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IL-2或IFN-γ基因体内转染腹腔巨噬细胞(MΦ),其表达的基因产物能提高MΦ的细胞毒活性,并诱导MΦ分泌TNF、IL-1和NO等抗肿瘤免疫介质,激发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而产生抗肿瘤效应。特别是IL-2和IFN-γ基因联合转染MΦ,其表达的产物既能使MΦ产生更强的细胞毒活性并发分泌高水平的TNF、IL-1和NO,又能激活脾CTL细胞,从而激发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产生更强的协同抗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干扰素γ(IFNγ)基因单独或联合转染的巨噬细胞(macrophage,M)对局部黑色素瘤的治疗效果及相关免疫机理。方法荷瘤小鼠经基因转染的巨噬细胞治疗后,观察其长期存活期并检测其体内抗肿瘤免疫功能。用4小时51Cr释放法检测荷瘤小鼠脾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活性,间接MTT法检测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杀伤活性,常规方法检测脾细胞诱导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活性,局部肿瘤经治疗后行常规病理分析。结果经IFNγ基因及联合基因转染的巨噬细胞治疗后的荷瘤小鼠有25%能长期存活,体外诱导的CTL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杀伤活性显著增强,脾细胞经诱导产生的细胞因子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显著。常规病理显示,MCSF和IFNγ联合基因转染的巨噬细胞治疗的小鼠肿瘤局部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结论MCSF和IFNγ基因转染的巨噬细胞瘤内瘤周注射对肿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机制除了与巨噬细胞在局部直接接触杀伤瘤细胞有关外,宿主抗肿瘤免疫功能的增强亦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Yu M  Cao X  Lou G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5):329-332
目的探讨IL-2、IL-3对化疗后小鼠免疫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正常小鼠腹腔注射大剂量环磷酰胺24小时后,直接腹腔注射IL-2重组腺病毒(Ad-IL-2)和(或)IL-3重组腺病毒(Ad-IL-3),观察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数量、杀伤活性、Ia抗原表达、脾细胞增殖及N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腹腔注射Ad-IL-3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增加,杀伤活性及Ia抗原表达显著增强。腹腔注射Ad-IL-2组小鼠,脾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升高,NK细胞杀伤活性增强,但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无激活作用。联合应用Ad-IL-2及Ad-IL-3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脾细胞、NK细胞均被激活。结论腹腔直接注射Ad-IL-2和Ad-IL-3可促进化疗后小鼠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白介素12(IL12) 基因与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 基因联合治疗小鼠肝癌的疗效。方法 将IL12 基因和HSVTK 基因分别转导入小鼠肝癌MM45T-Li 细胞,获稳定表达的MM45T-LiIL12 和MM45T-LiTK。于Balbc 小鼠皮下接种MM45T-Li 细胞2 ×105 ,待肿瘤长至0-5~1-0 cm 时,将MM45T.LiTK细胞与经60 Co 照射的MM45T.LiIL12 细胞混合,行瘤内注射治疗,于治疗次日,腹腔注射Ganciclovir(GCV40 mg·kg- 1·d- 1) ,连续注射10 天。按同样方法观察对远侧接种的肿瘤的治疗作用,并通过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 活性检测及免疫组化染色,探讨其抗肿瘤机制。结果 MM45T.LiIL12 与HSVTKGCV 联合治疗,肿瘤体积显著缩小,生长受到抑制,疗效显著优于单独治疗组( P< 0.01) 。有60% 小鼠的肿瘤完全消退,且观察2 个月无肿瘤生长。两者联合治疗,对远侧肿瘤也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P<0.05) 。