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采用挤粘法调查阜阳市高职大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分析蠕形螨感染的影响因素,为防止蠕形螨感染传播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661名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记录其面部皮肤情况,现场采用挤粘法对受检者进行蠕形螨检查。结果:检出蠕形螨感染者为148人,总感染率为22.39%,单纯毛囊蠕形螨感染占81.76%,高于单纯皮脂蠕形螨感染及混合感染;油性皮肤学生感染率为29.21%,高于混合性皮肤及干性皮肤学生;面部有异常疾患者蠕形螨感染率为28.09%,高于正常皮肤者的感染率;经常化妆者感染率为40.91%,高于偶尔化妆和不化妆的学生。结论:高职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较为普遍,以毛囊蠕形螨感染为主,多为轻度感染。受检者为油性皮肤、经常化妆、有面部疾患者是蠕形螨的感染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透明胶带法进行蠕形螨检查,镜检并鉴定虫种,记录感染度。同时对皮肤类型、面部症状、个人生活习惯及卫生习惯等因素问卷调查。结果在校大学生蠕形螨总感染率为34.9%,男生(39.9%)与女生(32.7%)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5,P>0.05);感染度以轻度感染居多;感染虫种以毛囊蠕形螨居多;面部有症状者(57.0%)与无症状者(30.6%)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7,P<0.005)。结论大学生蠕形螨感染以轻度感染居多,毛囊蠕形螨感染为主,蠕形螨感染是导致面部疾患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个人生活习惯及卫生习惯与蠕形螨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军校卫生士官学员蠕形螨感染情况.方法 对该院256人卫生士官男学员采用透明胶纸粘贴进行蠕形螨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共检测出蠕形螨阳性62人,其感染率为24.2%,感染部位以额、鼻尖为最多,鼻翼、颏部和面颊感染率次之.仅1个部位感染者占19.5%、2个部位感染者占3.9%、3个部位感染者占0.8%.62人感染者中,轻度感染占100.0%(62/62),未检出中、重度感染.本组单纯毛囊蠕形螨感染率为32.3%(20/62)、皮脂蠕形螨感染率为58.1%(36/6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兵种学员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南方学员蠕动形螨阳性率为17.1%低于北方学员的26.9%(P<0.05).有面部疾患学员的蠕动形螨阳性率为53.1%高于正常学员的14.6%(P<0.05).结论 该院士官学员蠕形螨感染率比以往有所下降,但还应学员中进行广泛的卫生宣教,尽量避免与带虫者或患者密切接触,不断改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状况,从而减少蠕形螨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军校卫生士官学员蠕形螨感染情况。方法对该院256人卫生士官男学员采用透明胶纸粘贴进行蠕形螨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共检测出蠕形螨阳性62人,其感染率为24.2%,感染部位以额、鼻尖为最多,鼻翼、颏部和面颊感染率次之。仅1个部位感染者占19.5%、2个部位感染者占3.9%、3个部位感染者占0.8%。62人感染者中,轻度感染占100.0%(62/62),未检出中、重度感染。本组单纯毛囊蠕形螨感染率为32.3%(20/62)、皮脂蠕形螨感染率为58.1%(36/6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兵种学员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南方学员蠕动形螨阳性率为17.1%低于北方学员的26.9%(P<0.05)。有面部疾患学员的蠕动形螨阳性率为53.1%高于正常学员的14.6%(P<0.05)。结论该院士官学员蠕形螨感染率比以往有所下降,但还应学员中进行广泛的卫生宣教,尽量避免与带虫者或患者密切接触,不断改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状况,从而减少蠕形螨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福州某中学高二与初一年段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分析影响因素,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卫生、饮食习惯及面部疾患等.透明胶带法按常规检查.结果 学生感染率平均为14.32%;男生13.60%,女生15.09%(P>0.05);高二学生感染率18.06%,初一学生10.71%(P<0.05).经常食用辛辣者感染率20.51%,不经常食用者12.07%(P<0.05);面部痤疮者感染率23.46%,面部正常者12.26%(P<0.005).结论 该中学高中生及初中生均存在蠕形螨感染,其中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经常食用辛辣食者高于不常食用者,证实蠕形螨感染与痤疮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军校学员蠕形螨感染的情况 ,我们于 2 0 0 0年春季用透明胶纸粘贴法。胶纸在面部保留一夜 ,对我院 18~ 2 4岁学生 5 42名进行面部感染蠕形螨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结果1.1 学生的蠕形螨感染率 在 5 42名学生中共查见蠕形螨阳性 2 3 0例 ,其感染率为 42 .5 % ,男性与女性学生的感染率分别为 44.1% ( 10 4/2 3 6)和 41.2 % ( 12 6/3 0 6) ,经统计学处理 ,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1.2 不同部位的蠕形螨感染情况 在本次 5 42名从面部、鼻部、颊部及颏部 4个不同部位分别查见蠕形螨感染者 80例、113例、81…  相似文献   

7.
