静脉测压,其结果见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