MM45T.LiIL12 与HSVTKGCV系统联合诱导的小鼠CTL明显高于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能分泌人白细胞介素2的重组卡介苗(rBCC-IL-2)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杀伤活性功能的改变,探讨rBCG-IL-2对宿主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和电转化技术构建卡介苗,采用MTT法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的杀伤活笥。结果:rBCG-IL-2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杀伤尖性明显大于rBCC组和对照组,且巨噬细胞的杀伤活性在一周内达到最大。结论:rBCC-IL-2能提高巨噬细胞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腺病毒作为载体,将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与小鼠IL-2基因联合转移,研究其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免疫机理。方法小鼠皮下接种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后3天,肿瘤局部注射表达IL-2的重组腺病毒AdIL-2和表达CD的重组腺病毒AdCD,然后连续10天给予5-氟胞嘧啶(5-Fc)300mg/kg进行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荷瘤小鼠皮下肿瘤结节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小鼠存活期明显长于AdIL-2、AdCD/5-Fc、AdlacZ/5-Fc或PBS组。经联合治疗后,小鼠脾细胞的NK活性和CTL杀伤活性明显增强;肿瘤瘤体内CD4、CD8细胞浸润增加;肿瘤细胞表达H-2Kb和B7-1分子明显增加。结论联合应用自杀基因和IL-2基因治疗,一方面可以明显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机体对肿瘤细胞免疫应答,增加机体的抗肿瘤作用,是肿瘤基因治疗中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IL-4基因转染人胃癌细胞株分泌IL-4的可行性。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将IL-4基因转入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并检测细胞分泌的IL-4和对LA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作用的影响。结果:IL-4基因可以转染入人胃癌细胞,并表达有活性IL-4,基因转染可以明显增强IL-2激活的LAK细胞的肿瘤杀伤作用,用大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转染细胞仍可以持续分泌IL-43~4周期。结论:IL-4基因转染不改变胃癌细胞的体外生长特性,但可以明显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8.
以小鼠可移植性实体型S180为模型,CP为阳性对照,通过125I-udR标记肿瘤细胞DNA释放试验,观察了SAW直接体内注射对该带瘤小鼠的免疫疗效、腹腔巨噬细胞细胞毒和脾脏NK细胞细胞毒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AW能明显增强带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细胞毒和NK细胞细胞毒活性,这与SAW的抗肿瘤效应呈一致关系。结果提示SAW体内注射的抗肿瘤机制与其增强巨噬细胞细胞毒和NK细胞细胞毒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作者以皮下接种人肝细胞癌细胞SMMC7721的裸鼠为荷瘤模型,由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体外IL-2和丝裂霉素C灭活的人肝癌细胞SMMC7721共同刺激培养后激活的杀伤细胞(AK),研究了将成纤维细胞介导的人IFN-α基因疗法与IL-2/AK/阿霉素过继免疫化疗联合应用后对肝癌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1)给肝癌裸鼠单独腹腔埋植人IFN-α基因转移的NIH3T3成纤维细胞(NIH3T3-IFN-α ̄+)就能显著抑制肝癌(皮下)体内生长,使荷瘤裸鼠存活期明显延长;(2)在腹腔埋植NIH3T3-IFN-α ̄+之后再静脉注射AK细胞、腹腔内注射IL-2,发现荷瘤裸鼠的皮下肿瘤结节生长抑制作用更明显;(3)将NIH3T3-IFN-α ̄+与IL-2/AK/阿霉素联合应用后,对肝癌裸鼠的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将IL-2或/和IFN-γ基因体内转染腹腔巨噬细胞(MΦ),其表达的基因产物能提高MΦ的细胞毒活性,并诱导MΦ分泌TNF、IL-1和NO等抗肿瘤免疫介质.激发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而产生抗肿瘤效应,特别是IL-2和IFN-γ基因联合转染MΦ,其表达的基因产物既能使MΦ产生更强的细胞毒活性并分泌高水平的TNF、IL-1和NO,又能激活脾CTL细胞,从而激发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产生更强的快同抗肿瘤效应.结果表明,IL-2和IFN-γ基因转染MΦ较单基因转染具有更强的抗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