医学院校学生螨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探讨蠕形螨感染与面部皮肤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对48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蠕形螨检查,同时对面部皮肤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在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率为25.77%,且男性28.74%(48/167),女性24.22%(78/322),男女感染率上无明显差异;有面部皮肤疾病者蠕形螨感染率明显高于面部皮肤正常者。结论:该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较为普遍,痤疮、酒渣鼻、脂溢性皮炎等与蠕形螨感染确实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不同病原学方法检查蠕形螨的效果,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提高蠕形螨的检出率。方法 应用挤粘法、透明胶纸粘贴法对同一人群进行蠕形螨检查。结果 挤粘法与透明胶纸粘贴法蠕形螨检出率分别为39.28%、21.72%,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43,P<0.01)。结论挤粘法的检出率优于透明胶纸粘贴法。  相似文献   

9.
李建华  周敏君 《贵州医药》1994,18(2):122-123
对428名大中专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阳性人数328人,总感染率89.3%,其中男生感染率88.3%,女生感染率90.4%,男女生间蠕形螨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文还结合三种不同的检查蠕形螨方法,讨论了共对检出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医学院大学生蠕形螨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学院学生近年来人体蠕形螨的感染现状,为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透明胶带粘贴法,对部分在校集体住宿的大学生进行蠕形螨感染的调查。胶带置于光镜下检查,阳性片计数虫数并进行虫种鉴定。结果共调查108名学生。总感染率为50.93%(55/108),男生感染率为52.78%(19/36),女生感染率曲50%(36/72),男生与女生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毛囊蠕形螨感染占60%(33/55),单纯皮脂蠕形螨感染占5.45%(3/55),混合感染占34.55%(19/55)。轻度感染占89.1%(49/55)。鼻部感染(41/55)较额部(19/55)、颊部(21/55)高。结论我院蠕形螨总感染率较高,但以轻度感染为主,毛囊蠕形螨感染高于皮脂蠕形螨,感染以鼻部为主,感染者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理工中专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理工中专生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对整体随机抽取的理工中专生,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理工中专生SCL-90各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和P〈0.05),而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均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P〈0.05和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SCL-90强迫症状、敌对和精神病性呈负相关,与其余6个因子呈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除强迫症状外,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其他8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1和P〈0.05)。结论理工中专生的应激水平低于全国常模,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应加强对学生应对方式的指导,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扩增情况,为女性子宫颈病变的筛查、早期诊断及预后提供新途径。方法:收集60例妇女患者进行宫颈脱落细胞的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第2代杂交捕获法(HC2)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HPV—DNA)、FISH法hTERC基因检测及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证实,做出宫颈病变的最后诊断。结果:随着细胞学病变程度的加重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级别增加,h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增加(χ^2=11.111,χ^2=10.824,P〈0.05);HPV感染率随着细胞学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χ^2=6.570,P〈0.05);HPV阳性患者中hTERC扩增明显高于HPV阴性患者(χ^2=38.723,P〈0.05)。结论:hTERC基因扩增与宫颈细胞学和组织学密切相关,通过hTERC基因是否扩增可以很好区分低度与高度病变,hTERC基因的扩增可能是HPV感染致端粒酶活性增加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311例60岁以上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取胃黏膜组织作病理诊断和HP检测。同时与中青年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患者HP阳性率显著高于青壮年组(P<0.01)。老年组患者慢性胃炎和胃溃疡HP阳性率分别为84.77%和83.67%,显著高于青壮年组(P<0.05);老年组患者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HP阳性率分别为71.01%和69.05%,与青壮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与HP感染密切相关,且感染率高,应予以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4.
车耶 《中国当代医药》2013,(15):150-151,155
目的 了解医学影像学实习生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1~2012年在西双版纳州某医院实习的218名医学影像学实习生为调查对象,应用自编的调查问卷收集资料,使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和SPSS 19.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本科和专科实习生辐射防护知识主要来源分别是课堂学习(67.68%,67/99)和带教老师(66.39%,79/119),二者在课堂学习(χ2 = 11.300,P = 0.021)和带教老师(χ2 = 9.117,P = 0.037)这两种知识来源以及在诊断技术的优化选择(χ2 = 11.131,P = 0.040)、相关法律法规(χ2 = 13.119,P = 0.017)和正确的辐射防护措施(x2 = 9.703,P = 0.034)三方面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是辐射防护知识不知晓的危险因素;本科学历和知识来源于带教老师是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的促进因素.结论 医学影像学实习生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需要有针对性的加强男生、专科学历实习生的辐射防护知识,同时带教老师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辐射防护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艾滋病患者合并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CT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艾滋病人合并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患者及36例非艾滋病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患者的CT表现特征及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中病变分布发生率在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变影、空洞、胸腔积液及纵隔肿大淋巴结的发生率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滋病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发生部位及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与非艾滋病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具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某市两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对抗菌药物知识的了解情况,为进一步在大学生中开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自编问卷对这两所高校10个不同专业学生进行抗菌药物认知度调查。结果大学生对抗菌药物知识的正确认知率为61.7%,其中医药类专业为72.3%,非医药类专业为53.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年级大学生为57.2%,高年级大学生为68.1%,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大学生自主使用抗菌药物行为达84.1%,医药专业类学生(88.6%)高于非医药专业类学生(80.6%)(P<0.01)。结论大学生群体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其不良反应认知不充分,应加强相关知识宣传教育,以提高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医院门诊感染的现状,对其进行对策管理,使感染管理模式更趋向于规范化。方法了解我院门诊感染现状,并对其实施科学性管理。分别在开展管理前后2个月对门诊患者进行随机调查,各抽选200例,以发放问卷方式调查管理前后患者门诊感染发生率、满意度、服务质量等情况,调查后进行总结。结果实施后的院内感染率11%(11/100),显著低于实施前的26%(26/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是96%(96/10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68%(6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施后的工作质量各方面水平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门诊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概率较高,必须实施管理对策,强化监测程度,为患者提供安全性高的就诊环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泸州地区妇女不同宫颈病变程度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泸州地区783例妇女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样本分为慢性宫颈炎、CINI、CINII、CINⅢ、乳头状瘤及宫颈癌6组,并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783例宫颈病变样本的总感染率为54.79%(429/783),其中宫颈癌感染率84.07%(95/113),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慢性宫颈炎感染率为42.21%(168/398),显著低于除CINI组以外的各组(P〈0.05);乳头状瘤组感染率79.31%(23/29),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及CINI组(P〈0.05)。429例阳性患者样本中,高危感染率80.89%(374/429),其中乳头状瘤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宫颈癌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O.05)。HPV阳性患者亚型分布中,仅高危型感染者乳头瘤样病变感染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仅低危感染者乳头状瘤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泸州地区宫颈病变妇女高危HPV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有关,并有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的趋势。低危HPV感染为尖锐湿疣等良性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原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东高校男生慢性前列腺炎(CP)的发病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广东4所高校男生1203人,比较不同专业,年龄、居住区、生源地、经济状况、与同学关系、学业成绩男生的CP患病率。结果广东高校男生CP的总患病率为46.6%,不同专业、年龄、同学关系融洽度男生的CP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居住区、生源地、经济状况、学业成绩男生的CP患病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广东高校男生CP的患病率与居住区、生源地、经济状况、学业成绩有关,总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